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预报业务改革后县站的实际资料条件和具有的优势,通过地(市)台选用日本传真降水数值预报作预报因子,区(县)站选用本站温、压、湿要素作为预报因子,两者相结合制作分片客观定量降水预报的方法,为区(县)站根据市台指导预报和本站要素制作本地降水客观定量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制作县站解释预报的信息源有两个.一个是上级指导预报提供的空间场信息,另一个是单站要素中蕴含的时间场信息.这两种场信息构成了局地天气预报的信息座标系.县站是气象预报系统纵向输出的终端.县站预报系统由于外界负熵流(信息)的输入可使系统熵(不肯定性)减小.那么,若达到预期的预报水平需要的信息量是多少?其中指导预报提供的信息量又如何评价?研究解决这类问题将有助于对指导预报功能和解  相似文献   

3.
朱汉苏  王力田 《气象》1989,15(11):1-1
随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制的改革,各地、市气象台都在开展分县指导预报。在用数理统计方法制作分县预报时,某一要素值的预报,相邻县之间常常出现不连续现象,比如降水,同一个气候片中,大多站均有雨,竟有个别站是晴天,又如,多数站为晴天,间或有一、两个下雨的站掺杂其中。预报员们对于这种现象深感棘手,难以处理。近两年,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到一些处理这类问题的办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选取T106资料建立辽宁省 54个县站的天气要素分季预报方程 ,使用T213资料进行预报 ,并对降水及温度预报结果进行了评分和分析。预报结果表明 ,完全预报方法可用于日常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气象要素分季分县完全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T106资料建立辽宁省54个县站的天气要素分季预报方程,使用T213资料进行预报,并对降水及温度预报结果进行了评分和分析。预报结果表明,完全预报方法可用于日常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6.
楼绍范 《气象》1978,4(1):11-11
要做好县站预报,必须图资群结合,在本站资料上下功夫,这是我们的一点体会。那么如何结合,怎样在本站资料上下功夫呢?下面就我县盛夏大到暴雨的预报方法为例,谈谈我站图资群结合的一些做法,参加《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讨论。 一个县的降水量级预报,从降水物理成因分析,我们认为应该抓上升气流的强弱,当地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寡,水汽的水平输送这三个方面的因子。 天气变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制作县站预报必须考虑大范围环流的背景条件,即本站所处地区的长波(包括副高)流型,上游西风锋区的有无和强弱,高原低值系统发生发展的条件等。在有利本县降水的天气形势下,再根据本站要素的演变,如本站总热能、  相似文献   

7.
经验正交分解方法是气象上常用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反映要素场的主要特征,对空间点位置不作要求,既可取同一要素不同站点、又可取同一站点不同要素进行分解。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法,分析了张掖地区降水、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改进县站预报方法,为地区台制作全区分片预报提供依据。临泽站因建站迟取1967—1986年20年资料,其余各站取1951一1980年30年资料。一、降水、气温空间分布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结合实时探测资料、当地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信息和预报员经验,建立了陕西省T213数值释用平台。包括:短期(0~48h)分县要素预报系统;中期(3~7d)分县降水预报系统;夏季短期大降水相似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常规天气要素分县MOS预报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美国MOS预报方法,利用逐步回归法,采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以及湖北省常规天气要素(温度、降水)实况资料,建立了湖北省77个站1~5天温度及降水分级预报方程,并将该预报方程提供给国家气象中心,再由国家气象中心将T106数值预报产品处理后的预报因子代入相应的预报方程中,并通过9210通信系统分发逐日滚动分县预报结果。武汉中心气象台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报对下级台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源 《气象》1982,8(6):14-14
利用单站地面要素特征做天气预报,是目前县站预报的主要依据之一。例如较大降水前,多有降压,升温、增湿等反映,并常有一定的天气系统配合,所以有的还归纳为预报模式,用于日常预报。但有时在降水前却找不到明显的影响系统,地面要素也无显著特征,甚至出现相反情况,而只是由于云量增多、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县站直接使用市气象台指导预报,不独立做短期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一些探讨,为今后县站调整预报业务提供依据。为了说明问题,现以绍兴市局各台站的降水预报及市台(绍兴,下同)与上虞站的温度、暴雨、寒潮预报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翔明 《气象》1982,8(2):14-14
MOS(模斯)预报即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是一种动力-统计学预报方法。它将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资料样本和某一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样本用各种统计技术推导出预报方程,然后用数值预报的结果作预报因子,进行气象要素预报。就当前国内外预报技术水平来说,它是将大尺度数值预报转化为局地要素预报的较有效的一种预报方法。它考虑了数值预报的偏差,以及地方性气候特点,而且对模式的更替也不太敏感。它可以吸取一些数值预报的物理量场作为预报因子,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等)近几年都已把它投入业务使用,用它来为地方台站提供“指导预报”,我国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研究。随着传真机的普遍使用,县站也有条件利用气象中心发布的数值预报资料来作局地天气预报,这促使县站预报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地向客观化、定量化迈进。1981年我站开始接收日本  相似文献   

