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兰州市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3个指标,对兰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全年旅游气候舒适期可达7个月,旅游最舒适月份从5月持续到9月,不适宜期主要集中在冬季的1月、12月。结合2010—2014年兰州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数据,划分了兰州市旅游淡旺季和客流量月指数;综合分析客流量月指数与三个指数关系得出: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舒适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客流量月指数与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呈正相关,与着衣指数呈负相关,且3个指数与客流量月指数相关性较好,都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海南岛1981-2010年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对海南岛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划分出年内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等级;结合2006-2010年的旅游客流量统计数据,计算了客流量月指数,在此基础上,用虚拟因子表示非气候气候因素的影响,采用OLS方法分别建立了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的回归方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旅游客流量全年受到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国内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弹性系数为1.5%;海外旅游客流量除受到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外,节假日赛事活动等非气候因素对其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海外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1.1%.  相似文献   

3.
根据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标准和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标准,利用梵净山区域2013—2017年气象资料及旅游统计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梵净山区域经济与气候舒适度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D气候舒适度指数”标准比“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更适合研究梵净山区域气候舒适度指数;4—10月是梵净山旅游较适宜期,与旅游收入和客流量月平均数据均有较好的吻合度;气候舒适度指数对梵净山区域旅游经济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梵净山站为梵净山区域旅游经济气候舒适度指数分析的关键指标站。  相似文献   

4.
利用安顺市6个县区气象观测站1981—2015年的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月平均资料,应用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着衣指数(ICL)、综合舒适度指数(C),分析安顺市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安顺市各县区四季分明,气温适宜,无严寒和酷热天气,综合舒适期均长达9个月以上,尤其关岭县全年均为舒适期,适合全年开展旅游。考虑到日照对舒适度的影响,对C进行了本地化调整,使其更客观地反应安顺市各县区的综合舒适度。安顺市舒适期长度西南部大于东北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梁山1981—2010年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温湿、风效和舒适度指数,对旅游气候资源和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梁山县旅游气候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皆可旅游。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不利因素主要是高低温,而风、降水和日照对旅游的影响利大于弊。采用旅游舒适度指数综合评价得出最佳旅游期是4月、5月、10月,较适宜的月份是3月、6月、9月、11月,不适宜期是12月、1月,较不适宜的月份是2月、7月、8月。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梁山的旅游气候适宜期与指数综合评价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河源市5个县区1960—2014年气象资料,利用综合考虑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等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河源地区近55年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源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平均为5.5,旅游气候舒适月数平均达8个月,平均指数处于较舒适区,且整体上南部优于北部,最舒适期为10月,较舒适期为9、11月。55年来,河源地区年综合舒适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气候舒适期长度有所增加,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温度、湿度、日照、降水、风速等相关的气象要素,建立表征海南岛旅游气候的舒适度的旅游气候指数计算模型,利用1981—2010年海南岛气候数据和RCP4.5情景下的预估数据,分析1981—2010年、2011—2040年、2041—2070年海南岛旅游气候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表征海南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旅游气候指数在不同月份发生明显变化;2011—2040年、2041—2070年海南岛旅游气候指数在温度和降水增加的情况下,与1981—2010年平均水平相比,1月适合旅游活动的舒适水平提高,TCI指数大于70的分布范围增加;在4、7、10月,适合旅游活动的舒适水平降低,TCI指数小于59的分布范围增加。同时选取吸引指数和旅游气候指数,选择海南岛5个旅游客流量较大的海口、三亚、万宁、儋州、五指山,建立海南岛气候-旅游流模型;利用RCP4.5预估数据,在假定旅游吸引指数不改变的情况下,以海南岛的热点城市海口、三亚为例,分析了气候变化情景下旅游气候指数的变化对各月客流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旅游气候指数的减小将导致该月接待过夜游客数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一个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以及旅游季节游客数量的重要因素。利用长岛国家基本气象站1986—2015年的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与旅游气候舒适度相关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气候舒适度进行研究计算,划分出长岛适宜于旅游的季节分布;结合2011—2015年长岛县游客的月统计资料,分析研究长岛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游客数量之间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长岛县5—10月均较适宜旅游,其中最佳旅游时间段为6—9月,其他月份气候舒适度等级较低,基本不适合旅游。旅游游客数量与气候舒适度密切相关,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每变化一个单位,长岛县游客数量月指数增加2.09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1—2019年梵净山区逐日气温、降水、风速和相对湿度等资料,对影响旅游活动的主要气候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旅游实际构建梵净山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和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梵净山气温适宜,降雨丰沛、雨热同期,空气湿度大,平均风力为微风,近9 a平均气温、降水量、风速和相对湿度分别为8.4℃、2073.7 mm、3.8 m·s^(-1)和91%。(2)近9 a梵净山年平均较舒适及以上天数206.9 d,其中6—8月为旅游舒适期,4—5月和9—10月为较舒适期,3月和11月为较不舒适期,12月至次年2月为不舒适期。(3)梵净山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模型包括舒适度、降雨、云量和灾害性天气4个因子,综合考虑了旅游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观赏性,计算方便合理,可适用于梵净山山岳型旅游气象预报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九大名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莹  马敏劲  王式功  尚可政 《气象》2013,39(9):1221-1226
