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誉主编 :秦馨菱主   编 :陈运泰副主编 :(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椿镛 石耀霖 许忠淮 吴忠良 陈晓非 郑斯华 张以勤委   员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志峰  丁国瑜  丁鉴海  马 瑾  马宗晋  马胜利  王 琪王 钅奇  王亚勇  王培德  王椿镛  车用太  毛桐恩  邓起东白武明  石耀霖  朱元清  朱令人  朱传镇  庄灿涛  许力生许忠淮  江在森  孙和平  刘 斌  刘百篪 刘启刘序俨刘新美  李 辉  李小军  李世愚  李松林  李延兴  李清河吴 云  吴忠良  何昌荣  沈正…  相似文献   

2.
名誉主编:秦馨菱主   编:陈运泰副主编:(以姓氏笔划为序)王椿镛 石耀霖 许忠淮 吴忠良 陈晓非 郑斯华 张以勤委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丁志峰  丁国瑜  丁鉴海  马 瑾  马宗晋  马胜利  王 琪王 钅奇  王亚勇  王培德  王椿镛  车用太  毛桐恩  邓起东白武明  石耀霖  朱元清  朱令人  朱传镇  庄灿涛  许力生许忠淮  江在森  孙和平  刘 斌  刘百篪  刘启元  刘序俨刘新美  李 辉  李小军  李世愚  李松林  李延兴  李清河吴 云  吴忠良  何昌荣  沈…  相似文献   

3.
2005年共有151位专家为《地震学报》审稿,对提高本刊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们谨向一年来支持本刊工作,为本刊辛勤审稿的下列专家(以姓氏笔划为序)表示衷心地感谢:丁志峰丁国瑜丁鉴海刁桂苓万永革马在田马丽孔祥儒尤惠川尹祥础毛先进牛安福王亚勇王连捷王林瑛王若柏王彦宾王洪涛王健王家映王晓青王海涛王琪王亶文王锜车用太邓起东付子忠冉勇康冯锐史保平甘卫军申旭辉白以龙石耀霖刘式达刘启元刘希强刘建华刘杰刘晶波刘瑞丰刘德富刘耀炜孙和平朱元清江在森许忠淮许绍燮何樵登吴云吴戈吴庆举吴建平时振梁李小军李方全李世愚李延兴李杰…  相似文献   

4.
名誉主编:秦馨菱主编:陈运泰副主编:(以姓氏笔划为序)王椿镛石耀霖许忠淮吴忠良陈晓非郑斯华张以勤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丁志峰丁国瑜丁鉴海马瑾马宗晋马胜利王琪王钅奇王亚勇王培德王椿镛车用太毛桐恩邓起东白武明石耀霖朱元清朱令人朱传镇庄灿涛许力生许忠淮江在森孙和平刘斌刘百篪刘启元刘序俨刘新美李辉李小军李世愚李松林李延兴李清河吴云吴忠良何昌荣沈正康陈禺页陈龙生(中国香港)陈运泰陈建民陈祥熊陈晓非陈章立郑天愉郑永飞郑斯华金星欧阳飚罗奇峰杨大克杨宝仁杨智娴张天中张中伏张中杰张以勤张先康张国民张培震周锡元胡聿贤闻学泽…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召开成立大会,丁国瑜任专业委员会主任,邓起东、马宗晋、刘光勋任副主任,另有委员28人。大会开始由国家地震局马杏垣副局长作关于“26届国际地质大会实况及国际岩石圈计划问题”的报告,丁国瑜介绍了“美国活动断层研究的现状”,宁夏自治区科委副主任张伯(弓台)也到会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震动态》2004,(1):47-47
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1月 1 6~ 2 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 :“十五”期间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拓展地震科技信息的服务功能和领域及地震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等。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刘志远主任、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地震局杜甫来副局长、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网络部王宜主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学会第七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于2008年9月11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303会议室召开。常务理事张国民、陈颙、张晓东、郝记川、陈晓非、李小军、刘启元、唐荣余及有关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等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国民理事长主持。会议重  相似文献   

8.
1召开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六届二次全体会议,研讨“十一五”地震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问题2005年5月18日,中国地震局第六届科技委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研讨“十一五”地震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问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副局长刘玉辰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委员和局机关有关司室领导约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委主任陈颙院士和副主任邓起东院士主持。会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研究员、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地壳应力研究所所长唐荣余研究员、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任金卫研究员、局工程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蓝颖春 《地球》2015,(1):12-14
<正>专家简介:王浩,男,水文水资源专家。1953年8月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水问题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理事、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环保部科技咨询委员会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 ,于 2 0 0 3年 1月 3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 ,陈、陈运泰、吴忠良、王椿镛、郝记川、石耀霖、陈晓非、刘启元、唐荣余、杜振民、周锡元、庄灿涛等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及秘书也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由陈理事长主持。会议听取了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关于中国地震学会 2 0 0 2年工作总结的汇报 ,审议了中国地震学会 2 0 0 3年学术活动计划、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各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中国地震学会会员交纳会费制度及关于中国地震学会与中国地震局地…  相似文献   

