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解液作为电池中离子运输的载体,对电池的综合性能如阻抗、容量、循环寿命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电池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时,电解液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分解,造成电池的高阻抗、低容量,进而影响电池的长循环过程。在优化电池性能的诸多方法中,使用添加剂作为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应用于电解液中的部分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能够稳定电极—电解液界面,达到优化电解液的目的。在诸多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中,用来改进电池性能的含硼添加剂被广泛报道。主要综述了锂盐型、硼酸酯类和硼基杂环类这三种锂离子电池硼基电解液添加剂,分别阐述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正负极成膜的作用机理以及对电池的影响。最后对电解液添加剂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电解液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大。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状况。从优化电解质锂盐的种类、优化电解液有机溶剂、寻找新型添加剂三方面分析了如何改善和提高电解液性能。  相似文献   

3.
商用锂电池普遍采用六氟磷酸锂(LiPF6)电解液,但其热稳定性差、易水解。相比之下,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热稳定性好、不易水解,有望替代LiPF6。然而,LiTFSI电解液对集流体铝箔腐蚀,阻碍了其大规模实际应用。通过添加适量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研究表明,IPDI能够在铝集流体表面生成氮化铝(AlN)保护层,有效地抑制LiTFSI电解液对铝箔的腐蚀。同时,IPDI的引入可有效提高电解液的氧化稳定性,拓宽电化学窗口。此外,添加适量IPDI可改善LiTFSI电解液与锂金属的兼容性,抑制锂枝晶生长,提高Li/Cu沉积剥离库伦效率(CE)。更重要的是,IPDI的引入显著提升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Li/LiFePO4电池充放电循环400圈,容量保持率高达98%。本工作为抑制LiTFSI电解液对铝箔的腐蚀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方向,能够促进LiTFSI电解液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二次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现状。根据影响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从有机溶剂、锂盐及添加剂三个方面阐述了改善低温性能的途径,最后指出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性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二次锂电池是以金属锂为负极 (阳极 ) ,适合于Li+迁移的锂盐溶液为电解质 (非水溶液或固体电解质 ) ,Li+可以方便嵌入、脱出的材料为正极 (阴极 )的电池体系。二次锂离子电池是从二次锂电池的研究、开发、改进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而来的。对于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LiMn2 O4是最吸引人的 ,它可同碳对电极组成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它具有相对较高的电池输出电压 ( 3 75V)和最高的析氧温度( 40 0℃ ) ,较LiCoO2 、LiNiO2 稳定。尖晶石LiMn2 O4在内部有较好的循环特性 ,但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 ,其容量缓慢衰减 ,且具…  相似文献   

6.
锂硫电池因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在动力汽车和储能装置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设计制备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廉价易得且可再生的红薯淀粉为生物质碳源,经水热反应、高温石墨化以及碱活化等方法,得到表面富含多孔的碳材料。再将其与硫单质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熔融扩散法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对利用该材料组装的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碳/硫比为1∶2时,电池具有更优良的循环及倍率等电化学性能,其在0.1 A g-1下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 470.6 mAhg-1,恒电流循环300圈后容量为754.6 mAhg-1;并在3 C下的放电容量达到864.1 mAhg-1。研究成果为自然界中生物质转化为功能性碳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利 《盐湖研究》2012,20(1):64-72
硅是青海省储量丰富的资源之一,因其储锂容量高、安全性能优越,而成为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但由于硅在深度嵌脱锂时体积效应大,易与导电介质、集流体失去电接触,造成电极循环性能迅速下降。对抑制其体积效应、增加其电导率的"低维化"和"复合化"两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非化学计量氮化锂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论文为硕士学位论文 ,于 2 0 0 1年 5月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完成。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绿色化学电池。它不仅保持了锂电池的主要优点 :工作电压高 ,是MH/Ni、Cd/Ni的三倍 ,以及质量轻、体积小、比能量高、无毒无污染等 ,有利于用电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同时由于不存在金属锂 ,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与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的活性材料上。开发锂离子电池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寻找一种特殊的阳极材料来取代金属锂 ,它应具有尽可能低的工作电压 ,同时又具有足够高的锂嵌入量、很好的锂脱嵌可逆…  相似文献   

9.
锂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锂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发现和注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锂的用途极为有限,仅用于医药工业。战后不久,需要大量金属锂用作合金成份。1923年德国生产锂铅合金“铁路金属”用作火车轴承。这种铁路金属或合金,在冷与热的状态中具有与锡铅轴承合金的韧性和耐久性。此后又发现了锂盐的其他用途,如用于陶瓷及作碱性蓄电池中电解液的添加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生产的氢化锂用作特殊轻的氢载体,在军事上很有意义。此时锂及其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有了较  相似文献   

