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GPS技术的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矿井安全开展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采煤工作的需要,合理地留设保护煤柱、节约煤炭资源,妥善安排采动区上方村庄搬迁时序等,需要提供矿区采矿条件下的准确可靠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本文结合在刘庄矿业有限公司建立的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了基于GPS技术的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处理方法。同时,根据目前的资料进行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初步分析,求取了观测站的初步参数。  相似文献   

2.
卡尔曼滤波在矿区地表下沉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卡尔曼滤波理论运用于煤层开采过程中地表下沉量的动态预报,通过建立矿山高程测量卡尔曼滤波模型,对地表移动观测站多期的观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同时动态预报各个观测站的状态。文中结合实例,从单个观测站多期的预报效果和整条观测线某一期的预计情况两个不同角度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卡尔曼滤波模型对地表移动观测站受煤层开采影响小的下沉预报能够获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利用微机技术处理和管理岩移资材的方法,阐述了自动绘制地表点移动变形曲线图专用软件的主要特点,提供了计算和制图方法。作者利用该软件整理了多个观测站成果,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GPS网外业观测成果质量检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刘庄矿为例, 通过对矿区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GPS控制网测量以及外业数据的初步处理,实现了对GPS网的重复边检核、同步环闭合差检核和异步环闭合差检核,提高了GPS外业测量的精度和效率,确保了外业成果的可靠性,为内业数据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为今后各期刘庄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测量提供了技术保证,实现了效益和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实测资料中测点的观测数据(如高程数据)缺失,不仅影响实测资料的完整性,更会对地表移动规律和参数分析产生较大影响,有必要对其修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以某矿区A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完整的实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插值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假定缺失的数据进行修复分析,通过研究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对处于非下沉关键期的缺失数据进行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结合淮南朱集煤矿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高程连接测量第一次全面观测,设计了首采面地表移动的三等水准控制网,利用抗差估计模型剔除粗差,结合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处理,并从精度、可靠性和置信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以后采集各个阶段的地表移动数据,求出参数并且得出结论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从而为朱集矿的后期采煤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刘庄矿业有限公司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高程连接测量和第一次全面观测,设计了首采面地表移动站的三等水准控制网,利用抗差估计模型剔除粗差,结合最小二乘估计模型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处理,并从精度、可靠性和置信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以后采集各个阶段的地表移动数据,求出参数并且得出结论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从而为刘庄矿的后期采煤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8.
合理地设计地表移动观测站,是准确预测矿山开采沉陷引起地表移动、变形的基础。本文分析变形观测站设计方法,对该方法做了详尽剖析。结合淮南矿区的地质以及地表综合条件,设计适合淮南地区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设计的算法模式,并采用VB和MapObjects进行了实现。最后,以淮南市潘北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为实验对象,结果表明:采用软件设计的地表移动观测站,能够有效反映沉陷区特征,且具有高效、可视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流动VLBI数据采集系统及其控制软件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流动VLBI观测站的研制与建设,介绍流动VLBI观测站的数据采集系统及其系统控制软件MOFS,在整个VIBI观测期间,MOFS软件控制数据采集系统的自动运转,并具有对系统参数的监测功能,长期的使用表明,流动VLBI观测站的数据采集系统及其控制软件很好地满足了我国流动VLBI观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赵娜娜  武枝 《北京测绘》2014,(2):104-108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过程十分复杂,它是许多地质采矿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目前,研究地表移动的主要方法是实地观测。通过测量获得大量的实测数据资料,然后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地质采矿因素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本文从观测站的类型、观测站的设计原则及内容、设站前资料收集、观测站设置地点选择、观测线的布设位置、长度、观测点的密度与建立等方面进行介绍,详细论述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是实现用户和地图可视化系统交互的关键环节,但对这一情况目前地图学界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拓宽用户界面的概念并介绍了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元素,通过分析现有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认知规律的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设计原则,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杨旭  翟翊 《测绘科学》2001,26(3):36-38
主要讨论研制基于彩色地图的地形三维数据快速采集系统。它通过对彩色地图图像进行分色、定向、跟踪等处理 ,能自动、快速地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提出了新的分色算法和数据压缩方法 ,分色算法简便、快速 ,有很大的先进性 ,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压缩方法有快速、完整地提取等高线特征点的优点。本软件操作简单 ,能自动快速得到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 ,为地图数据库的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3.