11.
一年来,本刊编委及有关专家对编辑部来稿进行了严谨、负责的审稿,使本刊的学术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在此,谨向下列审者致以衷心地感谢.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志峰 丁国瑜 丁鉴海 刁桂苓 马 瑾 毛桐恩 牛志仁 王 仁 王亚勇 王吉易 王培德 王琳瑛 王文 王 FDA5 王椿镛 王碧泉 车用太 车兆宏 邓起东 冯 锐 冯德益 石耀霖 任振球 关华平 刘百篪 刘启元 刘建华 刘 杰 刘 洋 刘福田 刘蒲雄 刘耀伟 向宏发 孙为国 安镇文 巩守文 朱元清 朱日祥 朱令人 朱传镇 朱岳清 江在森 许力生 许忠淮 许绍燮 李小军 李世愚 李幼铭 李延兴 李均之 李松林 李清河 阮爱国 吴庆鹏 吴建平 宋俊高 张天中 张少泉 张东宁 张国民 张桂清 张 流 张培震 张德齐 杜建国 汪一鹏 陆阳泉 陆远忠 陈英方 陈 勉 陈  陈晓非 陈培善 陈鑫连 杨建思 周公威 周硕愚 林长佑 林传勇 林邦慧 罗奇峰 罗灼礼 罗奇峰 范立础 范国华 郑治真 郑金涵 郑斯华 金 严 金 星 姚 陈 姚振兴 施行觉 柏美祥 洪汉净 洪时中 胡亚元 胡毓良 赵凤新 赵玉林 赵国泽 郗钦文 闻学泽 凌道盛 夏 禾 徐文耀 徐 平 徐道一 徐锡伟 殷有泉 秦嘉政 聂永安 郭大庆 郭自强 郭增建 钱书清 钱家栋 陶夏新 顾国华 顾浩鼎 顾瑾平 曹新来 梅世蓉 黄立人 黄忠贤 黄福明 龚绍京 傅征祥 傅容珊 景利平 焦明若 琴朝智 蒋 淳 谢礼立 谢新生 韩渭宾 赖锡安 詹志佳 鄢家全 蔡永恩 蔡祖煌 滕吉文 臧绍先 黎凯武   魏修成                   《地震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金星宇 《地球》2015,(2):10-13
<正>专家简介:李廷栋,河北栾城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洋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岩石圈计划喜马拉雅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司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曾任长春科技大学名誉校长。主要著作:1.大兴安岭东北部区域地质的初步研究2.大兴安岭北部地质3.中国地质概述4.亚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5〕72号),国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准入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证书制度统一规划。为了保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的顺利实施,中国地震局经研究决定(中国地震局文件中震发防[2005]128号)成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主任:张裕明副主任:高孟潭陈国星唐荣余委员:刘光勋徐宗和金严鄢家全汪一鹏张国民邹其嘉卢寿德薄景山孙福梁谢富仁徐锡伟李小军李明赵凤新冉勇康俞言祥周本刚吕悦军李山有田勤…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一室数据处理组研制的《地震日常监视预报数据处理计算机化软件》于1987年5月4日在北京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举行的鉴定会上通过正式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徐果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任主任,赵仲和(局地球物理所、副研)、王愍(局分析预报中心、副研)任副主任,委员为陈颙(国家地震局副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1 1月 5日至 1 1月 9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本次学术会议是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 ,会议议题为 :地震观测技术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代表 4 2人。1 1月 5日上午会议开始 ,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薛兵主持会议。首先 ,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庄灿涛讲话 ,他总结了第五届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自 1 999年成立以来在地震观测技术领域所做的工作 ,回顾了“八五”期间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研制和“九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与发展 ,介绍了 95-0…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于 2 0 0 2年 1 0月 1 1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陈、张国民、陈运泰、吴忠良、郝记川、石耀霖、陈晓非、唐荣余、赵和平、杜振民、修济刚、庄灿涛等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陈理事长主持。会议讨论制定了本届常务理事会的重点工作 ,并就聘任本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增补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等事宜进行了讨论。会议在征求全体常务理事的意见后 ,做出如下决定。1 )本届常务理事会今后工作的重点 :①促进地震科技事业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②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振动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3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十五个单位三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秦馨菱、副主任王敬耀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这次会议不仅介绍了最近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动态;而且采取了较灵活的方式,用较多的时间集中讨论了振动技术中几个重要的问题,探讨得较为深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议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湖泊科学》2023,35(2)
