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期,朝鲜进行的核试验、伊朗的核野心、美国政府对核武器的重申、保障核材料充分安全性的失败以及美国和俄罗斯持续拥有的大约26000件核武器均是地球上这种灾难性最大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人们还一直在关注对人类文明造成威胁的各种人为因素,结果发现,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险丝毫不逊色于核武器。短期内,气候变化所形成的影响似乎不及核爆炸,但在将来的三四十年中,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灾难。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将气候变化描述为对于这个星球来说远比恐怖活动更为糟糕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2.
近期,一份有史以来首次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所产生影响的报告表明,全球有超过3亿人正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而每年气候变化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海岛对于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的影响是长期、深刻而广泛的,关系着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海岛关于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科研意义。文章论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可能造成的危害,综述了国内外海岛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概况,包括气候变化对海岛的影响、气候变化评价和气候变化下的海岛管理,并给出了气候变化研究对海岛管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人们正在想方设法地减少碳的排放量,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目前全球最为紧急的任务是阻止由于海平面上升导致一些低矮的太平洋岛国消失,否则,居住在这些岛国的人们将不得不失去他们的家园。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低矮太平洋岛国的消失似乎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看到的事情,近期人们关注的事情,是这些岛屿上的基础设施受到强烈台风的破坏,而这些强烈台风大多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深海的麻烦     
深海正在遭受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并且情况趋于恶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深海早已宁静不再.几百年来,深海基本上是人类用来倾废的场所.而如今,科学家研究发现,深海面临的最大威胁将来自气候变化,并且这种威胁的难以预知和不可操控性,给未来深海的健康状态蒙上了一层阴影.科学家们正不断呼吁加强深海生态系统的保护和...  相似文献   

6.
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6 mm/a,高于全球均值,未来上升趋势还将持续.海平面上升已经并将持续造成海水淹没范围扩大、加剧海洋灾害威胁、破坏典型生态系统健康,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这包括海洋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海平面上升加大沿海地区的气候脆弱性和未来面临多因素叠加的风险.此外,海平面上升对我国国土安全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为此,建议急需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规划,全面做好海平面上升的适应工作,尤其是解决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三个问题,即“海平面上升与沿海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海平面上升与维护海洋权益的关系问题”以及“海平面上升与近岸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相关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规划评估与研究、标准规范与工程建设、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提高并加以完善.这既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由于南极气候变化,冰山断裂,陆缘解体,源源不断的冰山将成为威胁我们的“不速之客”。1995年,科学家从卫星照片上看到一座巨大的冰山正从南极半岛向大海漂来(长77米,宽37米,高180米),使人大吃一惊。在过去的50年间,南极半岛的平均气温上升2.5℃,达到零下3℃,远比全球  相似文献   

8.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墨西哥湾扇贝幼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塔玛亚历山大藻是一种能产生麻痹性贝毒的有毒甲藻,它所引发的赤潮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生,对海水养殖业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3]。有毒赤潮发生时,贝类起一种媒介的作用,可将有毒藻产生的毒素累积在体内,沿食物链转移给高营养级生物和人,使之中毒[4]。已有研究表明有毒藻对贝类本身的生命活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但这些工作多数是围绕着贝类成体展开的,对幼体发育阶段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以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concentricus)的D形幼虫、眼点幼虫、稚贝和仔贝为对象,研究了塔…  相似文献   

9.
近期,世界顶尖的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专家在呼吁政府削减财政开销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指出对于气候变化的不作为所带来的威胁,远远超过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9,(3):10-10
在探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时,最引人瞩目的往往都集中在气温升高、灾害多发和水资源紧缺三个方面。气温的升高会造成原本覆盖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陆地及极地表面的冰层融化,大量的增水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威胁沿海国的海岸线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居民。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世界顶尖的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专家在呼吁政府削减财政开销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指出对于气候变化的不作为所带来的威胁,远远超过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混乱。  相似文献   

