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炳源 《气象》1982,8(3):38-39
在1981年第3期中,我们介绍了除数为4、8、11的珠算简捷除法。本文再介绍一下除数为9、28、29、31的珠算简捷除法。 一、除数为9的简捷除法——减补数法 闰年2月下旬或某一旬因某定时观测缺测而只有9次记录时,旬平均值等于旬合计值除以9。 在一位数除法中,除数为9的归法比较简单。但在计算过程中,有时要分两步才能求得一位商数,并且往往出现满档,不太方便。如792÷9,要用“见七下  相似文献   

2.
地面气象观测分每日 4次和每日 3次。在进行日合计平均统计时根据规范规定 ,每日 3次观测的站 0 2时大部分气象要素可用自记记录和其他方法代替 ,所以除了总、低云量 ,1 5、2 0cm地温之外 ,其他要素平均按 4次进行日合计日平均统计。气象台站每日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 ,其日平均值是将日合计除以4计算到有效位后 1位数值 ,然后四舍五入 ,而四舍五入的修约规则总体上看是舍少入多 ,有不尽合理之处。通常有效位后出现 0~ 9的数值大体相当 ,四舍五入修约规则舍少入多并不显得太突出 ,因此气象部门一直沿用该规则。但是 ,由于气象要素记录已准…  相似文献   

3.
《气象》1984年第4期刊登袁银庚同志的《用“差补法”复校气表—1》一文,介绍了复校气表—1中合计值为整数而平均值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如风速、总低云量)的平均栏旬(月)计值之方法。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合计栏和平均栏均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如气压、温度等)。本文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介绍用差补法复校气表──1中合计 栏和平均栏均取一位小数的项目,其平均栏 旬(月)计值是否正确的做法。 仍设c为合计栏中的旬(月)计值;m 为平均栏的旬(月)计值;Δn为逐日平均 栏乘4后减去合计栏之差值;ΣΔn为该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其他资料的学习对于预市气表一1的计算部分,使用后可以使计算部分的差错大为减少,甚至达到消灭的程度。一,调整小教部分法按照气表一1的顺序, 第一页,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看作小数), 方法,以旬为单位,将各时句合计横行相加与合计栏的旬合计进行比较,二者一定要相等,若不等,必定有误,通过查找,可找出错误之处。然后将正确的合计栏的旬合计的小数部分进行调整,调整后用4除得的商与平均栏的旬合计进行比较;二者一定要相等,若不等必定有误,通过查找,  相似文献   

5.
刘登贵 《气象》1979,5(12):36-36
在审核气象记录报表(气表—1)时,要核对气压、气温、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地温这几个要素的日合计除4得的平均是否有计算错误,合计及平均栏的旬合计是否有统计错误,我们采用“补去法”即用合计值的最后尾数加平均值的最后尾数,其和为3、4、8、9、13、14时,则补齐到5、10、15,将补的数记为“+”(最多补2,如3、8、13;最少补1,如4、9、14;遇5、10、15时则不补,为“0”)。如尾数之和为6、11、16时,则去1,将去的数记为“-”(最多只能去1,如6、11、16;尾数之和不会出现7、12、17的数)。这样逐日计算它们的补、去数(即  相似文献   

6.
在气簿—1和气表—1的统计中,如何提高求算日平均除以4的速度,本文介绍一种用补去法心算的技巧。 一个数如果其末尾的两位数能被4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利用这个规律,就可以把商数取整的工作在做除法之前完成,即先把被除数(日合计)补、去一个最小的数,使其能被4整除,再去求商。补数去数的方法是:若余数是1,则去1;若余数  相似文献   

