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跳虎节这天,人们选中运气最好的8个人当场化装成"虎",用黑毡裹身为虎衣,头上捆扎出两只虎耳,身后腰部用黑毡捆成粗壮的尾巴,露出的脸部和手脚都画上黑、红、黄三色条纹,额画"王"字,颈系铜铃。  相似文献   

2.
突变理论是现代非线性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通过建立尖点突变模型和累加尖点突变模型,尝试性将突变理论应用于油气检测,提出突跳势、突跳间隔、突跳时间等参数,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利用突跳参数进行油气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尖点突变理论,建立了地震信号尖点突变模型并转化为尖点突变的标准形式,在时间域内提取突跳势、突跳时间;在频率域内提取突跳势、突跳次数等参数。运用突变理论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表明:突跳参数曲线上异常的位置与断层的位置有关,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突变理论的尖点突变模型及分析,将地震信号转化为尖点突变的标准形式。在时间域、频域计算突跳势、突跳时间等突跳参数,分析突跳参数异常,较好的反映了煤层的不连续性;比较相干、突跳理论两种技术在反映煤层不连续性上的效果,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尝试将相干属性和突跳参数属性进行融合,得到新的属性切片,很好的反映了煤层断层和裂隙富集区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利用突变参数进行断层的检测是可行的,突变理论将为煤层不连续性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佩华 《广西地质》2011,(11):53-53
跳弓节,又称跳宫节和祭金竹,彝语称“召契”、“孔告”.是广西那坡白彝最隆重、最欢乐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C-3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年降雨量关系初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不同年降雨量环境下生长的藜、独行菜、魁蓟和平车前这4种常见C-3植物的δ13C进行了分析,发现这4种C-3植物的δ13C组成都表现出随年降雨量减少而变重的趋势,其中藜和独行菜的碳同位素组成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相对要较其它2种植物强烈得多.藜、独行菜和魁蓟的δ13C组成与年降雨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平车前碳同位素组成与年降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藜、独行菜和魁蓟的δ13C组成可作为年降雨量的替代性指标,平车前的δ13C组成不能作为年降水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煤矿巷道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数据传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鉴  石馨  刘贺平 《地球科学》2013,38(1):195-200
针对矿井巷道长带状拓扑结构造成的距汇聚点近的簇首节点数据转发过重而过早死亡的"热区"问题, 提出了一种能量均衡的非均匀分簇算法(EBUC-M).构造一种新的阈值公式选举候任簇首; 候任簇首以一定的竞选半径竞争最终簇首, 使得靠近汇聚节点的簇数量较多, 簇内节点较少, 远离汇聚节点的簇数量较少, 簇内节点较多, 从而平衡能量消耗; 簇内通信采用混合跳的形式来使负载均衡; 簇首间的数据转发机制采用使能量消费最低的方式选择下一跳.仿真表明该协议能有效的平衡能量消耗, 达到负载均衡, 从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C-3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年降雨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国安  韩家懋 《地质科学》2001,36(4):494-499
本文对不同年降雨量环境下生长的藜、独行菜、魁蓟和平车前这4种常见C-3植物的δ13C进行了分析,发现这4种C-3植物的δ13C组成都表现出随年降雨量减少而变重的趋势,其中藜和独行菜的碳同位素组成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相对要较其它2种植物强烈得多。藜、独行菜和魁蓟的δ13C组成与年降雨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平车前碳同位素组成与年降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藜、独行菜和魁蓟的δ13C组成可作为年降雨量的替代性指标,平车前的δ13C组成不能作为年降水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突变理论在断层检测中的应用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模型及其表达式,将地震信号转化为尖点突变的标准形式,在时间域内计算突跳势、突跳时间等突跳参数,发现突跳参数曲线上异常的位置与地下断层的位置有关。在这里尝试将突变理论应用于断层的检测,分析了突变理论在断层检测理论上的可行性,对实际地震剖面进行分析解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说明利用突变参数进行断层的检测是可行的,突变理论将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C3植物碳同位素组成与年均温度关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的藜、独行菜、魁蓟和平车前4种常见的C3植物的δ^13C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4种C3植物的δ^13C组成都表现出随年均温度下降而变重的趋势,其中藜和独行菜的碳同位素组成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相对要较其他两种植物强烈得多,同时还发现藜、独行菜和魁蓟的δ^13C组成与年均温度有显著线性相关,平车前碳同位素组成与年均温度 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藜、独行菜和魁蓟的 δ^13C组成可作为年均温度的替代性指标,平车前的δ^13C 组成不能作为年均温度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北C-3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年降雨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同年降雨量环境下生长的藜、独行菜、魁蓟和平车前这4种常见C-3植物的δ13C进行了分析,发现这4种C-3植物的δ13C组成都表现出随年降雨量减少而变重的趋势,其中藜和独行菜的碳同位素组成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相对要较其它2种植物强烈得多。