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1.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具有统计地震信号总体变化和反映这种变化分布规律的特点,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重要延伸,在地质异常体解释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特点,尝试利用波形分类技术对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反映的煤层赋存状态、岩浆岩侵入区进行预测,并对陷落柱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井下巷道实际揭露和钻孔验证结果表明:波形分类方法解释的地质异常体精度高、圈定范围准确,可以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精准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煤田小微构造作为煤矿主要致灾源之一,对其精细解释与圈定是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而单纯借助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手段解决该问题,已无法满足精准开采地质保障的需求。为此,基于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通过提取60 Hz以上高频段成分信息,进行地震数据重构,并基于此提取小尺度的最小负曲率属性,对研究区小微构造进行解释与分析。通过与现场小微构造揭露和解释情况对比表明:基于高频信息重构的地震数据体纵向分辨率高,提取的小尺度曲率属性细节刻画能力强,相对于传统的最小负曲率属性在指示小微构造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将基于重构地震数据体提取的小尺度曲率属性应用于煤田小微构造解释与圈定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高阶相干体算法在抑制噪声的能力和减小计算量方面优势显著。将高阶统计量方法与相干体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计算的新算法——高阶相干技术,并将高阶相干技术应用在煤田断层检测中。实践证明,高阶相干技术相对于常规相干技术能够更好地解释断层,且具有速度快、误差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Zoeppritz方程近似解拟合精确解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Zoeppritz方程及其近似方程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程序设定不同的参数来绘制出在密度差异、P波速度差异及泊松比差异下近似解拟合Zoeppritz精确解的曲线,并对所绘制的曲线进行分析,总结出三种差异对拟合程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5.
超低频电磁波遥感探测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超低频电磁波探测基本原理、解释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由北京大学研制的超低频电磁波地下遥感探测仪,在安徽许疃煤矿、河南平顶山十三矿进行了实际探测,结合文中给出的解释方法对照探测结果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改进。  相似文献   
6.
弹性波阻抗反演方法保留了地震反射振幅随偏移距或入射角变化的特征,能够获得更多、更敏感、更有效的数据,不但适合地层反演,还可进行储集层岩性反演。阐述了弹性波阻抗反演的基础理论及实现流程,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反演,分析了其在煤层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7.
传统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对复杂构造、下组煤层和灰岩探测的精度不高,很难满足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对地质条件透明化、精准化探测的需求,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运而生。中国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2005—2007年,探索与试验阶段;2008年—2014年:试验与示范阶段;2015年至今,推广与应用阶段。经过近20年的发展,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显著提高了复杂地质构造的探测精度,在解决特殊地质问题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结合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与勘探实例,对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环节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面向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对小、微构造解译和岩性精准识别的迫切需求,提出地震观测系统的优化技术、连片处理技术、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OVT域的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人工智能处理解释技术等,将是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重点和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突变理论的尖点突变模型及分析,将地震信号转化为尖点突变的标准形式。在时间域、频域计算突跳势、突跳时间等突跳参数,分析突跳参数异常,较好的反映了煤层的不连续性;比较相干、突跳理论两种技术在反映煤层不连续性上的效果,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尝试将相干属性和突跳参数属性进行融合,得到新的属性切片,很好的反映了煤层断层和裂隙富集区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利用突变参数进行断层的检测是可行的,突变理论将为煤层不连续性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