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EIGEN-6C4重力异常和ETOPO1地形数据,采用基于fan小波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计算安徽及周边地区较高分辨率的各向同性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研究区Te处于5~75 km之间,大别造山带和下扬子地区为Te低值区,郯庐断裂两侧Te值相对较低,河淮盆地和苏北盆地Te值较高,Te分布反映了区域特定地质构造特征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10~50 km Te值范围内,集中在Te低值区和Te值陡变带,表明相关区域岩石圈抵抗形变能力较弱,易于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2.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OTRACES program,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 and distribution of tellurium (Te) in marine environment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this study,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Te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nearby waters was determined in May 2009 by hydride-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to elucidate the abundance, dominant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sults show that: (1) dissolved Te was low owing to its low abundance in the Earth's crust, high insolubility in water, and strong affinity to particulate matter; (2) Te(IV) and Te(VI) predominated in surface water. Te(VI)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bottom water, and Te(IV) was the minor species; (3) Horizontally, resulting from low phytoplankton metabolism and the weak reduction from Te(VI) to Te(IV) in the shore, Te(IV)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zone instead of the coastal region. However, Te(VI) was abundant near the m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where the Changjiang water is diluted and in the area to the south where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invaded. In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 Te(IV)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suspended paniculate matter (SPM), indicating that it was adsorbed by particulate matter. While for Te(VI),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PM suggested that it was desorbed from the solid phase. In the estuary, dissolved Te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salinity. However, it deviated from the dilution line in high-salinity regions due to the invasion of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and the mineral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IV) and SPM nutrients indicated that it was more bioavailable and more related to phosphorus than to nitrogen. Progress in the field is slow and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quantify the input of Te to the estuary and evaluate the biochemical role of organisms.  相似文献   

3.
试样用硝酸、盐酸和过氯酸分解,以过氯酸消除硝酸,然后制备成10%的盐酸溶液,经巯基棉柱吸附Se和Te,用1∶1硝酸洗脱,于20%盐酸-5%硝酸介质中进行原子荧光测定.经测定,对含Se为0.27ppm的试祥,相对标准偏差为11.2;含Te在1.5ppm的试样,相对标准偏差为8.10,此法测定Se和Te含量范围为0.001-1ppm.  相似文献   

4.
金矿带位于胶北隆起的西北部,栖霞复背斜北翼。矿床类型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严格受NE、NNE向构造控制。金矿床最佳元素组合是:Au、Ag、Te、Bi;Au、Ag、Cu、As、Pb。找矿指示元素为:Au、Ag、Te、Cu、Pb、Zn、Sb、Mn、Ba等10种。Au与Ag、As、Te、Bi、Cu密切相关,Au与Ag、As、Te相关系数接近1。矿体异常按三级浓度带圈定,出现三个浓度带的元素有:Au、Te、Ag、Cu、还有Zn、Mo。外带与蚀变带空间展布基本一致,内带反映矿体空间位置。矿体元素轴向分带自上而下是:Sb、As、Ag、Pb、Bi、Cu、Se、Te、Au、Zn、Mn、Ba、Mo。矿体不同标高元素对比值(As×Ag)×100/Mn,矿体头部比值>2;矿体中部比值>0.5,<2;矿体尾部比值<0.5。矿体头尾晕判别函数分带指标,判别函数是:y=0.0685Ln(Ag×As)-0.0182Ln(Au×Te)-0.0203LnCu-0.1046LnMn。判别临界值Yc=-0.4960,当判别函数Yc大于或小于-0.4960时,分别为矿体头部和尾部指标。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异常元素在矿体空间有明显浓度分带和垂直分带。异常受构造控制,并与构造方向一致,且呈带状分布。矿体头部元素:Sb、As、Ag;近矿指示元素:Au、Te、Bi、Cu、Pb;矿体尾部指示元素:Mo、Ba、Mn、Zn。金矿原生晕可以有效地直接圈定破碎蚀变带及脉体含矿富集地段,以及寻找深部盲矿体和判断矿体剥蚀程度。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在线路测设过程中的计算工作量,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基于AutoCAD技术对线路圆曲线和竖曲线放样进行了辅助设计,不仅使线路测设中的计算工作方便、快捷,且得到的数据准确,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线路测设准备工作的时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在线路测设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二维模型下电容合的直流放电计算过程。发展了适用于任意结构下非正交坐标系的算法。提出了决定边界条件的相关技术,程序设计中发展了网络生成系统,使程序更适用,并且用图表说明了半导体机械中的一种典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地理信息计算呈现出计算速度快、运行效率高、应用多样化的发展特征。而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飞速提升,传统的GIS数据处理方式并不能与之匹配,各种缺陷与弊端逐渐显现,亟待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方式。目前,以并行集群计算技术和分布式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思路,并逐渐发展形成了新一代的多核并行高性能计算系统。当前,如何利用新型硬件体系结构带来的计算能力,研究新一代高性能GIS计算系统,解决现在所面临的时空数据密集和计算密集问题成为重要挑战。高性能计算是基于一组或几组计算机系统组成的集群,通过网络连接组成超级计算系统以加强数据处理、分析计算性能的一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逐渐形成Hadoop,Spark和Storm 3大主流分布式高性能计算系统,它们三者各具优缺点。本文从高性能GIS算法、并行GIS计算、内存计算和众核计算4个方面梳理、归纳总结了高性能GIS的技术体系,分析了每类高性能GIS技术特征,综合分析、评述了近年来高性能GIS的研究进展,并对高性能GIS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更完备、高效的高性能GIS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今后,并行GIS计算、高性能计算模式和分布式存储仍然是GIS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高性能GIS系统可有效地解决时空数据密集、计算密集和网络通讯密集等问题,大大提升GIS地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8.