7.
数值预报产品在夏季持续高温预报中的释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1999~ 2 0 0 2年 6~ 8月 96~ 192h日本数值预报产品 85 0hPa气温与吉林省的日平均气温、阶段性高温及极端最高气温 (长春市 )资料 ,通过线性分析 ,找出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的 85 0hPa气温与吉林省地面日平均气温、阶段性高温及极端最高气温的对应关系 :吉林省 6~ 8月日平均气温在 96~ 192h的 85 0hPa日本数值预报长春站日平均值上加 6 6~ 4 1℃ ,6~ 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在相应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上加 9 3~ 13 0℃。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生长期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分析了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1998年植物生长期内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日、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PAR日变化与太阳总辐射 (Eg)日变化趋势一致 ,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过程 ,日总量最大可达 11.7MJ·m-2 左右。植物生长期内的 4月下旬~ 9月中旬季节变化较为复杂 ,雨季来临之前的 4~ 6月较高 ,其它时间较低 ,旬平均最高在 5月达 85 .2 3MJ·m-2 。PAR在Eg中所占的比例 (η)晴天状况下日平均在 0 .36~ 0 .41之间 ,阴天稍高 ,植物生长期内 η的旬平均在 0 .32~ 0 .43之间。分析还表明 ,PAR与Eg日总量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从而可依Eg的变化量来估算PAR。同时计算表明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群落对PAR的光能利用率为 0 .5 8%左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省一般站使用地面测报程序DMCX-B。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地面0cm02时计算常出错,主要当前一天20时值和当天最低值的合计值为负数,且第一位小数为奇数时,计算机出错,从而影响日合计和日平均。对照该程序,发现程序599行有所不妥。针对上述情况,分析如下:当两者合计值为正时,原程序计算结果正确;为负奇数(第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椒江市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1987、1988两年的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定时风速等5个实时观测记录,求其24次和4次日平均值,并对两者的日、旬、月、年差值进行统计. 1.气压日最大差值为-1.4 hPa;日平均差值在±0.4hPa以上者,元月最多,为17天;7月最少,4天.月平均误差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J·R·霍尔顿(Holton)〔1〕,。方程为(俨 子子)旬=1。口产二—~:户一IV。口P\二v(李v:。 、10)〕 于vZ〔v:·v(一器)〕“’ 其定性结论是:(髓高度的增加率(黝摇)运动OC(士)“度平流平流。 假定大气为静力稳定,即d>O时,那么当高度场必和。场在x和y方向上按正弦波状分布时,就有:l_,.foZ dZ爪V“十—~二,一节、o口P.创OC一旬(2)对于天气尺度,可以采用 旬=一pgw(3)因此,当(v’ 等备)。>O,则“<0,气流是上厂厂JJ日·目b高度升的(W>0),反之,气流下沉。 (1)式的定性结论指出,气流的垂直运动取决于两个因子,其一是绝对涡度平流随高度的…  相似文献   

