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互联网区域差异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将中国互联网域名地区分布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 运用相关分析、Lorenz 曲线和区位 熵等方法, 从时间和空间上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分布的区域差异。通过分析认为: (1) 中国互联网发 展水平从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2) 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差距较大。(3) 东部地 区和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在拉大, 但全国各地区差异基本保持不变。(4) 东部地区互联网发 展速度加快, 中部地区发展缓慢, 西部地区步履艰难。(5) 互联网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反 映, 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生延超  李辉 《地理科学》2018,38(9):1402-1411
以2003~2014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作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城市技术效率,并以互联网规模作为解释变量,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各区域互联网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规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分区域检验互联网规模对技术效率的作用是有必要的;互联网规模对中国各区域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是其提升作用依然较小;东部、中部、西部的城市均受到互联网规模的正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地区受到技术效率的正溢出效应,西部地区受到技术效率的负溢出效应;分区域检验互联网规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能为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于婷婷  左冰  宋玉祥  吴媛媛 《地理研究》2020,39(6):1357-1369
基于2002—2016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集,利用DEA模型测度各地级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综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中国城市经济综合效率整体水平在研究期内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投入产出效率水平较低,仅少数城市实现效率最优。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水平相当,西部偏低,不具备明显的梯度特征。② 旅游收入每提高1%,城市综合效率正向变动0.064%,其对城市综合效率的作用强度显著高于人力资本水平、二产产值比重、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以及政府财政支出占比。③ 旅游业对中国三大区域城市整体综合效率的提高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的旅游收入水平对经济综合效率的作用强度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   总被引:60,自引:11,他引:49  
甄峰  王波  陈映雪 《地理学报》2012,67(8):1031-1043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 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 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 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 东部、中部、西部3 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 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 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 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 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 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相似文献   

5.
曾通刚  赵媛 《地理研究》2019,38(6):1497-1511
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框架,从健康、参与和保障三大维度构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重心和空间重叠性、空间错位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4—2016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空间格局、错位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 2004—2016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整体快速增长,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区域失衡特征不容忽视。东部地区整体水平高于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并伴有“西部崛起,中部及东北地区塌陷”特征。东部地区呈现“两极化”现象。② 中国老龄事业基本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空间分布由西南-东北辐射递减模式转变为显著的“中部塌陷”式,形成一条由北向南的低值集聚带,纵贯中国中部,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错位关系。③ 负向错位区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正向错位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长城以北等地区。空间错位强度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其中西部地区尤为显著。④ 老龄事业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和行政导向及产业结构的时空分异对其产生正向影响。市场经济规模扩大和人口老龄化未对老龄事业发展起推动作用,与理论预期不符。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倒逼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国家战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是当今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目前关于中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多尺度、多维度综合分析相对匮乏。本文基于中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与科学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6—2019年中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多级空间尺度考察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借助传统与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和长期转移趋势,并从结构视角探究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均值但增速较快;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与西部、东北地区接近;中部地区呈现“省会城市优于非省会城市”的分布格局。(2)中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向好但存在空间极化趋势,其中河南、湖北两极分化现象相对突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普遍具有“俱乐部趋同”特征;区域整体及多数省份中高水平邻域城市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湖北、山西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明显。(3)结构视角下,中国中部与其他地区的差异主要源于经济结构、生态环境与民生发展差异,内部差异来自协调与创新差异;结构优化、民生发展是中...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及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1990—2017年中国乡镇企业生产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效率分解指标水平差异来看,规模技术效率最高,纯技术效率次之,综合技术效率最低。②从效率水平的空间格局来看,全国乡镇企业生产效率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空间上呈现出反自然梯度格局分布特征,且整体呈现"提高—下降—回升"的历时性演变趋势。③从三大区域的技术进步变化率来看,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最低,但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变化率均高于东、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的省际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峰  邱娟 《地理科学》2011,31(1):42-4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仍表现得十分明显。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3种分析方法,对1997~2008年期间中国(港澳台地区除外)互联网用户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探析,并对影响互联网普及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条件β-收敛的检验。结果发现,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的省际差异变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σ-收敛和β-收敛。控制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受教育程度、对外开放度、地理位置等变量后,地区间存在条件β-收敛。东、中、西三大区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俱乐部收敛趋势,收敛速度则表现为东部慢于中部,中部慢于西部。  相似文献   

