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概述了NMF、VMF1、GMF 3种映射函数模型,借助IGS站和CORS站观测数据使用GAMIT软件分析了对流层映射函数对区域CORS网解算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MF、VMF1、GMF 3种映射函数模型对山东省CORS网解算精度结果相当,考虑到解算效率和映射函数模型的全球适用性,在山东地区推荐使用GMF映射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NMF、VMF1、GMF 3种映射函数模型,借助CMONOC站和IGS站观测数据使用GAMIT/GLOBK软件分析了对流层映射函数对CMONOC网解算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CMONOC网解算时,NMF、VMF1、GMF 3种映射函数模型解算精度结果相当,考虑到映射函数模型的全球适用性,推荐使用GMF映射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3.
映射函数是将对流层模型得到的天顶延迟准确转化为传播路径延迟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映射函数对于对流层模型的准确性和GPS定位精度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NMF、VMF1和GMF 3种映射函数,采用我国南极中山站、长城站及南极大陆周边IGS站的数据,通过计算比较了3种映射函数在南极地区对GPS基线解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极地区进行GPS基线解算时,采用NMF函数产生的误差最大,VMF1与GMF的结果则更加精确,VMF1的效果略好于GMF。  相似文献   

4.
动态映射函数最新进展及其在GNSS遥感水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基于欧洲中尺度数值预报中心(ECMWF)构建的高精度动态映射函数VMF1和GMF的研究进展及方法,对NMF、VMF1和GMF三种映射函数进行了时空分析,结舍实例分析了三种映射函数在GNSS遥感水汽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证实,动态映射函数VMF1和GMF较常规NMF函数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全球覆盖性,且基于ECMWF构建的动态映射函数可以提高GNSS遥感水汽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对流层映射函数是将对流层天顶延迟转化为信号传播路径上总延迟的重要模型,选择合适的映射函数对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精度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对流层映射函数对反演PWV精度的影响,选取VMF1、GMF、NMF 3种映射函数,利用GAMIT解算比较3种映射函数在不同季节、不同高度角对网基线解算以及反演PWV的精度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PWV反演时,选择10°高度角作为解算截止高度角的GMF函数模型反演精度最佳,为进一步提高GNSS水汽反演的实时精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流层映射函数是卫星高度角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函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流层延迟改正的效果。本文介绍了NMF、VMF1及GMF 3种模型,采用2016年陆态网及周边IGS站数据,通过GAMIT软件计算对比分析了3种映射函数对陆态网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陆态网解算时,3种映射函数模型精度差别不大,截止高度角为10°时精度最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对流层延迟映射函数的发展过程,分析了NMF模型、GMF模型和VMF1模型的特点,利用GAMIT软件使用实测数据比较了三种模型对基线解算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同对流层映射函数对CORS站数据解算的影响,为获知适用于我国东北部地区的对流层延迟解算策略,就CORS站数据解算中所使用的对流层映射函数进行比较分析。结论:随着卫星高度截止角的增大,NMF映射函数下NRMS值逐渐优于GMF和VMF1下的NRMS值。处理数据量大的CORS站数据,GMF映射函数具有最佳的改正效果,对我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应用映射函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区域内8个气象站点2012年全年的探空数据,采用射线追踪法计算了各个站天顶方向至4°高度角区间内18个方向的对流层流体静力学和非流体静力学延迟量,将天顶延迟通过NMF、GMF和VMF1三种映射函数投影到各个高度角方向,与射线追踪法得出的延迟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①NMF有明显的季节性偏差,且精度与纬度存在强相关性;②VMF1的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好,但在武汉、长沙等站点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偏差;③GMF的精度介于NMF和VMF1之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NMF、VMF1和GMF的干湿分量投影函数的基本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比较了其间的差异和对应的静态PPP结果,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系统分析、比较了几种精密卫星钟差加密方法,研究了利用全球分布的IGS永久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估计高采样率卫星钟差参数的原理与方法,并将各种卫星钟差加密方法得到的结果与IGS数据分析中心估计的卫星钟差结果相比较。最后将不同加密方法得出的精密卫星钟差结果用于基于星载GPS双频非差观测值的CHAMP低轨卫星的定轨,并将不同方法得到的定轨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地面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可高精度、高密度地估计GPS卫星钟差,估计精度可达0.1~0.5ns。经地面GPS跟踪站数据估计的GPS卫星钟差,应用于基于PPP方法的低轨卫星定轨,其定轨精度在10cm以内。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IGS发布的相对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与绝对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分析了两种不同模型对精密单点定位(PPP)参数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天顶对流层延迟(ZPD)的估值存在5mm左右的差异,接收机钟差参数存在3ns左右的差异,估计的测站坐标高程方向有1cm左右的差异。使用绝对天线相位中心模型估计得到的ZPD精度优于5mm,高程方向定位精度约为1cm,接收机钟差估计的精度达0.1ns。  相似文献   

13.