三峡水库专辑 编者按(381) 许全喜,刘德富,夏军强,毕永红,李哲 综述 近20年来三峡水库水动力特性及其水环境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383) 龙良红,黄宇擘,徐慧,纪道斌,赵星星,崔玉洁,杨正健,刘德富 三峡消落带土壤植物微生物作用下的氮循环关键过程研究进展(398) 李姗泽,王雨春,张家晖,赵建伟,温洁,包宇飞,陈铭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特征(411) 林莉,董磊,潘雄,杨文俊 三峡水库CO2、CH4通量监测分析研究(423) 李哲,杨柳,吴兴华,陈永柏,鲁伦慧,王殿常 研究论文 ——生物地球化学与水环境保护 三峡水库出水断面磷通量及形态研究(19982019年)(435) 娄保锋,欧阳雪姣,杨霞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气界面CO2、CH4扩散通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三峡水库为例(449) 欧阳常悦,秦宇,刘臻,梁越 三峡库区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形态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对内源磷释放的影响(460) 王耀,茅昌平,贾志敏,王帅,饶文波 氮和磷是影响三峡库区香溪河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473) 朱智杰,陈默,薛思敏,周仕伟,焦一滢,田小方 藻型湖区氧化亚氮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483) 廖远珊,肖启涛,刘臻婧,胡正华,张弥,肖薇,段洪涛 ——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控 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生态评价(493) 苏新然,于潘,尤庆敏,庞婉婷,王全喜 基于非线性时序分析的三峡支流浮游植物因果响应(507) 何孟奇,闪锟,王兰,杨柳,李哲,尚明生 分层异重流背景下降雨对三峡水库香溪河水华消退的影响(519) 陈聿奇,崔玉洁,黄浩昇,张必昊,成再强,纪道斌,龙良红,唐静 澜沧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530) 张琦,陈宇琛,林育青,陈求稳,张建云,丁珏,马宏海 青海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因子(540) 孙兴,蒋小明,宋高飞,郑鹏,张昆,高海鹏,窦筱艳,艾雪 ——淡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育 三峡水库消落区植物群落演变趋势及优势植物适应策略(553) 张志永,向林,万成炎,史方,张道熙,郑志伟,朱稳,许盼,袁玉洁,朱利明 三峡库区与西南库区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及群落构建比较(564) 江维薇,杨楠,肖衡林 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湿地植被生产力演变(577) 戴雪,杨桂山,万荣荣,李彦彦 三峡库区涪陵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的早期资源及其对水文和水温特征的响应(586) 杨志,龚云,胡挺,朱其广,金瑶,曹俊,唐会元,徐薇,陈小娟 近40年来太湖梅梁湾底栖动物群落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599) 温舒珂,彭凯,龚志军,秦伯强,蔡永久 洪泽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驱动因素(610) 濮梦圆,徐锦前,胡恺源,彭凯,龚志军,蔡永久,项贤领 金沙江支流黑水河松新电站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过坝后上溯行为(622) 焦易林,石小涛,许家炜,李冬晴,白天翔,陶宇,王永猛,孙干,朱冬舟,柯森繁 ——泥沙冲淤与河床演变 近20年来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及其对库区的影响(632) 袁晶,许全喜,董炳江,王涛,杨成刚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河床调整沿程变化特点(642) 周美蓉,夏军强,邓珊珊,毛禹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特征及其影响(650) 许全喜,董炳江,袁晶,朱玲玲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高洪水期入库水沙特性(662) 高宇,任实,王海,吕超楠,赵汗青 三峡水库蓄水后上荆江不同河床组成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及其机制(673) 毛禹,夏军强,周美蓉,邓珊珊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河段分汇段航道水深资源及碍航驱动机制(684) 杨云平,周良平,张华庆,冯小香,朱玲玲,刘万利,李明,王建军 ——流域水文与水资源安全 三峡水库运行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的径流过程变化(696) 周建银,高菲,元媛,黄仁勇,闫霞 模拟分析揭示三峡水库成库以来的气候效应:局地和近地层,而不是区域(709) 艾泽,常蕊,肖潺,陈鲜艳,张强,李威,李帅,龚文婷 基于误差分布估计的三峡水库入库洪水概率预报方法(722) 张俊,冯宝飞,牛文静,王乐,徐雨妮,田逸飞,严方家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气界面热交换过程及水体稳定性(730) 杨忠勇,张亚超,汤正阳,纪道斌,崔玉洁,李昌文,吴家阳 逐时降雨概率密度的适用函数与理论密度函数(743) 沈铁元,向怡衡,廖移山,祁海霞,王俊超,余德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