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龚丽文  陈丽娟  郭卫英  陈涛  唐小勇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5):1087-1094,1102
奉节钻孔应变前兆异常对应震例较远,前兆异常机理不明确。结合其他观测数据和历史背景资料,对比分析该异常的可信度及观测物理意义,并进一步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其前兆异常机理。结果显示:奉节钻孔应变的趋势变化与附近的其他观测资料较吻合,能记录到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信息。数值模拟分析认为该台位于扬子地台四川台坳东缘,扬子地台基底较硬,具有很好的应力传递性;地台边缘岩性破碎较软,受力易变形,对块体另一端的应力较敏感。因此,奉节钻孔应变趋势异常变化是区域应力场应力传递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河北阳原2井水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北阳原2井水氡资料的趋势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对水氡与气温的负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该井水氡资料的映震能力作了统计分析和R值评判。结果表明,河北阳原水氡资料从长期到中短期的异常变化与该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根据中短期异常可得出4个月以内中等地震发生的概率为66.67%。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服务于地震预报的工作站辅助系统。该系统借助于数据库和知识库帮助我们检测地震资料中的异常并且对其加以评价,当我们对资料绝对值的变化有举趣时,可根据该资料的样本特性采用诸如AR模型或各种点过程的统计模型。当我们关心资料的定位变化时,采用模糊模型,这些模型可尝试性地检测资料中的异常变化。数据库不仅包括现代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而且包括从历史文件中发现的地震。模糊信息恢复功能是为处理历史文件中的资料提供方法。在知识库方面,以往主要地震研究实例的准则和结果贮存在模糊图中,通过使用三维/二维图窗,该系统的操作得到了简化。  相似文献   

4.
1987年1月8日甘肃迭部5.9级地震与地形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7年1月8日甘肃迭部5.9级地震前,该区域的地壳形变中长期背景和定点台站连续观测资料的震反应异常,分析研究了这此异常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龙羊峡附近的流动重力监测资料和精密水准复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1996年12月-1997年3月龙羊峡震群前后该地区的重力场和地壳垂直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震前重力场变化异常,临震前形成重力变化密集带,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密集带上,震后重力变化密集带消失,重力场变化平衡,垂直形变平缓。  相似文献   

6.
观测场地漏电导致的地电场观测异常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弥渡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系统及观测环境相关项目进行逐项核实、分析,结合观测资料的异常变化特征,进行重点排除、查找,找到引起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原因是观测场地附近路灯线路漏电所致,判定该异常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7.
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ZD9A-Ⅱ地电场仪试运行期间记录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记录的数据中,甄别出异常变化形态,分析了造成异常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地电场仪自运行以来,该仪器能较好地反映测区地电场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晋8-1井10年来的观测资料,对争议较大的两次变化,有了初步认识,发现该井水位对区域内的中小地震反映尚好,震中距、异常幅度、异常时间和地震震级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和其它前兆资料基础上指出,1990年景泰6.2级地震前后甘肃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异常具有变化速率小,起始时间不同步,异常反映的力学性质不一致等特征,其中以异常变化速率小最为显著。该特征与地壳形变及地震活动性异常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分析,认为景泰6.2级地震前甘肃东南部地区出现的群体异常是共和7.0级地震和景泰6.2级地震的区域性前兆,震后该区持续的异常变化反映了强震后大范围内的应力调整过程。甘肃东南部地区构造环境特殊,该地区可能是南北地震带第5、第6强震组的共同调整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腾冲台水平摆资料分析了近年来滇西地区范围内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发现震前资料出现了反映地震孕育过程的异常变化,重点对该地区中强震前短临异常的变化特征进行探讨,为使用腾冲台水平摆资料进行识别以及捕捉地震短临异常,预测地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测氡仪对比观测研究是探索仪器运行规律和提供可靠地震研究数据的支撑。文章基于使用AlphaGUARD P2000测氡仪作为无源标定仪器对DDL-2测氡仪进行溶解氡的校准实验,开展DDL-2测氡仪氡浓度响应研究以及DDL-2测氡仪和FD-105K测氡仪对比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校准K值的偏差值都在4.827 6%以内,满足目前地震监测观测技术要求和仪器标定要求;(2)DDL-2测氡仪可描述动态的水氡浓度,使用Origin 2018数据分析软件对氡浓度绘制拟合曲线,为氡值变化过程提供数学模型,鼓泡过程中水氡浓度经历迅速上升期、平缓期和稳定期,稳定后氡浓度变化幅度约为5.0 Bq/L,并且变化形态不尽相同;(3)使用Origin 2018对比分析数据,发现DDL-2测氡仪与AlphaGUARD P2000测氡仪较FD-105K测氡仪氡浓度日变化响应更灵敏且氡测值曲线吻合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丰满地震台水氡近2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水氡含量动态变化和异常现主其与远域地震活动的关系,讨论了构造条件和地球化学环境,认为丰满地震台水氡含量变化与区域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使其成为映震敏感点。  相似文献   

