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学报》2009,31(4):449-456
应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NIOSⅡIDE开发软件和SOPC Builder工具,采用cycloneⅡ系列FPGA 芯片EP2C35,设计了质子式旋进磁力仪原理主机硬件平台.构建和配置了NiosⅡ软核处理器、IO 接口电路及传感器控制电路,编写了全数字锁相环、等精度计数器等硬件单元的VHDL代码,实现了质子旋进式磁力仪器原理主机核心电路的单芯片系统逻辑设计.研究了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配置技术,并建立了基于NiosⅡ软核处理器的linux交叉编译环境,成功将linux移植到NiosⅡ环境中.在该系统下编写了主机硬件平台的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程序,实现了原理样机各设计功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质子旋进磁力仪是根据拉莫尔旋进效应设计的精密静磁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携带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地质调查、矿产与油气勘探、考古、未爆炸物探测、沉船打捞等领域.灵敏度作为磁力仪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其性能具有决定作用.本文以一款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为例,讨论高灵敏度质子旋进磁力仪的设计.在详细描述质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仪器设计与测试之后,本文重点讨论了磁力仪灵敏度评价方法和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极化电流为0.8A,极化时间为1.6s时,新型质子磁力仪的信噪比可达27/1,灵敏度可达0.1 nT.  相似文献   

3.
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兴  柴剑勇  黄晖  黎珠博  晓英 《华南地震》2009,29(4):95-102
针对自主研制的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的硬件系统的技术特点,结合具体测量中的一些实际情况,基于Microchip公司的P1C16F877A芯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测控软件;系统的介绍了该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与程序流程,分析了其技术特点与优势.并在测量大地总场值的实验中,与加拿大GEM公司生产的DiDd三分量磁力仪测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们的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在测量精度与准确度上接近DiDd三分量磁力仪,而在成本仪器体积与重量方面,则明显优于DiDd.  相似文献   

4.
自1953年Varian实现质子在地磁场中旋进实验以来,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核子旋进式磁力仪。由于它的稳定性好、携带方便和操作简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研究的需要,质子旋进式磁力仪在性能和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有关的资料和文献得知,国内外一般的仪器观测精度在一伽马左右。国外观测精度较高的有日本柿岗地磁台的MO——PK型磁力仪,灵敏度为0.1伽马,观测精度为0.2伽  相似文献   

5.
受制于当时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质子磁力仪存在电路复杂、元器件分立过多等不足之处,在确保观测原理不变的情况下,选取PIC16F877A作为主控芯片应用于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中。介绍了整体的硬软件设计,同时与加拿大GEM公司生产的DiDd三分量磁力仪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测量精度及准确度上两者非常接近,新型质子旋力进磁仪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定向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补偿线圈电流允许误差 ,补偿线圈轴定向应满足的关系式和给出的允许误差 ,研究并给出了实现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各定向标准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半航空瞬变电磁信号源是调试与验证半航空瞬变电磁接收机的信号灵敏度、频率响应和噪声水平等关键性能指标的重要设备.无人机电磁干扰和线圈运动噪声是半航空瞬变电磁接收系统相对于地面瞬变电磁接收系统"特有"的噪声,目前通用信号源无法满足半航空瞬变电磁接收机室内调试和标定的需求.首先通过分析半航空瞬变电磁信号模型和无人机电磁干扰及线圈运动噪声模型,建立了输出信号及噪声的产生方法,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运用DDS技术和SOPC技术,调用Nios II软核设计了信号产生模块,能够产生瞬变电磁信号并叠加无人机电磁干扰和线圈运动噪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PC机和D/A电路研制了半航空瞬变电磁接收机专用测试装置.测试结果表明:测试装置的信号分辨能力达到100μV,同步触发信号与信号输出时延小于2μs,满足仪器测试与标定需求.  相似文献   

8.
黎珠博  柴剑勇  黄晖  严兴 《华南地震》2010,30(2):119-122
新型质子旋进磁传感器在传统探头的基础上,根据新的观测环境要求对探头进行了改进,在实现无向性观测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探头线圈的Q值及抗干扰能力,为提高观测系统的信噪比、降低仪器功耗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对2007年红山地磁台GM4磁通门磁力仪、FHD质子旋进磁力仪及CZM-2核旋仪的总强度F观测数据,进行了趋势变化、均值、差值以及基线值的对比分析,认为两台数字化仪器F的观测数据具有较高的观测精度和一致的变化趋势,仅均值存在较小的差别,已达到了国内高精度地磁观测的水平.CZM-2核旋仪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仪器精度低.  相似文献   

10.
0 前言1996年渤海及周围地区被划定为地震重点危险区 ,为了加强地震监测工作 ,山东省地震局购置了 3台由深圳华隆地球物理仪器工贸公司 (中美合资 )组装的G 85 6质子旋进磁力仪 .该仪器测量精度高 (0 .1nT) ,操作方便 ,能自动记录 ,是野外测量地磁场总强度的较理想的仪器 .通过 3年的野外测量实践 ,作者对G 85 6仪器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文评述了该仪器的性能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供从事野外震磁测量工作的同行和研制、组装该仪器的部门参考 .1 G 856质子旋进磁力仪的性能简介G 85 6质子旋进磁力仪 (以下简称G 8…  相似文献   