Automated GPS Data Analysis Service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Automatic analysis of geodetic-quality GPS data is available with the use of e-mail and ftp (file transfer program) as an interface to a computer at th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where precise transmitter parameters – GPS ephemerides and clock errors – are computed regularly. The interface is such that e-mail from an external user causes the JPL computer to fetch the user's data. The computer than analyzes the data, and places the results in an area accessible to the user. An e-mail to the user gives information on the location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which the user can subsequently fetch. Operations on the JPL computer are entirely automatic, and require essentially no labor.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讨论研制基于彩色地图的地形三维数据快速采集系统。它通过对彩色地图图像进行分色、定向、跟踪等处理 ,能自动、快速地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提出了新的分色算法和数据压缩方法 ,分色算法简便、快速 ,有很大的先进性 ,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压缩方法有快速、完整地提取等高线特征点的优点。本软件操作简单 ,能自动快速得到高精度的地形三维数据 ,为地图数据库的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5.
KCPIS的空间数据模型与用户界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治锋  陈军 《测绘学报》1996,25(1):63-66,62
本文介绍了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模型,以用户为中心的可视化界面和专用查询、统计、制图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地质体3维可视化是地质工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利用可视化的结果,可以将地质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形象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使之可以非常直观地、清楚地对地质体进行各种观察和分析。笔者在综合考虑各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文的建模数据——钻井数据的特点,采用广义三棱柱(Generalizedtri-prism,简称GTP)作为建模的体元对地质体进行3维建模,并对传统的基于钻井数据的3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做了一些改进,使GTP可以自动地、快速地剖分成四面体,以此来解决由于GTP的侧而不是平面所带来的问题。最后,利用VTK(VisuaIizationToolkit,简称VTK)可视化技术,开发了一个3维地质可视化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本文建模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进行了展示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Web网站中存在种类繁多的地理信息,但由于格式、用户权限等限制,用户多数只能浏览,并不能直接利用。为有效地利用网站中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本文介绍几种自动抓取Web网站中地理信息,并将地理信息转化成可直接利用的空间数据的方法,以实现批量操作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18.
在金属矿山井下测量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罗盘仪测量计算数据处理问题。由于其计算公式较为复杂,计算量大,手工计算不仅烦琐,而且常常出错。因此,本设计针对以上问题应用Visual Basic6.0编程语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编写矿山井下测量数据处理程序。程序采用多重窗体界面,界面清晰、易懂。程序对输入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输出数据格式符合常用测绘软件(南方CASS)数据格式要求,能减轻金属矿山地采测量工作者内业处理数据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可视分析引入到多源矢量空间数据可用性评估中,为用户提供探索发现数据可用性的环境。在论证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了多源矢量空间数据可用性评估可视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反映多源空间数据的同时,根据用户需求确定评估内容,触发相应模型计算并可视化表达,将用户需求、人脑认知通过交互界面和计算机算法模型相结合,允许用户按照自身需求了解不同数据的各种信息,帮助用户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知识,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ethodology for designing a WebGIS framework intended for automatically analyzing spatial data and updating statistics of interest with new information inserted daily by multiple users via a Web portal. A practical example is used on vehicle accident data for assessing risk in specific road segments. Two main blocks integrated together will be described: the collaborative block and the data‐analysis block. The former gives end‐users computer‐aided tools to view, insert, modify and manage data related to accidents and traffic monitoring sensors, whereas the latter is developed to automatically analyze the accident data coming from user's collaboration. Because different agencies can survey accident sites, a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is necessary – and a Web‐based solution is ideal – for permitting multi‐user access and data insertion. A centralized approach to process the data in real time is described in all its components. Server‐side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functions optimize performance by using dedicated libraries for spatial processing and re‐structuring the attributes associated with elements which are consequently re‐classified for correct color‐scaling. The end‐product is a system that provides a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front‐end tools for user collaboration and back‐end tools to update accident risk statistics in real time and provide them to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