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斑双鳍电鳐黑斑双鳍电鳐属电鳐科,这种鱼的体盘较宽大,团扇形,口内牙齿细小而尖。在其体内有许多由肌肉纤维演变而来的“电板”,这些“电板”串联起来,会产生200伏特的电压。水下作业人员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2.
蓝色新事     
<正>2美国动物Animal科学家发现3.1亿年前鲨鱼"托儿所"研究人员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鉴定出一个具有3.1亿年历史的鲨鱼"托儿所"的化石。作为现代鲨鱼最古老的近亲之一,班尊卡(Bandringa)(大图为艺术家所绘想象图,它具有敏感的宽而平的嘴部)是底栖生物,类似于现在的锯鳐。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中国团扇鳐和林氏团扇鳐肌肉中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及能值.中国团扇鳐肌肉水分含量为75.86%,灰分含量为5.15%,能值为21.49MJ/kg;林氏团扇鳐肌肉水分含量为76.66%,灰分含量为5.04%,能值为21.29MJ/kg.中国团扇鳐、林氏团扇鳐的体重与体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团扇鳐、林氏团扇鳐的水分含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小,能值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中国团扇鳐肌肉的能值与水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递减的趋势,林氏团扇鳐水分含量与灰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递增的趋势.此外,中国团扇鳐、林氏团扇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及能值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与鱼体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也受到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冷冻 解冻的方法提取鳐鱼肝粗脂肪油,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精炼过程中影响较大的脱酸工艺,分析了精炼后鳐鱼肝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使用5%(质量分数)脱胶剂脱胶,20%(质量分数)氢氧化钠、75 ℃加热20 min进行脱酸,8%(质量分数)活性白土脱色,以及减压蒸馏(60 r/min,40 ℃)60 min脱臭的鳐鱼肝油精炼工艺为最优精炼工艺条件,所得精炼鳐鱼肝油呈色及各项理化性质均符合国家一级鱼油标准。脂肪酸组成与粗鳐鱼肝油、鳕鱼肝油以及鲨鱼肝油无明显差别,均含有C14~C22脂肪酸23种,但在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别,其中精炼鳐鱼肝油中EPA含量为8.65%,低于粗鳐鱼肝油(10.17%),远高于鲨鱼肝油(2.74%),约等于鳕鱼肝油(8.78%)。精炼鳐鱼肝油中DHA含量则为最高,为15.04%。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4,(3):2-3
研究人员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鉴定出一个具有3.1亿年历史的鲨鱼。托儿所。的化石。作为现代鲨鱼最古老的近亲之一,班尊卡(Bandringa)(大图为艺术家所绘想象图,它具有敏感的宽而平的嘴部)是底栖生物,类似于现在的锯鳐。  相似文献   

6.
在严格控制水温和盐度条件下,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野生鱼、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野生鱼、海葵双锯鱼(A.percula)选育种和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选育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所有双锯鱼几乎均稳定在一个月产卵两次,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中,不同种类双锯鱼产卵时间相差不大,产卵间隔规律性较强;但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差别,海葵双锯鱼的选育种胚胎发育时间最长,眼斑双锯鱼的选育种最短。四种双锯鱼有着相同的胚胎发育学特征和孵化期,但胚胎发育时间不同,分别为244h、240h、260h、181h;其中卵裂期到神经胚期的发育时间差小于2h,翻转期至孵化期决定了胚胎发育时间。研究发现,不同双锯鱼胚胎发育时间可能与进化距离有关,且温度、光照周期以及卵质量与形态对其胚胎发育时间有较大影响。本研究的海葵双锯鱼选育种为纯人工选育的后代,在整个繁育过程中与野生种都有较大的差异。人工选育眼斑双锯鱼的胚胎发育时间最短,与野生眼斑双锯鱼差异明显。通过对不同双锯鱼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可以丰富其人工选育技术,确定双锯鱼之间以及双锯鱼与其他鱼类的亲缘关系,为观赏鱼进化学说的发展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电"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但事实上自然界也有很多鱼类是放电高手,如生活在淡水里的电鳗、电鲇和海水里生活的电鳐、长吻鱼等。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00种能发电的鱼,其中有250种具有特殊的发电器官,能发出令人难受的电打击。据测试,一条中等大小的电鳐每秒能放电150次,能产生70~220伏的电压。一条南美洲的电鳗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堪称放电冠军。鱼类发电的  相似文献   

