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东湾斑海豹历史种群数量的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金海  沈峰 《海洋科学》1991,15(3):26-31
辽东湾斑海豹(Phoca largha)在本世纪里由于过度捕杀,种群数量下降比较严重。本文利用1930~1990年的捕获统计数据,对1930年以来辽东湾斑海豹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估计。该种群在30年代初有7100头,并于1940年达到最高峰8137头,40~70年代末,由于过度捕杀,种群数量几度下降,1979年只有2269头(以上结果依据R=0.09413的种群更替率算得)。经1979~1982年徘徊以后,该种群数量迅速回升,并达到50年代末期的水平。根据0.09413,0.1163的种群更替率,对生殖力及特定年龄的死亡率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在高比例的雌性生殖力情况下,辽东湾斑海豹幼体死亡率低于52%,成体死亡率低于16%。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以来,渤海辽东湾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对辽东湾北部、南部、河口和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辽东湾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多集中在辽东湾北部和河口等地区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和污染评价方面,对于辽东湾沉积物系统地元素地球化学,特别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浅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部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于2014年和2015年对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和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的含量范围为88.5-347 ng/g,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辽东湾中部海域。对辽东湾各站位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中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湾的采样站位可分为两类,一类站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沉积物中部海域,另一类站位主要分布在受陆源污染较为严重的近岸海域。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为燃烧源和石油源的混合来源,其中燃烧源为主要来源。萘、苊、苊烯、菲、二苯并[a,h]蒽可能偶尔会引发有害生物效应;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为低致癌风险;辽东湾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生态风险和毒性污染水平高于辽东湾近岸海域。  相似文献   

4.
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是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内部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其构造特征复杂,体现了多期构造演化、多动力源背景的叠加效应。运用地震三维连片资料、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法和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对辽东湾坳陷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辽东湾坳陷发育7条主控断裂,整体呈NNE走向,控制了凸起和凹陷的形成;郯庐断裂带在辽东湾段发育有3条分支断裂,分别为辽西走滑断裂带、辽中1号断裂、辽东1号断裂;坳陷内发育"三凸四凹"7个次级构造单元,西部凸起连续性好,形成时间早,隆升强度大;东部辽东凸起不连续,南段形成时间早,隆升强度大,北段形成时间晚。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MIKE3Flow Model模型,考虑渤海沿岸15条主要河流径流输入,在对渤海盐度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重点模拟了辽东湾顶部的盐度分布。模拟结果显示:辽东湾顶部盐度从4月开始在辽河口附近海域出现盐度低于27的低盐区,9月辽东湾顶部低盐区面积达到一年之中最大,面积约为2887km2。辽东湾顶部大辽河、辽河、大凌河、小凌河4条河流对该低盐区的贡献依次减小。大辽河和辽河径流对辽东湾顶部低盐区的影响表现在,不仅可以改变低盐区的出现及消退时间,也能够改变低盐区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6.
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是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内部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其构造特征复杂,体现了多期构造演化、多动力源背景的叠加效应。运用地震三维连片资料、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法和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对辽东湾坳陷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辽东湾坳陷发育7条主控断裂,整体呈NNE走向,控制了凸起和凹陷的形成;郯庐断裂带在辽东湾段发育有3条分支断裂,分别为辽西走滑断裂带、辽中1号断裂、辽东1号断裂;坳陷内发育"三凸四凹"7个次级构造单元,西部凸起连续性好,形成时间早,隆升强度大;东部辽东凸起不连续,南段形成时间早,隆升强度大,北段形成时间晚。  相似文献   

7.
基于FVCOM的辽东湾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式FVCOM,对辽东湾潮汐潮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辽东湾的最大可能流速分布以及M2、S2、K1、O1分潮的潮流椭圆分布和潮致余流分布等,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结果显示,辽东湾潮汐类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潮流类型为规则半日潮流;最大可能流速的分布受水深和岸线等因素的影响,辽河口东侧最大可能流速达140cm/s;辽东湾顶部余流速度较大,在盖州滩以东水道M2分潮潮致余流最大流速达9cm/s,在盖州滩东南侧存在1个逆时针的余流涡,是控制辽河口径流携沙分布的重要动力要素。  相似文献   

8.
王诺  丁凯 《海洋通报》2019,38(2):202-209
渤海是斑海豹在我国唯一的繁殖地。研究结果表明,半个多世纪以来,渤海的斑海豹数量减少了80%。尽管我国20世纪末已将斑海豹列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采取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等一系列措施,但在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其数量仍不断减少。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的改善,斑海豹的数量有了明显回升。本文从海冰面积、鱼类资源以及水质污染等方面分析了渤海海洋环境的状况,探讨了斑海豹数量变化的原因。本文研究可为我国有关部门在制定渤海环境保护政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辽东湾北部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和污染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取自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和岩心样品,利用XRF等方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系统的测定,结合137 Cs、210Pb年代测定,分析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环境质量状态以及重金属污染历史。结果表明:辽东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As、Cd、Cr、Cu、Pb、Zn、Hg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葫芦岛附近海域,并且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辽东湾海域部分站位表层沉积物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轻度和重度污染率为34.5%,清洁率为65.5%,重度污染站位集中在葫芦岛附近海域;辽东湾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大致出现在1975年,于1997年达到最大,随后,重金属污染开始明显减少。辽东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演化特征与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水下打桩和船舶噪声,利用Matlab软件对两类典型海洋噪声的时-频统计特性进行分析,结合斑海豹听阈和发声频域特性,分析水下打桩和船舶噪声对斑海豹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下打桩及船舶噪声的主要能量分布频段(0~4.0 kHz)与斑海豹听阈敏感频段(0.1~ 100.0 kHz)及发声频段(0.4 ~ 1.5 kHz)相重叠;水下打桩噪声所产生的强噪声声源级(206 dB)会高于斑海豹可忍受的最高声源级(190 dB).由此推断,两类噪声会对斑海豹的生境产生严重干扰,轻者可能导致斑海豹的习性改变及感知和交流能力减弱,重者则会造成斑海豹的听阈丧失.本研究为斑海豹的声学保护提供声学参数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东湾晚更新世末期陆相沉积石英砂表面的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辽东湾柱状样下部沉积物石英砂表面微结构的观察,研究,得出其犋具有明显的风成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2.
宫成  伊辉延 《海岸工程》1991,10(1):32-35
本文分析了辽东湾双台子河口实测波浪资料的谱特性。结果表明该区涌浪较强。同时给出了该区风浪谱计算式。  相似文献   

