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浪谱峰周期与跨零周期的一个经验关系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PM谱出发,推导出谱峰周期与跨零周期的谱关系式Tp=(5π/4)^1/4Tz≈1.41Tz;对海上实测海浪谱资料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式所给出的系数与统计值相当接近,较好地解决了由海浪谱直接获取谱峰周期所产生的谱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浪周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现场观测数据、实验室风浪槽观测数据和由文氏谱及JONSWAP谱生成的模拟数据,研究了有效周期与谱平均周期、谱峰周期与谱平均周期以及有效周期与谱峰周期的关系,通过数据拟合给出了相应的关系式.研究发现,有效周期与由谱的负阶矩计算的平均周期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并且有效周期与负2阶矩计算的平均周期几乎相等,均代表了海浪主导波对海浪平均周期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海浪周期在海洋工程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不同的海洋工程设施在设计时所选用的周期参数也不同,因此不同周期间的换算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南海北部油气田区1 a的实测海浪周期数据,研究了其谱峰周期、有效周期、跨零周期和最大波高周期等的相互关系,并与相关规范和文献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南海海浪周期间的关系式,从而为海洋工程设计提供了支持,也为南海海浪周期关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南海深水区波浪实测资料,对双峰型海浪谱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双峰型海浪的波高、波向、谱峰周期、出现时间和常用双峰谱模型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峰型海浪出现时波高普遍小于2m,其涌浪部分谱峰周期约11.37s;Ochi-Hubble谱在南海的适用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南海深水区油气资源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月平均水位周期分析的常用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合理地选择信号的周期,是分析月平均水位周期信号和趋势预测的关键。由于这种序列往往存在多个周期信号,它们之间存在非线性效应。为了克服由于边瓣的影响和非线性效应而引入的伪周期和相位显着相关的周期,及其对其他周期信号的抑制,可在二阶谱分析的基础上,对序列反复进行最大熵谱估计、周期显着性检验,并用最小二乘滤波法滤掉最显着的周期成分,即采用混合谱显着周期分析法,依次选取接近实际的信号周期。文中给出了月平均水位二阶谱分析、混合谱信号周期分析以及周期成分加线性趋势项的参数拟合实例。  相似文献   

6.
风浪波高和周期的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有代表性的44008美国国家浮标站2003年1~3月实测的海浪谱密度资料,选取三次大风过程进行风浪谱分析。通过对实测平均海浪谱与PM谱、JONSWAP谱及Torsethaugen谱的比较,得到PM谱拟和最好。然后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随机波分析方法,根据协方差矩阵的循环嵌套技术,以实测平均谱与PM谱为靶谱,对随机波面进行模拟。得到由模拟波面统计的特征值及估计的谱与实测谱结果极为相近,谱峰及谱峰频率都基本一致。说明利用模拟波面研究海浪具有代表性,它可以反映实测海浪的特征。利用Longuet-Higgins(1983)模型计算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得到变换高斯过程计算的波高、周期联合分布与实测情况基本相同,更好地描述了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双峰谱型海浪的波高和周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实测双峰谱型海浪过程资料,把这些资料以波高和周期的相关系数为参数分布5组,讨论每组双峰谱型下波高、周期的统计分布,并探讨了相关系数对波高分布和周期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实测双峰谱型海浪过程资料,把这些资料以波高和周期的相关系数为参数分成5组,讨论每组双峰谱型下被高、周期的统计分布.并探讨了相关系数对波高分布和周期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代潮滩依据多年平均潮位线划分高、中、低潮滩,这对于古代潮坪沉积相研究无实际意义。本文尝试用潮坪层序粒度参数剖面来划分沉积相。潮坪沉积物以粉砂为主,但敏感地反映沉积动力变化的却是粗、细尾部分。因此,在沉积相划分时主要依据粘土、砂含量及平均粒径的变化特征。分选系数是一重要依据,但要考虑絮凝沉积的影响。偏态和峰态变幅小、较复杂,在相划分中只具参考价值。利用粒度参数剖面进行潮坪沉积相划分可广泛应用于古代潮坪层序研究,而且根据中潮坪沉积厚度(x)与平均潮差(y)存在的显著性相关关系:y=1.8314x 157.31(单位cm),推算古潮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浙江苍南近岸海域一年实测波浪资料,统计分析了波参数特征,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析了波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波浪平均持续时间和波高的关系,对波浪能进行估算,并分析了台风“利奇马”期间典型台风浪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海域以谱峰周期5~9 s的轻浪为主,年平均有效波高为1.25 m,年最大波高为10.80 m,常浪向为E,强浪向为ENE。特征波高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符合典型的瑞利分布。有效波高2.7 m以下的非台风、非寒潮期和4.1 m以上的台风期,波浪平均持续时间随波高的增大呈指数衰减,且有效波高在4.1 m以上的台风期的波浪衰减速率高于有效波高在2.7 m以下的非台风、非寒潮期。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最大波高、谱峰周期、谱峰密度呈现基本同步的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最大谱峰密度为55.10 m2/Hz;台风影响前、后的波浪谱型均呈双峰谱,台风影响最显著期间的波浪谱型呈单峰谱。  相似文献   

