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应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对火山岩进行构造环境、成因及岩源示踪时,首先必须在宏观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结合当时所形成的各类地质体岩石类型组合来恢复,它是宏观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其次,由于构造环境时空复杂性,需采用“两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是多元地球化学信息示踪,二是不同岩类的时空配套;第三,在选择判别图解时,弄清前人图解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和条件,切忌乱套瞎投.在此思想指导下,侧重对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霞若—拖顶地区两类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多元地球化学示踪,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东侧的基性火山岩产于大陆裂谷环境,而西侧中-基性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特征;(2)两者火山熔浆均源自富集地幔,东侧来自均一的富集地幔,而西侧富集地幔具不均一性;(3)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形成的构造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应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对岩浆岩进行构造环境、成因及岩源示踪时 ,首先必须在宏观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 ,结合当时所形成的各类地质体岩石类型组合来恢复 ,它是宏观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 .其次 ,由于构造环境时空复杂性 ,需采用“两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是多元地球化学信息示踪 ;二是不同岩类的时空配套 .第三 ,在选择判别图解时 ,需弄清前人图解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和条件 ,以正确投点 .在此思想指导下 ,侧重对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各磨茸中酸性岩体进行了常量、微量元素的多元地球化学示踪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振东  葛孟春 《地球科学》1999,24(6):558-562
应用常量元素,微量对岩浆岩进行构造环境在及岩源示踪时,首先必须在宏观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结合当时所形成的各类地质体类型组合来恢复,它是宏观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其次,由于构造环境时空复杂性,需采用“两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是多元地球信息示踪:二是不同岩类的时空配套,第三,在选择判别图解时,需弄清前人图解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手条件,以正确投点,在此思想指导下,侧重对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各带磨茸酸性  相似文献   

4.
皖南伏川蛇绿岩形成环境的地球化学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伏川蛇绿岩套,沿祁门-歙县-三阳坑断裂带分布,具构造侵位特征。在AFM图解上,具有拉斑玄武岩的演化趋势,但在玄武岩分类图解和Na2O/K2O-(Na2O K2O)相关图上,则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在微量元素含量和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上和在Ti-Cr、Ti-Zr判别图上,也接近岛弧火山岩而与洋脊玄武岩差别较大。又,根据其形成的地质环境为一古岛弧。通过PEE的模拟计算,伏川蛇绿岩可能是上地幔5%熔融的产物。由于变质橄榄岩中富集轻稀土元素,可以认为伏川上地幔是一种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东准噶尔造山带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奥依托浪格地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进行了火山岩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结合相关年代学成果,探讨了火山岩成因、形成环境与东准噶尔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具明显的陆相火山岩、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岩石组合基性端元以玄武岩为主,酸性端元为珍珠岩、英安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基性端元为钙碱—碱性性质,酸性端元珍珠岩、英安岩分别属于碱性、拉斑性质;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基性端元相对富集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h、Nb、Nd等高场强元素(HFSE),酸性端元强烈亏损Ba、Nb、Sr、Sm、Ti等元素,富集K元素;稀土元素显示两端元均为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特征;珍珠岩主、微量元素特征与整体具有明显差异。综合研究表明:该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端元来源于地幔岩的部分熔融,酸性端元英安岩来源于基性端元的分离结晶作用,珍珠岩则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地球动力学背景为俯冲洋壳的拆沉作用,造成软流圈热源上涌,引发地幔岩的部分熔融与岩石圈的伸展减薄,进而诱发下地壳镁铁质岩的减压熔融;构造环境为后碰撞伸展阶段晚期,并指示了板块链式缝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滇东地区的师宗-弥勒构造带是解决古特提期东延问题的关键,综合研究表明,该带是以多条断层为骨架,包容不同性质构造岩块的构造带。明显分隔两则不同岩石-构造组合、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师宗-弥勒构造带北段的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主要为碱性弱武岩,主元素以低TiO2、高Al2O3为特征,区别于高TiO2、低Al2O3特征的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高场强元素丰度类似于板内玄武岩平均丰度,Zr/Nb、Hf/Th值分别变化在5.6-13.5和0.9-1.3范围内,类似于板内玄武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LREE富集型,MORB标准化的微量元素配分型成为大隆起型,显示岩浆形成于板内裂谷构造环境。不活动元素协变关系也支持这一结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以低^143Nd/^144Nd、高^87Sr/^86Sr值为特征,类似于RioGrande裂谷玄武岩的同位素组成,εNd(t)值变化在+0.9-+3.2之间,显示岩浆源于轻微亏损地幔,并受到富集地幔物质影响。(^206Pb/^204Pb)i和(^207Pb/^204Pb)i和(^208Pb/^204Pb)i分别顷17.131-19.119,15.386-15.670和37.780-39.266之间,(^206Pb/^204Pb)i和(^207Pb/^204Pb)i具有正相关关系。