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构造沉积学基本概念,在使用回剥法恢复古沉降速率和古构造活动速率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南部控坳断裂在断陷湖盆期的平面和垂向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类型与展布的控制作用.同时,将断层活动速率和断层构造样式相结合,认为不同构造样式对沉积体系类型也有重要控制作用,并分析了在该坳陷内不同构造样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所讨论的垂直构造是石油勘探中最常见的小尺度局部升降作用所引起的各种构造,按成因可分为跨塌构造、压实构造、底辟构造三类样式.垮塌构造样式是碎屑岩沉积盆地基底的碳酸盐岩地层长期被地下水溶解形成地下大溶洞,造成上部地层垮塌而形成的堑背形构造样式;压实构造由沉积压实作用所致,可分为基底古隆起披覆构造样式和差异压实披覆构造样式等;底辟构造(又称“挤入构造“)是塑性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底辟作用而产生的,分刺穿底辟和拱形底辟两种,或冷底辟和热底辟两类.莺歌海盆地发育众多的地震异常体,呈底辟状,但比较特殊,可称为气烟筒,与通常的底辟具本质之别.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中普遍发育垂直构造,它们与沉积作用同步发生,一般无明显的挤压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盆地构造样式及发展布规律研究是盆地构造研究的基础,对确定构造圈闭类型,指导油气勘测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将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归为14种基本类型,即生长逆断层,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反冲构造、生长背斜、断展背斜、给 背斜、滑脱褶皱、断鼻构造、裂陷伸展构造、局部伸展构造、斜坡带和横向构造变化换带,从动力学背景,基底卷入性、级别划分等方面讨论了构造样式的基本特征,对控制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类型和展布的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和定化阶段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南黄海构造样式的特征与含油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地震资料揭示,南黄海不同构造层内发育各具特色及多种类型的构造样式,主要表现有压缩、伸展和反转构造样式,分别有基底卷入型的压性断块和冲断构造、挤压背斜构造、潜山构造、穹隆构造、张性断块构造以及断层扩展反转褶皱构造、盖层滑脱型褶皱反转构造、单条冲断系负反转构造等。本文着重从剖面形态和平面展布分析各构造样式的特征,追溯它们在时、空上的相互联系和叠置关系,阐述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对构造样式的作用,认为这些构造样式是地壳挤压、伸展和走滑联合作用的结果,并探讨了油气赋存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盆地基本构造样式与天然气成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文章概述了近20 年来大陆构造与构造样式的研究进展。提出按照断裂的基本类型并结合大地构造环境的控制作用, 将沉积盆地分为伸展盆地( 引张型) 、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三种主要类型,并分别简述了它们各自的构造样式。然后,对不同构造样式的成藏特征、成藏类型及成藏带( 区) 分布进行了总结。并强调指出,在不同性质的盆地和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而不同的构造样式组合,又相应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6.
