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赵根模,姚兰予,马淑芹)Thestressfieldvariationcausedbyfaultingandthepredictionforseismicrisk¥Gen-MoZHAO;Lan-YuYAOandShu-QinMA(Seismolog...  相似文献   

2.
TraveltimetomographyinversionandthedeepstructureofthesouthernTibetQING-TIANLU1)(吕庆田),MEI-JIANG1)(姜枚),KAI-YIMA1)(马开义),A.Hirn2...  相似文献   

3.
Theeffectofmagneticfield-freespaceontheacousticbehaviorofbudgerigars(Me-lopsittacusundulafus)JIN-CHANGJIANG1)(蒋锦昌),HAI-QIANGJ...  相似文献   

4.
Thecalibrationofmeasuringequipmentfortheobservationofseismo-electromagneticemissionQuan-XiZHANG(张全喜),Xin-MinLI(李新民)andMing-Ca...  相似文献   

5.
GroupingoccurrencesbeingthefundamentalfeatureofthestrongearthquakesinChinesemainlandQin-ZuLI(李钦祖);Li-MinYU(于利民);Ji-YiWANG(王吉易...  相似文献   

6.
Gravitational effect of water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west Yunn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itationaleffectofwatercirculationinthenorthwestYunnanMin-YuJIA;(贾民育)Shao-AnSUN;(孙少安)Ai-MinXIANG;(项爱民)andDong-ZhiLIU(刘冬至)(...  相似文献   

7.
Thefracturecharacteristicofthe1989Datong-YanggaoearthquakesequenceSi-ChangZHANG(张四昌),Gui-LingDIAO(刁桂苓)andLi-MinYU(于利民)(Sefrmo...  相似文献   

8.
ProcessofsourcedynamicsoftheJingtaiearthquake(M=6.2)Xue-BinDU(杜学彬);Zhi-DeYAN(闫志德)andMing-WuZOU(邹明武)(EarthquakeResearchInstitu...  相似文献   

9.
ComparisonandanalysisofthestressfieldinthesourceregionofTangshanandLancangearthquakesequencesGui-LingDIAO;(刁桂苓)Li-MinYU;(于利民)...  相似文献   

10.
Thenumericalsimulationofthesourcedevel┐opmentoftheTangshanearthquakeZHI-RENNIU(牛志仁)DANG-MINCHEN(陈党民)BING-QIANLI(李炳乾)Seismolo...  相似文献   

11.
王碧泉  王春珍 《地震学报》1988,10(2):113-123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方法————改进的连续Hamming方法(ICHAM)。它从下面两个方面对使用连续资料的Hamming方法进行了改进。 1)考虑到更为一般的样品分布情况,用方差较小的那类样品计算Hamming核; 2)改进了对Hamming核的计算方法,使之处于方差较小的这一类样品的中心。 文中还给出了ICHAM法应用于北京及邻区潜在震源判定的实例。结果表明,其效果比二值Hamming方法及原来未改进的连续Hamming方法都好一些。检验表明结果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当前国内外关于天然地震与爆破、塌陷等非天然地震特征研究及事件类型识别的进展.对各类事件的定义及主要波形特征进行简要综述,重点介绍了事件类型判定的各类识别方法.与自然界天然地震不同,非天然地震由人工干预或人类活动间接引发.爆破是炸药在爆炸瞬间能量迅速释放,部分能量以地震波形式向外传播,引起地表振动而产生破坏效应的...  相似文献   

13.
地震前兆观测异常信号识别是前兆研究的基础,但是前兆现象的识别始终存有较大争议,从前兆观测系统,环境影响因素,观测量自身物理规律,前兆特征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前兆识别中存在的客观困难和局限性,文中提出了一些观点,希冀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客观认识,寻求在当前认识水平和条件下地震前兆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含速度大脉冲的强地震动具有复杂的特性,人工提取速度大脉冲特征的方法较繁琐,故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特征自动提取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的速度大脉冲识别方法。基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GA-West1数据库提供的强地震动记录,筛选出6 000条非脉冲记录和91条含有速度大脉冲的强地震动记录。采用在原始记录中加入高斯噪声和过采样的方法,使2类记录样本数量达到均衡。利用本文建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2类记录速度时程图进行特征自动提取和分类识别,结果显示测试集准确率为99%,表明本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自动提取速度大脉冲特征,进而复现已有结果。将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含有多个速度脉冲的强地震动记录的识别,本文方法优于传统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鲁棒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FS方法及其在综合多项震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方法--FS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取为某些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先以每三个原始特征组成子分类器的特征集,“训练”这些分类器,然后对子分类器进行筛选,最后用筛选出的子分类器的“软”分类结果的加权平均作为判别函数,形成总的分类决策.将FS方法应用于综合多项震兆,并进行了一系列控制试验,还与地震学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S方法是稳定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Hilbert谱分析在探地雷达薄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实际勘探中的需要,本文对薄层的电磁波反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薄层在反射电磁波时,会对入射电磁波进行滤波作用.薄层的类型和厚度会影响其滤波特性,利用此特点,本文将Hilbert谱分析方法引入到薄层识别中.该方法能将探地雷达对递变型薄层的垂直分辨率提升至λ/8.本文利用该方法对实测探地雷达资料进行了层位识别研究,该方法能很好地提高探地雷达的层位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关注的是高能双能X射线透视成像以及成像中物体的识别和检测,按照从单能到低能双能再到高能双能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双能X射线DR成像技术背景,详细阐述了高能双能X射线DR成像物质识别原理方法、技术特点和针对性改进,着重讨论了该方法能够用于物质识别的本质,并介绍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信息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深部探测计划的实施,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地区实施了多条深地震反射剖面,获得了大量揭示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的宝贵资料. 为了更充分地挖掘这些资料中所包含的深部构造信息,本文在研究和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识别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格架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数据预处理、强振幅提取、中值滤波、对象识别、连续性计算和连续性滤波实现对深地震反射剖面构造格架识别. 同时,该方法还可通过对象倾角计算对复杂区域进行属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省地理环境条件为研究背景,根据相关单位提供的资料,对四川省滑坡危险性等级进行了区划研究。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构造、河流水系、降雨量、地震烈度等6项作为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滑坡危险性等级区划,对算法中所涉及到的危险系数计算公式、因子权重分析、阈值选取等进行了一系列控制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以及降低算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采用“识别率”和“改变率”2个准则来判断“分类结果作为新的训练集”,即RTS试验的收敛性,从而给出识别率高、改变率稳定的分类结果,以及能合理反映识别结果的最佳参数。通过3次逐级识别分类,将四川省滑坡危险度划分为7个等级,区划结果与实际滑坡发生情况吻合。本文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地区的滑坡危险性等级区划。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线性预测倒谱系数的地震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滔  郑晓东  张&#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1):4266-4277
本文借鉴语音识别技术中的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系数)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分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将子波和反射系数信息分离的地震语音特征参数,对地质现象边界具有较好的描述能力,使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更细致地观察隐藏在地震数据中的地质特征.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基于LPCC系数的地震分析具有较高的地震相划分能力.实际地震资料应用表明,LPCC系数对储层特征的描述比常规三瞬属性更为细致,不同阶次LPCC系数在描述储层不同特征时也保持了内在的联系.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提取的12阶和24阶LPCC系数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目的层段古地形较为吻合,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的断裂、礁滩相带、深水扇和储层的分布特征,说明在地震相分析中采用LPCC系数作为特征参数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