13.
一、研制的思路根据解释预报的要求、充分利用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尽力挖掘本站资料信息,使县站有可能揭示一部分中、小尺度造成的小概率天气.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些解释预报指标,对上级台预报本片有≥25.0毫米降水消空、补漏和进行≥38.0毫米降水的订正解释.  相似文献   

14.
前言解释预报的基础是上级台的指导预报产品,常用的解释模式是"经验完全预报",即在上级台的指导预报完全正确的假定下,本站进行再加工,做出本站的具体预报.据理论计算:指导预报"基本正确"的下限水平是:概括率不能低于0.9,准确率不能低于0.3(对某一站而言,不是区域预报),在这样的水平下,县站解释预报的上限水平——预报成功率(CSI)大约为0.5,若指导预报低于上述水平,县站是没有能力解释的.据1970~1988年,7~8月资料统计,对大荔站的大于25(mm)降水而言,省台预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欧洲数值中心全球模式(ECMWF)、中国全球模式(GRAPES)和美国全球模式(NCEP GFS)对东北冷涡降水的24 h预报性能,提高数值模式在阜新的预报能力,为模式物理参数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提供客观依据,利用2019年5—8月降水产品对阜新市两个国家级观测站阜蒙县站和彰武县站进行晴雨、一般性降水和分量级降水检...  相似文献   

16.
考虑环流的动态演变特征在降水预报中的重要性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环流演变动态相似多元判别预报方法.用统计方法对历史降水个例的大气环流因子进行分析,在要素场上分别提取4个物理意义清晰、又具有立体性和动态演变性的要素因子,并求出降水天气过程的多元指标.采用要素变化趋势相似标准,以T213数值预报产品为预报初始资料进行计算处理,求出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大小,与历史降水的多元指标进行滚动映射和判别,自动预报出各县未来各时段天气,制作阿坝州分县晴雨逐日滚动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一、县站预报概况陕西省的县站预报工作,五四年就在褒城、铜川气象站有了萌芽,一开始运用群众看天经验制作雷雨短期预报,被称为“观云测天”预报阶段。五八年,中央气象局推广云南镇雄站补充订正预报经验之后,陕西省有36个县站(占47%)开始发布短期雷雨补充订正预报,预报工具为单站要素点聚图和曲线图。五九年至六○年  相似文献   

18.
市县微机远程终端,具有气象资料和信息传输速率快,信息量大,图象清晰等特点,为县站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给县站预报和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李德友 《四川气象》2003,23(1):4-6,18
考虑环流的动态演变特征在降水预报中的重要性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环流演变动态相似多元判别预报方法。用统计方法对历史降水个例的大气环流因子进行分析,在要素场上分别提取4个物理意义清晰、又具有立体性和动态演变性的要素因子,并求出降水天气过程的多元指标。采用要素变化趋势相似标准,以T213数值预报产品为预报初始资料进行计算处理,求出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大小,与历史降水的多元指标进行滚动映射和判别,自动预报出各县未来各时段天气,制作阿坝州分县晴雨逐日滚动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高斌  马剑峰 《山东气象》1996,16(A00):63-64,52
市县微机远程终端、具有气象资料和信息传输速率快,信息量大,图象清晰等特点,为县站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给县站预报和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