12.
鲑鱼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鲑鱼资源通过输送营养物质对维持溪流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等有重要作用。而鲑鱼是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冷水性鱼类,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尤为明显。作者通过文献综述法梳理相关研究,从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淡水和海洋环境的变化以及鱼病传播4个方面探讨对鲑鱼丰富度和繁殖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显示:温度变化对鲑鱼的产卵和迁徙有较大影响;溪流和河流流量的改变会影响鲑鱼的迁徙和幼年鲑鱼的存活数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使海洋食物供应减少,鲑鱼丰富度降低;水温的升高使病原体增加,鲑鱼死亡率增加。本研究成果可为鲑鱼种群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及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大多数气候变化模式学家们把他们的精力集中于将来以试图弄清我们的世界对全球变暖的威胁将如何反应的同时,也有很多学者为了同样的问题而关注着过去。这种现象在93年2月英国皇家学会的讨论会上是很明显的.这次会议的中心——中生代(65—248Ma前)的气候普遍比现在暖,  相似文献   

14.
海洋环境安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简要分析了丝路海洋环境关键要素和风暴以上等级灾害性热带气旋系统(简称风暴灾害)的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海洋环境变化和灾害风险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研究建议。分析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丝路海区的海水显著变暖、热比容海平面升高明显,丝路沿海洪水、风暴潮等高水位事件发生频次可能会增加,进而对港口建设和航线通畅造成较大影响。1940-2016年间,西北太平洋风暴灾害主要集中登陆和影响厦门以南沿海地区,其中,南海风暴灾害的路径分布自20世纪80年代后有向孟加拉湾周边地区拓展的趋势;登陆厦门以北的风暴灾害的路径分布和影响范围20年左右的趋势变化明显,近期有向南(厦门)集中推进的趋势,基于此,未来20年风暴灾害登陆路径和影响范围以向北迁移推进为主,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海上丝路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而气候变化下强的热带气旋发生频次和登陆密集度有可能增加,随之可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和损失。此外,北印度洋风暴灾害的影响范围也会向西和南扩展,以至经常影响阿拉伯半岛和索马里半岛;地中海西部海岸,在北大西洋飓风活动频次和强度增强的情景下,未来有可能存在风暴潮的威胁。今后加强开展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灾害风险方面的观测和基础应用研究,是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水平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二十年间,各个研究机构、学术界以及相关行业共同努力,在海洋岩土力学领域以及海底滑坡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海底滑坡对海上平台、海上建筑物以及海岸社区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会进一步加强。好在有石油工业的勘探调查,他们在挪威的大陆边缘、几内亚湾以及墨西哥湾开展了海底陆坡失稳及其对海上平台、油气管道和海上设施所造成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计划。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海底斜坡失稳通常是复杂的,是多种原因和触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地球上生命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根据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尼古拉斯·斯特恩所作的《斯特恩报告》,到21世纪末,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年均国内总产值下降20个百分点,有可能会成为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危机关头。而且,与过去经济低迷时期不同的是,这一效果将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7,(4):28-33
根据目前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人类难逃其咎。而实际上,如果不是大多数人漠视一些日常的细微举动可能对气候所造成的影响,我们所处的气候环境完全有可能变得稍好一些《。海洋世界》专门编选了45件您只需花费举手之劳就可以做到的小事。别看它们很小,却有可能改变地球的面貌。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去行动吧。第一件事,也是45件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请将手中的这本杂志让您身边尽可能多的人看到。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8,(12):4-4
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几名科学家将“冰云和地面高度卫星”收集到的数据与近50年来南极洲东部伯德冰川向海洋漂移的速度进行了比较,他们首次发现了证明在南极洲冰层下极深的地方有大量流动水存在的证据,这些水流加快了冰川入海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杨娟 《海洋世界》2009,(12):49-53
在哥本哈根即将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夕,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人类为阻止气候变暖带来的巨大灾难而达威最终协议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上。经济发展目标和全球商贸利益,究竟是谁造成了眼下的状况,究竟是谁使人类置身危难之中?事实上,说气候变化之灾起源于每一个家庭的说法并不为过。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发展中的世界里扮演了造成此难题的不光彩角色。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20.
夏风 《海洋世界》2019,(4):76-80
新科学警告说,冰川和永久冻土的融化可能会引发恶性循环,使气候变化更加严重。北极变暖可能会增加人类经济损失达数万亿美元。科学家们已经警告说,气候变化可能会让人类付出高昂代价,从海平面上升到强风暴,都会让人类经济遭受到损失。一项新的研究为这些损失贴上了巨大的价格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