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肖琪  宋文隆 《台湾海峡》1996,15(2):127-136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构造可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闵浙中生代隆起区、台湾峡新生代坳陷区和台湾新生代岛弧褶断区。其中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由海峡的主体和台湾西部兵陵平原区组成,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台湾屈尺-老浓断裂带和粤滨外深断裂带。本文在以往海峡西岸东南海海长东-南澳断裂带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台湾海峡、特别是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各次一级构造单元的深部地质结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特征、断裂构造、火成岩分布和地  相似文献   

2.
台湾海峡的底质类型与沉积分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湾海峡的范围,我们取福建北茭嘴至台湾富贵角连线为北界,广东南澳岛至台湾鹅銮鼻一线为南界,这两线之间的海域称台湾海峡(图1),它沟通了我国东海和南海。从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海洋水文特征等观之,它与东海的联系大于南海,故常把它作为东海的一部分,或是一个过渡性的独立区。我所1971年参加了福建海岸带调查,尔后又陆续搜集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的地球物理、地质构造、沉积地貌等资料。据此,本文对下列问题作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隆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主要沉积凹陷,自晚白垩世以来,共经历了裂陷期、裂后沉降期和区域沉降期等3个构造演化阶段,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基隆凹陷为一被断层复杂化的半地堑凹陷,属于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新生代自西向东可划分为西部缓坡断阶带、中央洼陷带和东部陡坡带3个构造带。始新统至中新统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表明基隆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台湾海峡盆地西部为研究对象,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选取能控制区域构造格局的2条典型剖面,运用2D Move软件分别对其进行平衡剖面恢复,并计算出各剖面不同时期的伸展量、伸展率和伸展系数,初步计算各凹陷在不同时期的基底构造沉降量,以此为基础对台湾海峡盆地西部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的伸展强度和基底构造沉降量在始新世和中新世之间均急剧减小,反映渐新世是一个构造转换时期;(2)研究区在新生代表现为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持续断陷作用—中始新世差异升降—始新世末至渐新世隆升剥蚀—中新世之后稳定缓慢坳陷沉积;(3)台湾海峡盆地在新生代大致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断陷演化阶段、中新世坳陷演化阶段和上新世—第四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辽东湾北部河口区现代沉积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该区所处地质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华北断坳下辽河断陷带,该断陷是沿郑庐断裂系于中、新生代形成的大陆裂谷型断陷盆地.该区自第三纪以来一直沉降,并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层,表层为现代沉积.  相似文献   

6.
在祖国的福建省与台湾岛之间,隔着一条狭长的海峡——台湾海峡,它不仅是台湾省与福建省的自然分界线,也是东海和南海的连接区。台湾海峡是一个略呈喇叭状的狭长水域,北连东海,南接南海,呈东北——西南走向。通常以福建平潭岛与台湾富贵角的连线为其北界,宽约172千米;以广东省的南澳岛与台湾岛的鹅銮鼻的连线为其南界,宽约370千米。南北长440千米,面积约7.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约80米,最大深度约1400米。  相似文献   

7.
台西盆地是我国投入工作量较少和在盆地西部(海峡中心线以西)油气勘探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但是在盆地东部(包括海峡中心线以东和台湾陆地地区)已经有相当的油气发现。通过对海峡两岸油气地质与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的调查研究和二维地震剖面分析表明,台西盆地是直接遭受菲律宾海板块俯冲作用和台湾地体独特弧陆碰撞构造作用影响的含油气盆地。碰撞岛孤前锋与岛弧带地震活动频繁,严重破坏了盆地原型的地质构造特征。台西盆地早期为断陷盆地性质,晚期为典型岛孤后盆地性质,构造区划为东西两个坳陷带发育四凹两凸。中新生代沉积盆地表现为典型下部断陷型和上部坳陷型盆地结构,最大沉积厚度8000~10000m,沉积主洼形态较好,晚—早第三纪是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  相似文献   

