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州城市规划区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州城市规划区内由于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采空区分布面积较广,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煤矿采空区土地成为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开展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是煤矿采空区土地利用的前提。本文针对徐州城市规划区内大面积的煤矿采空区,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敏感因子—一般因子评价模型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划分出不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和稳定区。  相似文献   

2.
赵金勇 《江苏地质》2012,36(4):434-438
采空塌陷是地下开采矿山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矿山关闭后采空区土地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至关重要。以苏州小茅山矿山采空区勘查研究与应用为实例,从采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特征分析入手,采用系统搜集资料,实地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验证,综合研究分析评价的"四步骤"方法,对采空区场地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资源开采的采空区逐年增多,大面积土地塌陷,大量农用土地遭到破坏,平地成为湖泊,农田不能耕作,土壤质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因此搞好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利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已闭坑多年的凌源市虎头石煤矿矿区范围内要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为确保土地整理工程安全,对其进行地表沉陷稳定性评价。本文通过虎头石煤矿采空区的采深采厚比及采空区埋深与覆岩破坏高度大小判断地表变形是否连续,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计算,通过地表移动延续时间和地表移动变形分析和评价矿区采煤沉陷稳定性,为类似煤矿地表沉陷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区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李晓红  姜德义  刘春  任松 《岩土力学》2005,26(6):910-914
采空区是公路隧道典型不良地质情况之一,总结了隧道采空区处理的原则和方法。结合西山坪隧道下采空区的分布特征,分析了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下采空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文杰 《山西地质》2011,(3):40-42,45
针对灵石县翠峰镇荡荡岭村部分房屋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采用地质调查、物探方法,并根据采煤引起的地表变形理论,确定了村庄周边煤矿地下开采对荡荡岭村房屋、土地造成的影响及范围,为周边煤矿确定了采空区边界,也为村民及煤矿提供了科学鉴定责任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西周 《陕西地质》2013,31(1):57-58,60,61
采空区勘察是近年的热点和难点,实践证明,利用地震勘探对采空区进行探测,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建立典型的采空区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确定了不同采空区模型。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质》2003,36(C00):167-167
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采空区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岩溶塌陷、侵占和破坏土地、土壤污染、矿震、尾矿库溃坝、水均衡遭受破坏、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北京戒台寺滑坡坡体内部采空区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地下采空区和坡体变形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采矿形成的采空区是产生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对分析由地下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对资源矿产的过度开采使得矿山地区(尤其是煤矿)出现了采空区,从而引起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为了深入了解地震方法在采空区调查中的应用效果,从超声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出发,论述了物理模型的原理和制作,研究了采空区的地震波场特征,并利用W inse is软件对所采集的二维超声波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由叠偏剖面推断的采空区的位置与实际模型相符,从而验证了超声波采空区物理模型试验是有效的、可信的;同时可以为实际探测采空区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空区地面沉陷损毁地表耕地是地下开采矿山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对佛子冲铅锌矿104号矿体的工程地质条件、采场结构参数及原岩应力场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运用FLAC~(3D)建立采空区数学模型,对佛子冲铅锌矿104号矿体采空后采空区地压力分布、岩体变形移动等进行模拟与研究,预测采空区地面沉陷损毁地表耕地的程度,并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措施,为保护矿山采空区沉陷区内的耕地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卢锋 《探矿工程》2014,41(12):68-73,74
通过对大同市某变电站下伏采空区治理的实例,介绍了采空区治理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过程,探讨了采空区注浆加固治理工程设计理念,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以长春高新开发区为例,从植被变化、生物物种变化、地表覆盖层变化、能流变化等几方面进行了开发区建设前后生态系统的变化分析。采用景观优势度方法,分别计算了缀块密度、频率、景观比例和景观优势度值。优势度排序绿地最高为23.78%,其次为工业用地20.42%,表明开发区规划合理,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建立由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污染环境3个方面共7项指标组成的生态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中,明确各指标关系的基础上,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功能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全区除集中供热率为基本满意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完全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阳城—济源高速公路阳城—蟒河段CK3合同段采空区地基不稳定,用全充填压力注浆法治理。由于限制使用泥浆,以及卵砾石层成孔困难等问题,选择采用高风压潜孔锤钻进成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注浆孔的设计、施工设备的选择、钻具组合以及钻进工艺、除尘污染控制等总结了高风压潜孔锤钻进技术在采空区注浆钻孔施工的经验,对同类型工程的采空区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析小浪底水库蓄水对库区济源段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浪底水库建成运行后,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抬升,库水通过一1煤底板和其采空区顶板裂隙进入其它煤层和采空区,造成采空区顶板岩石的软化,引发地裂缝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煤矿生产的安全。本文就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对库区济源段煤矿采空塌陷区及煤矿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周志林  董哲 《吉林地质》2012,31(1):88-92,106
应用瞬变电磁法确定煤矿采空区及积水采空区十分准确,本文介绍了应用该方法确定某煤矿采空区及积水采空区。首先确定煤矿各种围岩阻值,通过钻孔孔旁视电阻率ρτ曲线与钻孔柱状对比,为异常解释建立理论模型,根据瞬变电磁实测数,通过分析,结合煤系地层的物性特征分析,确定煤矿采空区及积水采空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索黄土塬地下煤层自燃区地震勘探技术。研究表明,火烧区在折射层析成像速度剖面、散射波地震记录、共偏移距地震剖面、地震反射波时间剖面中均有表征显示,而有别于采空区的波场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综合物探方法在确定矿山采空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勇 《吉林地质》2003,22(2):45-49
矿山地区地表起伏大,利用传统的勘探方法确定地下采空区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用综合物探方法、手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在鞍山矿区利用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浅震反射波法、瞬态瑞雷波法来确定地下采空区。以便减少它们造成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9.
使用PROTEM67D瞬变电磁勘探系统,在山西临汾西部某煤矿采空区探测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工作装置,通过科学的试验,确定合适的工作参数。依据对局部已知采空区的瞬变电磁的电性特征的分析,建立适合划分本区采空区的视电阻率数值变化范围的解释方法,对整个勘探区的电性断面图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圈定了全区的采空区和采空积水区的范围,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梨树沟煤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沟煤矿历经多个开采阶段,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及大量的废石堆,并引发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多种地质灾害,耕地、植被、水环境及大气环境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采用物探、钻探等多重技术圈定采空区,实地调查桥梁、道路破损程度,针对桥梁、道路、采空区、废石堆等采取钻孔回填、灌注加固、搬运平整等不同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分别就坍陷坑、采空区、道路、废石堆复垦及水环境保护和花园式绿化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对该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