10.
从高镁锂比盐湖提锂生产尾液中回收锂,可实现锂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台吉乃尔盐湖提锂尾液为原料,系统性研究了铝系层状锂吸附剂JW-LAHS对提锂尾液中锂的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过程。结果表明,吸附剂的静态吸附容量为7.3 mg/g,镁锂分离因子为27.98;最佳动态吸附条件为床层高度24.8 cm,进料流速3.5 mL/min,此时穿透时间为22.0 min,Li+ 吸附率大于95%,饱和时间为210 min,饱和吸附容量达到5.5 mg/g,表明锂吸附剂适合从高镁锂比提锂尾液中回收锂。BDST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床层穿透时间,误差小于8.61%。使用去离子水进行解吸,增大解吸流速能够加速Li+脱出,但对Mg2+ 的解吸无明显影响。解吸流速为4.6 mL/min,解吸360 min时,Li+ 解吸率为83.25%,总解吸液的镁锂比值为0.7,仅为提锂尾液(80)的0.88%。循环20次后吸附容量仍能保持原来的82%以上,表明锂吸附剂循环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碳酸锂的工艺中,尤其除硫过程中,锂会伴随其它盐类析出,造成锂的大量夹带损失.因此盐湖高锂卤水中硫酸根的脱除对锂的高效富集,提高锂的收率有重大意义.研究以盐湖高锂卤水为原料,通过加入氯化钡,采用化学沉淀法除去卤水中的SO2-4.详细考察了原料配比(SO2-4与Ba2+的摩尔比)、加料方式、加料时间、反应时间、搅拌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为原料合成锂吸附剂的基本工艺路线,并探究了加料方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料速度等对所合成吸附剂吸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比是影响吸附剂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合成吸附剂对锂离子的吸附容量为6.1mg/g。推断吸附剂的主要成分为晶态或非晶态的LiCl·2Al(OH)3·nH2O,同时含有Al(OH)3、(CaO)3Al2O3·6H2O及 LiCl·H2O等成分。从吸附结果来看,结晶度较差的片状LiCl·2Al(OH)3·nH2O和非晶态的Al(OH)3为主成分的吸附剂吸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杨青  夏树屏 《盐湖研究》1996,4(2):12-17
采用PE-TGS2热重分析仪,对三种硼酸盐进行了TG-DTG曲线的测定,调节不同称样量和灵敏度,获得硼砂和四硼酸锂的细微脱水变化。  相似文献   

14.
7Li由于其中子反应截面较小,可以用作核工业中的中和剂、载热剂,其自然丰度为92.5%,为达到核工业应用需要的丰度(99.99%),必然要进行7Li的富集。β-双酮及其衍生物为常见的具有富集7Li效应的螯合剂。以含有季铵盐和1-羟基-4-对甲苯胺基蒽醌的苯甲醚溶液作为有机相,碱性锂盐溶液作为水相,两相振荡混合得到富集7Li的沉淀,并对其分离性能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随着少量季铵盐的引入,在高碱性的条件下螯合剂利用率以及沉淀相7Li丰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还优化了反应条件,计算了同位素交换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金属锂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传统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锂是用金属漏勺将金属锂从电解槽中舀出,在舀出过程中产品易被空气污染,生产效率低。现研制了一种带有自动收集导出装置的锂电解槽,有效地解决了锂与氯气的分离,并实现了锂的自动导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直接进行铸造锂。进行了电解过程的物料及能量衡算。试验所得到的技术参数,可为金属锂的规模化生产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MgMn_2O_4制备新型离子筛吸附剂及其对锂的吸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Mg、Mn混合溶液制备了镁锰氧化物MgMn_2O_4,并由此制得新型离子筛氧化锰HMnO(Mg)。它在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中对Li~+显示了很高的选择性,pH8时分配系数Kd值顺序为Li>>Ca>Mg>K>Na,可以从实际卤水中将Li~+选择性吸附,吸附容量达20.4mg/g,用稀HCI溶液易于将吸附的Lj~+洗脱并使吸附剂再生。经用卤水和HCI五次吸附——洗脱循环,Li~+吸附容量没有降低,洗脱率总是大于90%。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纯碳酸锂的几种不同用途。论述了制备高纯碳酸锂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电解法和氢化法。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以及与其它二次电池性能的比较,并对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性能的几个问题作了阐述。着重论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及其导电性能,以及制备六氟磷酸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Meissner公式、Bromley公式、Chen公式、Pitier公式及经作者改进的平均球近似(MSA)方法对锂盐水溶液(最大浓度达20mol/kg)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SA方法的计算精度最高。另外,本文还应用改进的MSA法,使用由单一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得到的参数,不用任何混合参数,预测了298.15k时LiCl+Li2SO4和LiCl+KCl水溶液的等温溶解度图.其结果与文献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