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苏省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种类多样,分布广泛,但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且湿地立法相对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环境保护法》的修订,特别是生态红线、按日计罚、生态补偿、公益诉讼等制度设计,为江苏省湿地保护立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在此情形下,制定"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湿地是生物资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对四川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破坏湿地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湿地应受法律的保护.为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在国家尚无湿地保护单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四川省经过反复立法调研,并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出台了这一地方性法规,将该省湿地保护管理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3.
试论非法占用湿地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及湿地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非法占用湿地行为及湿地的概念,阐述我国立法保护湿地的现状,探讨非法占用湿地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现状以及我国现行湿地管理法律体系存在的缺陷,呼吁尽快出台湿地保护专门法律,并提出湿地立法建议,旨在为我国保护湿地立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林业执法、司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湿地是生物资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对四川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破坏湿地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湿地应受法律的保护。为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在国家尚无湿地保护单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四川省经过反复立法调研,并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出台了这一地方性法规,将该省湿地保护管理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5.
地方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方环境立法指省级和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并分别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效力的各种地方性环境法规、地方性环境规章的活动.地方环境立法在中国的环境立法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中国地方环境立法应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并因地制宜,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技术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湿地保护现状及我国湿地保护立法规定,比较国外先进的湿地立法,根据我国湿地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湿地保护法律完善的对策,促进专门的湿地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地方到中央:中国湿地保护制度的现实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惠  刘瑞婷  李媛辉 《湿地科学》2020,18(2):150-157
2003年,黑龙江省颁布了中国首部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经过10余年的立法探索,中国已经有27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颁布了湿地保护条例,形成湿地保护制度27项,构建了包括湿地保护基础制度、湿地开发利用制度、湿地修复制度、湿地监管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在内的湿地保护制度体系,为湿地中央立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目前,湿地地方立法存在地方湿地保护制度框架体系不完整、制度配套不齐全和部分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在未来湿地中央立法时,应该在地方湿地保护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细节完善,使制度之间得以相互配合,发挥其保护湿地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对盐城滨海湿地影响较大的一些地方政策,发现这些政策对盐城滨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诸多不利,主要表现在:湿地开发利用政策偏重经济发展,轻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围垦政策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导致盲目、超强度围垦;沿海产业政策不合理,致使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政策的执行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湿地相关政策体系,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盐城滨海湿地政策的指导思想,选择全面保护的湿地政策目标;制定综合性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体系,例如,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投入政策机制、湿地资源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完善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等;完善湿地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加强湿地政策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9.
广西湿地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通过总结广西湿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的湿地立法进展,分析广西湿地保护的法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湿地保护立法的架构和一些建议,为广西湿地立法提供借鉴,以更好地保护广西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湿地退化十分严重。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实施,旨在使湿地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常规考虑内容,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通过建立高效的项目实施机构,采用形式多样的措施,如政策立法、宣传教育、能力建设等,来推动湿地保护主流化。该项目取得已一系列成果,表现在:推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的合作;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湿地数据信息交流共享;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政府和公众湿地保护的意识;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示范先进的湿地管理模式;通过管理能力建设,推动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政府和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曹妃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支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条件价值法和随机效应logit模型对曹妃甸湿地生态系统支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应用距离衰减模型对支持服务价值的空间演化和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曹妃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支持服务的构成要素中,湿地植被恢复对支持服务保护行为选择的影响效应最高,其次为湿地面积恢复影响效应,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效应最低;根据随机效应logit模型得到的2个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支持服务保护方案每年可分别产生人均44.54元和46.57元的经济价值,该价值作为支持服务的“源价值”会随着与曹妃甸滨海湿地之间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逐渐衰减的变化;不同空间范围下支持服务价值的衰减过程存在显著差异,空间范围越小,价值的衰减速率越快;支持服务价值依据衰减过程构建经济管辖范围,经济管辖范围与行政区边界不重合,同一行政区内的支持服务价值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Traditional culture bears a dynamic,cosmologi-cal vision in the wetland ecology and its biodiversityconservation in Nepal.The role of culture and rela-tionship in wetl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wiseuse has not well been documented yet.Wetlands likeri…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鄱阳湖湿地利用与保护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效,但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断深入,湿地利用与保护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生态优先、做到适度利用、统一行政执法、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公众参与等是非常重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四方湖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方湖湿地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调蓄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多项功能。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四方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出现了退化的趋势。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恢复四方湖湿地生态功能,迫在眉睫。分析了四方湖湿地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四方湖湿地资源保护及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5.
吴中区湿地资源现状调查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吴中区面积在8hm2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河流湿地,结果表明:吴中区共有湿地113个斑块,面积180459.69hm2,占吴中行政区划面积的82.95%。湿地水生植物95种,隶属37科60属;鱼类100多种,隶属12目23科;留居、旅经或在该地进行繁殖的鸟类至少170种,隶属16目;两栖动物9种,隶属3科7属;爬行动物24种。通过实施湿地保护立法、开展湿地生态补偿、建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定位站和退垦还湖、退渔还湿工程对吴中区湿地进行全面保护,以期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广州大学城湾咀头湿地现状,研究了其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旨在通过有效措施保护湿地鸟类、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净化区域珠江水质,形成集湿地保护、生态恢复和自然观赏于一体的广州特色湿地。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09年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成果,从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现状与基本特征,探讨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通过加快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江苏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规划编制,加强流域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等措施,遏制流域内湿地整体生态质量退化、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实现江苏长江流域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