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理学思想变革的案例剖析:哈维的学术转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叶超  蔡运龙 《地理学报》2012,67(1):122-131
大卫·哈维的学术转型是当代西方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地理学思想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聚焦于哈维空间观的转型,通过解析哈维学术转型的代表论著,认为哈维关于空间的认识论立场主要经历了以实证主义相对空间观为主的“多维”空间观、“社会过程一空间形式”统一体、历史一地理唯物主义空间体系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基本对应于他作为实证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的历史.导致哈维学术转型的原因主要是剧变的社会政治环境、其个人禀赋和志趣、工作环境、地理学学科发展状况等.哈维的学术转型对中国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启示我们正确对待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直面现实社会重大问题,洞察其深层次原因并建树理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地学计算的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西方地学计算的起源、概念、知识体系以及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地介绍和评述。地理计算的发展动因在于探索空间复杂性的需要,发展源流则在于计算科学,技术主线可以归结为:计算机科学→计算科学→计算地理学→地理计算科学。地理计算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密切关系,需要运用定量地理学的全套工具,横跨自然、人文两大领域,可望成为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甚至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地理计算科学在西方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缺乏知识建构的核心。由于地理计算具有超越地理学的意向和趋势,本文建议以计算地理学为主体之一,以“利用模型寻求理解”为原则,建立一个相对收敛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后结构主义背景下关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晓梅  刘美新 《地理学报》2019,74(8):1680-1694
随着后结构主义思潮和“关系转向”的兴起,关系地理学(relational geography)应运而生。关系地理学把世界理解为流动的拓扑结构以及相互关联的产物,主张关系思维,强调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动态关系。通过对关系地理学相关著作和期刊论文的分析发现,关系地理学的产生受到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非表征理论的深刻影响,其重构了空间、地方、尺度与主体性的内涵,提出关系空间、地方关系、多尺度或尺度终结,以及主体间性的地理学概念,建构了新的关于网络、关系和流的拓扑地理。关系地理学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空间扩散与空间发展、主体发展与社会文化问题、身体与健康旅游/地理等内容。此外,基于“人”与“超越人类”,“物”与“重返物质”4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关系地理学可能的研究展望,并对“关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延伸讨论,以期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视角。  相似文献   

4.
王圣云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现就职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专著,这是作者集多年心血钻研探索的研究成果。通读之后,深切感受到这是一部概念清楚、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严谨,充满哲学思辨特色,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浑然一体,行文布篇一气呵成,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著;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福祉地理学专著,是福祉地理学研究的一部开创性力作。该论著开创了福祉地理研究新领域,构建了福祉地理学理论新范式,提出了“福祉空间”概念及其方法论,论证并架构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福祉空间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了福祉空间测评模型并从省级和城市群层面进行了实证探索。有以下学术贡献和主要建树:  相似文献   

5.
由于技术发展和地理学内部计量革命的兴起,自动化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逐渐被地理计算学取代。自动化地理学是指通过对一系列自动化工具和技术的综合选择和使用,研究空间现象,解决地理问题。自动化地理学一经提出,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和反响。对其审视和批判的角度丰富多样,包括技术、学术、应用、社会政治等多个视角。这些评论和观点促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在数字环境下的地理表达及其产生的社会结果,也从概念和技术上为自动化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同时,对于我国GIS学科和地理学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空间研究的转向:从自然到社会、现实到虚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地理空间内涵与学科内分异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地理学空间研究的两个转向,即从自然空间转向社会空间、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研究表明:地理空间是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但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之中,特别是在人文地理学从自然地理学中分离出来以后;地理学三大分支所关注的地理空间差别极大,其中自然地理学对应自然空间,人文地理学对应社会空间,地理信息科学对应地理信息空间;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第一个转向是由自然空间转向社会空间,其包括地理空间研究重点的转变以及对空间本质认知的转变两方面;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第二个转向是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这里的虚拟空间包括感知空间和网络空间;地理空间由自然向社会的转向反映了与人类发展的同步性,而由现实向虚拟的转向则反映了与技术进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思想史是总结和归纳地理学各学派的概念、观点、理论、方法、学科结构等学术思想及其社会影响的历史线索,是启发未来学术创新的系统思想。了解地理学思想史,可以增强学生具有专业深度的地理素养。结合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需求,将地理学思想史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从历史思维方法、空间和区域概念的建立、人地关系主线、因果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五个方面提出了地理学思想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谢富胜  巩潇然 《地理学报》2018,73(8):1407-1420
