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深海长航时高精度定位是水下测量载体开展海洋测量的前提,超短基线系统是将声学基阵集成到一个换能器中,通过对声学信标的测距测向实现定位,体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与便利性。为进一步提升超短基线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在超短基线多信标同步定位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超短基线多信标约束定位方法的概念,并根据多信标约束模式(测距约束、测距测向约束)、信标基阵构建模式(固定基线、动态基线)等不同情况进行了探讨。超短基线多信标约束的深海动态定位实验表明,在超短基线单信标定位精度为深度的2‰的情况下,多信标固定基线测距测向约束定位精度可提升至深度的1‰,入射角度、基线长度以及动态基线测距精度等是影响多信标约束定位的重要因素。超短基线多信标约束的多种定位模式体现出切实的可行性和良好的适应性,在深海定位技术发展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车辆自动定位导航系统的基本模式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车辆自动定位导航系统的基本模式,着重探讨了对系统的要求和技术问题,并介绍了提高车辆定位精度和完善GPS定位连续性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常规的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中,摄站点坐标的获取主要通过差分定位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增加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外业作业过程和经费投入。本文主要研究了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于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且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分析发现,基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可以大大简化航测外业作业过程,并且其定位精度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Thales导航技术公司推出一款名为DG16的GPS接收机,它是一种低价位、亚米级、GPS+信标+SBAS(基于卫星的增强系统)的高端集成、16通道接收机。它有12个GPSL1编码和载波通道,两个SBAS通道和两个DGPS信标通道。两个SBAS通道可配置成两个辅助的GPS通道,使之GPS通道总数达到14个。这种接收机可为实时制导与导航提供多达20Hz的精确三维定位和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5.
GPS辅助定位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GPS辅助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各种辅助定位技术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重点对GPSOne定位技术的优势和实现策略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增强GPSOne技术,同时对位置服务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在广州市推广安装、使用带卫星定位功能行车记录仪的经验,提出基于卫星定位信息以及GIS技术的广州市“三级动态信息化安全监管”模式。经过超过2年的实践,该模式适用于重点营运车辆信息化安全监管,并可推广到公交、出租甚至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GPS在公安行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日臻完善,GPS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该文从GPS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该技术在公安系统中由车辆定位的应用扩展到警员单兵定位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GPS与GSM在定位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移动网络GSM(Global System Mobile)及AGPS(辅助GPS)技术在GSM网络定位业务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定位业务的几个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油田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油田生产的需要,生产车辆在油田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的油田车辆管理系统是在对油区道路实测的基础上,基于全球定位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的包括车辆及驾驶员档案管理、道路档案及风险源信息管理、车辆安全监控、车辆调派及费用结算等功能完备的油田车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交GPS和AFC数据,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多类型刷卡时间特征的上下车点推算框架.该框架在利用GPS数据提取公交车辆停靠站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乘客AFC记录,提出了根据层次聚类推算乘客上车点时间与位置的方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刷卡时间特征,分别采用基于出行链、历史数据和站点吸引的方法推算下车点.最后利用深圳市现有公交IC卡数据、GPS数据和线路站点数据对该框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独立发展的北斗系统已经具备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能力,为研究以北斗系统为主的车载导航技术的应用精度,采用伪距单点定位的方法分别对车载GPS,BD2,GPS\BD2 3种导航模式下的二维导航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定位精度分别为:3.66m,4.76 m,3.01 m,可以看出基于单点定位的北斗二维平面导航精度已达到5 m内,完全满足大众日常的出行要求。组合系统与GPS导航系统对比,组合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是较好的导航模式。并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编写定位软件,实现对车辆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提取,监控车辆是否超速。  相似文献   

12.
田世君  陈俊  皮亦鸣 《测绘学报》2007,36(3):274-278
针对高动态GPS定位系统的特点,引入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高动态GPS定位系统滤波算法。借助于移动目标的速度矢量模型建立了系统状态方程,论文给出了标准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模型,重点讨论了粒子滤波算法在高动态GPS定位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对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GPS接收机作大范围机动或GPS信号受到干扰时,粒子滤波要优于标准的卡尔曼滤波。  相似文献   