跳频通信是一种有效的抗干扰通信技术,跳频序列的性能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重点阐述了RS码作为跳频序列的编码方法及其性能,介绍了RS码序列的具体编写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了所生成RS跳频序列的汉明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二维模型下电容耦合的直流放电计算过程.发展了适用于任意结构下非正交坐标系的算法.提出了决定边界条件的相关技术.程序设计中发展了网格生成系统,使程序更适用.并且用图表说明了半导体机械中的一种典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德州市深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采,早已形成降落漏斗。作者从漏斗条件的实际出发,利用17年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在地下水资源均衡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相关模型。利用相关模型直接进行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位预报和限定地下水位条件下的开采量计算。此外,还利用相关模型进行了含水层(组)弹性释水系数和漏斗补给量计算。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长沙市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勘查,采用了地形测量、水工环地质综合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压(注、抽)水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方法手段,提交的技术成果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孢粉浓度统计法在西北土类堆积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宁夏水洞沟全新统剖面为例,运用孢粉浓度统计法对我国西北地区土类堆积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传统的孢粉百分比统计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文中,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孢粉资料整理,划分出了七个孢粉组合带,基本上符合我国北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反映的古植被、古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孢粉数量丰富的情况下,孢粉浓度统计在图式上表现得更突出和明显;在孢粉数量较少时,用百分比统计法更便于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非均质模型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河道砂体内部沉积结构韵律性变化和夹层的发育导致垂向上储层形成严重的非均质性,从而控制了注入水垂向上的波及体积和剩余油的分布。根据多口取心井及检查井资料,建立了各类河道砂体非均质模型,并采用检查井水洗剖面详细描述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砂层内不同夹层分布及其韵律性变化所产生的非均质模型中剩余油分布规律,为该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进行井网综合调整及其剩余油挖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进行了某些改进,使卡诺图化简过程简明,化简结果直观,而且扩大了卡诺图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难点及其在法律上、观念上、管理上、利益上等不同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提出了要在法律上、制度上加以完善,真正实现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间的康古尔塔格带是发育在北天山东部地区的晚古生代碰撞构造,本文对该碰撞造山带在形成和地质演化过程中的构造变动、岩浆作用和沉积作用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对该碰撞构造的碰撞时代、碰撞单元和碰撞标志进行了探讨,尝试性提出了其碰撞的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蓝田膨润土系笔者首次发现,本文初步研究了该膨润土的成分、属性、物化性能及其地质特征等。经研究认为,蓝田膨润土属钙镁基土,是比较少见的类型;除含大量蒙脱石外,还含一定数量的有益组分——凹凸棒石和高岭石;物化性能尚好;沉积成因,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应用价值,建议应进一步进行普查找矿和应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平衡态和线性准平衡态的稳定性及其与力学中相关概念的相似问题作了论述,并就蒸气中液滴的不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加装在713雷达上的地物杂波抑制器试验结果分析,指出:经“抑制”处理后,能快速,准确地将气象回波从地物杂波中分开来。采用分级衰减方法对比观测,气象回波损失约5分贝。 采用地物杂波图后,可以改善地物杂波抑制器性能,增大了抑制器在天气雷达组网拼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气象服务产品是指气象服务部门“生产”的产出物。抛开产出物的自然属性,产品便具有产品性、商品性及信息性。只有把产品性、商品性与信息性统一起来,人们才能正确认识其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