8.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琼东南盆地是发育于南海西北部的新生代张性断陷盆地。始新统和早渐新统崖城组属过充填型或平衡充填类型,在盆地各个断陷内均具有砂岩-泥岩-砂岩三重沉积充填结构;晚渐新统陵水组在北部坳陷带属过充填及平衡充填类型,发育砂岩-泥岩-砂岩三重沉积充填结构,而在中央坳陷带则属由砂岩-泥岩二重沉积充填结构组成的欠充填型。古近纪盆地的沉积充填结构演化反映了始新世-早渐新世断陷阶段与晚渐新世断拗阶段的盆地演化历史,其中,晚渐新世盆地断拗阶段的发育是南海海底单期扩张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南海东沙隆起及其周围坳陷的地质演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德生  姜仁旗 《海洋学报》1989,11(6):737-741
南海北部陆架由陆壳边缘的一系列断陷-拗陷盆地和隆起组成。早白垩世以前与华南板块连为一体。燕山期第三幕(晚拉拉米运动)形成北东东走向的狭长大陆裂谷盆地。古新世和始新世裂谷盆地进一步拉张和扩大,形成珠一、珠二和珠三坳陷。东沙隆起介于珠一和珠二两个坳陷之间,面积约28000平方千米。其地质演化分为四个阶段:(1)晚白垩世至古新世块断活动时期。(2)始新世至渐新世上升与剥蚀时期。(3)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持续沉降时期。(4)中中新世至目前的非补偿沉积时期。因此,东沙隆起为一有较好远景的油气富集构造带。  相似文献   

10.
台湾海峡介于台湾岛与大陆之间,是东海与南海的通道.关于台湾海峡范围的划分,海峡之东常以台湾岛两端(北为富贵角,南为鹅銮鼻)为界;海峡之西以大陆的平潭岛等为北界,东山岛或南澳岛为南界.为了更客观和准确地划分台湾海峡范围,本文根据海洋地理学中"海峡"的概念及对世界海峡类似实例的分析,并按照台湾海峡区域地形、地质等特征进行了分界.作者认同台湾海峡北口位于福建省平潭岛至台湾富贵角,但认为其南口应位于广东南澳岛至台湾曾文溪河口南岸.在此南、北口之间为台湾海峡范围.台湾海峡地形、地质等特征明显,与台湾及大陆紧密关联,并具有东海延伸入内的特点.而北口之北的闽东北海底,海峡特征明显消失.此南口为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其南属于南海的台湾浅滩及其外缘,其地形、地质特征也与海峡的显著不同.本研究结果对于更准确地划分台湾海峡范围及区域海洋研究与实践等方面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湾海峡海底地貌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一、引言作者自1931年以来,观察了福建海岸地貌,参考了有关海图和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民间访问、地方志记载等资料的分析,于1962年写成本文。最近,一位老同学解译了遥感图象,其结果与本文相似。因此,作者对原文作了修改,供有关方面参考。台湾海峡位于闽浙隆起带和台湾双岛弧之间的地质构造沉降带上。海峡的海底地貌和亚洲大陆板块的发展变化、第四纪古气候的变化紧密相联。第四纪以来的海进、海退,也影响到海峡两岸古文化的交流。因此,研究台湾海峡的海底地貌,有助于探讨台湾及其两岸的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海平面变化和考古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台湾海峡分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成 《台湾海峡》2010,29(2):149-153
台湾海峡介于台湾岛与大陆之间,是东海与南海的通道.关于台湾海峡范围的划分,海峡之东常以台湾岛两端(北为富贵角,南为鹅銮鼻)为界;海峡之西以大陆的平潭岛等为北界,东山岛或南澳岛为南界.为了更客观和准确地划分台湾海峡范围,本文根据海洋地理学中"海峡"的概念及对世界海峡类似实例的分析,并按照台湾海峡区域地形、地质等特征进行了分界.作者认同台湾海峡北口位于福建省平潭岛至台湾富贵角,但认为其南口应位于广东南澳岛至台湾曾文溪河口南岸.在此南、北口之间为台湾海峡范围.台湾海峡地形、地质等特征明显,与台湾及大陆紧密关联,并具有东海延伸入内的特点.而北口之北的闽东北海底,海峡特征明显消失.此南口为东海与南海的交汇处,其南属于南海的台湾浅滩及其外缘,其地形、地质特征也与海峡的显著不同.本研究结果对于更准确地划分台湾海峡范围及区域海洋研究与实践等方面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东海陆架盆地西部瓯江凹陷的构造单元属性,指导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本文在前人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演化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分析、海陆对比研究等工作。综合研究认为,瓯江凹陷为白垩纪断陷红盆,缺少侏罗纪地层,其断裂构造特征、白垩纪沉积建造和火山岩活动等类似于浙闽隆起带,而瓯江凹陷以东的闽江凹陷为白垩纪和侏罗纪的断坳转换盆地,沉积环境为海陆过渡相—海相。地震剖面上闽江凹陷与其东侧的基隆凹陷构成一个向东倾斜的整体。海陆对比显示,瓯江凹陷与浙闽隆起侏罗纪时均处于隆升剥蚀,白垩纪时均处于断裂拉张。因此,推测瓯江凹陷与浙闽隆起带具有相似的构造单元属性,属于浙闽隆起带的一部分,其中生代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能比闽江凹陷差。  相似文献   

