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设计需要生态经济学的综合研究思想。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经济综合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生态经济学的综合研究,关键是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支持。其研究是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进行有机结合的具体尝试。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讨论入手,系统地分析总结了生态经济学与经济学、生态学以及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西方生态经济学早期和当代的研究状况和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状况及进展,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衡量和生态经济模型的建立两方面介绍了目前流行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中民 《冰川冻土》2003,25(3):255-255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兴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系统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国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国际生态经济学会,并于1989年创办《Ecological Economics》杂志以来,关于生态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地质勘查经济学(简称地勘经济学)作为地质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逐步建立与完善的.他是研究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在社会再生产环节中的经济规律以及与其它生产要素、其它经济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堪称地球表层系统的“群灾之首”。诸种灾害发育的连锁性、叠加性、相关性和群发性,是自然动因(含天象、地象、气象因素,主要由自然地质作用引发)与社会经济动因(人类活动失控致灾)的藕合效应。地质环境日益恶化,地质灾害频发所造成的巨大社会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地质灾害社会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是事关防灾减灾、强国富民的根本大计。笔者认为:我国地质灾害社会经济学研究必须以系统科学、系统工程、地质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决策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导向,建立“灾害系统观”与“灾害社会观”,深化对“自然社会综合症”与“自然社会灾害群”的新认识;采用先进的“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定量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含建立逻辑模型、数学模型、电算模拟、系统仿真、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等程序),作为本学科研究方法的主干;重点阐明地质灾害勘查—监测—防治—控制—预报—救灾—灾后复兴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相应提出防灾减灾的社会经济对策。本学科研究内容拟集中在地质灾害社会经济学基本原理、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效应的系统分析、地质灾害社会经济问题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系统工程研究,以期建立防灾抗灾优化决策—指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叙述了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观点,并将其基本观点应用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分别就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阈值、熵定律的约束、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生态经济理论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经济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地质灾害的涵义及其属性,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减灾社会化,提出了地质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与学科地位,构建了地质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国土经济学     
国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经济学科。根据“对于某一现象领域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门科学的对象”的观点(《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84页),国土经济学研究对象“国土”是一个含有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意义的综合概念。首先,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包括一国或地区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它们的下层和它们(大陆架除外)的上空。因此,国土不是一般所指的土地,而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土地。其次,国土也指国家资源或称国土资源,包  相似文献   

8.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是研究人与土地及土地利用中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土地利用经济。主要研究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资源的调查,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规划,土地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经济问题。2、土地制度。主要研究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等方面的问题。3、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主要研究土地权属转移的条件、形式和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如土地作为商品买卖时的价格,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时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的此消彼长的权衡或彼此增益的协同关系,是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的作用特征、表现形式、驱动机制和尺度效应,对于提升人类福祉和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双赢"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研究的理论基础,评述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表现形式、驱动机制和尺度效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不足,并进一步探讨和展望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和评估优化,服务之间相互作用的量化模型、与自然—人文复合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张掖市物质流账户体系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忠  龙爱华  尚海洋 《冰川冻土》2007,29(6):953-959
物质流核算与分析(MFA)以重量形式测度经济系统的代谢规模——吞吐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压力的直观信息,也是生态可持续性的有效衡量.建立包括MFA在内的实物账户,成为研究区域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基础.介绍了MFA的理论背景以及区域物质流账户的基本框架及其衍生的指标体系,参照欧盟统计局《物质流指导手册》,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初步构建了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物质流账户.结果表明:张掖市物质需求总量(TMR)中生态包袱比例高达86.5%,其中最大的是煤炭及矿物和建材开采所产生的生态包袱,占TMR的65.2%,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扰动破坏影响十分显著,资源开发粗放,利用效率低下.张掖市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张掖市经济系统物质资源的需求结构中相对较高的基础原材料投入,缓解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在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相似文献   

11.
生态经济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中民  钟方雷 《冰川冻土》2011,33(5):1183-1192
阐述了生态经济学和个人发展的目标手段谱之间的关系,生态经济学和个人面对的问题分类与解决途径,生态经济学中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学习生态经济学的作用;论述了生态经济学方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个人的成功要素对应起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从研究生要相信自己,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健商,培养逆商,培养情商,...  相似文献   

12.
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   总被引:16,自引:15,他引:1  
徐中民  程国栋 《冰川冻土》2011,33(3):668-675
在简要介绍整体性视角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基本思想、主要问题、学科演替、新兴领域及未来研究主题中体现的整体性视角.分析了传统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循环规律研究的劣势,在简单介绍了上升性(效率)、发展能力、恢复力和可持续性等指标及其含义后,开发了整体性视角下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循环规律研究框架.最后系统地总结了整体性视角在...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mapping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in China and its surrounding regions, Ground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p of Asia is drawn to broadly reflect the ecological situation of Asian groundwater, categorize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to three basic types and elaborate the research catego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of the ground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Asia to reveal the key related problem so as to provide a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相似文献   

14.
生态水文学——揭示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水文学机制的科学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赵文智  程国栋 《冰川冻土》2001,23(4):450-457
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的时空耦合机制,是管理水资源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关键机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前沿领域,生态水文学是描述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的水文学机制的一门科学,文中简要介绍了生态水文学的内涵、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展望了生态水文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最后结合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探讨了加强我国生态水文学,特别是干旱区和高寒地区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ater demand has increased, resulting in river environment flow often not being met.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river ecosystem, environment flow plays a key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This study fully considered the biological needs of river ecosystems, used food web models (Ecopath) to identify key species of fish, determined the ecological flow velocity, combined the river sections, and used the Adapted Ecological Hydraulic Radius Method (AEHRA) to calculate the environment flow.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environment flow, the River2D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river flow, and the environment flow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river was calculat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vironment flow of each river in the flood season can be satisfied, and the environment flow of most rivers in the non-flood season cannot be satisfied,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is extremely low, which causes the ecosystem health to be destroyed. Therefore, ecological regulation of rivers during non-flood seas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meet river environment flow. The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environment flow of the river provid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method for aquatic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quatic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ivers in Jinan.  相似文献   

16.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but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 arid climat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 some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eology occur, such as lack of water resources, desertification, salinization, and biogeochemical endemic diseases, etc. These problems occur in fragile regions of the environment,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developing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causing harm to human heal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eology is a new developing science in China.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eology and with the help of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western plain of the Tarim Basin in Xingjing, we propose a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measure of ecologi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相似文献   

17.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 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 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 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 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 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 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张金昌 《探矿工程》2010,37(12):1-4
低碳经济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已被世界各国人民作为发展本国经济所追求的理想方式。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先行官的地质工作组成部分的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当今时代特征及人类生存发展的时代主题,面对国民经济建设新形势,简要阐述了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以及技术本身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