△^206Pb/^204Pb和△^207Pb/^204Pb分别变化在5-24和21-61之间,显示本次研究的玄武岩来源于DMM和EMII混合组成的地幔,明显区别于具EMI特征的峨眉山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及年龄学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滇东师宗-弥勒带北段的基性火山岩晚古生代裂谷构造环境,指示华南大陆内部存在连通滇西特提斯的裂谷型深水海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位于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中段6个暗色超基性-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与稀土微量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其成因和起源条件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这6个暗色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属于钾质碱性-钙碱性系列,依SiO2含量包括超基性、基性(或中基性)岩类。岩石的Mg#值较高(54.53~79.81),属于高镁火山岩。所有岩石样品具有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Sr-Nd-Pb同位素显示,源区具有具有较明显的Dupal异常和EMⅡ型富集地幔端元的特征。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一致表明,本区多数暗色基性火山岩具有原生岩浆性质,其成因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源区显著的EMII富集地幔端元可能是扬子古陆和古特提斯洋的双向俯冲及俯冲的下地壳物质和古特提斯洋壳沉积物的再循环的物质记录。这套岩石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剪切和拉张构造环境,软流层地幔的上涌与俯冲的古特提斯洋壳沉积物和扬子古陆壳物质的混合,是诱发源区发生部分熔融的主要原因。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强烈的剪切和拉张,使这些岩浆直接快速喷发至地表,因此形成具有原生岩浆性质的火山岩。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东升庙矿区变质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本文对其产出特征、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变质火山岩为一套以玄武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其原岩为基性的玄武岩和酸性的流纹岩。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流纹岩属钙碱性系列,它们具有与火山弧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和Nd同位素特征表明其成岩物质来源于(亏损)地幔。构造环境分析表明,矿区变质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火山弧造山带。  相似文献   

9.
西准噶尔巴音达拉地区发育一套基性火山岩。哈尔加乌组火山岩以亚碱性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为主,属拉斑系列。基性火山岩富钠贫钾(Na_2O/K_2O=1.57~6.92),TiO_2含量0.90%~1.70%,高Al(Al_2O_3含量14.14%~20.51%)、低Mg(MgO含量2.28%~8.43%,Mg#为33.24~59.40),表明原始岩浆发生了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微量元素数据显示,稀土总量ΣREE为69.80×10~(-6)~120.69×10~(-6),轻稀土相对富集(La/Yb)_N=2.89~6.14,且分馏较好(La/Sm)_N=1.46~2.71,重稀土分馏较差(Gd/Yb)_N=1.19~1.94,仅部分样品具微弱的负铕异常(δEu=0.87~1.08)。微量元素具相对富集Rb,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相对亏损、Zr,Hf轻微富集特征。微量元素比值和相关判别图解表明,哈尔加乌组基性火山岩可能是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向石榴石相地幔橄榄岩过渡相较高程度部分熔融产物,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地壳物质混染。综合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相关构造判别图解及火山岩所处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巴音达拉地区哈尔加乌组火山岩的形成以板内大陆环境为主,兼部分弧火山岩特征,形成于俯冲碰撞造山期后的区域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赣南—粤北白垩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得出火山岩系形成于一种过渡性构造环境(介于强烈挤压与强烈伸展之间)。其中,基性火山岩形成于走滑相对伸展环境,岩浆源自较深部,具亏损地幔性质;酸性火山岩形成于走滑相对挤压环境,岩浆源自较浅部,以壳源组分为主。它们共同构成过渡性岩浆杂岩建造。  相似文献   

11.
东秦岭早古生代两条不同构造—岩浆杂岩带的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周鼎武  张成立 《岩石学报》1995,11(2):115-126
东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500Ma~400Ma)分别在北秦岭和南秦岭发育两条构造-岩浆杂岩带。北秦岭带由洋盆消减的火山杂岩和深成侵入杂岩组成,是活动陆缘挤压构造背景的产物;南秦岭带由辉长、辉绿岩体、岩脉,超浅成隐爆的碱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和粗面岩组成,是被动陆缘拉张裂陷环境的产物。它们平行造山带走向分布,南、北对峙,构成时空有序的构造-岩浆杂岩带。其形成的构造机制整体上受旱古生代古秦岭洋盆沿商丹一线的俯冲和消减作用的控制,造成北部俯冲挤压,南部拉张裂陷,同时南部的拉张裂陷也受陆壳之下地幔热柱上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西部变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及Sm—Nd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年代学等综合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变基性火山岩属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系列,其中存在较为典型的科马提岩,成岩年龄1165Ma±,即中新元古宙。对前人海南岛海西地槽或海西期裂谷观点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军营—邦溪—和盛构造变形带具构造-地(岩)层混杂岩带特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分布于甘肃北山北亚带西缘(双沟山—马鞍山北一带)的泥盆纪火山岩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局部见少量玄武岩。岩石硅碱成分显示为钙碱性系列,钠质类型;稀土总量为(65.48×10^-6~196.69×10^-6)。属轻稀土富集型,稀土配分型式为右倾曲线;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类似于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特征,具明显的ULE富集和Nb、Ti等的亏损;同时,从基性到中性熔岩的εNd(t)均为正值(6.46~6.59),暗示其源区类似亏损地幔源区。Y-Nb和Rb-(Y+Nb)构造判别图解显示本区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综合分析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该套火山岩产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带环境,属俯冲型火山作用,形成于俯冲造山带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4.