14.
南海东北部中生代海相地层的分布及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东北部的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东沙隆起、潮汕坳陷和台西南盆地等4个地质构造单元中,除发育巨厚新生代地层外,还发育并保留较厚的早白垩世和早侏罗世海相地层.这些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表现为大角度倾斜、可连续追踪和中低频的反射层序.由叠加速度推算的层速度为4.3-5.0km·s-1.这些中生代地层具坳陷型沉积特征而与新生代断陷型充填式沉积明显不同,残存厚度约4 000-5 000m.东沙-澎湖-北港隆起带是中生代华南地块与南海地块的缝合拼接带.该拼接带显示为地壳增厚和高磁异常,古特提斯在此消亡.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区海洋带位于福建省莆田县南部兴化湾以西、湄州湾以东的半岛和岛屿地带,属于山地丘陵海岸,面积约700多平方公里。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和14C同位素年代测定等研究认为,就我国目前已有关于各地海岸带升降问题的研究报道来看,本研究区海岸带三千多年以来断块差异升降运动强烈,其升降幅度、变化频率和速率是罕见的。通过对海岸带沉降的研究发现,本研究区的强烈沉降往往与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另外还发现,本研究区从海域的岛屿到大陆的半岛为两条北东向断隆带-断陷带所组成的现代差异升降带,并超越本区向北东延伸。  相似文献   

16.
南海前新生代基底与东特提斯构造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合分析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多方面资料,将南海海域控制新生代主要沉积盆地的基底划分为6个区:北部湾古生界断堑基底区、莺歌海古生界走滑拉分基底区、琼东古生界断陷基底区、西沙北古生界裂谷基底区、西沙南古生界走滑伸展基底区和南沙古-中生界伸展基底区。通过区域地质分析.初步重建了该海域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该海域新生代沉积基底在前新生代时期与其北面陆上云开地区同处于特提斯构造域中,形成于古特提斯构造域背景之中,为东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特提斯的东延段在研究区有3个分支,即云开北、琼北、琼南3个海盆,分别表现为现存的云开北、琼北、琼南等缝合断裂带,使该区新生代沉积基底表现出明显的分区性。自晚古生代以来,伴随古、中特提斯的成生、消亡,该区新生代沉积基底经历了5个阶段的演化,其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拆沉-去根-释压熔融是其主要动力机制,造成了特提斯构造演化上的序列性和叠置性。  相似文献   

17.
以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总结了研究区的沉积-构造演化阶段。研究表明:东部坳陷断裂发育,F1、F2断层为最重要的控制性断层,其次为F9、F10、F11、F8断层,同时在研究区识别出了伸展、挤压、扭动、反转等构造样式;结合构造研究与沉积发育史,将东部坳陷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侏罗世初始断陷期、晚侏罗世断陷扩展期、早白垩世断拗期、早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构造反转期、渐新世强烈断陷期、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构造反转期、中新世-第四纪区域沉降期。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参考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东部坳陷的成因机制:中侏罗世,研究区的初始断陷与块体逃逸的伸展作用有关;晚侏罗世,板块俯冲导致地壳减薄,东部坳陷持续断陷;早白垩世,由于伊泽奈崎板块运动行为变化使郯庐断裂左行走滑,在区域左旋并伴随热沉降的同时研究区发生断拗;晚白垩世,板块正向俯冲导致东部坳陷挤压反转并持续至始新世;渐新世,因太平洋板块转向、俯冲带后撤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郯庐断裂带右旋,研究区在右旋张扭背景中强烈断陷;渐新世末,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速率、印度-欧亚板块远程效应的增强及俯冲带抑制作用,研究区再次发生构造反转;中新世-第四纪,东部坳陷因岩石圈热衰减发生区域沉降。  相似文献   

