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2~2005年云南地震灾害损失与主要经济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自1992年开展灾害损失评估以来,到2005年云南省共完成了56次破坏性地震的灾害损失评估。为分析地震灾害对云南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统计了这56次地震的灾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房屋破坏面积与失去住所人数,查阅了云南省人口、国土面积及1992-2004年云南省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资料。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地震频次高、涉及面广、受灾地区分布不均匀;1992-2004年间的震害损失(88.7亿元),占云南GDP的0.4%、财政收入的4%,严重制约了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2~2005年云南地震灾害及其对农村民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了1992~2005年中国大陆与云南境内破坏性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对云南与中国大陆同期地震灾害及其损失进行了对比,阐述了云南地震灾害和灾害损失的特点;统计了云南地震灾害城乡分布情况、农村民居破坏面积以及因农居的地震破坏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析了地震灾害对农村和农民的危害性,并讨论了农居破坏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人员灾情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云南地区1992~2001年的39次破坏性地震中的受灾人口、无家可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与震级拟合,得到云南地区震级与这三者的关系曲线及表达式。用云南地区某地的人口密度加权系数(震区的人口密度与云南地区人口密度之比)对前二式加以校正,即可预先评估当该地发生某级破坏性地震时的受灾人口和无家可归人数;用云南地区某地的人口密度加权系数和发震时段的人员户外系数,对第三式加以校正,则可以预先评估该地发生某级破坏性地震时的死亡人数。以云南地区2001年的6次5—6级地震为实例,用以上方法估算了这6次地震的受灾人口、无家可归人数和死亡人数,并与地震现场评估的结果作比较,多数结果都比较接近,只有少数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自1992年4月23日云南孟连西中缅交界6.7、6.9级地震始,地震部门对云南地区的破坏性地震进行了现场灾害调查和经济损失评估。1992~2003年,云南地区共发生50次破坏性地震,积累了丰富的震害资料。本文根据云南地区的主要建筑结构,统计分析了50次地震不同烈度区的破坏比、损失比和震害指数,给出了房屋建筑的震害矩阵。  相似文献   

5.
云南地区地震灾情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有记载以来发生在云南的一百多次破坏性地震,其中包括七十年代发生在通海、昭通、龙陵三次七级以上地震的灾情,概述了云南地区地震灾害的一般性特征和地方性特征,为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1900—2016年云南省167次破坏性地震事件的灾害损失资料进行空间化处理,选取地震烈度面积、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4个灾害损失指标,采用客观的灾害损失数据,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划分5个等级评价云南省各县(区)历史地震灾害程度。结果表明:地震灾害较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大理州一带,滇西的德宏州北部地区,滇西南的普洱市西北部地区,滇南的玉溪市南部、红河州北部地区,滇中的楚雄市北部地区以及滇东北的昭通市一带。  相似文献   

7.
选取1990—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258次破坏性地震事件的灾害损失资料进行空间化处理,以每次地震烈度区的面积、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4个灾害损失量为指标,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划分我国西部地区各市(州)的5个历史地震灾害等级.结果表明,历史地震灾害极重的区域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  相似文献   

