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太行山北段阜平幔枝构造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阜平幔枝构造北东倾伏端,是轴部乌龙沟-上黄旗韧脆性剪切带与外围主拆离滑脱带的交汇部位,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控矿有利,矿床类型多样。笔者以上明峪主拆离滑脱带型金矿、镰巴岭上盘盖层裂隙型铜铅锌矿和支家地上叠断陷盆地中次火山岩裂隙型银矿为例,讨论了幔枝构造外围主拆离滑脱带、上盘盖层密集裂隙带和上叠断陷盆地次火山岩构造的成矿控矿作用,总结成矿规律,归纳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洛宁县三官庙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全树 《西北地质》2011,44(2):110-116
三官庙金矿位于太华群与熊耳群接触带附近的似斑状花岗岩体南侧,矿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拆离断裂带和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发育,含金蚀变破碎带中的构造岩石为含矿主岩。矿体形态以较稳定的似层状为主,金矿物为银金矿等;金的载体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和方铅矿。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矿化类型属蚀变岩型金矿。在多期次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Au元素得以沿层间滑脱断裂蚀变带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胶东地区滑脱构造与金矿成矿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脱构造对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对胶江地区蓬家夼、郭城和发云夼金矿的研究,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了滑脱构造的地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特征,提出了3点新认识:1)滑脱城沉积盆地的不同地域控制着不同的成矿类型,构成了完整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系列;2)在伸展环境中形成的,伴有热液沉积矿层的滑脱构造在后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常可复活,叠加后期成矿作用,并被构造推覆  相似文献   

4.
胶东新型金矿—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胶东地区胶莱盆地北缘新近发现了一种受滑税构造控制的新型金矿床-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以对蓬家夼金矿,郭城金矿和发云夼金矿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有关滑脱构造的研究,分析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新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3点新认识:(1)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在盆地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经历了从伸展-挤压-走滑的构造环境,在盆地的伸展过程中形成层状矿体;在后期的压扭过程中发生构造富集,形成工业矿体;(2)滑脱构造沉积盆地的不同地域控制着不同的成矿类型,构成了完整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系列;(3)指出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定型依据和初步鉴别标志。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断裂体系和构造发展演化分析,指出铀成矿受断裂控制明显,主矿体就位于盆地内主要隐伏断裂附近,断裂活动对成矿起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也起一定的破坏作用。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决定了成矿过程,目标层抬升剥蚀出露地表的时期和持继时间的长短对成矿类型和成矿阶段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据此将成矿划分为潜水氧化阶段、早期古层间氧化阶段、晚期古层间氧化阶段和新层间氧化阶段。两期古层间氧化阶段地下水流动方向以SE向为主,铀源区主要是富铀的阴山山系,形成了分别为120Ma和80Ma的铀矿体。新层间氧化阶段地下水流动方向为NW向,铀源区为相对贫铀的吕梁山山脉,单独由其控制的地段铀矿化较差,但新层间氧化带与古层间氧化带相互叠加改造地段,矿化程度明显提高,形成20Ma和8Ma的铀矿体。  相似文献   

6.
对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层间氧化带及其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侏罗系和第三系为主要的找矿目的层,认为本区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尖灭与油气聚集带的背斜带及同生断裂紧密伴生。通过对矿化类型的分析,认为渗入型含氧水和渗出型油田水交界处的铀矿化是主要的铀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7.
青城子铅锌矿成矿受层位、岩性控制.古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侵位而引起的穹隆构造及其上覆的层状岩系中的滑脱型韧性剪切带、层间断裂带及中生代岩浆作用、断裂构造对成矿起重要作用.矿床具有“多阶段复成因”特点,经历了3个主要成矿期,即古元古代同生沉积就位成矿期、吕梁变质-变形“重就位”成矿期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再就位”成矿期.矿床成因属以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为基础,遭受后期变质变形和热液叠加的广义层控性矿床,即属海底喷气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哀牢山北段金矿成矿带成矿规律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哀牢山北段金矿成矿带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长100 km。受区域性滑脱构造带、石炭系变基性火山-沉积岩系和无序蛇绿岩带的复合带控制。北西向之脆-脆韧性剪切带与东西向逆冲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是形成矿田、矿床的最佳地段;矿体常赋存在上述两组断裂的次级断裂及其派生的层间破碎带中。成矿带南段的近矿围岩蚀变以强硅化为主,北段以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及去硅作用为特色。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化和毒砂化则是金矿化的显著标志。成矿阶段划分为:(1)交代石英岩阶段;(2)早期硅化阶段;(3)黄铁矿碳酸盐绢云母化阶段;(4)黄铁矿碳酸盐化阶段:(5)多硫化物硅化阶段。包裹体之均一温度280-110℃成矿深度1.11—2.67km,成矿流体为H_2O-CO_2 -NaCl溶液及SO~(2-)_4 性质的钠质溶液,并地质条件、稀土配分、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包裹体研究,将带内金矿床划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变质热液型、蚀变超基性岩型、岩浆热液型、残余(铁帽)型等五类。主要金矿床为多期多阶段、多物源、多成因的中-深成矿条件(作用)卜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雪峰金矿田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两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地带的巨型雪峰弧形推覆剪切金锑钨成矿带中段西部,被两条深大断裂及三大岩体所夹持,具有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极好成矿条件。区内地壳运动频繁,赋矿地层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金矿床点星罗棋布,由金矿化和围岩蚀变引起的物化探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遥感地质环形构造及线性构造十分发育。矿体赋存于震旦系长滩组和前震旦系芙蓉溪群陆源碎屑及火山碎屑沉积浅变质岩的北东、北西向韧性、张扭性含金剪切断裂蚀变带及砂岩层中垂直层理的张扭性裂隙、顺层节理、片理和板岩层间剥离带、层间断层和层内裂隙中。矿床具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过程多期、多阶段、多成因和多次叠加与再造成矿特点,形成韧性含金剪切带型、砂岩细脉浸染型和石英脉型复成金矿床。矿田中大型矿床1处,中、小型矿床多处,初步查明金金属量D+E+333近100t。研究认为矿田找矿潜力巨大,是个不可多得的超大型金矿成矿区。  相似文献   