18.
以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总结了研究区的沉积-构造演化阶段。研究表明:东部坳陷断裂发育,F1、F2断层为最重要的控制性断层,其次为F9、F10、F11、F8断层,同时在研究区识别出了伸展、挤压、扭动、反转等构造样式;结合构造研究与沉积发育史,将东部坳陷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侏罗世初始断陷期、晚侏罗世断陷扩展期、早白垩世断拗期、早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构造反转期、渐新世强烈断陷期、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构造反转期、中新世-第四纪区域沉降期。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参考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东部坳陷的成因机制:中侏罗世,研究区的初始断陷与块体逃逸的伸展作用有关;晚侏罗世,板块俯冲导致地壳减薄,东部坳陷持续断陷;早白垩世,由于伊泽奈崎板块运动行为变化使郯庐断裂左行走滑,在区域左旋并伴随热沉降的同时研究区发生断拗;晚白垩世,板块正向俯冲导致东部坳陷挤压反转并持续至始新世;渐新世,因太平洋板块转向、俯冲带后撤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导致郯庐断裂带右旋,研究区在右旋张扭背景中强烈断陷;渐新世末,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速率、印度-欧亚板块远程效应的增强及俯冲带抑制作用,研究区再次发生构造反转;中新世-第四纪,东部坳陷因岩石圈热衰减发生区域沉降。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卫星重力场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998年公布的EGM96全球重力模型,计算了南黄海区32°~37°N、120°~126°E范围内的2~360阶卫星重力场,分析了该区的卫星重力异常场特征,将南黄海区的卫星重力异常划分为8个异常区,长期的板块运动结果控制了该区的重力异常格局。晚二叠纪至早三叠纪,华北与华南古陆在秦岭—大别山—胶南—临津江带碰撞对接,南黄海区经历了一次造山运动,由此产生的挤压剪切形成南黄海盆地雏形,当时的沉积中心在南黄海中部隆起区。侏罗纪—白垩纪,Izanagi板块在亚洲大陆下向西北方向俯冲,南黄海区发生了剧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晚白垩世,在拉张构造环境下发生张裂裂陷作用,南黄海区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分别裂陷,出现雏形,揭开了新生代盆地的序幕。新生代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运动促使原坳陷区即中部隆起区上升,南、北两个断陷盆地发展成为两大坳陷。晚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南黄海盆地进入区域沉降阶段。  相似文献   

20.
王爱军  叶翔  陈坚  黄财宾 《海洋学报》2015,37(1):125-136
运用时间序列的沉积物捕获器对海岸与陆架海域沉降颗粒物进行采集,估算沉降通量,并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分析沉降颗粒物的来源、组成、时空变化及控制因素,可以为海岸与陆架沉积动力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福建罗源湾的实验表明,夏季罗源湾潮下带小潮至中潮期间的沉降通量为133.20~256.18g/(m2·t);由中潮向大潮变化期间单个潮周期的沉降通量明显增大,台风过后的大潮期间的沉降通量为373.99~590.51g/(m2·t);台风显著影响期间的沉降通量为746.34g/(m2·t);粒度分析及水动力观测结果显示,观测期间罗源湾潮下带沉降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台湾海峡西北部内陆架海域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海域近底部悬浮颗粒物沉降通量最大值为13.34g/(m2·d),由小潮向中潮沉降通量逐渐增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底部温盐跃层层位上移,近底部垂向混合作用增强,致使底部再悬浮沉积物向上扩散,并最终被沉积物捕获器捕获。沉积物捕获器可以接收到再悬浮沉积物,结合底部边界层过程的观测研究,可以深入认识海底沉积物的侵蚀、沉降及埋藏过程,在研究海岸与陆架区沉积动力学、泥质区沉积记录的形成过程与保存潜力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