8.
孔鳐卵壳形成及其排卵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阎淑珍 《海洋与湖沼》1978,9(2):236-240
孔鳐(Raja porosa Gnther)属软骨鱼类板鳃纲(Elasmobranchii)下孔总目(Hypot-hemata)鳐目(Rajiformes)鳐科(Rajidae)。俗名“老板鱼”为习见种类,主要分布于黄海、东海,产量很大,尤其是黄海,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近海底栖鱼类。Clark(1922)曾报道过英国普利茅斯港产11种鳐卵的形态、排卵与孵化。石山礼藏(1950)就日本北海道产10种鳐类的卵壳形态、组织学结构,及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作了比较观察和报道。被誉之为“水手的钱袋”和“人鱼的别针箱”的鳐卵,它的卵壳在  相似文献   

9.
扇动宽大的胸鳍,摇动长长的尾巴,在海水中轻盈飞翔,这便是让人心驰神往的水中天使——鳐。鳐有着与鲨鱼很近的亲缘关系,唯一的区别在于它的体型、鳃和吻的位置不同。因为具有强壮而扁平的身体,有时它们被称做扁鲨。鳐鱼没有背鳍,尾鳍进化成一条长长的鞭子似的尾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伏打电池,据说伏打本人把伏打电池叫“人造电器官”,因为它是模仿电鳗的电器官而设计出来的。在热带的海洋里,像电鳗这样会放电的鱼还有电鳐、电鲶、象鼻鱼。它们放电产生的电压高得惊人,能把周围的虾等小动物立即击毙。  相似文献   

11.
双锯鱼(Amphiprion)亦称为海葵鱼,又称为小丑鱼,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观赏鱼。目前国内在双锯鱼的胚胎发育、人工饲养以及形态学观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其基因表达的研究较少。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双锯鱼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成鱼组织的内参基因,分析酪氨酸酶(TYR)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和白条双锯鱼(A.frenatus)为材料,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对18SrRNA、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Ef-1α(转录延伸因子基因)和β-actin(β-肌动蛋白基因)这4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通过geNorm和Norm Finder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最后以合适的内参基因作为参考,研究TY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双锯鱼胚胎的不同发育阶段,18S和β-actin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他基因较为稳定;在双锯鱼的不同组织中,稳定性依次为18S>β-actin>Ef-1α>GAPDH。以18S作为内参基因时分析发现TYR基因的表达在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体节期表达量最高;在双锯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眼、尾和红皮中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报告,商业性捕捞已经消灭了90%的大体型鱼群。处在危险境地的大众鱼种包括金枪鱼,鳕鱼,箭鱼,枪鱼,大比目鱼,鳐鱼,比目鱼和鲨鱼。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13.
我们平常见到的鱼多是中等大小,特别大和特别小的都很难见到。生活在当今地球村的最大鱼类是几种鲨鱼,如鲸鲨体长可达25米,体重可达80吨;曝鲨体长可达15米,体重可达15吨。鲨鱼的近亲——鳐类也有最大者,如产于印度洋的巨鲼体宽可达7米,体重可达800千克。软  相似文献   

