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凤山 《海洋与湖沼》1992,23(3):285-287
在1985年进行长江口调查时,采到了数个双壳类标本,经鉴定认为系帮斗蛤科一新种——中华帮斗蛤Pandora(Frenamya)sinica sp. nov.。新种左壳前主齿和中主齿为一横向的隔板相连结。右壳中主齿发达,后主齿短小。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内。  相似文献   

2.
寄居蟹     
寄居蟹又名“白住房”、“干住屋”,因其非常凶猛,常用其螯吃掉软体动物贝类的肉,霸占其壳为己有,且住房从不交租而得名。寄居蟹隶属海洋中的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歪尾类,常居住在软体动物贝壳内,其身体前部有甲壳和足,尾部柔软而旋向中心,通常朝右旋,以适应螺的螺旋腔室。腹部已几乎失去所有游泳足及尾等,但在尾端保持一对钩形的足,以便藏身于空螺壳内。寄居蟹一遇到危险便钻入壳  相似文献   

3.
鹦鹉螺漫谈     
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翻阅了许多贝类资料。通过比较得知,在贝类王国里,属鹦鹉螺最难寻觅、价值最高。因为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活体鹦鹉螺标本只有一个。这就是保存在英国国家博物馆里,人称“天下第一螺”的活体鹦鹉螺标本。此螺不仅个儿大,而且光彩照人,令所有观赏者拍案叫绝。据称,它是一位渔民在深海中捕鱼作业时无意中捉到的。为了表彰他主动上交标本的义举,该馆曾特意奖赏给他数千英镑。与此同时,英国各大新闻媒体均以头号特大新闻专门就此作了报道,致使其一度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尼莫船长的"鹦鹉螺"号可以自由地在海面和海底之间穿梭,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海洋巨兽"。是什么原因让"鹦鹉螺"号拥有如此神奇的技能呢?原来尼莫船长在"鹦鹉螺"号上装设一个容积等于船身1/10的蓄水池,当蓄水池装满时"鹦鹉螺"号就会完全沉入海里,当把蓄水池里的水排空后"鹦鹉螺"号就会浮出海面。那么尼  相似文献   

5.
哈格 《海洋世界》2019,(3):24-25
我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中,还有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它就是鹦鹉螺。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是现代章鱼、乌贼类的亲戚.  相似文献   

6.
鹦鹉螺的进化始于距今2.5亿年前的古生代,它和它的亲缘菊石曾共同占据着古代海洋。然而,经过激烈的物种生存竞争,那些具有漂亮螺旋形外壳的软体动物——菊石,已经遭到了灾难性的灭绝。现在,人们只能从化石上见到它们。但鹦鹉螺却历经沧桑变化,顽强地生存下来,作为“活化石”仍残存于现代的海洋中。为什么鹦鹉螺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激烈的物种竞争中不被淘汰?海洋生物学家对栖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沿海的鹦鹉螺的研究中惊奇地发现,这种海洋动物能够在  相似文献   

7.
董正之 《海洋科学》1987,11(4):52-56
海水压强和水深超过2000m的里德堆和巴拉望海槽,可能是使活的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Linnaeus不能从菲律宾群岛向西分布的两大障碍。海流可能是影响鹦鹉螺类空壳分布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液舱晃荡是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有效地抑制液舱晃荡、减小壁面冲击载荷关系着船体结构的安全。使用内嵌隔板是抑制舱内晃荡,减小壁面冲击载荷的有效手段。实际工程中,内嵌隔板的最优设计的前提是对隔板抑制晃荡的机理有深入了解。CIP法具有高精度、低耗散等特点,以THINC格式捕捉自由液面,可以再现液面破碎、翻卷、涡旋以及液滴飞溅等现象。基于此法,建立了数值液舱,对比了单一隔板和组合隔板抑制晃荡的效果。结果表明,内嵌隔板的安装在水平位置上应尽量靠近舱底中线,在垂直位置上应尽量靠近自由液面,且液面附近安装的双垂直隔板抑制晃荡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南海北部边缘广泛存在壳内低速层,且往海盆方向逐渐尖灭消失。认识壳内低速层为何尖灭是研究南海形成演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通过总结前人对华南沿海及南海北部地壳结构调查的成果,对比了南海北部与华南大陆壳内低速层的分布特征,并解释了区域地震剖面等资料,探讨了南海北部边缘壳内低速层的尖灭的原因,认为大型断裂带为壳内低速层提供热散失的渠道,使未彻底固化的早期熔融层冷却固化的过程加速,从而使低速层尖灭消失。研究对认识南海北部深部地壳结构、边缘海形成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欢休 《海洋世界》2013,(6):30-31
牡蛎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产养殖动物,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产于海水或咸淡水交界处。牡蛎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以开闭贝壳运动进行摄食、呼吸。它的体形大多呈三角形,以左壳固着于岩石上,左壳凹,右壳平,长度从5厘米到30厘米不等。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多为淡黄褐色,杂有紫褐色或黑褐色条纹。牡蛎壳上有许多类似年轮的圈,每圈需要一年的生长,通过数这些圈,可以知道牡蛎的年龄。  相似文献   

11.
鸭嘴蛤科(Laternulidae)的种类,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数量很多。其肉可供食用,亦可作家畜、家禽、鱼虾类的饲料和农用肥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本科的主要特征是:外形似鸭嘴状,壳质薄脆、半透明,具云母光泽。两壳壳顶紧密接近,各具横裂一条。壳表无放射肋,具有同心生长纹和粒状突起。铰合部无齿,但具从壳顶斜行向后的薄片隔板。韧带槽呈匙状,韧带介于其中。大多数种类在匙槽前方,具有  相似文献   