11.
无线遥测式数字地震仪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完全自主开发的便携无线遥测式浅层数字地震仪.系统以无线自组网为核心,基于双ARM和FPGA平台,采用多功能IP软核驱动方式及嵌入式操作系统,从硬件方面提高系统的集成化程度,缩小设备体积.设计可动态配置信号调理单元保证系统前端的动态范围和保真性,采用并行双缓存循环预采集存储技术,实现不确定传输延时情况下的多道严格并行采集.文中详细分析了适合于地震数据传输的无线射频和无线以太网两种传输方式,以及相应的组网方案和关键技术难点,解决了分布式无线信号采集站的采集同步和非均匀采样问题.信号采集站单站集成12路并行采集道,各通道在4 k采样率时有效分辨率达18位,且参数可远程配置.软件中所集成的现场质量控制功能,非常适于复杂环境下的工程勘探,且由于移除了多个附加配件,从而缩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降低施工布线的复杂性,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勘探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从R-μ-T关系研究成果看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措施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单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T规律的研究成果和多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了在建筑结构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中选择合适的地震力降低系数R和严格程度与其对应的抗震措施是在抗震设计中实现设防目标,特别是实现强震下性态控制的核心手段。在就这一核心手段对各国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后发现,国外规范无一例外地遵循了R-μ基本准则,只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多年来采用相同的R值,但抗震措施从9度区到7度区逐级下降,不符合R-μ基本准则的设计手法。已完成的严格按照我国规范要求设计的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波输入非弹性动力分析初步证实,由于采用这种与R-μ基本准则不符的设计手法,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与其所在烈度区的抗震需求相比从9度区到7度0.15 g区逐级下降。这一问题应引起国内学术界和设计界的重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加紧研究和发展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对我国海域能源资源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在MCSEM勘探中,发射机记录的电流波形若没有精确时间标记,则无法与接收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同步处理,进而影响到感应电磁场相位信息的提取.本文对海底环境下发射电路所面临的这一亟需解决的特殊问题展开了研究.采用硬件同步分频和超长计数的时间标识技术,基于LPC2368微处理器、GPS对钟电路、高精度温度补偿晶振、CPLD、RTC模块、USB移动硬盘、霍尔电流传感器及其外围电路等搭建的新硬件平台,将高精度时间标记脉冲计数值连同发射电流波形数据一同记录至存储设备中,同时上传至甲板端,便于上位机对水下发射机进行远程监控.最后依托国家专项进行了海洋试验,验证了高精度时间标识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文件系统监视及其在大震速报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太原基准地震台大震速报事件触发报警存在的问题,编写了《FTP扫描及文件监视程序》.该程序采用Visual Basic 2005开发环境,实现了FTP扫描、文件监视、语音报警、电话告知等功能,使速报台报警功能得到改善,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本文对程序功能原理及实现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磁法观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开机自检要求,分析常用测量系统及地球物理仪器的检测信号特征,通过对已有机制进行研究和对比,结合现有信号产生电路的优势,提出一种功耗低、精度高、设计简单的自检信号发生器实现方案.基于该方案设计了一套实现电路,其以CPLD为核心,由精密参考电压源、模拟开关及运算放大器等器件构成,并对该电路进行仿真与测试.通过系统稳定性分析,采用波特图与奈奎斯特图表明信号发生电路的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经仿真与测试,能够通过换挡开关产生幅值为20μV~2 V、频率范围在1 Hz~100 kHz的自检脉冲信号,频率稳定在1%,重复测试相位稳定度小于1.5%,幅值误差可以优化到1%以内,且能通过其稳定的谐波分量来获取该系统带宽更宽的通道测试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该自检信号发生器电路实际功耗小于0.3 W,20μV~2 V幅值范围和1 Hz~100 kHz频率范围内性能指标的测量结果和仿真结果相符,并成功应用于某监控系统.利用该信号发生器电路实现自检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设计等优点,能够有效的弥补其它自检模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是导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质子磁力仪电源系统向用户提供了防止过充电和欠充电的铅蓄电池浮充电源、避免过放电的终止放电报警器和恒流输出式地磁分量补偿电源。介绍了该电源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认为,使用该电源系统,不但可降低蓄电池的容量配制,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充电和分量补偿电流调节的繁琐操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时发现仪器故障、干扰现象,针对新疆区域编写了质子磁力仪噪声检测报警系统。明确仪器记录、传输、处理过程;整理各地磁台资料,统计典型干扰曲线的形态、振幅等,设定合理的报警参数;通过实时的差分模型、曲线展示,利用VB语言和MicrosoftOfficeAccess数据库编写噪声检测报警系统。在地磁台实际应用中,成功地实现了自动报警。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FHD-1型质子核旋磁力仪无补偿电流输出;RS-232C总线隔离驱动器(光隔副侧)引起的数据通信时好时坏;水位、地热数据不能调收;气氡、氦仪器无故障死机等故障的检修方法,对有关的电路及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以实例对这些故障的检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检修方法、步骤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设计并实现一款TJ-2型体积式应变仪故障检测装置。经测试,该装置可实现体应变仪主机和探头的分离检测,快速锁定故障源,提升仪器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20.
宇宙射线μ子检测技术具有穿透力强、对高Z材料敏感等特点,特别适合检测特殊核材料,是监控核材料走私的有效方式.图像重建问题是实现该技术的一个关键难点,MLS-EM算法是目前成像质量较好的算法,但其过长的运算时间制约了该算法在实际μ子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根据μ子检测系统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加速方法,在使用POCA重建图像作为迭代初值基础上进一步采用OS方法进行EM加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MLS-EM重建算法进行加速,这对于宇宙射线μ子成像技术早日投入实际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