14.
飞鱼是飞鱼科鱼类的统称,在分类学上属硬骨鱼纲、颌针鱼目、飞鱼科。全世界约有50多种飞鱼,它们生活在热带及暖温带的上层水域,太平洋中种类最多。我国近海有38种,南海种类最多:如燕鳐鱼,体略呈圆柱状,地方名为燕儿鱼、飞鱼;少鳞燕鳐鱼,体略呈梭形,头短钝,被薄圆鳞,体背青黑、腹白,福建俗称之为飞鸟、飞鱼;翱翔飞鱼,吻短钝,眼大,圆鳞易脱,体背蓝黑、腹自。飞鱼的胸鳍特别大,向后达尾基,状如鸟翅,薄似蝉翼,可作滑翔之用。有些种类的飞鱼具双翼,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软骨鱼类资源概述及其利用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元鼎 《海洋与湖沼》1958,1(2):325-333
鱼类可方便地分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两大类。软骨鱼类包括鲨鱼、鳐鱼与银鲛等鱼类。本文主要叙述中国软骨鱼类的资源概况,特别是它们的种类成分、分布情况、生活习性、质量和数量以及一般捕捞情况;同时也商讨一下它们的利用和增产等问题。为便于读者了解起见,现在先把软骨鱼类简要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鲨鱼湾在澳大利亚的印度洋区域,所属的海域、岛屿和半岛所占的面积约22000平方千米,其中约70%为海洋环境。鲨鱼湾有三个特殊的自然特征:首先是其庞大的海草床,面积约48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草床之一。鲨鱼湾是世界上少有的非礁珊结构的碳酸盐海域,这使得鲨鱼湾成为世界最大的海草草场,所拥有的海草种类众多。其次是这里有惊人数量的海牛、鲨鱼和鳐鱼,鲨鱼湾还是五种濒临灭绝哺乳动物的家园,分别是穴居袋鼠(现已列为新近濒危)、棕兔袋鼠、兔袋鼠、鲨鱼湾鼠和西袋狸。  相似文献   

17.
锯缘青蟹的苗种生产和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类在分类上有3种,即锯缘青蟹(Scylla tranquebarica)、网纹锯缘青蟹(S.oceanica)、红螯锯缘青蟹(S.serrata,亦称青蟹),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水域,是蟹类中的主要资源。它个体大,成蟹每只一般体重在200~1 000克。锯缘青蟹也是我国珍贵海鲜品,属传统出口的名贵海产品。其肉质味美,营养价值高,含粗蛋白质19%,脂肪8%,糖质0.2%,灰分1.9%,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10月,通过对秀山岛潮间带蟹类进行调查,共采到蟹类15种,分隶属于4科11属,其中9种属于方蟹科,分布很广;有4种属于沙蟹科,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在数量上占绝对的优势,为整个秀山岛潮间带的优势种;有1种属于梭子蟹科,为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玉蟹科为一种,即豆形拳蟹(Philyra pisum),只分布在滩涂,且数量很少。随着潮滩湿地开发,蟹类的生境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造船业在秀山岛大规模的建立,将会对弧边招潮蟹等穴居性蟹类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80年6—8月,东海水产研究所调查船“东方号”在东海大陆架斜坡及深沟区(水深200—1000米范围)进行资源调查时,采得若干种软骨鱼类标本,经鉴定确认其中有三新种,分别定名为:粗体光尾鲨Apristurus pinguis;东海施氏鳐Springeria donghaiensis;后鳍尖吻银鲛Harriotta opisthoptera,标本均存于本所鱼类标本陈列室。现将其特征分别记述如下。 1.粗体光尾鲨(新种)Apristurus pinguis sp. nov.(图1)  相似文献   

20.
正据物理学网站报道,鲨鱼和鳐鱼通过一种不同寻常的器官组织——劳伦斯壶腹,能够探测到猎物和其他动物产生的电场,但是这些电感器官是如何工作的仍是一个谜团。目前,最新一项研究发现了重要线索,并证实这种电感器官原理可用于其他研究领域。1678年科学家斯特凡诺·洛伦齐尼首次描述了劳伦斯壶腹,这种器官是鲨鱼和鳐鱼头部和腹部周围皮肤上明显可见的小孔,每个小孔向外界环境张开,并通过一个较长的管道连接一组电感细胞,管道中充满着透明黏性胶状物质。美国加州大学圣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