12.
林观得 《海洋学报》1981,3(2):349-353
早在三十年代,作者听到福建沿海群众中广为流传着关于牡蛎壳粘于山顶洞穴内的传说,受到很大启发。四十年代后,作者曾到过民间传说提到的有牡蛎壳的岩洞进行现场观察。但经几年跋山涉水的艰苦工作,并没有找到。原来有牡蛎壳的地方经过当地群众打取供药用,或者侵蚀风化,残留很少,难以找寻,故只得暂时放弃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内壳的形态特性,利用2019年9—11月中国灯光罩网作业在西北印度洋海域采集的594尾鸢乌贼样本,通过内壳结构研究生长特性及不同性别间生长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内壳长(gladius length, GL)、翼长(vanes length, VL)、尾锥长(cones length, CL)、尾锥宽(greatest width of cones, GWC)和叶轴最大宽度(greatest width of proostracum, GWP)可作为描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内壳外形变化的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除VL外所有特征参数与胴长(mantel length, ML)的生长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所有特征参数与体重(body weight, BW)的生长关系也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根据方程拟合与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比较,内壳的参数与胴长和体重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用线性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表示。由于内壳参数测量相对于胴长测量误差小更准确,因此内壳参数可用于鸢乌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比不同头足类内壳结构与胴体的函数关系的差异,可用内壳参数作为种群划分的参考,也为利用内壳结构研究鸢乌贼渔业生物学及资源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许国  章君佳 《海洋信息》1999,(10):11-11
粤东南澳岛立足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积极做好海洋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经科学考察和有关部门查证,在南澳海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中华白海豚、库氏砗磲、鹦鹉螺、红珊瑚、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蓝鲸、海豹、海狗、海豚、江豚、水  相似文献   

15.
MPS方法数值模拟液舱晃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无网格粒子法MPS方法(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 method)研究了液舱晃荡问题。针对二维矩形液舱晃荡问题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MPS方法能够很好地计算晃荡产生的拍击压力。同时将MPS方法应用到带隔板的液舱晃荡问题计算中,分析了二维和三维带隔板液舱晃荡问题。计算结果表明:隔板的存在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流体的水平运动,隔板附近出现了自由面的翻卷、破碎和融合现象,MPS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这些流动现象。计算得到的波高与实验测得的波高吻合较好,表明MPS方法模拟带隔板的晃荡问题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某工程拟在深水软土地基上修筑防波堤,为了尽量减少地基处理充分利用天然地基,创新性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的预制防波堤结构,其挡浪部分为直立薄壁圆筒,基础部分则为倒扣的薄壁椭圆形桶,并且椭圆形下桶为外壁和内隔板分成9个格室,防波堤结构浮运至指定位置后,拟采用负压工法施工安装就位。这种新型防波堤结构为国内外首次提出,其下沉施工设计尚无规范可循,为此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在模型加速过程中模拟了椭圆形下桶基础在淤泥层中的自重下沉,之后利用新研发了一种大行程作动加载装置给椭圆形下桶施加下推力,让其继续向下贯入直至穿越整个淤泥层,以模拟负压工法的贯入下沉。试验测量了下桶贯入下沉过程中的推力与贯入位移,还尝试测量了桶壁和内隔板断面的压应变,由此分析了下桶基础的下沉总阻力、桶壁摩擦力以及截面压应变随贯入位移的变化。结果发现,这些曲线均出现了转折点,根据转折点对应的下沉总阻力确定了椭圆形下桶基础贯入过程所遭遇的临界下沉总阻力值,据此估算了负压工法中所需施加的压力差。  相似文献   

17.
长岛名特产     
地处渤海与黄海之间的长岛,美丽富饶,物产丰富。这里历来以盛产海珍而驰名天下。主要土特产有海参、鲍鱼、扇贝、紫海胆,以及各种鱼虾、贝藻等海味珍品。长岛出产的各种美石,更以其独特的风采,誉满神州。 鲍鱼 鲍鱼虽称为鱼,实际上是一种珍贵的贝类。它的壳形似耳,但只有一片壳,壳内蘑菇状的肉体(即鲍鱼足部),占体重的40%左右。鲍鱼  相似文献   

18.
软体动物所以又名贝类,即因它们多具贝壳而使然。当贝类生活时,头、足即伸出壳外,一遇险境便缩入壳内,所以贝壳是一种保护器官。典型的贝壳有三层结构:外层为有质层,内含角质物质,称贝壳素,如同人的指甲,是一种硬蛋白,耐受酸腐蚀。中层较厚,称棱柱层或壳层。内层为叶状的霰石结构,极富光彩,称珍珠层。外层和中层由外套膜背部边缘分  相似文献   

19.
近十多年来,我国在南海北部开展了大面积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先后发现了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口盆地,并在这三个盆地中相继见到了工业性油流。随着南海石油勘探工作向前发展,有许多地质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讨。本文根据目前现有资料,论述南海北部“三层式”大型有孔虫肾鳞虫(Nephrolepidina)的绝灭层位和上新统与中新统的界线问题。 一、肾鳞虫的分布与绝灭 肾鳞虫Nephrolepidina是在1911年由Douville建立,它以第二胚室为肾形而得其名,以此从鳞环虫Lepidocyclina届中分出。它的轴切面可分为三部分:中间为赤道壳  相似文献   

20.
启东市南通双生林物制品有限公司利用沿海丰富的虾蟹壳资源,运用高科技大力开发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使一吨虾蟹壳经过深度加工增值了350倍。 从虾壳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经过进一步处理可制成花卉肥料或成为制造全价饲料的上乘原料。而甲壳素的衍生产品在农业、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生物技术、环保等许多领域都有极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