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散度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区域采样用于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应用此方法测定硫酸根离子的线性范围为200.0~3000mg/L;进样频率为120次/h;相对标准偏差为1.70%  相似文献   

2.
目前测定硫酸根离子较常用的方法是EDTA间接滴定法。该法适用于测定硫酸根含量较低的样品。冰雪水样中硫酸根离子含量很低,因此我们选用了此法。但在测定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样品尽管严格操作,但计算出的硫酸根含量却为负值,这显然是错的。现就这一问题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3.
热水解-离子色谱法连续测定地质物料中的氟、氯和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报导了一种快速、高效和无干扰地测定地质物料中氟、氯和硫的热水解离子色谱方法。自行设计和组装了热水解装置。实验研究和选择了热水解条件、离子色谱测定的最佳工作状态,从而获得了准确可靠的结果。用本法对10个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GSR-3,6;GSS-1,3,6,8;GSD-11,12)进行分析测定,其结果与这些标样的最佳估计值和推荐值非常一致。该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氟6.6ppm;氯30.8ppm;硫酸根36.8ppm。方法的精密度(RSD,%)对氟含量为577ppm,氯含量为70ppm和硫酸根含量为420ppm的样品来说,分别为1.8%,12.3%和3.8%。  相似文献   

4.
肖晓辉 《岩矿测试》2007,26(5):421-422
用硝酸钾溶液沉淀硅氟酸根离子,分离大量的基体,滤液与氯化钡在保护剂的作用下,形成硫酸钡悬浊液,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44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5L·mol^-1·cm^-1,测定范围为0、04~0.48g/L。应用于铅电解原料工业硅氟酸中硫酸根的测定,结果与重量法基本一致,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加标回收率为97.5%~101.7%。  相似文献   

5.
采用马弗炉将样品与NaOH混合进行熔融煅烧,热去离子水提取、离心、稀释后过OnGuard Ⅱ H柱和过滤膜进行前处理,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检测,测定了Ta2O5和Nb2O5的氟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该方法对三种被测阴离子的检测限(s/N=3)在0.15~0.70μg/g(以固体样品实际浓度计)或0.136~0.623μg/L(以溶液浓度计),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均在两个数量级以上,方法的精密度(RSD,n=7)小于5.46%,回收率为88%~106%,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佳、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金矿区水样中常规无机离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DX-120离子色谱仪进行阴阳离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100mg/L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00%-3.80%,回收经95.83%-105.00%;5mg/L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18%-4.57%,回收率92.40%-103.20%,完全达到实际要求。用该离子色谱仪测定甘肃阳山金矿山水样中常规无机离子,数据表明该区域水质较好,所测离子浓度都未超过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7.
孙学通  姚慧 《新疆地质》2005,23(1):50-54
湖南新晃县应溪重晶石矿床赋存于贡溪复式向斜的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中,该向斜断层复杂.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矿石与围岩都含有钡长石.矿石与围岩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Mo、V、Pb等微量元素强烈富集而大离子与高场强元素含量很低;矿石样品中U/Th比值大于1;矿床围岩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这些特征揭示该矿床是热水沉积型矿床.研究结果表明:断层为成矿热液提供了上涌通道;上升热液为矿床提供了钡离子,海水提供了硫酸根离子.在氧化条件下,钡离子与硫酸盐离子结合形成了重晶石矿床.  相似文献   

8.
熊文明  张志军 《岩矿测试》2011,30(6):768-771
玻璃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钠,在700℃马弗炉中加热熔融,热水浸提,所得溶液通过OnGuardⅡAg/H柱后上机测定,消除加入的氯和碱的干扰,再经IonPac AG14柱和AS14柱分离,采用小体积的定量环直接进样,离子色谱法测定氟离子和硫酸根的含量。氟离子和硫酸根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μg/mL和0.5~20μg/mL,方法检出限氟为2.0 mg/kg和硫为1.0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实际玻璃样品用离子色谱法和化学法测定,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两次电导率测量法测定某些污染水中的硫酸根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金华  刘媛 《地质实验室》1999,15(3):162-164
配制两份配同体积的样品溶液,一份不加BaCl2,另一份加过量的BaCl2,根据两份溶液电导率的差值与硫酸根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测定SO^2-4的测定,其RSD为≤2.12%,加标回收率为97.4%-103.9%。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0.
硫酸盐还原菌的驯化培养及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因素法及静态实验法研究驯化所得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旨在对影响菌群生长的因素及脱硫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群属于中温菌,培养与应用均以35C为宜;生长环境酸碱度较宽,适宜的初始pH值为7.5左右;可在较高的氯化钠浓度下生存,适宜的浓度范围为10%左右。同时,脱硫实验表明菌的脱硫性能和硫酸根离子的去除率随硫酸根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黔中小流域水体C、S同位素特征及主要风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贵州省红枫湖流域四条支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体中C、S元素浓度及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典型碳酸盐小流域的主要风化过程对流域C、S循环的贡献。红枫湖流域河水中的C同位素组成在-7.47‰--11.68‰之间,硫酸根浓度为295.5~1315.6μmol/L,除受当地煤矿影响较大的区域外,其余部分水体中离子的δ^34S值在-3‰--7‰之内,反映了这些河段中硫化物矿物的氧化的影响。通过质量守恒的方法,得到硫化物的氧化、蒸发岩溶解以及大气输入对河水硫酸根离子的贡献率分别为63.8%、30.8%和5.4%。来自硫酸对碳酸盐岩、碳酸对碳酸盐岩以及碳酸对硅酸盐岩风化的DIC比例为1:3.58:1.37,三种不同的风化过程对区域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为7.97×10^9mol/a。  相似文献   