13.
GPS伪距观测量由于不存在周跳和整周模糊度的问题,可用来实现动态导航定位,但受到多路径效应影响较为严重,定位精度较低。本文以BJFS站为例,计算了伪距多路径效应,首次大量采用单历元数据,以球谐函数的形式建立了伪距多路径效应、高度角和方位角间的函数模型。建模过程中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方法解决了单历元数据引起的的病态问题,求得了模型的最小二乘解。在伪距观测数据中加入模型计算的伪距多路径效应改正,用Bernese软件的动态单点定位功能进行伪距单点定位。对BJFS站的伪距动态定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点定位精度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在峡谷、建筑物、被遮挡等区域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耗时过长或根本无法定位的问题,近几年来基于GPS系统的各种区域增强或区域辅助的定位方法得到了较快发展。在介绍转发器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定位模型。为不良区域的GPS定位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吉长东  黎虎  徐爱功  冯磊 《测绘科学》2012,37(3):56-58,107
GPS单站定位的作业方式、外业组织观测和数据处理等比较简单,同时,由于采用观测值不同、观测时间长短不同、定位模式和数据处理方式不同,其精度可以从毫米级到米级不等,实际应用中以伪距单点定位和精密单点定位为主。GPS单站定位不能通过求差方式来消除或消弱各项误差,为提高其定位精度,必须研究各项误差的改正模型,以便对其进行精细改正。本文用2010年10月31日CHAN站24小时的观测数据,确定各项误差在一天中的影响大小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精密单点定位的误差研究和GPS定位误差的教学工作等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系统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差分GPS水下立体定位系统包括GPS差分基准站、GPS浮标、水下收发机、船基控制中心四部分。差分基准站提供GPS差分改正,实现浮标内置GPS高精度实时定位。GPS浮标完成水上和水下的集成,检测水下收发机发射的定位信号并测量信号到达的时间,同时将各种数据发送到船基控制中心。船基控制中心接收各个浮标的数据后实时解算水下收发机的位置,同时将结果发送给水下收发机。本文首先对系统的总体构成和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推导了系统定位算法,最后结合系统试验情况给出了系统试验精度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7.
北斗与GPS组合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北斗与G PS组合单点定位时的原理和模型,根据自编程序,利用同济大学TJA站的数据进行计算及分析比较GPS伪距、北斗伪距、北斗/GPS组合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结果表明:北斗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平面方向上达到3m以内,高程方向优于8 m ,满足普通导航定位的需求。北斗/G PS组合伪距单点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单系统。在单系统观测条件差时,组合系统可以减少对单一系统的依赖性,而且还可以增强卫星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GPS网络差分方法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PS连续运行站由于具有多种优势,所以在我国逐步建立,并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距离基准站较远,且位于基准站网一侧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快速卫星定位?本文给出了一种GPS网络差分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实现远海的高精度实时/快速GPS定位。最后,模拟远海应用情况进行实测试验,实验结果证明:在基准站距离200~300km的情况下,用户在距离基准站网400km一侧的范围内,采用双频机可实现优于2m的实时高精度定位,5min快速静态的水平精度优于1m,观测20min可到达优于0.5m的水平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GPS/VRS 卫星定位服务网络建设与精度评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虚拟参考站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集Internet、无线通讯、计算机网络和GPS于一体的卫星定位技术。成都虚拟参考站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建设,在设计上可满足全天候地向大成都地区用户提供厘米级实时动态定位服务。为了对该系统的实际定位精度进行客观的评价,从2 0 0 4年7月开展,历时两个月,全面完成了成都虚拟参考站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精度评定工作,结果表明:在网内,水平方向上的精度可达2 .5cm ,垂直方向上的精度为4 . 5cm ,精度分布均匀;在网外,未模型化的距离相关误差的残余逐步增大,特别是距离网络中心大于1 2 0km以上时,定位精度开始衰减,为分米级。  相似文献   

20.
广域差分GPS中用户接收机多为较廉价的单频接收机,可以接收差分播发站发播的差分改正信号进行DGPS计算,由于WADGPS的算法和常规算法不一致,差分改正信号难以是标准的RTCM格式,因此必须研制专用的差分信号接收机和DSP运算平台,并在平台上集成用户定位的算法,用户定位软件可以实时对观测数据、差分改正信号进行解码,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和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