13.
在广从断裂带共布置5条氡气测量剖面,利用FD-3017RaA和CDI-2000两种氡探测仪快速测定其浓度,得到土氡含量曲线图和等值线图,并分析氡异常曲线的特征,得到如下结论:广从断裂上土壤氡具有明显的峰值异常特征,通过异常峰值位置能很好地圈定断裂或隐伏断裂的位置和断裂带的宽度;利用峰值异常的几何形态能很好地判断断层的倾...  相似文献   

14.
应用断层气氡进行地震监测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许秋龙  王瑞平 《内陆地震》1997,11(2):160-167
概述了断层气氡观测点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和观测条件,用最优周期谱持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曲线具有“冬高夏低”的年动态变化和固体潮变化特征。其中固体潮变化是断层气氡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的力不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个地下流体观测点的资料,对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前兆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带内观测点的水氡趋势异常及水化、水位群体异常及频次异常与断层平均形变速率呈同步变化.地下流体群体异常频次的累加值曲线在地震前表现为指数加速变化图形.(2)震源外围240km范围内的水氡中短期趋势上升异常,表现为由震源逐渐向外围扩散的特点.在短临阶段各测点水氡的异常变化基本同步.(3)流体短临前兆出现明显的起伏加剧和层次现象,突出的表现是流量、断层气日变化在临震阶段出现3次加剧,且异常幅度一次高于一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对华北、南北地震带等大范围内20多个(总共约40个)主要水化学(水氡)观测点近20年连续变化曲线的分析,发现1966-1976年地震活动高潮期均呈现趋势性高值异常,突变异常比较普遍。1977-1985年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期则呈现平稳的正常值变化,只是在局部地区的个别测点出现短趋势异常或突变异常。由此认为地震活动高潮期大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大范围水化学异常场,这是预报连发性大震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40个地下流体观测点的资料,对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前兆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带内观测点的水氡趋势异常及水化、水位群体异常及频次异常与断层平均形变速率呈同步变化.地下流体群体异常频次的累加值曲线在地震前表现为指数加速变化图形.(2)震源外围240km范围内的水氡中短期趋势上升异常,表现为由震源逐渐向外围扩散的特点.在短临阶段各测点水氡的异常变化基本同步.(3)流体短临前兆出现明显的起伏加剧和层次现象,突出的表现是流量、断层气日变化在临震阶段出现3次加剧,且异常幅度一次高于一次.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1990年以来地震测项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90年以来的青海省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对不同年份的地震预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年度预测在基本准确标准以上的的预测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频次、水氡、应力应变、缺震、GL值、b值、震级平静、能量蠕变曲线、地温、震群等10个测项在基本正确的预测中出现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相似文献   

19.
黄仁桂  赵影  李雨泽  汪世先  罗齐彬  肖健 《地震》2019,39(2):183-190
根据氡观测仪的氡室校准和氡气固体源校准两种校准方式的实验结果, 讨论了使用标准仪器校准氡观测仪器的可靠性问题。 用国际公认的计量传递仪器AlphaGUARD P2000Pro或AlphaGUARD P2000F测氡仪作为氡气溯源仪器, 对九江地震台FD-125氡钍分析器的三个闪烁室进行了氡室校准、 氡气固体源校准和仪器校准三种方法实验, 得到标准仪器校准、 氡气固体源校准得出K值相对氡室校准结果偏差均小于6%, 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的校准结果均符合目前氡观测计量溯源技术要求, 能达到与国家氡计量刻度相统一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测逸出氡替代模拟测水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建华  邢玉安  朱自强  叶威  林文峰 《地震》2002,22(4):100-105
模拟测水氡方法已有40年历史, 氡浓度异常变化预测地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 人们逐渐认识到自流井中逸出气氡的信息量和异常量远远大于溶解氡, 随即开始对逸出气氡的微动态进行研究, 并在“九五”期间研制出目前国内功能、技术性能指标最佳的数字化测氡仪。然而数字化观测逸出氡能否代替模拟观测水氡存在不同意见, 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和观测气氡实际震例的研究, 阐明模拟测水氡和测逸出氡的差异和一致性, 认为有逸出氡的井、泉测逸出氡完全可以代替模拟测水氡, 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