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期刊博览     
正地理国情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数据间差异性分析《测绘通报》2018年第3期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成果,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可满足相关政府部门对数据演变与内涵解读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与土地利用地类图斑数据间的分类差异,构建了分类映射体系,设计并实现了两类数据间的差异性分析方法,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地理国情普查中容易混分地表覆盖类型定量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国情普查是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项新的重大工作,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可以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果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实际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混分问题,广泛收集了地表覆盖分类方面的典型样例和问题,从一级类内部混淆和跨一级类混淆两个方面统计和分析了容易混分的类型,探讨了容易混淆地表覆盖类型形成的原因和规律,并给出了提高分类精度的建议。本文研究结果可直接服务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地表覆盖分类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表覆盖要素分类提取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基础, 是地理国情指标信息统计与发布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 研究与分析了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提取的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提出了基于FME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编辑和检查、分类成果的坐标转换处理模式, 同时综合TCL脚本语言和命令行批处理模式对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优化。该方法能提高地表覆盖分类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可以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的地表覆盖要素分类处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是采集地表覆盖分类以及地理国情要素这两类数据.本文阐述了清华山维EPS在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与地理国情要素采集的技术路线和作业方法.结合清华山维EPS在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的应用,分析了该软件的优势,并就普查的基本方法、基于EPS的程序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陶舒  周旭  程滔  刘倩 《测绘科学》2015,(11):89-95
为了实现地理国情普查中不同尺度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交叉验证,文章选择郑州、西安等10个地理国情普查试点作为试验区,分析了不同地类在精度损失、景观格局等方面存在的尺度效应,并以林地为例,在空间分辨率6~2 000m的范围内,构建了空间尺度转换模型,估测精度可达92.63%。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进行尺度转换时,各种地类都会存在相应的精度损失;基于分辨率、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的尺度转换模型,可以有效校正粗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的尺度误差,为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源。本文结合宁夏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详细阐述了普查试点生产过程中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对生产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福杰 《北京测绘》2020,(5):657-660
自2016年开始,地理国情工作的重心由普查转移到监测上来。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的各项质量指标均比普查时更严格,如何更好地做好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直接影响监测数据成果的质量水平。本文结合山东省2019年度国情监测数据成果验收工作,对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提高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质量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山西省地理国情普查的生产实践,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影响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及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质量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对提高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理国情普查最主要的内容是地表覆盖分类与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其中地表覆盖主要基于遥感或航空影像影像进行分割、分类,解译出地表覆盖物的类型,以便从地理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大比例尺地形图具有地表覆盖物与地理要素丰富信息的特点,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作为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分类的正确性,主要依据影像判读.因此,影像地表覆盖分类判读问题成为内业质检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现将针对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内业质检中遇到的相同影像纹理分类判读、对地类定义理解不到位及采集尺度不统一等典型地表覆盖分类判读问题及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地表覆盖分类成果是地理国情监测重要的成果之一,其成果的生产与检查占据了国情监测工作的绝大部分工作量。本文通过对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检查中几个典型问题地分析,总结和讨论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MODIS数据监测陕西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内容是利用陕西省MODIS影像辅助以ETM+等数据进行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得到各个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然后与统计资料对比,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分类精度检查特殊性,提出了一套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辅助成果质量检查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工程实践开展了成果检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能有效检查出成果中存在的漏更新、误更新等典型问题,有效提高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可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中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光谱与纹理信息复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及时、准确地动态监测地球表面特性对于掌握人类和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为决策的制定奠定基础。传统卫星遥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方法基本上可分为光谱直接比较法和分类比较法两大类,但两类方法多以光谱信息为基础来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而忽略纹理等空间信息。本研究中,基于变化向量分析方法,将光谱与纹理两种信息复合计算变化强度,并采用支持向量机法提取变化/非变化信息,通过监督分类确定变化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转移方向,完成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最后,利用两期TM数据,对海淀区1997—2004年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以验证该方法。该方法较分类后比较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差积累,降低了错误类型转化,提取的变化信息总精度达到93.1%,Kappa为0.862,比利用光谱信息双窗口变步长的变化向量分析方法提取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的精度有一定的提高(总体精度为90.2%,Kappa为0.804)。纹理信息与光谱信息复合,能够更大拉开变化/非变化信息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动态变化信息的提取,是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变化信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结合Landsat-8遥感数据,采用多级决策树分类方案,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波段比值、主成分分量等光谱特征参数并融合其他非遥感知识,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与覆盖的信息展开了全面的提取、研究与分析,获得了该地区5个一级类、12个二级类地物的分布情况,分类总体精度93.88%,优于传统监督分类。同时采用聚类、分类叠加和人机交互等分类后处理操作以获得更贴近地面实际的制图效果,开展基于海岸线的缓冲区分析以获得各地物特别是距离海岸线10 km、20 km范围内地物类型的空间分布并完成相关制图与分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土地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李巍  翟亮  葛小三  孙恒宇 《东北测绘》2014,(2):74-76,79
地表覆盖的空间变化可以反映人类的生存环境,其空间数据的相关性也反映着一些重要信息。在维多利亚州中,耕地一直占着比较大的比重,本文根据landsat TM影像分类得到地表覆盖数据,发现各地表覆盖间类型间的关系,并结合DEM数据研究耕地在维多利亚州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是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遥感影像分类技术为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基于GF-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立了沿海地区地表覆盖分类系统,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面向对象GLC决策树分类方法和软件进行了地表覆盖分类。通过对某试验区进行分类试验,并结合该区地表覆盖标准分类图进行精度评价,验证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GLC决策树分类方法在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上的有效性及优越性,其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201 8%、0.840 6,均高于SVM分类法。最后提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流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矢量数据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对复杂条件下的基于矢量数据的土地利用分类给出了实例及实现方法,对利用矢量数据进行遥感图像分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多时相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土地覆盖分类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合采用时相、极化和干涉3种维度的SAR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以黑龙江省逊克县多时相ALOS PALSAR数据覆盖区为研究区,利用不同时相极化SAR、干涉SAR信号对地物特征的敏感性,结合后向散射强度和干涉相干的时变特征进行地物解译,发展了基于多时相、多极化、干涉SAR数据的SVM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双极化SAR中不同极化(HH-HV)间的相干系数,并结合所选择的时相特征、极化特征以及干涉相干特征进行分类,可解决双极化SAR影像中林地与城市及建设用地的混分问题,得到更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