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D和CLUE-S模型的张掖市甘州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学者们基于不同研究需要开发了很多土地利用变化/覆盖(LUCC)模型.但迄今没有一个单独的模型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揭示所有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过程.本文尝试开发一种集成SD模型与CLUE-S模型的建模方法,用以弥补已有LUCC模型缺陷,并将其应用于张掖市甘州区的土地利用情景分析中,得到的LUCC模拟结果可为该区土地利...  相似文献   
2.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演变过程.辨别了历史上不同时期黑河中游水资源管理的状况,分析了兴衰的原由,探讨了水资源管理演变的趋势、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历史上可资借鉴的经验,说明资源管理问题与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相互之间是不断转化的,对策措施集合也是不断调整的.简要论述了部分历史经验在建立水资源利...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对西藏各经济部门发展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青藏铁路对西藏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定量评估其对各经济部门发展的影响程度,是全面评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效益、分析未来冰冻圈变化对线性工程及经济社会重大影响的基础。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投入产出法相结合,既填补了关联度分析的黑箱式缺陷,又弥补了西藏投入产出调查缺乏长时间序列数据的问题,以此来认识青藏铁路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路径。以2006-201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青藏铁路与西藏各经济部门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值,表明铁路运输水平与西藏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高度相关,其中与货运邮电业、住宿餐饮业两个部门关联度达到了0.9以上。在灰色关联度结果的基础上,运用西藏2012年投入产出表及投入产出模型计算铁路的直接作用,以及对各经济部门的间接波及作用,研究发现:青藏铁路建设及运营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且通过灰色关联度较高行业的产品及服务影响其他行业,以直接作用、后向和前向波及作用、消费波及作用三种路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扣除消费波及作用的总体贡献达到41.7亿元,相当于2012年西藏GDP的5.95%。由于铁路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直接作用及间接波及作用,建议在工程条件适宜地区加快铁路运输网络建设,同时,将工程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纳入冰冻圈服务功能核算中。  相似文献   
4.
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与环境相匹配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采用模糊网络分析法和文化理论方法评价了黑河中游张掖市最优水资源管理风格. 以文化理论为基础, 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 建立水资源管理风格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文化理论中提出的个人主义者、 宿命论者、 等级主义者和平均主义者4种风格进行实例研究, 依据分值大小进行排序. 结果表明: 等级主义者得分最高, 即为最优的管理风格. 因此, 在黑河中游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主要实行等级主义者管理风格, 可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分配人员、 选聘人才、 培训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和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以水资源承载力为核心,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系统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评价2001-2017年黑河流域各县区水资源承载力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当前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下,2010年以来黑河流域大多数县区GDP均超过最大承载能力,而人口则在2010年以前已超载。(2)从水资源承载综合评价结果来看,2001-2015年随着生态输水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好转,但中下游波动较大,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控制不断扩展的绿洲面积,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实施合理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措施,是减缓水资源压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面向冰冻圈服务功能核算,采用投入产出法和ESDA分析,评估了2012-2016年间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解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GlobalMoran's I指数和Local Moran's I指数作出空间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公路建设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增加值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空间分布上,各地市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自治区范围内存在差异,但未呈现出固定的变化趋势。由于公路对经济增长巨大的溢出效应,应高度重视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拓展通达里程与空间分布,在冰冻圈服务功能核算中纳入交通设施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充分考虑冰冻圈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危害影响,确保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绿洲农业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的精华,面临自然要素稀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限制。基于制种玉米种植农户数据,在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依据测算结果对冗余投入要素进行改进模拟,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制种玉米生产效率均值为0.863 3,且小规模农地效率值最高,大规模农地效率值最低。针对冗余投入要素的改进模拟后,提出了主要针对贡献率高的生产要素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黑河中游甘州区居民文化类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的行为受文化价值观影响, 辨明居民不同文化类型及影响因素, 探讨不同文化类型居民的自然环境认知特征, 无疑是人地系统中人文因素作用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综述了文化人类学中格-群文化理论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开发调查问卷并对甘州区进行了实证调查, 初步判定了15个乡镇居民不同文化类型的比例, 分析了年龄、 教育程度、 收入等因素对文化类型的影响, 验证了甘州区各文化类型居民对自然环境认知的特征与理论分析的相符程度.结果表明: 在三类判定准则下, 甘州区居民文化类型有效判定比例分别为总调查样本的30.94%, 30.39%及54.70%, 各种文化类型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宿命论者、 等级主义者、 个人主义者与平均主义者.年龄等居民个体特征因素对文化类型的影响符合理论假设, 可初步解释居民不同文化类型的形成.实际调查获得的不同文化类型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特征及偏好, 符合格-群文化理论对各文化类型居民的理论分析假设, 这验证了格-群文化理论在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适用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关注居民文化类型差异对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水平预测与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息息相关。基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以各省区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分组,结合IPCC 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发展特征设置模型参数,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各省区2016—2050年城市化水平。结果表明,到2050年,各省区(除天津、北京、上海、西藏外)在5种典型SSPs下城市化水平收敛于75%左右。其中,SSP1、SSP3、SSP4、SSP5路径下,各省城市化水平比较趋同。而在SSP2路径下,全国总体上从东部到西部城市化程度逐渐降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梯次递减性。5种SSPs路径下城市化速度方面,基本上呈现出中西部快而东部慢、西南快而东北慢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高收入省份不同路径下的城市化水平差别小,而中低收入省份的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发展是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的两个目标. 以生态足迹表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应用Gini系数及其分解公式分析黑河流域居民消费对环境影响的不均等状况, 并初步探讨了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居民消费对环境影响的不均等程度显著, Gini系数为0.43. 按人口分组的Gini系数结果表明, 环境影响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 城乡之间的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为71.06%, 远大于城镇与农村内部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 按3种足迹分解的Gini系数结果表明, 可更新资源足迹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最高, 达到51.72%;能源足迹次之;建筑用地足迹的贡献最小, 仅为16.36%. 用列联表和卡方检验方法分析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生活质量与人均生态足迹呈正相关, 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