尼尔·史密斯是世界知名的人文地理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他在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整合马克思主义和地理学的资本周期运动、空间一体化与尺度推移等范畴,提出了实现平衡发展的途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为研究当代社会空间问题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分析框架和新的理论解释。其理论的核心是把地理空间视为生产资料、社会产物以及空间关系的总和,认为地理空间生产是特定时期资本增殖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学者虽引进其部分理论,但整体了解还比较欠缺。本文将其理论概括和梳理为空间生产、地理尺度、美式帝国主义、绅士化4个方面,分析资本积累驱动下地理空间的不平衡发展过程,深度解析社会、空间与地理的尺度交错与互动关系,阐明资本周期运动、美式帝国扩张和绅士化的逻辑关联,最后以租隙理论为主剖析了城市尺度的资本周期运动。本文旨在为国内学者研究史密斯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提供纲要和逻辑线索,并为中国城市化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理论旅行视角的人文地理学中想象地理研究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时秀 《地理学报》2018,73(2):261-275
作为批判概念的“想象地理”对地缘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后殖民地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本文借用Edward Said“理论旅行”分析框架对想象地理概念引入人文地理学的最初过程及此后想象地理研究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人文地理学对想象地理的真正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历经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语境压力,想象地理概念进入地理学并逐渐发展为南北关系问题和种族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这些研究中,这一概念充分展示了其解释力和批判激情,但同时也逐渐被体制化,进而产生了“体制化问题”——以批判“话语霸权”为目的的想象地理概念反而成为了一种话语霸权,研究者的批判意识逐渐减弱。基于以上梳理,本文指出,对概念和理论所处的历史和情境始终进行批判性审视是保持批判意识的根本。由此引发的进一步思考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必然需要引介西方概念和理论,但在引介过程中应注意反思自身面临的学术后殖民问题,审视学术研究的历史和情境,始终对概念和理论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与理论特性保持警觉,在西化与本土化之间,保持应有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0.
“人类活动的空间动态与地表差异互为因果关系”作为地理学原理之一,反映地理学学科逻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具有学科内在价值。本文通过梳理人类活动的空间动态与地表差异互为因果关系的内容逻辑,分析其在人教版必修《地理二》知识内容中的体现。同时归纳该因果关系在地理教学中的问题逻辑,并结合高考试题分析得出其对地理教学的启示:借助“空间场效应”分析方法分析;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调动整体性思维解决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K9012005042977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Evolutiononconnotationof spaceinhumangeography/石崧,宁越敏∥地理科学.—2005,25(3).—340~345空间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随着人文地理学经历三次变革:“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社会理论”,空间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演进.从区域学派到空间分析,传统的空间认识使得人文地理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197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萌生了新的空间认识,关注到空间的社会性,具有了更多的社会科学的特质.通过勾勒出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演进的轨迹,提出空间内涵应是自然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王维涛  张敏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6):1082-1096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中几个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科学(GISci)尚不成熟,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高等教育发展快速,因此GIS学科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尝试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探讨GIS学科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现实世界、概念世界、数字世界、空间认知、空间表达、空间分析与研究方法,同时从社会实践角度总结了GIS应用中的组织、管理与社会问题。1)系统总结地理空间、空间认知与信息表达的关系以及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2)回顾GIS的概念与内涵演变,论证GIS概念的多样性与同一性,分析了几个代表性的GIS研究方向;3)在回顾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变的基础上,探讨空间分析、知识产生过程以及基于GIS的地理学研究范式;4)辨析GIS与组织管理间的关系、GIS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特别强调发展中国家GIS应用面临的问题。建议围绕“空间认知与表达”、“GIS方法论”、“GIS、组织与社会”进行跨学科研究,完善GIS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地理计算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科学的方法学问题, 内容 包括建模、算法、计算体系和一般方法学问题。本文介绍了地理计算的五个前沿问题: (1)地学数据 挖掘从地理学问题出发, 对各种数据作地理学的模型处理和结果计算以发现地理知识; (2)空间运 筹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它的算法更加简单严密、精度也更高; (3)多自主体系统模拟已经 成为地理学科学研究中除归纳和演绎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研究方法; (4) 离散空间的定性计算是进 行地理空间计算的必要基础; (5)本体论的发展是地理信息科学乃至整个地理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彭兴智 《热带地理》2022,42(7):1158-1168
