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脍灸人口的散文《故乡》,写了闰土在海边捉跳鱼的情景。跳鱼黑不溜秋,模样怪怪,却是人尝人爱的美味。跳鱼,俗称大弹涂鱼,属弹涂鱼科。它盛产于我国南方沿海一带滩涂。跳鱼体长约10~15厘  相似文献   

2.
弹涂鱼又称花跳鱼、跳跳鱼,分布于我国沿海滩涂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其品种主要有大弹涂鱼、弹涂鱼和青弹涂鱼等,其中以大弹涂鱼个体为大,通常统称为弹涂鱼。这种鱼体延长,侧扁,长约10厘米~16厘米,体重20克~50克,大者达100克左右。它头大咀宽眼突出,身体灰黑色或灰褐色并布满花斑。平时它喜欢在潮水退后的海滩上爬行跳跃,喜钻洞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常用"缘木求鱼"这个成语来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所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确大多数鱼儿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但是有一种鱼却可以离开水生活。它不但能离开水,还能上树,这就是弹涂鱼——一种进化程度较低的古老鱼类。弹涂鱼概况弹涂鱼是货真价实的鱼,属于刺鳍鱼科,一共有25种,生活在非洲西岸、印度、太平洋水域、新赫布里底群岛热带及亚热带近岸浅水区(美洲不产),中国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弹涂鱼、大弹涂鱼和青弹涂鱼。弹涂鱼是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在浙江宁波随机采集了弹涂鱼(Periophthalmus)、大弹涂鱼(Bolteophtalmus chinensis)和杂色鰕虎鱼(Gobius poecilichthys Jord and Snyd)样本。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3种鱼肌浆蛋白(Pm)从分类角度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3种鱼肌浆蛋白图谱有明显的差异,大弹涂鱼与弹涂鱼间的相似系数最大(0.429),而杂色鰕虎鱼与大弹涂鱼、杂色鰕虎鱼与弹涂鱼的相似系数相对小些,分别为0.267和0.400,说明大弹涂鱼与弹涂鱼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规格体重等特质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耗氧率(R_O)和排氨率(R_N)的影响,以及氧氮比(O︰N)对大弹涂鱼能源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恒定时,大弹涂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随大弹涂鱼体重的增加而下降,体重(W)与单位体重的耗氧率之间的关系呈负指数相关。温度和体重对大弹涂鱼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F0.01)。随着温度的升高(16—31oC),大弹涂鱼耗氧率明显升高;在31—36oC时,耗氧率从高位缓慢下降;排氨率在此温度范围内,一直上升到最高。大弹涂鱼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而温度和体重的交替作用对耗氧率、排氨率影响不显著。O︰N比也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不同温度下大弹涂鱼平均O︰N比为23.1,呼吸Q_(10)平均值为1.495,排泄Q_(10)平均值为1.798;大、中规格的大弹涂鱼O︰N比值接近,比小规格鱼的O︰N比值低。16—31oC时大弹涂鱼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蛋白质其次。  相似文献   

6.
邱立言 《海洋与湖沼》1989,20(6):577-580
弹涂鱼,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iformes、弹涂鱼科Periophthalmidae,个体不大,喜栖息在烂泥底质潮间带的低潮区或半咸水的河口滩涂。在江苏沿海,其分布数量很多,属广盐性的海滨浅水鱼类。弹涂鱼能沿河口逆水而上达几十公里。上海市的崇明和沿海县区的分布数量也很大。  相似文献   

