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柱式封闭充气培养小新月菱形藻的方法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是目前双壳贝类人工育苗中常用的饵料之一。我们利用的柱式封闭充气培养小新月菱形藻的基本装置是有机玻璃质的圆柱状容器,柱高1.5米,直径20厘米。有机玻璃柱周围安装日光灯管。利用无油空气压缩机进行充气。柱式封闭充气培养小新月菱形藻的方法具有许多优点:防止污染,保持饵料纯洁,在1982年5月15日—7月7日扇贝人工育苗中,培养用水系106型过滤器过滤,利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2.
贻贝养殖,在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广泛开展。贻贝人工育苗是解决贻贝养殖苗种的途径之一,尤其在自然苗缺乏的地区,或是为了选择优良品种出发,更有其重要意义。我们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于1972—1974年期间,在胶南县海水养殖场进行了贻贝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以后又在青岛进行了一些培养条件的研究。通过几年的工作,对于育苗的一些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提高室内水池培养到附着阶段的成活率,和探索下海后掉苗的原因,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人工育苗生产初具规模。现将主要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天津沿海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然海水和天然饵料,采用无泥砂采苗方法,在天津沿海首次成功开展了菲律宾蛤仔工厂化育苗。幼虫初始壳长93.8μm,壳长平均日增长8.3μm,成活率41.0%;第15-23 d为变态期,壳长平均日增长12.9μm,变态率47.8%;变态后至第55 d,壳长平均日增长33.2μm,成活率76.0%。本次育苗试验充分利用天津沿海水质条件与环境特点,改进育苗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了适于天津海区的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工艺,共得到双水管稚贝约1 800万枚。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用不同的饵料密度、稚贝密度、光照强度、底质以及这些因子相结合对缢蛏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从中找出缢蛏育苗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人工或半人工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褶牡蛎秋季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潭县竹屿水产苗种场于1991年lO月11日~11月26日进行了褶牡蛎秋季室内人工育苗试验,培育出800~1000μm稚贝276×10~4粒。现简介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鲈鱼的人工催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近些年在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人工育苗方面的工作成绩较为突出,已能够利用野生亲鱼和人工养殖亲鱼进行规模性育苗生产和全人工养殖。我国有关鲈鱼繁殖的基础研究工作较多,如孙帼英等1994年报道的对鲈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详细地描述了鲈鱼卵巢的发育分期以及产卵类型和产卵期等,万瑞景1988年和毕庶万等人[1]的调查研究均对鲈鱼的性成熟年龄和产卵习性进行了描述。但鲈鱼人工育苗技术尚未成熟,有关规模性人工育苗的文献报道还很少看到。作者认为目前鲈鱼人工育苗的关键还在于优良亲本的获…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从1982年1月至1985年2月对日本日月贝进行人工育苗的研究。试验结果说明北部湾产的日本日月贝的繁殖期为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繁殖盛期为每年11月至翌年1月。用人工升温方法诱导性腺成熟的亲贝,在适宜的海水理化条件下,经一定时间的潜伏期,亲贝大量排精产卵。收集精卵,进行人工授精,将受精后的胚胎,用玻璃缸进行培养,采取升温、控温、每天更换幼体培养水体一部分等技术措施,用单细胞藻类及干酵母片的水溶液,作为日本日月贝幼体的饵料,历经32天,终于培育成为日本日月贝幼贝210只。52天的幼贝,最大个体已达壳高313.90×壳长365.5微米,初步取得日本日月贝的室内人工育苗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省饶平县采用经人工孵化并在室外水泥池培育成熟的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48尾亲鱼置于水体积为25 m3的5.5 m×4.5 m×1.0 m长方形水泥池中,经2a的人工养殖,于2008年4月10日开始产卵,亲鱼性成熟年龄为2龄,产卵期为4月中旬至7月15日,持续产卵3个多月,总产卵量为3 180万粒.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浮性,卵径为0.860±0.023 mm,油球1个,油球径为0.191±0.009 mm;初孵仔鱼全长1.836±0.078 mm;在广东较高的育苗温度条件下,条石鲷的亲鱼性成熟年龄和产卵季节较早,人工苗种生长速度较快.全长和体长、体高和体长的关系呈一元线性相关,体重和体长、体重和全长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采用室外水泥池育苗和池塘育苗2种方法,在水温为21.2~28.8℃、盐度为28~32条件下,共培育出2.0~6.2 cm的鱼苗121万尾,获得条石鲷南海区池塘全人工繁育成功,确定了室外水泥池和池塘人工育苗的饵料系列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贻贝人工育苗高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至1973年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实验生态组,在烟台与有关单位对贻贝人工育苗向生产过渡问题作过探讨。