气候舒适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大名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北方的长白山和五台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V”形,舒适期较短,长白山旅游舒适期为6—8月,五台山较舒适期为6—8月;位于我国中部的华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U”形,旅游舒适期均为6—9月;位于我国南方的庐山、武夷山和桂林山水,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M”形,舒适期较长,庐山旅游舒适期为5—10月,武夷山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舒适期为3—4月与10—11月。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51—2016年5—9月吉林省50个气象站气候资料,对消夏旅游期影响人们生活舒适度的主要气候要素进行统计,并构建旅游气候相关指数。结果表明:主要气候要素和旅游气候相关指数在1981年后均发生显著变化,各月平均气温升高,7—9月降水量减少,各月平均风速减小,6月、8月和9月的平均相对湿度略有减小,各月平均日照时长减小;各月温湿指数增大、避暑指数减小,6月、7月和9月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增大。吉林省消夏期具有"温湿适宜、日照适宜,多微风日,且白天少降水"的气候特点。消夏旅游期各地区的温湿指数处于"偏热、较舒适"水平,避暑指数较高,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处于"很舒适"及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12个国家气象站点1990—2019年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着衣指数(ICL)以及综合舒适指数(CCI)对该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音布鲁克适宜旅游的气候舒适期在夏季的6—8月,综合舒适指数呈单峰型,适宜期最短;南部五县(库...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70—2019年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包鄂)地区25个气象站日值,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舒适度综合指数为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利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通径分析法,对该地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影响舒适度指数的关键气象因子及舒适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呼包鄂地区近50 a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舒适度综合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着衣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 综合舒适期为4—10月,舒适日数在5—9月达到68%—93%,其中6—8月全月为舒适或较舒适日,在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中部气候变化背景下,温湿舒适性和风效舒适性向暖转变,人体综合舒适度越来越高,适宜居住、旅游和避暑; 影响该地区气候舒适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温度和风速,其次是日照; 舒适和较舒适日数整体呈“北少南多”分布,舒适日数分布整体呈波动变化,较舒适级日数整体持续增多。工业生产、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舒适和较舒适日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1—2010年汉中地区11县(区)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月平均值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由3指数组成的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数,对汉中各区县全年各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留坝、佛坪等北部山区旅游舒适期在4—9月,宁强、镇巴及略阳等南部、西部山区全年旅游舒适期多在4—6月及9—10月,汉台、勉县、南郑、城固、洋县以及西乡等平川地区的旅游舒适期在4、5、9、10月,全年旅游不舒适期较短,留坝为2个月,佛坪仅1个月,其它区域无旅游不舒适期;汉中各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差异较明显,南部及西部山区气候舒适度较高,其余地区气候舒适性相对较低;汉中各地区四季的气候舒适度以春、秋季最高,而留坝和佛坪等北部山区则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均表现为最低;汉中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划分为北部山区、平川区、南部及西部山区3个区域。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玉门市1971—2014年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4种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数,计算玉门市旅游舒适度指数,确定了玉门市旅游气候舒适期及天数;构建综合舒适度指数模型,并对各指数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玉门市较舒适期为4月下旬中期至9月下旬末,约160 d;舒适期为5月中旬至9月中旬,约124 d。其中,5、6、8月最适宜旅游,7、9月为适宜旅游,11月—次年的3月,由于气候寒冷,不适宜旅游。玉门市的温湿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83年开始明显增多;风寒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90年开始明显增多;着衣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91年开始明显增多;人体舒适度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86年开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6.
浙江仙居县漂流旅游的气候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仙居县漂流旅游项目营业开始迄今的客流量和同期的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气温等气象资料对仙居县永安溪漂流的气候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地的人体舒适度指标,统计了月平均舒适天数,同时探讨了降水和高温的影响,得出适宜的气候条件,计算了各指标的距乎百分率,并与客流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月和10月气候适宜且旅游流量高;4月、7月和9月也为适宜时段,但客流量少,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避暑旅游气象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以体感温度确定的避暑旅游气象舒适度为正贡献指标,修正完善强降水、高温、大风、雷暴等负贡献的高影响天气指标,综合建立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选取2008—2017年6—8月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该避暑气象适宜度模型对贵州省县级以上城市避暑旅游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整体上是非常适宜夏季避暑旅游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夏季不同月份和盛夏关键旬,最佳旅游目的地略有变化。贵州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低海拔地区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相对略低,地处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的都匀、麻江等地适宜开展山岳型避暑旅游。铜仁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范围在-17~100,是贵州避暑旅游气象条件较逊色的城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避暑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评价和分析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为了科学合理评价和利用敦煌的旅游气候资源,本研究利用敦煌市1971 - 2013年逐年逐月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和人体舒适度指数(K)等四种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数,计算敦煌逐年逐月逐日旅游舒适指数,分析敦煌年内气候舒适期起止时间、期间天数;年际、月均变化特点以及各指数舒适期天数年际间是否存在突变等。通过构建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较适宜旅游季节从4月中旬开始,10月上旬结束;5月、9月最适宜旅游,4月至10月较适宜旅游,这一结果反映了敦煌夏季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特点。四种指数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年际和月均变化趋势不一致,计算出的较舒适期天数在年际间存在突变现象,敦煌旅游舒适日在年际间呈突变增多的趋势。研究结果为敦煌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额济纳旗1960—2017年9月21日—10月31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最佳观赏期内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近58 a来,研究区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和风速呈减小趋势;胡杨林景区最佳观赏期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呈上升趋势,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呈下降趋势;旅游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均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分别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气温升高是人体舒适度和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0.
根据韶关国家级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风寒、穿衣及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对该区近55年生态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韶关适宜生态旅游的时长达8个月,最适宜月份为3—5、10—11月,且翁源、新丰适宜月份较中北部市县多1~2个月;韶关四季分明,较适宜生态旅游季节为春季和秋季,其次是冬季和夏季,且南部翁源、新丰适宜性最佳;韶关近55年来生态旅游适宜性均处在较好状态,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风寒及穿衣指数年际变化均表明韶关地区略有向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