7.
马夫鱼弹涂鱼属弹涂鱼科。这类鱼的体形通常为长形但略侧扁,它的眼睛与众不同,弹涂鱼的眼睛一般较大,位置很高,经常突出于头部的背缘,这也是区别于其他鱼类最明显的标志。有的弹涂鱼的腹鳍已愈合成为一个吸盘,可以利用其吸盘吸附在水中的岩石上。这种鱼的个体不大,为海洋中的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规格体重等特质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的影响,以及氧氮比(O︰N)对大弹涂鱼能源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恒定时,大弹涂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随大弹涂鱼体重的增加而下降,体重(W)与单位体重的耗氧率之间的关系呈负指数相关。温度和体重对大弹涂鱼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F>0.01)。随着温度的升高(16-31℃),大弹涂鱼耗氧率明显升高;在31-36℃时,耗氧率从高位缓慢下降;排氨率在此温度范围内,一直上升到最高。大弹涂鱼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而温度和体重的交替作用对耗氧率、排氨率影响不显著。O︰N比也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不同温度下大弹涂鱼平均O︰N比为23.1,呼吸Q10平均值为1.495,排泄Q10平均值为1.798;大、中规格的大弹涂鱼O︰N比值接近,比小规格鱼的O︰N比值低。16-31℃时大弹涂鱼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蛋白质其次。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青弹涂鱼(Scartelaos virids)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胚胎和仔鱼发育等个体生物学研究上。本文研究广东省湛江海域中青弹涂鱼在性周期内卵母细胞的发育时相及卵巢结构的周年变化,揭示卵巢发育和卵母细胞的组织学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湛江海域的青弹涂鱼卵母细胞在3月进入大生长期发育阶段,4—6月为繁殖盛期,7—8月为繁殖末期,10月卵巢基本修整完毕,进入Ⅱ恢复期。青弹涂鱼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在小生长期,卵核的体积较核质的体积增大快,核质比大;大生长期,随着卵黄物质的积累,卵母细胞体积快速增加,核质比下降。最后讨论青弹涂鱼卵膜结构及其生理机能,围核透明层,繁殖习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大弹涂鱼为研究对象,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并结合外周血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了镉胁迫对大弹涂鱼外周血细胞的遗传损伤。结果表明:(1)镉对大弹涂鱼外周血细胞是遗传毒性而非细胞毒性,并且产生的遗传损伤存在显著(P0.01或P0.05)的剂量效应,染毒1h的大弹涂鱼的全长和尾长与浓度的相关方程分别是y=29.592x-10.576(r2=0.9786),y=28.417x-14.859(r2=0.9857),染毒2h的大弹涂鱼的全长和尾长与浓度的相关方程分别是y=32.044x-5.0235(r2=0.941),y=29.911x-9.539(r2=0.9635)。(2)DNA的损伤程度和污染胁迫之间存在着时间效应。以上结果表明,DNA损伤可作为大弹涂鱼受镉胁迫时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浙江温岭池塘养殖的2龄大弹涂鱼的生长特性、各基本生长指标间的关系以及肥满度等.结果表明:大弹涂鱼雌雄生长差异不显著;体长与体高、体宽的相关关系分别为Ls=5.685 7Hb 12.219(r=0.991 1)、Ls=5.397 3D 23.084(r=0.989 5),体长与体重、纯体重的相关关系分别为W=2×10-6Ls3.502 5(r=0.996 6)、Wn=1×10-6Ls3.519(r=0.997 2);大弹涂鱼6-7月生长速度较快,8月生长减慢,9-11月又较快生长,12月至翌年2月生长最慢,翌年3-6月生长又相对加快.大弹涂鱼体长和体重相对增长率的年变化规律与池塘水温年变化一致.大弹涂鱼的肥满度随着鱼的生长而增大.与已报道的野生大弹涂鱼及虾池养殖大弹涂鱼的肥满度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提高池塘养殖大弹鱼肥满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性外激素诱导大弹涂鱼成熟和产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熟大弹涂鱼的卵巢、精巢和储精囊稀释液中的性外激素以及缩宫素和脱氧皮质酮(DOC)能诱导第4时相的大弹涂鱼卵母细胞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发育成熟,成熟率与性外激素的种类和剂量有关。前列腺素E1(PGE1)单独使用的效果不明显,但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混合使用时显著提高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以卵巢、精巢和储精囊稀释液以及PGE1分别注射雌性大弹涂鱼,剂量为0.01cm^3/尾的卵巢液、0.1cm^3/尾的储精囊液、0.1cm^3/尾的精巢液以及剂量为10μg/尾的PGE1都有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其中储精囊液的作用最为显著。在人工管道中放置大弹涂鱼成熟亲鱼卵巢、精巢或储精囊的稀释液,有诱异性亲鱼进入管道内的作用,其中以储精囊液对雌鱼的吸引作用尤为明显。放置于陶瓷管道或海绵管道内的卵巢、精巢或储精囊稀释液都能诱导大弹涂鱼产卵,在陶瓷管道的产卵量和受精率显著高于海绵管道。  相似文献   