10.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主要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浊积岩,容矿岩石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矿体明显受断裂控制。硅化和黄铁矿化围岩蚀变明显、强烈。矿床形成温度180℃-250℃。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成矿流体来源于主要为大气降水。矿源层为中三叠统浊积岩。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沉积期的预富集和燕山期的大气降水渗流、萃取、富集成矿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超大型金矿床有5种类型:绿岩型、变质碎屑岩型、沉积岩型、火山岩型、花岗岩型。其中以绿岩型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超大型金矿床主要属"规律型",服从大中小型矿床统一的成矿规律,与大中小型矿床一起成带成片产出。中国东部一些成矿条件较好的成矿带,勘探和开采深度比较浅,选择一些成矿条件好的中小型矿床,加强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探,是当前寻找超大型金矿床经济、快速、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沉积岩型、火山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条件好,有可能形成超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康古尔地区金矿成因类型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康古尔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独特,是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地段。金矿成因类型多样,有韧性剪切带型、超浅成低温火山-水热型、中低温火山水热型、中低温岩浆-水热型等。剪切带型金矿是本区主要成矿类型。大地构造、地层岩性、侵入岩、火山岩和韧性剪切带等均与金矿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中酸性火山岩是本区主要成矿母岩,韧-脆性剪切带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导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主要成矿时代为晚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松潘金三角地区金矿带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秦岭—松潘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卡林型金矿成矿的集中区 ,依据其成矿规律可划分为同仁—夏河—岷县金成矿带 ;青海军功—甘肃尕海—舟曲—成县南金成矿带 ;玛沁—玛曲—南坪金成矿带 ;青海德尔尼—积石山—平武金成矿带 ;青海达日—斑马—马尔康金成矿带 ;四川松潘哲波山—文县—康县金银铜成矿带等 6个重要的金矿成矿带  相似文献   

14.
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分布、类型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西南天山是我国重要金和有色金属矿产远景区。金矿点众多,具成带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以及海西期花岗岩分布区,分岩浆水热、火山水热、沉积-变质(改造)、变质水热、地下热卤水溶滤、风化壳和砂金7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变质水热型和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金成矿条件表明,金矿化具明显的层控性和时控性,主要赋矿层位有元古宇、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主成矿期为石炭纪—二叠纪;金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金矿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受区域重大构造—热事件控制,多产于韧剪带、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带、片理化带、接触带等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5.
凌源-阜新金矿成矿带是辽西及辽宁省至关重要的金成矿带.区内出露的各时代地层较齐全,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构造运动发育从太古宙到中生代均有较大规模的构造活动,同时这些构造运动也控制了岩浆岩的侵入和金矿的形成与分布.成矿带内发育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和次火山热液型金矿两种类型的金矿.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典型矿床特征分析,总结了凌源-阜新金成矿带的金矿的赋矿层位、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及侵入岩与金矿的时空关系等3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分析了东北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从金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一性和继承性出发划分出3个金成矿系统:(1)变质岩金成矿系统,以变质岩含金建造为物源基础,形成了多种矿床类型组合;(2)中(新)生代陆相火山热液金成矿系统,矿床产出于中(新)生代火山岩系分布区,成矿物质主要源于火山岩系;(3)第四纪砂金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7.
燕山期火山-次火山-浅成斑岩金矿成矿系列构成了赣北地区一个重要的金矿成矿系列.根据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及产出的围岩条件可划分为火山热液型、次火山-浅成斑岩热液型和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对上述3种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同时对赣北地区该金矿成矿系列进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论述,旨在加强和推动赣北地区金矿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马来半岛金矿主要分布在半岛中央金矿带北部,该成矿带地处特提斯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交汇处,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岩石主要是千枚岩及石英斑岩,矿物以黄铁矿为主,矿体产状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金矿化类型主要有含金块状硫化物型、含金石英脉型及褐铁矿型3种,品位变化较大。矿床地质特征、矿体产状及矿化蚀变信息表明成矿与热液活动紧密相关,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秦岭横亘中国大陆中部,东西绵延1300km,地跨豫、鄂、皖、陕、甘、青、川七省,面积约400000km2,它是我国著名的"中部多金属成矿带".金银矿产为重要的优势资源,矿床星罗棋布.迄今为止,已探明金矿床145处,其中砂金矿床44处,岩金矿床101处;银矿床24处.该区金、银矿床成矿类型繁多,具有得天独厚的聚矿条件,其中小秦岭享有"第二金库"的美称.遐迩闻名的"陕甘川金三角"地区的成矿受巨型帚状构造控制,可与全球诸多巨型-超巨型金矿之聚矿条件媲美.本区金、银矿产成矿规律明显,具有极其理想的成矿条件,是进一步查勘巨型-超巨型金矿的最佳地区  相似文献   

20.
依据山东省金矿的空间分布规律、控矿构造、控矿地质体、矿床类型将其划分为三山岛-仓上成矿带、龙莱成矿带、招平成矿带、牟乳成矿带、栖蓬福成矿区、胶莱盆地周缘成矿区和鲁中南中生代杂岩体分布区成矿区等7个成矿区带.金矿成矿区带一般分布于大地构造单元的边部或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金矿床则主要受断裂构造和不同地质体的接触带控制.山东省金矿资源潜力很大,已有成矿带的深部及周边隐伏矿体是今后的找矿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