9.
宓泽锋  曾刚 《地理科学》2018,38(7):1079-1088
借助从货运网站上抓取的2015年水路货运、公路货运、铁路货运、航空货运OD数据55 623条,基于物质流的视角,采用回归分析,对长江经济带物流联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货运网络总体上呈现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格局,阶梯状发展特征显著,上海龙头作用显著,省会城市地位突出。从影响因子来看,空间尺度越大,规律性越强。航空货运受地区间物流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差异的深刻影响,而水路货运主要受地区间转运能力差异影响、陆路货运受多种要素综合影响显著。为助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建议东、中部地区注重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作用,着力提升区域运输效率。对地形崎岖的西部地区而言,应合理开发和搭配水运和少数空运中心,改善交通区位。  相似文献   

10.
王圣云  翟晨阳  罗颖  谭嘉玲 《地理科学》2018,38(12):2031-2039
基于“功能-能力”框架构建中国多维福祉测评指标体系,对1995~2014年中国省级区域多维福祉水平、空间差异以及功能与能力福祉的区域均衡类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功能福祉与能力福祉水平均有明显提升。四大区域功能福祉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能力福祉水平东部最高、中部最低,西部与东北较为接近。整体来看,中国功能福祉的省际差异缩小,能力福祉的省际差异有所扩大。中国各省份功能福祉与能力福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功能福祉主导→能力福祉主导→较高水平协调”的不断优化演进过程,提高能力福祉向功能福祉的转换效率是促进中国综合福祉提升及其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探析中国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及其演变的驱动力可以为中国制定科学合理、公平高效的区域减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基于Theil指数,测算了中国2005—2015年省级尺度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强度的非均衡程度;从地理区域、经济部门、能源种类和影响因素等视角解析了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及其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总体上逐年降低,但其在省级尺度上的非均衡性不断增强。从地理区域来看,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非均衡性主要来源于东北、东、中、西4大区域内部,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不断扩大的碳强度差异日益成为中国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工业和煤炭分别是碳排放强度非均衡的主要经济部门来源和能源种类来源,也是加剧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的关键动力。就影响因素而言,各省区技术水平的差距主导了碳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及其增长。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区域减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帆  宣鑫  金贵  吴锋 《地理学报》2023,78(1):35-53
控制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对中国落实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基于IPCC系数法核算了2000—2019年中国省际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刻画了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时空演化规律;基于STRIPAT模型,解析了各地区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影响机理,模拟了不同情景组合下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是中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中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逐渐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转移。(2)“胡焕庸线”是单位农业增加值排放强度与单位农地面积排放强度高值区的分水岭,农牧交错带是中国单位农业增加值排放强度的高值区。(3)中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N”型的EKC曲线关系,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仍面临一定的减排压力,各区域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机理存在显著差异。有效减少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根据区域发展特征制定因地制宜的减排政策是未来中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扩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利用199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旅游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经济增长、贸易开放程度、失业率、受教育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① 传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倒“U”型EKC假说成立,受教育程度(-0.061)、失业率(-0.062)和贸易开放程度(-0.170)的提升有利于降低人均CO2排放量,其中,贸易开放程度的减排作用最为明显;城市化水平(2.113)的提高会增加人均CO2排放量。② 旅游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旅游接待人次与人均CO2排放量拟合曲线呈正“U”型,而人均旅游消费与人均CO2排放量则呈现典型的倒“U”型曲线良性发展状态。③ 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使得EKC向下方移动,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得到减轻,且高旅游专业化区域旅游接待人次与人均CO2排放量之间关系的转折点相对较高,而其人均旅游消费与人均CO2排放量之间关系的转折点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应用高斯方程和拉姆齐模型,针对京津冀地区2000年以来10 km×10 km栅格尺度的地表CO2浓度开展研究,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影响地表CO2浓度异质性特征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发现:① 地表CO2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CO2浓度的高值区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快速城镇化地区;② 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利用效率上的时空分异为地表CO2扩散提供了潜在的势能。京津冀地区地表CO2排放及扩散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距离CO2排放高值区越近,其相应的CO2浓度越高并随时间推移及空间拓展呈逐步减小的态势;③ 京津冀地区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格局优化及效率提升后,CO2排放强度增幅明显减弱,其区域间的增幅差异也逐渐缩小。产业转型发展、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有效地抑制了京津冀地区地表CO2排放强度的提升并促进了该区域的内涵式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文越  李涛  曹小曙 《地理科学》2016,36(4):491-501
通过构建交通CO2排放模型对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交通CO2排放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由大到小”逐步回归的建模方式,在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引入时间固定效应,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交通CO2排放的社会经济、城市形态、交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期间,中国交通CO2排放总量和人均交通CO2排放量分别以9.29%和8.69%的年均增速增长,前者的区域差异呈先增后减趋势,后者的区域差异则首先呈周期性波动,而后一直保持减少趋势。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交通C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是交通CO2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城市人口密度对交通CO2排放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应加强对城市人口密度的规划控制,以避免因人口过度集聚而额外增加产生交通CO2排放。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对交通CO2排放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但小汽车拥有率对交通CO2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Elucidating the complex mechanism between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s fundamental necessary to inform effective strategies 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a balanced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over the period 1997-2010,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at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using panel cointegration an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Results showed that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CO2 emissions are integrated of order one. Urbanization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growth, both of which increase CO2 emissions in China and its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O2 emissions in the western region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But economic growth had a larger impact on CO2 emissions in the eastern region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Panel causality analysis revealed a bidirectional long-run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CO2 emissions, indicating that in the long run, urbanization does have a causal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both of which have causal effect on CO2 emissions. At the regional level, we also found a bidirectional long-run causality between land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t might be difficult for China to pursue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policy and to control urban expansion without impeding economic growth in the long run. In the short-run, we observed a unidirectional causation running from land urbanization to CO2 emissions and from economic growth to CO2 emissions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an inverted N-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O2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not support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hypothesis. Our empirical findings hav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policy-makers in formulating effectiv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for China.  相似文献   

