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彦  周潮 《地下水》2011,33(2):150-152
通过阐述水资源供求平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纳了区域水资源供求平衡的方法和模型。针对延安地区水资源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了合理的预测方法,并构建了指标体系,对延安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需水量和供水量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和对策,为区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吴兴乐  曹真  何忠波  刘铁军 《地下水》2011,33(3):162-163
文章遵循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将"开源、节流、净化和预测"作为开发利用水资源达到供需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客观分析了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的供需现状,指出该区域水资源供需形势的较好区、中等区和较差区.从开源和预测两方面提出了该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陕北地区水资源需求综合预测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潮 《地下水》2011,33(2):122-124
通阐述水资源需求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基础上,归纳了区域水资源综合需求预测的方法和模型.针对陕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合理选择了预测方法,并构建了指标体系,综合预测了陕北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需水量,为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济源市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瑞  王小伟 《地下水》2010,32(3):132-134
完成了济源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需水量预测、水平衡分析,开展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研究;提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和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梁伟  隋保生  崔丽  杜琳 《地下水》2010,32(4):145-146
通过分析聊城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以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水、有效保护为聊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本原则,制定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以及总体布局为主的水资源综合规划,以促进聊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史中兴  费良军  薛才  赵新宇 《地下水》2019,(3):63-64,75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研究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及退水量预测对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灌区水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宁夏青铜峡灌区的实测资料,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年退水量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得出影响灌区退水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灌溉引水量、地下水位、降水量和蒸发量;建立了灌区退水量的多元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并对青铜峡灌区退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成果为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6)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全省的生态环境需水进行了分析预测,分析表明全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不高,但是仍然存在缺口,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提供分析预测也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配置及生态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目标多层次流域需水预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交互式递阶层次分解法构建流域需水预测系统,并在系统中纳入宏观经济水资源模型建立社会、经济、生态和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需水预测的多目标、多层次的结构体系。系统已在2000年进行的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柯礼丹 《地下水》2004,26(1):1-5,10
科学的需水预测是水资源规划和供水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过去,我国水资源规划部门对需水量的预测普遍偏高,造成对水规划和供水工程在不同程度上的误导.1987年,笔者在分析研究国内外预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人均综合用水量加趋势微调方法(以下简称人均用水量法)预测全国需水量,实践证明这方法是有效的,成果是可信的.本文介绍这一创新的预测方法的概念与其应用,与过去有关部门预测成果进行比较,并展望本世纪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以供水资源规划和供水工程建设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对秦皇岛市城市水资源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预测秦皇岛市在以1999年为基准年,不进行结构调整状态下的总体发展趋势,从中获取有关水资源的供需信息,然后进行水资源利用结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据此进行城市总体结构和水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研究,获得了秦皇岛市区水资源利用规划方案;将所得规划结果输入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规划方案实施后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后果进行了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基于集对分析的水资源变化趋势的统计预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根据集对分析(SPA)的原理和方法,对水资源变化趋势的预测进行了研究。利用前期的预测因子进行计算,可以使集对分析具有预测功能。通过反复调整预测因子各区段的分界值,可以使水资源要素计算等级和实际等级的历史拟合率达到最大,其结果是比较好的。这是对水资源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5,(5)
法库县地表水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差异很大,但地下水的储量很丰富。水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力。预测2015年用水总量、地下水用水量及地表水用水量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灌溉水利用系数0.55与规划2015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09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对法库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分析与需水预测,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数据依据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其理论模型初探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王在高  梁虹 《中国岩溶》2001,20(2):144-148
系统地论述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并阐述了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构建出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把LOGISTIC曲线应用于岩溶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最后借助于该模型用清镇市水资源统计资料对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本理论,以中型城市开封市为例,借助灰色系统原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开封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预测.通过对开封市现状年供水量与需水量统计分析,确认在超采地下水的状况下才达到该城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基于不同时期城市未来年份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考虑节水技术提高和先进节水措施的应用,结合对水资源供需量的趋势分析,预测结果为2010年余水,2020年缺水,表明未来开封市水资源紧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王成芳  马进 《地下水》2009,31(3):74-76
从水资源安全度内涵及研究思路出发,并以徐州市为例,在对现状和节水条件下的未来水资源供需水量预测基础上,计算了其水资源安全度.按安全、较安全、较不安全、不安全和极不安全5个等级对水资源安全度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资源安全特征及成因,佐证了建设节水型城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6,(4)
以抚顺市的城市需水量为例,综合分析了全市过去几年的需水特征,分析了抚顺市目前的用水现状和用水规律以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充分运用需水量的几种预测方法,预测了全市需水量,为今后全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方法的研究,通过揭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可有效地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突发和异常状况进行事前行为评价和预警,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此,借鉴有关学科领域对预警系统现有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概念和机制,从诊断、预测、评价和调控方面对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的主要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未来研究重点和主要发展方面的建议,包括:① 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概念界定;② 构建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③ 深入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整体研究;④ 重视实现水资源承载力预警动态性预测;⑤ 进一步加强水资源承载力调控措施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淮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演变情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特点、水资源演变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淮北地区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人文社会实际,采用100多个站点1956~2006年资料系列,提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资源演变规律定量定性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为水资源的需水预测、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承载力是制约坝上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选取水资源开发率、水资源利用率、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人均水量、生活需水定额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定量评价了张家口市坝上地区1993-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并结合已有资料预测2023年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坝上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上表现为逐步下降趋势,综合评分值从1993年的0.437下降到2013年的0.226,按照现有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方式,预测2023年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将低至0.188,水资源承载已接近极限,后续开发潜力小,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用水结构,拓宽取水渠道,缓解当地水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20.
阳谷县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飞  寇怀众 《地下水》2010,32(6):180-181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属严重缺水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突出,本文依据阳谷县近期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资料,对阳谷县水资源供需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能准确预测雨量,启动地表、地下蓄水工程,拦蓄雨洪资源,对地表、地下和引进客水资源优化调度等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