13.
大弹涂鱼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2年9月以采自浙江宁海三门湾海区的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L.)为材料,对大弹涂鱼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20个引物共扩增出100个DNA片段,多态位点比例(P)为21%,任意两个个体间遗传相似度(F)最大为0.9938,最小为0.9239,平均为0.9645。任意两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D)最大为0.0761,最小为0.0062,绝大多数为0.02000~0.0500;大弹涂鱼自然种群的平均杂合度(He)为0.2018,D平均值为0.0355;Shannon多样性指数(Ho)和Shannon多样性值(H)分别为5.918和0.0592。研究结果表明大弹涂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低,应加强大弹涂鱼种质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于2004年4月,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滩涂采集野生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30尾,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方法,分析了乳酸脱氢酶(LDH)、甲酸脱氢酶(FDH)、谷氨酸脱氢酶(GDH)、D-葡糖脱氢酶(GC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酯酶(EST)等10种酶在大弹涂鱼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同工酶表型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10种同工酶中除CAT外的另9种酶都得到了清晰的酶谱。该9种酶共记录了23个基因座位,筛选出LDH-1,FDH-1,G6PDH-1,ME-1,SOD-1,EST-1,EST-2,EST-3等8个多态基因座位。澥浦大弹涂鱼多态座位比例(P)为34.78%,平均杂合度(H)为0.0594,与其他海水鱼类相比,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大弹涂鱼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泽平 《热带海洋》1994,13(1):31-38,T002
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卵巢周年变化和卵母细胞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圳湾大弹涂鱼3月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发育段,4-6月为繁殖盛期,7-8月为繁殖末期。10月卵巢基本修整完毕,进入Ⅱ'恢复期,精孔细胞单个,陀螺形,具微突假足,由滤泡膜细胞分化而成,卵母细胞膜单层,由具有辐射纹的放射带构成。滤泡膜细胞分泌而成的次级卵膜成为成熟卵子的附着丝,大弹涂鱼在  相似文献   

16.
苯并(a)芘对大弹涂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在苯并(a)芘(BaP)胁迫下大弹涂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暴露3d时,不同BaP含量组大弹涂鱼肝脏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暴露7d时,随着B aP含量的升高,0.5mg/dm^3 BaP含量组SOD活性被显著诱导(P<0.05),为对照组的1.87倍;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含量组肝脏SOD的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降低,表明SOD活性易受污染以外的因素,如水体容量、铒料、光照等的影响。污染解除后,0.5mg/dm^3含量组SOD活性显著升高,表明大弹涂鱼肝脏仍具有较强的生理调节机能,也可能表明SOD活性的变化相对于环境因子改变的“迟滞性”。以上这些结果表明SOD有可能作为大弹涂鱼受BaP胁迫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弹涂鱼土池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总面积为3 340 m2的4口土池(835 m2/口)进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育苗试验研究。共放养1龄和2龄亲鱼11 000尾,2004年5月16日~5月21日和5月31日~6月4日先后孵出两批仔鱼,每批次的孵化时间持续5~6 d,共孵出仔鱼330×104尾。采用泼洒泥浆、接种轮虫、施肥、调节池水盐度和遮阳控制水温等方法进行仔稚鱼培育,土池育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孵仔鱼经过34~53 d的培育,共培育出幼鱼34.76×104尾,幼鱼平均全长23.1 mm,平均体质量100.0 mg,平均成活率10.5%。试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亲鱼未经性激素注射能在土池洞穴内自然产卵孵化,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在土池中进行大弹涂鱼批量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大弹涂鱼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卵巢周年变化和卵母细胞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圳湾大弹涂鱼3月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发育阶段,4—6月为繁殖盛期,7—8月为繁殖末期。10月卵巢基本修整完毕,进人Ⅱ恢复期。精孔细胞单个,陀螺形,具微突假足,由滤泡膜细胞分化而成。卵母细胞膜单层,由具有辐射纹的放射带构成。滤泡膜细胞分泌而成的次级卯膜成为成熟卵子的附着丝。大弹涂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只能产卵1次,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9.
大弹涂鱼的早期发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人工授精获得的大弹涂鱼胚胎和胚后发育过程,对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大弹涂鱼的卵为沉性粘着性卵,受精卵椭圆形,具粘着丝,在水温26.5—29℃,盐度25—27条件下,经87 h 35min开始陆续孵出仔鱼。在水温25—29.5℃,盐度10—15条件下,孵化后第二十三天发育为稚鱼,第三十七天发育为幼鱼。  相似文献   

20.
95Zr在海水、底质及海洋生物间的迁移、富集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模拟海洋环境中,海水中95Zr的比活度在试验前期快速下降,在最初4h内下降了90%以上,此后呈缓慢递减趋势.底质中95Zr的比活度在试验前期逐渐上升,至48h达到最大值,此后随时间逐渐降低.半褶织纹螺螺壳富集95Zr的能力显著强于螺肉,螺壳和螺肉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0.32和4.68.大弹涂鱼各组织器官中,根据富集量,对95Zr的富集能力最强的是内脏,其次是鳃和鳍,最弱的是肌肉,次弱的是脊椎.大弹涂鱼除鳃外,其余各组织器官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半褶织纹螺对95Zr的富集能力比大弹涂鱼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