12.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紫外检测器联用测定海水中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在碱性体系中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和紫外检测器联用测定海水中碘离子的分析方法。以63mmol/L NaOH为淋洗液,利用IonPac AS16型强亲水性阴离子交换分离柱.碘离子在8.3min洗脱,经抑制器后进入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26nm处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05μg/L(进样量500μL,3倍信噪比),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2000μg/L(r=0.9995)。20μg/L碘离子标准溶液9次连续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5%。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海水中碘离子的测定,1μg/L碘离子的加标回收率为98%~105%。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氨型弱阴离子交换树脂预先对核纯氢氧化锂溶液转型,消除核纯氢氧化锂溶液中的游离氢氧根基体,转型后的溶液采用阴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杂质氟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该方法获得的氟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加标回收率优于90%,对应检出限分别为:5.0μg/g、 11.0μg/g和24.0μg/g。  相似文献   

14.
肖正元  黎宏彦 《岩矿测试》1994,13(2):128-130
采用了单柱离子色谱法测MnO2产品中无机离子杂质;提出了消除干扰的可行途径,将La(OH)3加入后能同时消除进样峰的干扰和溶剂峰的出现。选用1.75mmol/L邻苯二甲酸1.75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混合淋洗剂测定F^-,Cl^-,NO3^和SO^2-4,其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105%;RSD(n=7)为2.47%-8.08%。  相似文献   

15.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天然碱矿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以确定天然碱矿中石盐和芒硝的含量,目前分析方法比较少,且流程冗长,容易污染,生产效率低。本文建立了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测定天然碱矿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的分析方法。样品中水溶性阴离子经热水溶解进入溶液,以3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淋洗液,利用AG19阴离子保护柱、AS19阴离子分离柱分离样品中的氯和硫酸根,CRD 200碳酸盐消除装置去除了碳酸根的干扰。方法检出限氯离子为0.01 mg/L,硫酸根为0.02 mg/L;加标回收率为100.9%~104.1%;精密度(RSD,n=10)小于2.5%。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滴定法的测定值基本吻合。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不受样品复杂组分及形成缓冲溶液体系的干扰,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方法费时、耗材、不能同时测定氯离子和硫酸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仪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采用氢氧化钠熔矿-ICP-OES法测定铜铅锌矿石中全硫含量,即氢氧化钠与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测定硫酸根离子含量,通过乘系数换算成全硫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准确度高、适合于批量样品检测等优点。而且相对标准偏差RSD低,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柱撑蒙脱石吸附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刘桂荣  廖立兵 《矿物学报》2001,21(3):470-472
在实验条件下,制备了两种柱撑蒙脱石,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BET N2比表面积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水中的硫酸根离子进行了吸附试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柱撑蒙脱石对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吸附率、吸附容量及其与硫酸根离子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间的关系,确定了它们吸附硫酸根离子的适宜条件,并与钠蒙脱石对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吸附情况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吸附的机理,认为A13及Al2O3柱撑蒙脱石具有很强的吸附硫酸根离子的能力,在pH分别为4和5时硫酸根离子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离子色谱法测定煤中的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原煤中的总氯,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在0 .01 ~24 mg/ L,相关系数为0 .999 8 ,测定ρ( Cl- ) = 1 .20 mg/ L 的标准溶液10 次,RSD 为0 .77 % 。用艾氏卡试剂在800 ℃±25 ℃下分解煤样,去离子水浸提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原煤中的总氯。测定了18 个煤样中的氯,加标回收率为97 .8 % ~104 .4 % ,与银量滴定法对照,两种方法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通过弱透水层时迁移特征的变异规律及其环境效应作用,分析在不同黏性土壤厚度条件下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受pH、Eh、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特征,以及在不同pH 值条件下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利用土柱填装及淋滤法,得出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通过弱透水层时穿透能力很强的结论,并揭示了硫酸根离子浓度随渗透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淋滤液pH 值增大而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抑制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锂和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锂、锶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甲烷磺酸为流动相,用IonPacCS12A阳离子色谱柱分离后,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矿泉水中锂和锶,其检出限分别为0.003mg/L和0.006mg/L。对Li^+和Sr^2+的离子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流动相的选择及干扰离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