8.
简易房屋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全 《地震研究》2007,30(3):265-270
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18208.4-2005)对现行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的规定进行了适当调整。云南地区震灾多、损失重,因此,选择以云南为例,有针对性地讨论了调整内容。结合云南的具体情况阐述了简易房屋的概念及其破坏等级的划分;介绍了简易房屋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原理,着重介绍了破坏比、损失比、房屋重置单价和建筑面积等计算参数的获取方法;按国家标准对2005年8月5日会泽5.3级地震中简易房屋的经济损失进行了模拟评估,并分析讨论了引起经济损失值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居民地分布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地震灾害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不断地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使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增大的趋势(陈等,2001、1997)。地震发生后,快速地做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对地震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国内外地震专家做了深入的讨论,开展了大量的城市震害预测和震灾快速评估研究,建立了一系列基于城市大规模单体及群体调查的地震应急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但是,基于城市的震害研究投入大,系统数据不易更新,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破坏性地震波及半径通常要达到10…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害是人类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一次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叙述了地震灾害损失的特点及开展地震保险、设立地震灾害基金业务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开展地震保险、地震灾害基金业务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1.
Seismologists have begun to investigate the earthquake damage and assess the economic losses on the spot in the Yunnan area since the earthquakes with Ms6.7 and Ms6.9 that occurred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west of Menglia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on April 23, 1992. From 1992 to 2003, 50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Yunnan, and large amounts of data on seismic hazard have been accumulated. With focus on the major building structures, the paper makes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earthquake damage ratio, loss ratio and seismic hazard index in the areas with different seismic intensity of the 50 events, and presents the seismic hazard matrix of buildings for the Yunnan area.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ystematical theory of natural disaster, the intensity of disaster-causing factor and the frangibility of the disaster-bearing body decide the disaster degree (SHI, 1991, 2002). The building facilities is the uppermost disaster-bearing body in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system, as the population and fortune in the city are concentrated, the density of the housings is large, the antiseismic and disaster reduction of the city have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  相似文献   

13.
王盛泽 《华南地震》2010,30(1):82-91
从历史最大地震烈度分布图分析,可知揭阳、汕头、潮州三市位于Ⅶ~Ⅷ度高地震烈度区。该城市群地震灾害有以下特点:市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危险性大;地震时市区地震烈度高,地震灾害大,损失严重。采用宏观经济易损性的地震损失分析方法,重演该区的历史破坏性地震。分析表明:抓好该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是保持社会和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搜集到的2000—2018年滇西北地区M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运用线性叠加反演法进行应力场反演,分析了滇西北地区现今的构造应力状态,进一步探讨了应力张量方差的时空分布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显示:① 滇西北地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类型复杂,主要以走滑型(46%)为主,正断型(27%)次之;② 研究区的构造应力场具有整体的一致性和局部的非均匀性,呈现为NNW向挤压和ENE向拉张的走滑型应力结构,说明研究区受到来自NNW向的水平挤压作用,对该地区上地壳运动和断裂活动起主导作用;③ 滇西北地区的应力张量方差大都小于0.2,除北部一些地区外,应力场基本处于均匀状态。根据应力张量方差随时间的变化和后续地震可知,中强地震大都发生在应力张量方差值低于0.2的情形,且主要发生在应力张量方差减小即震源机制解趋于一致的过程中。空间上这些地震基本都发生在应力张量方差的低值分布区及其边缘,这一结果有助于判定发震地点和了解区域应力集中增强过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3-2003年30余次云南省地震的损失评估调查资料,建立了云南省农村乡镇各烈度区房屋建筑物损失与受灾人口的定量关系,初步建立了各烈度区水利设施损失、生命线工程损失与房屋建筑物损失的关系。以云南地区2004年-2005年4次地震为实例,用以上计算方法估算了4次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并与地震现场评估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实用性强,对一般性地震的模拟误差平均值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6.
2021年5月21日及5月22日,云南漾濞县与青海玛多县分别发生破坏性地震,主震震级分别为Ms6.4级与Ms7.4级。本文基于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方法,以多类型特征参数为输入建立地震预警震级估算模型SVM-M,离线模拟云南漾濞Ms5.6级前震、Ms6.4级主震以及青海玛多Ms7.4级主震的连续震级估算。结果表明:对于云南漾濞Ms5.6级前震,支持向量机方法在首台触发后1s可估算震级为5.6级,且随着首台触发时间的增加,估算震级一直在实际震级附近波动;对于云南漾濞Ms6.4级主震和青海玛多Ms7.4级主震,随着首台触发时间的增加,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于大震低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震级估算结果逐渐接近实际震级。同时,这3次地震的震级估算离线模拟表明:引入震源距的支持向量机方法(SVM-M1模型)对于震级估算有更好的稳定性,且在地震预警系统的震级估算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