滇西洋拉矿区火山岩构造—岩浆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拉矿区的火山岩形成于石炭纪金沙江裂谷洋盆中段,其构造-岩浆类型有3:早石炭世羊拉岩组的富集型洋中脊拉斑玄武岩;晚石炭世里农岩组的洋岛钙碱性安山岩和洋岛碱性率武岩。各种构造-岩浆类型的形成均与地幔热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西南三江造山带火山岩—构造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岩石构造组合是指表示板块边界或特定的板块内部环境特征的岩石结合。中国西南“三江”造山带的火山岩可划分为五种火山岩-构造组合:洋脊型/准洋脊型组合,岛弧及陆缘弧组合,碰撞型组合,碰撞后组合及陆内拉张型组合。阐述了各种火山岩-构造组合的特点及构造含义。对在造山带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构造岩片”研究方法、地球化学判别图解的使用条件、准洋脊型火山型组合的构造含义、蛇绿岩带-火山弧的成对性、岩浆作用的同步性和滞后性、以及火山岩的深部“探针”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西天山加满特一带基性与酸性火山岩在时空上紧密伴生,其SiO2含量分别为41.89%~52.75%和74.79%~78.51%,具 有明显的Daly间断,属于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中的基性单元属于碱性系列,酸性单元属于钙碱性系列。对流纹岩 进行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获得其形成年龄为(294.2±0.8) Ma,属于早二叠世,其εHf(t)为较高的 正值(8.0~17.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Hf)平均值为468 Ma。通过对加满特一带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 型进行探讨,表明其不属于同源岩浆演化成因,其中玄武岩是富集石榴石地幔源区发生了尖晶石相橄榄岩向石榴石相橄榄 岩过渡相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岩是亏损地幔源底侵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二者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结合区域构造 演化,认为西天山在早二叠世已经进入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群火山岩建造成因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东昆仑祁塔格群中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安山岩等中,基性火山岩活动的证据,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火山岩形成于海沟-岛弧环境;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趋势为轻稀土元素略亏损的平坦型,与洋脊玄武岩类型;安山岩轻稀土富集;所有样品均具有轻微的Nb负异常和明显的Ti、P负异常。在各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主要落入洋中脊和岛弧环境。这一发现为证明新疆东昆他古生代岛弧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为进一步揭示昆仑造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是发育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古生代褶皱基底双重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盆地东北缘陆东—五彩湾地区发育大量的石炭系中、基性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熔结玄武岩、气孔-杏仁玄武岩与辉绿岩组成。其中、基性火山岩具有低钾高钛、高∑REE的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的REE配分曲线表现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的谱线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a、Nb亏损的现象,可能与板内拉张环境下地壳混染或地幔源区有富Ta、Nb的残留体有关,微量元素环境判别图解中大部分样品点落入板内玄武岩区域,少量漂向岛弧火山岩区,表现出主体为板内构造环境;高场强元素Th/Nb、Nb/Zr比值进一步表现出火山岩具有板内火山岩的特征。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中、基性火山岩应属造山期后伸展背景下的火山作用产物,但岩浆源区可能受到古洋壳板片俯冲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北秦岭黑河丹凤群岛弧火山岩建造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陕西省周至县黑河丹凤群有大规模安山岩浆活动的证据,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安山岩形成于典型的岛弧环境,如:轻稀土富集;在痕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丰度模型图上,所有样品均具有明显的Nb、Ti和P负异常;在Ba-Nb-Th-La图解上,所有样品均落在岛弧区等。由此可以推断黑河丹凤群有一套安山岩为主的岛弧火山岩建造。这一发现为证明北秦岭古生代岛弧构造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为进一步揭示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格架和演化历史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20.
陈喜峰 《地质与勘探》2010,46(1):113-119
为探讨炭窑口矿区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对其产出特征、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原岩为钾质细碧岩,属碱性火山岩,富集轻稀土和不相容元素,而亏损重稀土和相容元素(如Nb、Ta和Ti),具有与火山弧基性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稀土元素分配型式表明其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幔。通过构造环境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矿区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火山弧造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