王辉 《中国煤炭地质》2011,(10):8-13,28
依据野外地表地质观测及地震、钻探最新的深部地质资料,结合对区域控煤构造认识,运用构造解析、构造应力场及地质力学分析等研究思路与方法,讨论了研究区控煤构造特征、构造样式以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三类六种控煤构造样式,即挤压构造样式(宽缓褶皱、叠加褶皱)、走滑构造样式(反"S"型褶皱、"入"字型构造)及伸展构造样式(掀斜断块、堑垒构造),其中以伸展构造样式发育为主要特征;研究区由东南向西北,构造变形强度由强变弱,先后经历了印支期南北向挤压、燕山中期北西向挤压和喜马拉雅期北东向挤压-走滑与北西-南东向伸展断陷作用;晚期形成的正断层不仅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而且成为奥灰水储集和运移的主要通道,增大了底板突水的可能性,使煤炭资源开发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疆塔里木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复合叠加的大型含油气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样式,笔者从形成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出发,将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样式划分为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三种基本类型,再根据构造的卷入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基底卷往型和盖层滑脱型两种类型,同时讨论了由于构造背景转化而形成的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构造样式及其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济阳坳陷几何学和一系列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盆区存在伸展式、走滑式、反转式等三种基本构造样式;按几何学和成因学特征,可进一步分为翘倾断块式、滑动断阶式、潜山披覆式、重力背形式、底辟等5种次级构造样式。伸展式是济阳坳陷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次级构造样式的发育和演化与地质体在坳陷中的构造位置关系密切:翘倾断块构造大部分形成在坳陷的缓坡带.滑动断阶构主要发育在坳陷的陡坡带,底辟构造常见于坳陷的洼陷带,潜山披覆构造多发育在盆地四周隆起区与洼陷中的潜山带,而重力背形构造大多发育在主断层的下降盘。盆地内的重力构造作用可随着沉积加厚作用的持续或加剧而逐渐增强,发育在济阳坳陷东部地区的一系列雁列式和帚状构造是郯庐断裂强烈走滑剪切作用的结果。研究证实,受早、晚白垩纪之交区域构造背景变化的影响,盆区应力场曾发生过从挤压作用向伸展作用的转换,导致济阳坳陷中的反转构造普遍发育,并具有东强西弱的时空演化规律。因此,走滑剪切式构造是郯庐断裂走滑剪切的结果,而反转式构造则是区域构造背景发生转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所讨论的垂直构造是石油勘探中最常见的小尺度局部升降作用所引起的各种构造 ,按成因可分为跨塌构造、压实构造、底辟构造三类样式。垮塌构造样式是碎屑岩沉积盆地基底的碳酸盐岩地层长期被地下水溶解形成地下大溶洞 ,造成上部地层垮塌而形成的堑背形构造样式 ;压实构造由沉积压实作用所致 ,可分为基底古隆起披覆构造样式和差异压实披覆构造样式等 ;底辟构造 (又称“挤入构造”)是塑性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底辟作用而产生的 ,分刺穿底辟和拱形底辟两种 ,或冷底辟和热底辟两类。莺歌海盆地发育众多的地震异常体 ,呈底辟状 ,但比较特殊 ,可称为气烟筒 ,与通常的底辟具本质之别。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中普遍发育垂直构造 ,它们与沉积作用同步发生 ,一般无明显的挤压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10.
从地震信息看中国东部垂直构造样式及油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讨论的垂直构造是石油勘探中最常见的小尺度局部升降作用所引起的各种构造,按成因可分为跨塌构造、压实构造、底辟构造三类样式。垮塌构造样式是碎屑岩沉积盆地基底的碳酸盐岩地层长期被地下水溶解形成地下大溶洞,造成上部地层垮塌而形成的堑背形构造样式;压实构造由沉积压实作用所致,可分为基底古隆起披覆构造样式和差异压实披覆构造样式等;底辟构造(又称“挤入构造”)是塑性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底辟作用而产生的,分刺穿底辟和拱形底辟两种,或冷底辟和热底辟两类。莺歌海盆地发育众多的地震异常体,呈底辟状,但比较特殊,可称为气烟筒,与通常的底辟具本质之别。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中普遍发育垂直构造,它们与沉积作用同步发生,一般无明显的挤压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11.
殷勇 《甘肃地质》2011,(1):28-37
脉岩与金矿化在时空上密切伴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西秦岭地区几乎所有金矿床矿区中都有大量各种类型的脉岩。文章从金矿密集区伴生脉岩主要特征、金矿床与花岗岩和脉岩的空间关系、金矿成矿与脉岩成岩时间相近、金矿成矿物质与脉岩和花岗岩同源等4个方面分析研究了脉岩与金矿化的密切关系。认为脉岩与金矿化是同一构造—岩浆活动旋回内区域地壳演化、壳—幔相互作用的系列产物,由此造成两者不仅在时空上密切伴生,而且物质成分上具有相同来源和继承演化的成因联系,岩浆侵入体和脉岩与成矿物质同源,时空密切相伴。  相似文献   

12.