12.
近地层大气臭氧对作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地层O3浓度增加对作物光合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利用TE-49C型臭氧自动观测仪对常熟农田上方O3浓度进行了逐时测定,同时利用OTC-1型农田开顶式气室,测定了不同O3浓度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O3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值机理模式,模式分辨率达到瞬时时间尺度,空间积分采用Ross方案,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准确度.对O3浓度观测表明:O3浓度逐时值变化在0~160×10-9之间,相比之下日平均值变化较小,仅在5×10-9~60×10-9之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上方O3存在三种典型日变化形式:高浓度单峰型、高浓度多峰型和低浓度平缓型.数值分析表明:全晴天状况下高浓度单峰型对光合作用日总量影响最大.数值敏感分析表明:O3浓度和辐射同步变化时,随着日总辐射量的加大,臭氧浓度增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逐渐加强.全生育期积分表明:水肥适宜时,由于O3影响冬小麦光合总损失量约为9.22%.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西乡县旬土壤水分的预报模式,并在农气服务中初步使用,效果较好.在制作土壤水分旬预报时,计算的是0—50cm深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而实际土壤水分观测资料,通常是以土壤含水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比表示.换算成毫米为单位,用Z=Z′×((D×H×10)/100)=Z′×((D×H)/10)式中Z、Z′分别为以毫米和占干土重的百分数为单位的土壤含水量,D为该土层的容重(g/cm~3),H为土层厚度(cm),50cm深土层取6个层次,表示在0-5cm和5cm—10cm,表层以下每隔10cm取土样.每次测定取四个重复,其平均值即我们使用的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12月,我省天气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季内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1998年10一问月,我省北、中、南三片平均气温分别比多年平均值高2.4℃、2.4℃、2.3℃,居历史第一位,且各月气温持续偏高O10月和11月各有近20个市。县月平均气温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12月中旬中一下旬中全省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仍维持在10T以上,12月ZO日南昌、吉安、赣州的日平均气温分别达到14.3℃、15.9℃、17.5℃。稳定入冬时间之晚也是不多见的。1998年10-12月,我省北、中、南三片总雨量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6%、32%、31%。…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期间6个热源点的地面有效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有效辐射和天空遮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青藏高原的有效辐射值F可以近似地用天空遮蔽度一个物理量来表征。如果取用TIROS-N气象卫星一日两次的红外云图照片得到的卫星平均云量n_1作为天空遮蔽度特征量的话,则F和n_1之间满足经验关系式:F=a_1-b_1n_1~(1:7)。经验系数a_1和b_1不随地点而变,月值和旬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0,均方差分别为19和31卡/厘米~2·日,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分别为9.0%和13.0%。利用这个关系式按2°×2°的经纬网格计算并绘制了1979年5—8月整个青藏高原月的和旬的地面有效辐射分布图。  相似文献   

16.
焦春梅 《贵州气象》2001,25(3):47-4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气象基本数据记录都已科技化 ,如气压、温度、湿度都有仪器的自记记录 (自记纸 ) ,但 2 4小时内的气压极值挑选仍需人工挑选。在挑选过程中 ,我们通常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之规定进行挑选 ,即必须从自记迹线中找出一日 ( 2 0~ 2 0时 )中最高 (最低 )处标一箭头符号 ,读出自记数值并进行订正 ,订正后的数值一般都能代表当天的极值。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却不能挑选到当天 2 4小时内的真实气压极值。例如 :2 0 0 0年 8月 4日的自记气压最高值是 883.2 - 5 .2 =878.0 ;883.2是当日 ( 2 0 -2 0…  相似文献   

17.
国家基准站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值差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煜飞  周自江  张强 《气象科技》2011,39(4):462-467
分析了自动24次与人工24次观测日平均值间以及人工24次与4次观测日平均值间的差异.评估中涉及到的统计方法主要是两组样本平均值显著差异的t检验.研究表明:人工24次与4次观测差异分析中,近半数台站相对湿度存在显著差异;气温、气压、2 min风速存在显著差异的台站分别为1.5%、0%和6.9%.并且,气温和气压差值场显示...  相似文献   

18.
梅雨锋暴雨研究中的四维变分同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PSU/NCAR的MM5数值预报模式及其伴随模式, 以中国1999年6月23日~24日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为个例, 根据气象要素与同化窗口之间的配置差异, 作了3组变分同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4DVAR方法在提高梅雨锋暴雨的数值预报水平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雨季划分及雨带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瀚 《气象学报》1981,39(2):252-256
1.雨季划分标准 鉴于月、旬、候降水量的分布都不是正态的,用多年平均资料划分雨季并不能代表多数年份的情形。因此本文定义某旬降水量相对系数C=某旬降水量÷(该旬天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65),用相对系数的好处,在于它能避免因各旬所包括的日数不同而引起的差异。用历年逐旬降水量计算相对系数,并且定义C≥1的旬为多雨旬。统计每一旬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布辛格(Businger,J.A,1971)等、兹利金凯维奇(Зилитинке-вич,С.С.,1968)等和普鲁特(Pruitt,W.O.,1973)等提出的三种不同形式的普适函数表达式,以及青藏高原1979年5~8月份六个地面热源考察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高原近地层感热旬总量,并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比较。初步认为,布辛格和普鲁特提出的普适函数比较适合于青藏高原近地层感热旬总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