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桂林 《地理教学》2006,(12):38-39
课外观察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课堂”,能取得课堂上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前不久,笔者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了一次课外观察活动,地点选在县城郊区的“大石坝”,此地位于长江中游起点——宜昌附近,在长江与清江交汇点的拐弯处,因江水流速变缓泥沙淤积而形成一面积约0.1平方千米的江滩,现在已值枯水期,江边的江滩外露,满滩的碎石头,是较理想的“实地观察学习长江”的地理学习“第二课堂”。抵达目的地后,立刻组织学生开始了“关于长江知识”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叶艳 《地理教学》2011,(18):17-18
一、教学课题 法国(六年级第一学期“自主学习”篇章)。 二、活动背景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第一学期“自主学习、认识国家”篇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本课的活动设计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阅读地图等环节获取法国国家地理的相关信息,然后由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整理散乱的信息,并构建国家地理的基本框架。本节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突出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阅读“图”,分析“图”和运用“图”,  相似文献   

3.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歌曲,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讲“长江”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大家会唱《长江之歌》吗?回答是:“会”。于是由我指挥全班唱了起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本课内容主要由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两部分组成。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部分由读图要求、“我国六城市气温的差异”图表、“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与文字教材组成。冬夏气温分布特点部分由读图要求、“中国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漠河、广州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昼长时间”阅读材料与文字教材组成。所以,本课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联系已学过的纬度、地势、季风等因素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赵瑞明 《地理教学》2000,(11):30-31
“长江”一节是在上一节所讲的有关河流与湖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长江”这一特定区域为对象,研究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长江既能为我们提供水能、航运、灌溉之利,又可以使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生产活动遭受巨大损失。实际教学中。就应把握这条人地关系主线,向学生讲明既要合理地开发利用长江,又要加强对它的综合治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相似文献   

6.
一、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工业区位”研究的是人类活动之一的工业活动在地域上分布的规律与原理。但学生生活的圈子就是学校和家庭,对学校和家庭之外的工业活动并没有多少了解,更不要说进一步理解在此基础之上的工业活动在地域上分布的规律与原理了。所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是本课设计的关键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13,(22):19-21
正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用音乐、诗歌创设活动情境,学生在"画、议、说、辩"的"水循环"活动中学会了学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乡土化、生活化的从学生起点出发的活动情境,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疑,能很自然地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太仓是江南水乡,河流、湖泊随处可见,同学们从小在水中长大,长江养育了我们……教学"水循环"时,我利用与长江有关的音乐、诗歌、图片创设活动情境,并通过"画、议、说、辩"等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创新的基础上学会了  相似文献   

8.
潘晓云 《地理教学》2011,(20):31-32
七月的一天,新苏师附小40多名“环保志愿者”聚集在校多功能报告厅,拉开了“长江水学校”活动的序幕。这天,尽管天气十分炎热,但到场的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志愿者们都兴致勃勃的,华东师范大学的余国培教授和梁艳博士也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此次启动仪式。在专家和领导的指点下,我校确立了围绕“江南水乡水质性缺水”这一主题,开展“长江水学校”的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9.
一、把环境教育和科技活动结合起来 我们在带领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同时。积极在学生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抖普活动。 1.坚持开展全校性的“爱鸟周”科普宣传活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环境保护教育,我们坚持在每年春季开展“爱鸟周”活动,“爱鸟周”活动期间我们在校内张挂横标,贴标语,举办大型,小型演讲会,利用科技专刊,班组专刊,“校园之声”向同学们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并介绍一些有关爱鸟护鸟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朱燕 《地理教学》2011,(9):17-18
教学设计思路“长江”一节教材包括“我国第一大河”、“黄金水道”两大部分内容。“我国的第一大河”介绍了长江源远流长、水系庞大、流域广阔、水量丰富的自然特点。描述了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的特征及因地制宜地开发与治理。“黄金水道”介绍了长江具有优越的天然航道和巨大的航运价值,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想说爱你不容易——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浙江省高中地理新教材采用的是湘教版。湘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中共有活动193处,教材活动之多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活动分“探究”、“实践”、“思考”三类。教材中安排活动的目的除了原来的要求外,还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石丽  胡玉华 《地理教学》2010,(12):29-30
上海市宝山区位于上海市的东北部,濒临长江和黄浦江交汇处的入海口,扼上海之门户。宝山区共有12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81万余人。2009年初,在上海区域项目协调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和宝山区环保局宣教中心的支持下,友谊街道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团队,加入到“长江水学校”的项目活动中来。他们以“水环境保护进宝山社区”作为友谊街道2009年项目活动的主题,目标是帮助社区广大居民树立起关注长江水污染的忧患意识,使居民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知识和方法,切实保护好身边的母亲河——长江。  相似文献   

13.
张华 《地理教学》2000,(11):39-40
要使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这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我听了多节由不同教师讲授的“长江”这节课,有一种导入形式我至今记忆犹新。教师在学生入座后不动声色地打开录音机播放“长江之歌”。美妙动听的音乐刚响起时,只有个别人小声哼唱,其他人或整理文具或小声交谈。  相似文献   

14.
林爱民 《地理教学》2023,(20):47-49
新课程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为例,阐释“三问三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模式,推进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革新。课例通过创设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领学生依次开展自主独学、同伴互学、共同体助学和独立思考等进阶学习活动,激励学生“能生疑”“敢质疑”,经历“知识获得之问”“知识结构之问”和“知识融会之问”。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学生在深度学习中逐步进阶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素养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放意识,提高独立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林雪清 《地理教学》2004,(10):21-23
上海高中地理教材“海洋水”一节中的“洋流”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洋流的概念和分类、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学生掌握的资料不足,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因此,本课教学采用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赛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教师则借助多媒体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保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沱古镇境内的“云梯街”,有“万里长江第一街”之称,以其独特的古韵,安然无恙地幸存于长江三峡库区175米水位以上,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云梯街”,座落于长江南岸  相似文献   

17.
1)以歌词、乐曲导入:这类方法适用于导人著名河漉及其沿岸国家和地区。因为许多大江大河孕育了人类文化,艺术家们为此留下了许多篇章.如以《长江之歌》导入“长江”一节(引用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等引入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等);播放一段脍炙人口的《蓝色的多瑙河》导入该河的故乡——欧洲。  相似文献   

18.
张盼 《地理教学》2004,(5):28-28
本课是初中地理结篇之作。在学完自然地理、人地理、区域地理基础上,从总的方面认识中国国情,并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中,认识今日中国的地位,有助于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及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10,(8):29-31
本期的“长江之窗”栏目将带领大家探访长江上游的三江并流奇观,并推荐长江水学校在三江并流腹地的香格里拉地区开展的一个新行动——建成“长江水学校”纳帕海社区学习中心。  相似文献   

20.
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专题13“人类活动与气候”一章以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与雨岛为例,介绍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本章节的内容难度不大,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内容之前,对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的内容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此,笔者认为“人类活动与气候”的教学,应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