范士杰  刘焱雄  张健 《测绘科学》2013,38(2):184-186
本文基于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和双差定位模式,采用研制的UNIP软件和GAMIT/TRACK运动学分析模块,对GPS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IGS不同精度和时延的星历和钟差产品,分析了卫星轨道和钟差对两种软件动态定位结果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案,分别提取GPS同震地表形变信息。结果表明:GAMIT/TRACK模块精密动态定位的实时性,更适用于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GPS快速响应;如果能够提供精确的卫星钟差,UNIP软件的高程精度明显优于GAMIT/TRACK模块,技术将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卫星天线参数对BDS定轨定位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一帆  张帅 《测绘学报》2019,48(7):908-918
论证了BDS精密单点定位时卫星天线参数与卫星轨道、钟差产品保持一致的必要性。基于4组不同卫星天线参数BDS精密定轨RTN 3方向内符合精度,GEO卫星均在9.3、18.6、11.5 cm左右,IGSO卫星均在1.7、4.2、2.7 cm左右,MEO卫星均在2.1、5.1、4.8 cm左右,在R方向的差异小于5 mm,在TN方向的差异最大为2.4 cm;定轨结果与GFZ的事后精密产品比较,RTN 3方向外符合精度差异较明显,排除GEO卫星因定轨策略与GFZ差异较大的因素,IGSO和MEO外符合精度ESA和WHU相近,RTN 3方向均在10 cm以内,各分量上优于IGS和EST 1~10 cm,其中TN方向差异最显著。在保持BDS PPP使用的卫星天线参数与卫星轨道、钟差产品一致的前提下,4组卫星天线参数定位精度相近,其中静态定位最后一个历元水平和高程方向坐标偏差均在5 cm以内,动态定位收敛后坐标偏差RMS水平方向在10 cm以内、高程方向在15 cm以内;使用ESA和WHU天线参数动态定位平均收敛时间在46 min左右,IGS和EST天线参数动态定位平均收敛时间在56 min左右,略差于基于GFZ事后产品的收敛时间,其平均收敛时间在34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5.
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精密轨道和钟差,利用Bernese软件解算得到亚洲地区13个IGS跟踪站的站坐标、对流层ZTD和接收机钟差,将解算的结果与CODE发布的结果对比发现:静态PPP算法解算的N方向收敛精度明显优于E方向和U方向,4~6 h后,坐标偏差在1 cm左右;NEU RMS均值分别为0.45、0.29、0.69 cm,ZTD RMS均值为0.85 cm,接收机钟差RMS均值为0.14 ns。试验表明: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为实际工程测量及相关地球物理信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of the gridded Vienna Mapping Function 1 (VMF1)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J. Kouba 《Journal of Geodesy》2008,82(4-5):193-205
The new gridded Vienna Mapping Function (VMF1) was implemented and compared to the well-established site-dependent VMF1, directly and by using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with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 Final orbits/clocks for a 1.5-year GPS data set of 11 globally distributed IGS stations. The gridded VMF1 data can be interpolated for any location and for any time after 1994, whereas the site-dependent VMF1 data are only available at selected IGS stations and only after 2004. Both gridded and site-dependent VMF1 PPP solutions agree within 1 and 2 mm for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osition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provided that respective VMF1 hydrostatic zenith path delays (ZPD) are used for hydrostatic ZPD mapping to slant delays. The total ZPD of the gridded and site-dependent VMF1 data agree with PPP ZPD solutions with RMS of 1.5 and 1.8 cm, respectively. Such precise total ZPDs could provide useful initial a priori ZPD estimates for kinematic PPP and regional static GPS solutions. The hydrostatic ZPDs of the gridded VMF1 compare with the site-dependent VMF1 ZPDs with RMS of 0.3 cm, subject to some biases and discontinuities of up to 4 cm, which are likely due to different strategies used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site-dependent VMF1 data. The precision of gridded hydrostatic ZPD should be sufficient for accurate a priori hydrostatic ZPD mapping in all precise GPS and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 solutions. Conversely, precise and globally distributed geodetic solutions of total ZPDs, which need to be linked to VLBI to control biases and stability, should also provide a consistent and stable reference frame for long-term and state-of-the-art numerical weather modeling.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流动站远离基准的距离,其间的距离超过30 km,流动站往往无法获得固定解,为实现实时远距离动态差分的实时处理,往往选择GAMIT软件中的实时运动学处理模块TRACK,获得实时位移序列。为解算流动站的坐标并提高其精度,测绘工作者几乎选择事后精密星历(IGS)。但IGS星历时延迟很长(一般12 h),为提高时间效率,本文在处理流动站的数据时,分别使用了快速星历(IGR)和事后精密星历(IGS),通过比较两者结果高度吻合。研究结果表明GAMIT软件解算GNSS站的测站坐标、天顶延迟、钟差等的数据精度与选择精密星历的类型几乎无关,对测绘人员选择星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流层延迟是影响精密单点定位效果的一项重要误差源,不同的对流层改正方法直接影响PPP的定位结果。对比分析采用UNB3模型、Saastamoinen模型、ZTD参数估计3种方法对PPP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模型平面改正精度和收敛时间基本一致。天顶方向改正精度UNB3模型与ZTD参数估计法基本相当,但两者优于Saastamoinen模型;收敛速度UNB3模型与Saastamoinen模型基本一致,ZTD参数估计法收敛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9.
基于Waypoint8的GPS精密单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的基本原理,对IGS精密星历进行了研究,利用Waypoint8软件对精密单点定位精度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GPS精密单点定位在NEU三维分量上的精度约为2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