藜、独行菜和魁蓟的δ13C组成与年降雨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平车前碳同位素组成与年降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藜、独行菜和魁蓟的δ13C组成可作为年降雨量的替代性指标,平车前的δ13C组成不能作为年降水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黑河下游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分析黑河下游极端干旱区荒漠河岸林植物木质部水及其不同潜在水源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应用"同位素质量守恒多元"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潜在水源对河岸林植物的贡献.结果表明:在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在河水转化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及水分在土壤剖面再分配的过程中均存在强烈的同位素分馏.对植物水δ18O而言,胡杨、柽柳和苦豆子的δ18O分别为-6.43‰、-6.28‰~和-6.61‰,较苦苣菜(-5.14‰)和蒲公英(-5·52‰)明显偏负.柱状频率图显示胡杨最多能利用93%的地下水,柽柳最多利用90%的地下水.而苦豆子97%水分来源于80 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水.除0~20 cm土层内的土壤水外,苦苣菜和蒲公英可能还有其他潜在水源.即在黑河下游天然河岸林乔木和灌木较多地利用地下水,而草本植物仍然以地表水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东北工区松辽盆地东南隆起的地层多为中生界白垩系地层。登娄库组中上部以上地层可钻性好,机械钻速高;登娄库组中部以下地层可钻性逐渐变差,砂岩致密,泥岩坚硬,钻进中跳钻特别频繁并且严重,转盘转速越高跳钻越严重,对钻头、钻具、设备等使用影响很大。通过试验使用减震器,减小了跳钻的影响,机械钻速平均提高了21%,钻井周期平均缩短了1.27天,使钻井综合成本有了一定幅度的降低,并且大大减轻了对设备、钻具所产生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韦玉芳 《辽宁地质》2011,(11):20-21
11月6日的天津,秋高气爽。一大早,大大小小的车辆载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快速驶向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广场。虽然这已经是中国政府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但是从参加的人数和展台规模看,此次大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记者在会议的第一天走访了展览会,发现许多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梅河口市跳山沟铁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矿体特征及矿石质量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通过跳山沟铁矿的几次勘查,认为低缓的地磁异常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能够形成规模较大的矿体。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地质找矿工作,1957年我们在清原矿区跳石背地区及矿区外围进行了4.8平方公里物探精查和120平方公里物探普查工作.在全部测区内进行了金属测量工作,获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为进一步开展金属测量工作,提高普查找矿的效果和质量,现将此次工作成果及作法做如下介绍,供大家参考.一、区域地质简述矿区主要构造有浑河大断裂(约呈东西向),并有与其成锐角、近乎平行的"羽毛状"断裂(多在北侧).这组北东走向的断裂与浑河大断裂的形成有  相似文献   

17.
石湾岩体和菜山顶岩体均处于英德弧形构造前弧西翼,为受弧形构造控制的小岩株.两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具I型花岗岩特征,同属一个单元.两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石湾岩体全岩K-Ar法年龄为(278~285)×106 a,菜山顶岩体全岩K-Ar法年龄为283×106a.两岩体均属海西期花岗岩,定位于英德弧形构造形成的早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贵州中坪地区上三叠统二桥组16件砂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合二桥组砂岩地层所在的区域地质背景,研究砂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水动力情况.对砂岩的粒度概率累计曲线、C-M图、粒度特征参数、结构参数散点图解等的分析显示,二桥组砂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图具有较好的正态分布特征,频率直方图多呈单峰式;正态概率累计曲线主要为多跳一悬式、一跳一悬式、一跳一悬夹过渡式,主要由悬浮组分和跳跃组分组成,缺少滚动组分.中坪地区上三叠统二桥组从下部到上部处于一个由三角洲平原及前缘相向浅湖相过渡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草本植物间作对空心菜生长状况及对Pb的吸收、转运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空心菜在Pb污染土壤中单作及与10种草本植物(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黑麦草、苦荬菜、菊苣、籽粒苋、三叶草、紫花苜蓿、紫云英)间作对Pb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菜与黑麦草、苦荬菜、菊苣、籽粒苋、三叶草、紫花苜蓿以及紫云英间作后的茎叶生物量较空心菜单作增加显著(P<0.05),增加了15.79%~84.75%。不同间作方式下的空心菜茎叶Pb含量为7.11~15.36 mg/kg,茎叶Pb富集系数(BCF)为0.024~0.051,根茎叶Pb转运系数(TF)为0.240~0.470。与高丹草、苏丹草、苦荬菜、菊苣以及籽粒苋间作后,空心菜茎叶Pb含量较单作(对照)降低了24.39%~41.46%,茎叶Pb积累量较单作降低了65.36%~75.06%;此外,与上述5种植物间作后空心菜的根际土壤有效态Pb含量降低了4.47%~9.09%,根际土壤pH值则增加了0.32%~2.74%。10种间作植物茎叶Pb含量大小为菊苣>黑麦草>苦荬菜>高丹草>苏丹草>紫云英>紫花苜蓿>狼尾草>三叶草>籽粒苋。不同间作方式下每盆植株Pb总积累量为0.560~2.108 mg/盆,10种间作处理是空心菜单作处理的1.73~3.76倍。研究结果表明,高丹草、苏丹草、苦荬菜、菊苣和籽粒苋与空心菜间作有效降低了空心菜对Pb的吸收积累,同时提高了整个体系对土壤中Pb的总积累量,在间作修复中是较为理想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斜坡失稳的燕尾突变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一个平面滑动型斜坡,考虑滑面介质有和上部岩体由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组成,上部岩体为弹性介质,滑带介质为应变软化介质。对应变软化介质,用W e ibu ll分布描述滑带介质的剪应力与应变关系,建立了斜坡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通过分析,发现斜坡失稳与刚度比具有极大关联性。随着刚度比的增大,斜坡开始滑动时的0值降低不断降低,突跳时*值也随着降低。此时的临界值x*增大,突跳量x变小。当刚度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无突跳式的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