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陆地和海洋中产生的海洋垃圾会在海洋中存在很长、很长的时间……每年都有数以吨计的塑料和其他垃圾被丢弃进河流、遗留在海滩或被倾倒进海洋。海洋垃圾不仅有碍观瞻,还会给人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海洋垃圾会在海中存在很长时间。因此,让我们努力保  相似文献   

2.
岩雪松 《海洋世界》2019,(1):104-107
一个来自荷兰大学学生的发明,一个长达600米的海洋垃圾收集器,将会在来年对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进行收集,它能够起作用吗?太平洋上存在着很多塑料垃圾,人们对垃圾的清除尝试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3.
海洋垃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新兴话题,尤其是塑料垃圾对于海洋环境具有破坏性的影响。我国目前还缺少海洋塑料垃圾的统一管理机制,对海洋塑料垃圾的防治还未有专门的战略规划,使得目前的污染防治成效不甚乐观,因此,整合 各部门力量和资源,对海洋塑料垃圾防治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是关键。本文在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海洋塑料垃圾政策搜集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塑料的生产和使用、入海塑料垃圾的处理、海洋中已有垃圾的处置三方面与我国进行了对比,并从海洋塑料垃圾的法律体系、行动计划、全过程管控、监测防治技术、宣传教育手段和全球治理等方面为我国加强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海洋垃圾分布、组成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垃圾包括海上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在2010一2012年对上海市海洋垃圾实施了连续监测,结果分析表明,上海市海滩垃圾平均密度为14万个/km~2,塑料类的数量最多,约占63%。海滩垃圾以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垃圾为主,约占74%。约有95%的海滩垃圾是因为人类的陆地活动产生,随后进入海洋的。上海市海滩垃圾密度远高于文献记载的全球其他地区的海滩垃圾密度。监测海域未发现漂浮垃圾和海底垃圾。  相似文献   

5.
潮流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蕴藏量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大力开发利用潮流能对保护自然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现实推进意义。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海洋垃圾经常会导致故障甚至毁灭性的破坏。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实际机组运行效果的防护网装置及其使用效果,该装置可有效防止海洋垃圾对潮流能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南海区海洋垃圾污染日益恶化对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众既是海洋垃圾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也是海洋垃圾治理的直接受益者,更可以成为南海区海洋垃圾治理的参与者。文章阐述公众参与南海区海洋垃圾治理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南海区海洋垃圾污染状况、提升南海区海洋垃圾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降低政府治理南海区海洋垃圾的人力、物力成本的必要性,分析南海区海洋垃圾治理公众参与存在公众海洋垃圾治理参与意识薄弱、公众海洋垃圾治理参与方式不足、知情权和参与权未得到充分保障、海洋环保NGO的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借鉴日本濑户内海、美国墨西哥湾、厦门五缘湾等国内外区域海洋垃圾治理公众参与的实践经验,提出培育参与意识和技能、开发新兴参与方式、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发展海洋环保NGO等完善公众参与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厘清当前海洋垃圾研究现状和热点,本文以1987—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2884篇海洋垃圾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海洋垃圾发展阶段、科研力量和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全球海洋垃圾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期;(2)欧美等发达国家科研力量较强,但中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愈加重视海洋垃圾研究;(3)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海洋垃圾来源、分布及治理研究;海洋微塑料分布特征研究和生物效应研究。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勾勒出我国海洋垃圾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但由于人类复杂的生产活动,大量的垃圾正有意或无意的被投放入海洋环境中,这将导致全球范围内近岸污染,包括生态环境恶化,生物资源锐减等问题。本研究以天津高沙岭、上海南汇嘴和深圳大铲湾三地的海滩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三个海滩垃圾的种类、时空特征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了解中国近海不同海滩的海滩垃圾分布特征,为我国海洋垃圾监测和调查、监督和管理等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显示,海滩垃圾不同种类间数量差异较大,三年间垃圾数量大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不同的海滩,垃圾数量和种类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微塑料(粒径5mm的塑料)作为海洋环境中一类新型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从微塑料来源、分布和生态影响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海洋微塑料研究的进展。结果表明,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在阳光、风浪和海流等作用下的海上塑料垃圾的分解,陆源塑料垃圾输入、海上船只塑料垃圾的丢弃、水产养殖业漂浮装置的废弃等是海洋中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海洋微塑料分布呈全球化趋势,近岸、大洋、深海和极地都有微塑料的存在,已有研究表明深海是微塑料的主要汇集区。微塑料不但会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还会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产卵量和繁殖能力,甚至会引起某些海洋生物的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微塑料自身含有和表面富集的污染物会在水动力作用下影响污染物的全球分布并对海洋生物产生复合毒性影响。为减少海洋塑料垃圾,控制海洋微塑料污染并为污染防治提供支撑,保护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今后的研究方向将主要包括:不同粒径微塑料的快速分离和在线鉴别方法的建立;水动力对微塑料全球迁移变化的影响;微塑料复合毒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效应及机制;管理和技术体系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10.
说明:☆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开展海洋塑料垃圾的治理行动,文章在明确海洋塑料垃圾研究历程、特征以及总结颁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专门法律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存在的法律困境,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经验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具有数量多、来源广、危害大等特征;目前我国存在缺乏专门针对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法律,相关制度责任主体不明、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国际治理体系不尽完善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为顺利开展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行动提供法律保障,应出台专门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法律,设立调解委员会,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污染者负责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经营者责任制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优化国际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2.
前言:綦先生不仅是一位环境方面的专家,也是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不久前,他还参加了亚龙湾海滩垃圾整治的民间研讨会。这次《海洋世界》请他来跟大家谈一谈"海滩脏了,怎么办"。当然,由于海滩垃圾的成因很复杂,除了那些被直接丢弃在海滩上的垃圾之外,  相似文献   