17.
Numerous domestic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a remote location is the major factor preve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Research to date, however, has not presented releva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hypothesis or explained how to identify the concept of ‘remoteness’.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alongside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that contain such entities and three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that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this phenomenon: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evaluate the location remoteness degrees (LRDs)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terms of both resource types and reg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are indeed remote from the overall samples. Based on spatial distances, the LRDs are α1 = 1.36 (i.e., distance to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and β1 = 1.14 (i.e., distance to regional central city), but when based on temporal distances, α2 = 2.02 (i.e., distance to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and β2 = 1.44 (i.e., distance to regional central city). Clear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the LRD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resource types, with those in western China and forest industrial cities the most obviously remote. Finally, the numbers of very remote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 (i.e., α > 1.5 ∩ β > 1.5) are 14 and 19, respectively, encompassing 17.9% and 24.4% of the total sampled. Similarly, 25 and 30 not remote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ances (i.e., α ≤1.0 ∩ β ≤ 1.0) encompass 32.1% and 38.5% of the tota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provided supporting inform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olicy making for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given different LRDs.  相似文献   

18.
宋周莺  康蕾  刘毅 《地理研究》2019,38(2):326-33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基于要素投入和经济、环境总产出的综合视角,构建区域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CCR模型、Super-CCR模型,测算1995-2015年间不同时期中国各省区市的投入产出效率,并对其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投入产出效率在波动中呈上升态势,特别是2010年之后投入产出效率提升较明显;2015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效率呈较明显的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空间格局分异。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投入产出效率相对最高,其中北京、天津、广东等省市的上升态势明显;东北地区投入产出效率整体偏低,特别是黑龙江的投入产出效率表现为持续下降;中部各省投入产出效率普遍不高,但河南相对较高且2010年较之前提升明显;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效率的省际差异明显,其中西南各省投入产出效率下降态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陈镘  黄柏石  刘晔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6):1028-1040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切实治理影响人口健康的环境问题,建设健康人居环境。论文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05年和2015年各省级行政单元1%人口抽样调查等数据资料,论文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刻画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方法,揭示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PM2.5—人口死亡率关联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 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异质性,高死亡率地区早期集聚分布于西南地区,2005年后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呈现逐渐集聚分布态势。低死亡率地区长期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两市。② 人口死亡率的分布存在空间关联性,高—高类型地区早期集中分布于西南地区,后期向东扩展;低—低类型地区主要分布于北疆、内蒙古西部和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③ 城市PM2.5浓度对人口死亡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邻近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④ 中国城市PM2.5浓度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存在学历差异和城乡差异,地区高学历人群集聚可降低PM2.5的健康风险,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则会加重PM2.5的健康风险。研究旨在为防范空气污染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建设健康人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Forest ecosystem, as a predominant component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view of carbon sinks, has a high potential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Accurately estimating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in forest ecosystems at provincial level, is a prerequisite and basis for scientifically formulating the technical approaches of carbon neutrality and the associated regulatory policies in China. However, few researches on future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s(CSRs) for Chinese forest ecosystems for provin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