11.
由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周期联合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以实测或拟合海浪谱为靶谱,用等能量分割法作波面数值模拟,从而利用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H)-周期(T)联合分布,对波候的H-T联合分布,长时段海浪连续记录的H-T联合分布以及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H-T联合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只要已知特征波高和周期,就可反演出模拟波面,进而估测H-T联合分布情况,这对了解与各种特征波高对应的周期问题及在海洋工程应用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岸带波高与周期分布的核密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双变量核密度估计方法描述近岸带波高和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与波高、周期边缘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核密度估计方法比通常使用的参数模式能更好地显示出具有多峰的波要素统计结构,核密度估计的波周期带宽系数能反映波浪谱的某些信息,尤其以波周期带宽和谱宽参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付昱华 《海洋预报》1993,10(4):9-16
本文分两段、三段、四段给出多项式形式的风浪频谱,它们满足下述条件:分段处谱值及斜率均连续;谱峰位于给定点(ωo,p);谱矩与有效波高H,平均周期T之间满足关系式H=4.0√m0,T=2π(m0/m1)或T=2π√m0/m2。多项式谱的指数和分段点均是可变的,因而谱形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以便拟合实测谱和各种不同形式的谱。文中给出用四段多项式谱拟合JNSWAP谱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阐述以实测或拟合海浪谱为靶谱,用等能量分割法作波面数值模拟,从而利用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H)-周期(T)联合分布。对波候的H-T联合分布、长时段海浪连续记录的H-T联合分布以及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H-T联合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只要已知特征波高和周期,就可反演出模拟波面,进而估测H-T联合分布情况,这对了解与各种特征波高对应的周期问题及在海洋工程应用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fKdV方程系数的正则特性,以二维两层流的先锋孤立子生成问题为算例,用数值方法对本文部分(Ⅰ)中的理论平均波阻,能量劈分及能量劈分比进行检验。从理论与数值结果的比较知,理论与数值结果符合得很好。这表明本文部分(Ⅰ)中的理论平均波阻,能量劈分及能量劈分比可用于先锋孤立子生成参数的预报,也表明本文部分(Ⅰ)中的理论可推广应用于二维非线性强迫系统。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月平均水位变化中的周期成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研究太平洋月平均水位变化中的周期成分,本文根据作者改进的月平均水位周期信号分析方法,分析了太平洋236个水位站的月平均序列.对其中大于45a的序列进行二阶谱和二阶凝聚谱分析,表明这些序列中有的周期成分相位相关性显着.因此采用考虑非线性效应的混合谱周期分析方法,即重复进行最大熵谱分析及周期检验和最小二乘滤波,逐次检验并滤掉最显着的周期分量,求得序列中的显着周期.结果表明水位序列的振动周期因站而异,并非固定不变.讨论了准2a大气振动周期、与埃尔尼诺事件相关的3~7a周期、太阳黑子、双太阳黑子和25~30a超长振动周期的存在.周期振动的迟角和振幅的区域分布和变化对月平均水位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检验出的显着周期根据物理背景作进一步判别,从中选出较客观合理者作为月平均水位序列的拟合周期.用这样的周期分量加线性趋势项拟合月平均水位序列,求得相应的振幅和初相角及线性趋势项.  相似文献   

17.
由模拟波面分析双峰谱型海浪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新的随机波分析方法,由协方差矩阵的循环嵌套技术,对美国国家浮标44008站2002年6月一典型的双峰海浪谱资料进行谱分析.以实测平均谱为靶谱,对随机波面进行模拟.得到模拟波面估计谱与实测谱极为相近,谱峰及谱峰频率都基本一致.说明利用模拟波面研究海浪具有代表性,它可以反映实测海浪的特征.利用实测海浪谱密度,统计波特征量的周期概率分布,得到理论周期概率密度与估计周期概率密度分布相符较好,且与模拟波面的波周期分布也较好的一致.利用Longuet-Higgins(1983)模型计算了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得到变换高斯过程计算的波高与周期联合分布与实测情况基本相同,更好地描述了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8.
常征 《海洋学报》1993,15(4):104-113
本文对大窑湾海域观测的波浪资料(1985-06~1986-05,使用ENDECO 956型测波浮标)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平均方向、长峰系数和平均散角等方向特征参数,讨论了这些参数的特性和相互间的关系。研究了由观测资料获得的方向集中度参数S与风的关系以及与波-波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给出了它们之间的经验表达式,即方向函数,从而提出了该海域的方向谱形式。  相似文献   

19.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古地磁参数对米兰科维奇周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南沙群岛海域87-11柱样天然剩余磁化强度(NRM)及90-103柱样NRM、磁化氧(X)、剩磁倾然(I)等的功率谱分析表明:晚更新世以来该区沉积物的古地磁参数较好地反映了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响应着古气候变化的米兰科维奇天文学周期;在周期成分中,以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及岁差周期为主,地轴倾斜周期无明显表现,同时获得了与特殊地球位置相关联的岁差半周期成分。研究还表明,古地磁参数存在着明显的对古气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日本监测的137Cs 年大气沉降通量,利用相应的降水数据进行修正,定量分析长江口1986 年137Cs 大气沉降特征,结合长江口沉积物中137Cs 与239+240Pu 比活度垂直剖面的分布特征对1986 年时标进行探讨,同时讨论了识别该时标的方法。结论如下: (1) 长江口137Cs 大气沉降通量趋势与日本东京基本一致,1986 年都存在明显的137Cs 沉降峰,所以长江口沉积物中应存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露的137Cs 蓄积峰记录。(2) 相比于稳定的湖泊沉积环境,沉积动力环境复杂的长江口可以结合Pu 同位素推断137Cs 剖面的1986 年次级峰,但是根据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蓄积峰比值等推算此次级峰较为困难,所以对1986 年辅助计年时标的应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