资源危机金矿深部与外围找矿前景的若干判别标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资源危机金矿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前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首先分析了岩金成矿和危机矿山的一些基本特点,然后结合多年的找矿实践,从金矿具有“特殊性”的认识出发,提出了判断危机矿山深部与外围成矿远景的6条标志,介绍了在中国东部4个典型金矿山深部脑外围的找矿预测成果,表明在成矿物质丰富的矿化集中区内开展成矿预测的成功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玲珑花岗岩基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成玲珑花岗岩基的各个岩体具有不同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度。位于玲玲珑岗财基内部或边缘的金矿大都位于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大的玲珑岩体和云山岩体内,并且以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大于1.3的区域内的金矿最为集中, 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小的岩体或区域内金矿很少。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和金矿间密切控间关系可能表明了金矿的产出部位和岩体的变形强度间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苏丹东北部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勇 《地质与勘探》2011,47(3):505-511
文章在对苏丹东北部金矿区域构造背景、含金建造及金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哈塞、洁比特、瑞达和哈马迪等4个研究程度较高的典型金矿床的矿体赋存规律、矿床类型和金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认为该地区至少存在石英脉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和韧性剪切带等3种以上金矿床类型.金矿床的形成与岩石建造、构造作用关系密切,总结了苏...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采金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及环境污染。在研究环境污染问题时首先要调查评价采金矿山对北京市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及王都庄水源地”水质污染隐患。其次要查明金矿区及周边地区水、土、生物资源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6.
Variograms for gold and lead values from the Loraine and Prieska mines, respectively, indicate that data outliers can seriously distort and/or mask the real variogram patterns. Studies show that this problem is best overcome for these mines by 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data, and/or a suitable screening out of such outliers, and/or more robust variogram estimation procedures; the benefits are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when the basic data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已完成的“云南省黄金资源图文信息库”有关信息,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从金矿信息统计类比和金矿信息分形特征方面探讨了云南黄金的潜力资源,揭示了一些对黄金资源评估有实用价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张尚铎  王德怀  曹家孔 《安徽地质》2007,17(1):22-23,33
随着黄金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开采历史的延长,黄金矿山尾矿多采用库存方式处理,尾矿堆积量逐年增加,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库区周围环境污染,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尾矿库的修筑和维护管理工作.因此,对于1g/t左右的黄金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各黄金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的工作重点之一.铜陵地区的黄金资源开发,随着矿山开采年代久远,高品位矿石已成下降趋势,因此对往日排弃的尾矿显得重视起来.我公司通过对这种排弃的尾矿勘查、研究,经过经济分析,大部分尾矿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对于这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研究,为今后的黄金矿山可持续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克尧 《福建地质》2005,24(1):60-64
金矿是地质演化历史中的特殊产物,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本身已经历了长期、多期次的地质作用,形成后又受到多种、多次地质事件的影响,因此,现今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特点,是受多种地质因素联合控制的复合物。不同类型的金矿因所受控制因素的不同.其找矿标志也有明显的差异。在一个地区寻找金矿,要考虑多种地质因素联合控制的复杂性和类型的特殊性。在深入研究各类型金矿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全省主要金矿类型找矿标志,以期为省内的金矿勘查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Ashanti Belt, the results of fractal and Fry analyse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51 known mines/prospects of (mostly lode) gold deposits and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of their spatial associations with faults and fault intersections suggest different predominant structural controls on lode gold mineralisation at local and district scales. Intersections of NNE- and NW-trending faults were likely predominantly involved in local-scale structural controls on lode gold mineralisation, whilst NNE-trending faults were likely predominantly involved in district-scale structural controls on lode gold mineralis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patial analyses facilitate the conceptualisation and selection of spatial evidence layers for lode gold prospectivity mapping in the study area.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derived map of lode gold prospectivity and a map of radial density of spatially coherent lode gold mines/prospects results in a one-level prediction of 37 undiscovered lode gold prospects. The applications of quantified radial density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patially coherent lode gold mines/prospects result in an estimate of 40 undiscovered lode gold prospects. The study concludes finally that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discovered mineral deposits is the key to a strong link between mineral prospectivity mapping and assessment of undiscovered mineral depos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