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1年以来,民权县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要求,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原则,结合民权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厂房、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盘活利用存量闲置土地等措施,全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在此前一天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颜学毛表示,节约集约用地,是破解当前"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两难命题的重要出路,要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加强房地产用地和管理调控,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确定这个宣传主题,目的在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促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晓虎  陈军伟  曾亮 《山东地质》2011,(5):52-53,57
全面分析了当前临沂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临沂市作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城市这一背景,借鉴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好的做法,提出通过规划计划、城乡统筹、机制创新、舆论宣传4个方面共同推进,走出一条临沂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伍振  郭宏 《湖南地质》2014,(7):55-57
一边是土地资源瓶颈凸显,很多地方面临无地可批,一边却是土地在长期"晒太阳",很多企业长期囤地坐待升值。7月1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与部分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时指出,各地应立足资源禀赋条件,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有多大的锅摊多大的饼",以节约集约用地倒逼经济转型发展。而对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湖南难说,节约集约用地有一道绕不去的坎儿——闲置土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濮阳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国家紧缩"地根"的形势下,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尤为重要。今后各项建设要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重点在盘活城镇存量上下工夫,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辽宁地质》2010,(10):23-25
按照国土部文件,"增减挂钩"是指,"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岳传明 《山东地质》2014,(10):84-86
当前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背景下,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土地利用工作的当务之急。利津县通过严格按照产业政策供地、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项目等措施,提高了用地效率,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但工作中应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等问题,严格用地管理,优化用地模式,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菏泽市牡丹区针对区内人均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急需增加用地日益突出的矛盾。本着"盘活存量,集约用地"的原则,牡丹区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较好地拓展了项目落地空间,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云召 《河南地质》2014,(6):F0003-F0003
近年来,漯河市面对资源稀缺、发展用地需求量大的供需矛盾,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制度为根本,以创建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活动为引领,坚持"顶层设计与创新探索"相结合,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做出了一篇篇大文章。全市5个县区中,临颍县、舞阳县、召陵区等3个县区被评为"全省节约集约模范县(区)"。  相似文献   

11.
姜召恩  江泳 《山东地质》2013,(10):142-145
2009年以来,费县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结构,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与相关规划协调和衔接比较困难、项目资金投入大、拆迁难度大、项目权属调整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合作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惠民县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改善了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缺乏、增减挂钩建设资金不足、拆迁补偿安置难度大、基层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该文围绕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在建立农村社区规划、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安置补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威海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补充开垦耕地难度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威海市重点从农村增减挂钩、城市盘活存量、投资严控标准三方面入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土地潜力,用最少的土地催化最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的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近几年来,日照市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池友法 《城市地质》2010,5(4):30-3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镇国有土地的可供应量日显不足,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提高开发区土地资源的持续保障能力,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淑森 《山东地质》2010,(11):74-76
蒙阴县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农村居民点的整合搬迁复垦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缓解了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加快了城乡统筹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作为一种政策标准,是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的重要手段。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管理中进行了有益探索,构建了由投资强度等7项指标组成的立体控制体系。文章就建设用地控制体系的衍变、编制的原则和步骤、指标值的确定、管理和执行情况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应增加环境保护指标、定期开展评价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洛杉矶县住房供应规划中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与我国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中农村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在目的、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确定、公共参与、与总体规划关系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我国目前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吕卫东  黄强 《山东地质》2010,(8):65-66,69
批后监管工作一直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重审批、轻监管"是导致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的原因之一。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对批后监管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出台了规定,建立了制度,形成了长效机制,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制度,对其流转模式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必须规范操作规程,并且还要建立一套合理地收益分配机制,使之既能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利益,又能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