13.
王者茂 《海洋科学》1978,2(3):22-24
斑海豹(Phoca vitulina largha Pallas)是我国北方沿海数量最多的一种鳍脚目动物。对共换毛序的研究,掌握它一生换毛的情况,不仅可为正常饲养和选择适当时期猎捕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还可将换毛程序性的异同作为探讨种间亲缘关系的依据。 有关斑海豹的换毛情况,至今尚未见到报道,仅Stutz(1966)对东太平洋斑海豹[Phoca vitulina richardi(Gary)]的胎儿和仔兽胎毛脱换顺序作过简要叙述,而对斑海豹仔兽胎毛的脱换顺序他却“尚不知”。作者自1962年起,对斑海豹初生仔兽以及成兽的毛衣脱换顺序,进行了长期观察记录(观察初生仔  相似文献   

14.
斑海豹喜生活在寒温带海域及沿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因其形态憨厚可掬,享有"海上大熊猫"的美誉,又因常见于渤海,得誉"渤海明珠"。冬季的辽东湾冰区,是斑海豹冰上产仔繁衍的主要区域,目前栖息数量仅为1000只左右。1992年大连市在渤海沿岸建立斑海豹自然保护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这曾经嬉戏于渤海海域的海中精灵。  相似文献   

15.
渤海盆地是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含油气盆地,为华北含油气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东西分别为胶辽隆起区和燕辽、埕宁隆起所限,南起莱州湾北到辽东湾,面积约四万平方公里。由辽东湾拗陷、渤中拗陷、黄河口拗陷和郯城——庐江断裂带四个构造单元组成。(图1)  相似文献   

16.
斑海豹的生殖和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海豹(Phoca vitulina largha Pallas)在系统分类中,隶属于鳍脚(Pinnipedia)、海豹属(Phoca)。是1811年由帕拉斯(Pallas)定名的。早在1119年,我国宋朝名医寇宗奭就在《本草衍义》一书中,对我国斑海豹的产  相似文献   

17.
模拟了全新世 9个特定时期潮流作用下渤、黄、东海陆架上的泥沙输运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外陆架梳状古沙脊形成的盛期在 - 80m至 - 52m海面期间 ,主要是潮流将侵蚀的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河流的入海泥沙向东南方向输运而形成 ;- 52m海面之后 ,该古沙脊逐渐停止发育。扬子浅滩形成于 - 52m海面之后 ,至 - 30m海面时已发育比较成熟 ,它主要是旋转流将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全新世河流入海泥沙中的细粒物质呈扇形向外簸选掉 ,粗粒物质留在原地而形成。南黄海中部泥在 - 52m海面时已开始形成 ,该泥是细粒物质的汇 ,泥沙来源具有多源性 ,但泥沙来量不足。西朝鲜湾沙脊与江华湾沙席、辽东浅滩沙脊与渤中浅滩沙席、海州湾中砂质沉积、南黄海辐射状沙脊以及北黄海西部泥、渤海中央泥、浙闽岸外泥主要形成于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西朝鲜湾沙脊与江华湾沙席分别是强往复流与旋转流主要侵蚀海底的晚更新世物质而形成。辽东浅滩沙脊与渤中浅滩沙席主要是强潮流将老铁山水道中的晚更新世物质带到辽东半岛西侧海域沉积而形成。海州湾中的砂质沉积是潮流将海底晚更新世物质与河流入海泥沙中的细粒物质带往外海、留下粗粒泥沙而形成。南黄海辐射状沙脊是辐射状潮流场改造北来的黄河泥沙与南来的长江泥沙而形成。北黄海西部泥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17日是国际海岸清洁日。由辽宁省盘锦市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发起,盘锦市180多名环保志愿者来到辽河入海口的斑海豹栖息地三道沟和六道沟海岸,捡拾海边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这是盘锦市第一次组织和参与国际海岸清洁日活动。这次活动早在8月就在盘锦市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论坛上发帖通知,并在《辽河晚报》发布了征召志愿者的公告。协会会员和广大志愿者积极报名参加,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7、8岁的孩童,有的是一家三口自驾车参加活动。17日是个周末,  相似文献   

19.
大亚湾真鲷资源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在大亚湾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真鲷群体的分析表明,真鲷生殖群体约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入湾产卵,主要分布于湾口至湾中岛礁的周围水域,群体的优势体长为450-600mm(56.9%)、优势体重为1500-3500g(59.8%),年龄组成以3—6龄鱼为主(66.7%);成鱼和鱼苗产量自1986年以来急剧减少,至1999年鱼苗年产量仅为1986年的0.9%,表明大亚湾的真鲷资源严重衰竭。  相似文献   

20.
从西雅图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穿过加拿大,就是美国的第49个州——阿拉斯加,这里拥有世界闻名的阿拉斯加湾。而从阿拉斯加湾向西一直到白令海,是一片北纬60度附近的高纬度区域,在这里,寒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