13.
基于PSR框架的中国海洋垃圾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针对我国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尚无技术标准的现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近海的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框架的海洋垃圾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可较好地反映区域海洋垃圾状况,具有全面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监测评价工作、保护海洋环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海洋垃圾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协调机制、日常监测、预测预报、风险评估、国际合作、宣传教育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厦门市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与管理实践和经验,针对国内当前在海洋垃圾防治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厦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立法建设、关注源头控制、开展日常监测和预报、建立评价体系、拓展合作交流、强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为我国其他沿海地方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被垃圾包围"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随着人类抛弃型消费的愈演愈烈,不光城市陷入了垃圾的包围,就连湛蓝的海洋也没能摆脱这种困境……人类将各种废弃物投入海里的习惯由来已久,不过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废弃物的总量并不多,又是以可分解的有机物为主,尚不足  相似文献   

16.
北岛 《海洋世界》2004,(2):11-12
走在一场风雨过后的沙滩上,触目的疮痍景象是被海浪冲上岸的枯叶、树枝、树干、海草,还有数不尽的海洋贝类的遗骸,一堆一堆的贝壳散落在沙滩各个角落,最不能忍受的是那随浪飘来的塑料瓶、塑料袋。这污染了海滩的垃圾不只是海岸线上的,还有与它衔接的海洋,那里有更  相似文献   

17.
海洋垃圾污染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以及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也是目前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环境事项。文章基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采用青岛市实地调研所得的微观数据,构建海洋垃圾公众治理意愿的多维分析框架。实证结果表明:青岛市公众对海洋垃圾污染有基本认知水平,且有迫切治理需求,70.28%的受访者愿意支持海洋垃圾治理;在参与海洋垃圾治理中,公众不仅具有“经济人”的特征,而且具有“社会人”的特征;政府治理、污染认知、社会文化、关系网络均对公众治理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的社会、经济、居住特征等自主因素也对公众治理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8,(10):6-6
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的全国研究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一份报告,称美国政府目前在治理海洋垃圾方面的力度不够,美国应设立海洋垃圾“零排放”目标,以防海洋环境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19.
全球日益增多的海滩垃圾,不仅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也对生物栖息地有着不可估计的影响。如何高效准确地对海滩垃圾进行监测和识别,是处置海滩垃圾过程的技术难点之一。基于此,本文以长江口南汇边滩为实验区,通过在海滩上设置常见垃圾样品,随后利用激光雷达记录的全波形数据和BP神经网络模型,以快速鉴别海滩垃圾类型。结果表明:基于激光雷达提取的垃圾全波形数据中回波振幅和回波宽度的差异,可用来识别海滩垃圾。构建的BP神经网络可有效将海滩垃圾分为泡沫类、布类、金属类、纸类及塑料类,最高识别率达到79%。此外,由于不同材质海滩垃圾的原材料成分存在相似或同质,会对精确识别区分垃圾类型造成一定的干扰,从而影响神经网络的识别率。可见,将激光雷达应用于识别海滩垃圾,为海滩垃圾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赛睿 《海洋世界》2021,(1):56-61
塑料作为成本低、使用便利、加工制造方便、质量轻、用途广的材料,曾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成功的材料之一”。但也正因为这些优势,塑料在人类生活中的需求和产量惊人地庞大,大多数塑料还是作为使用寿命极短的一次性用品。使用量巨大且被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慢慢成为了人类难以处理的环境问题。目前,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值得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由此引发的海洋垃圾污染也同样严重,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塑料垃圾进入海中难以降解,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