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野下,海南岛的岛屿特征、海洋属性与离岛空间特质以及自贸港的特殊制度安排,为推动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提出海南—南海的经济地理新概念,构建由空间理念、空间机制与空间行为3个维度组成的分析框架,并探讨自贸港发展推动海南—南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和前景。结果表明,空间理念、空间机制、空间行为在自贸港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理念动力、规则制度动力、行为利益动力的作用。在空间理念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应落实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发展理念;在空间机制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海洋治理;在空间行为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要构建海南—南海空间内的循环经济圈,强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总体而言,面对国际体系转型与贸易保护主义,把握自贸港建设与区域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影响机制与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台湾《地理学报》看两岸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理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大陆素来缺乏对其发展进行全景式的了解.本文以台湾<地理学撤>自1962年创刊至2007年间发表的135篇人文地理成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台湾地区人文地理的发展现状、学科特点和发展脉络,反映出台湾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开放特点和受大陆重大事件影响的双重特性:人文地理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侧重于政治、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学科属性亦偏向后现代的文化、社会和制度等交叉研究层面;在空间方面,著作者和研究空间明显具有不均衡性.在对海峡两岸中国地理界权威期刊的对比和解读中可以发现.大陆人文地理依然热衷于地理空间事项特征的描述和分布研究,反映了两岸间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的差异之影响.而两岸地理学界反映出在地理学理论探讨不足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使得不平衡地理景观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然而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价值增殖和创造文明的二元属性在资本运动中不断建构、解构和重构地域空间,不平衡地理发展愈发明显。文章梳理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关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的概念框架,回顾了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展,表明不平衡地理发展与新自由主义紧密相连,资本、权力与空间成为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关键要素,但是国内外对此理论的实证研究结果却有所差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生产突出表现为资本积累主导下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空间屈服于资本逻辑,而资本总是借助阶级权力来不断铲除空间障碍,促使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广阔的地理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本增殖;国内的不平衡地理现象则是依赖于资本逻辑和国家政府权力的混杂互动,市场经济系统不够完善却日益深化,国家政府权力干预的强大存在并渗透到市场规则运转。最后,结合最新理论动态提出未来实证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日益显化且加剧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提供研究的新视角和实践层面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性转型研究动态与经济地理学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晓辉  董柯 《地理研究》2022,41(1):18-33
近年来,可持续性转型概念进入经济地理学者视野,用于探究区域绿色技术、消费市场和产业转型的多维因果过程与空间动力机制,已成为演化经济地理学和环境经济地理学新兴议题之一。为掌握该研究动态,本文对2000—2020年来共计2453篇可持续性转型文献进行回顾,重点探讨了转型地理研究进展和理论不足,阐述了经济地理学对可持续性转型研究的理论价值和融入方向。本文发现:① 可持续性转型是创新研究和可持续管理领域热门议题,呈多学科介入特点;其中,转型地理研究正不断崛起,并聚焦区域绿色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技术共演过程、多尺度动力机制、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及其转型地理性等问题。② 经济地理学对转型研究有三个视角优势:时空语境敏感性;转型过程、机制和结果的空间多样性;新产业系统的地方嵌入及其合法化的地理性。③ 经济地理学对可持续性转型研究含三个提升方向:概念内涵深化(含地方、尺度和空间)、多范式互动融合(演化、制度和政治经济地理)、分析框架构建方向(多地理尺度性与多层次视角,区域创新系统与技术创新系统)。④ 中国转型地理研究在三个议题上有广阔前景:基于国家语境敏感的地方转型探索、绿色利基发展与转型空间机制研究、以及区域新产业路径发展与转型研究。  相似文献   

19.
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知识形态,科学史研究的地理思潮转向,地理学向“软”的一面转向并关注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地理思潮倾向于关注“社会→地理→科学”关系的历史解释,地理学家在科学史的地理解释思想上的贡献等理论基础上,拙文主要阐述科学地理学这一新学科在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体系上的独特性:①建构关注过去的、现在的及未来的“社会→地理→科学”关系;②践行“以任务带动学科”和“任务学科并重”的地理学发展方略,主要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③聚焦于科学活动因素的区域性,注重区域相关性分析方法论。基于这种独特性和地理学方法论精髓,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体系包括:①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的时空结构;②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的时空结构与地理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结构要素的时空结构及其相互关系;③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对自然景观、社会景观、文化景观等的影响;④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进的影响。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的独特性和研究内容决定了科学地理学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区域性,这与地理学特征是一致的,促进着现代地理学微观上的“深”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地方经济发展隐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路径依赖是理解经济社会系统演化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地理学涵义。但相对于在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路径依赖理论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系统梳理了路径依赖理论的起源及其在技术变迁、制度变化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扩展;回顾了该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引入及其发展;并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演化的机理。本文认为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路径依赖效应:一种是以企业衍生、聚集经济为驱动力的路径依赖;一种是由于过度专业化、忽略外部联系而导致的路径依赖,即锁定。最后文章还分析了现有经济地理里路径依赖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