实验结果显示了人工育苗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并指出在幼虫培养密度适当增加、饵料供应及换水量更加充分的情况下,育苗池的单位水体产量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74至1975年间,在青岛进行了生产规模的育苗试验,在扩大培育水体、改进育苗技术、提高单位产量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单胞藻薄膜袋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用聚乙烯薄膜透明袋对单胞藻进行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用该技术培养单胞藻作海产动物幼体的饵料,与目前通用的水泥池开放式培养比较,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培养的单胞藻密度高、不易污染、生产周期短等优点。该技术在1988年的扇贝人工育苗生产中,提高了投饵质量和幼虫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90年代以来,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向着多品种和批量化方向发展,各特优种类不断增加,人工种苗为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提供大量苗源,科研教学单位的多项育苗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开始进入种苗规模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福建海水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成功的种类至少有14科30种,1999年大黄鱼的育苗量已超过3亿尾,其他年产种苗千万尾以上的海水鱼类有美国红鱼、花鲈、免状黄姑针、真鲷(春季生殖群体)和花尾胡椒鲷;年产种苗数百万尾的有黑鲷、勒氏笛鲷、断斑石鲈、免鱼和斜带髭稠等种类。石首鱼科鱼类已成为人工繁殖和育苗的主要对象。本文还针对福建海水鱼类增养殖的问题,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褐毛鲿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繁殖生物学特性并突破全人工繁殖技术,作者介绍了1998~2002年项目实施期间,对褐毛鲿的性成熟年龄、生殖季节、产卵水温、性腺发育与性周期、产卵类型与产卵量、室内产卵池催产、海上网箱催产、亲鱼产卵率、受精率、催产激素与剂量、全人工繁殖技术等所做的研究,讨论和总结了褐毛鲿亲鱼的强化培育,人工催产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 (Iznka)大规模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产实践 ,模拟野外温度、盐度等环境条件 ,在较大规模的育苗池环境条件下 ,对日本刺沙蚕胚胎和发育作了生殖生物学的观察和描述 ,为人工增养殖日本刺沙蚕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假晴东方鲀人工育苗获得41.8mm种苗351000尾,每立方水体出 苗860尾。越冬成活率91.6%,增重率61.8%。利用室内水泥池及养虾土池 养成商品鱼,分别获得1969 g/m3和 208 kg/亩的收成。  相似文献   

15.
The senegale sole, Solea senegalensis Kaup, 1858, is a commercially valuable fish and it is beginning to be cultured in a semi-intensive way in fish farms in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resent study was initiated to investigate the diet of S. senegalensis under semi-extensive conditions. The feeding habits of sole were studied in two earthen ponds of a fish farm in the Sado estuary. In one earthen pond, artificial fish ration was given. S. senegalensis feeds on few prey items, its diet is mainly composed of insect larvae (Chironomus salinarus) and polychaeta (Hediste diversicolor). The diet composition of this species suggests feeding specialization, by consuming mainly annelids and insect larvae and by avoiding other items, extremely abundant in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gastropods. In the water reservoir where ration was given, some fish consumed simultaneously benthic organism together with ration. However, benthic organisms seem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 senegalensis diet.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受精技术, 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选育家系的构建与标准化培育技术进行研究。按照1雄配2雌的原则, 选取养殖、野生和日本3个群体的红鳍东方鲀进行定向交配, 并对红鳍东方鲀早期阶段苗种进行了环境标准化和一、二、三、四级数量标准化培育。结果表明, 红鳍东方鲀亲鱼产卵量大, 对构建父系半同胞家系十分有利; 从4次数量标准化看, 每次各家系内鱼苗数量都较为集中, 各阶段各家系的成活率也较高, 但存在部分家系间数量差异显著; 经过4次数量标准化, 成功构建22个父系半同胞家系, 48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对早期阶段家系构建和培育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拟解决方法, 为大规模建立红鳍东方鲀家系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通过投喂不同饵料后,研究不同育成规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肝胰腺、性腺和肌肉等可食部分含量、营养成分及脂类组成的变化。肌肉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胰腺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胆固醇和磷脂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性腺营养成分测定表明:育成规格对粗脂肪、粗蛋白、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有一定影响(P0.05或P0.05);饵料对水分、粗蛋白和磷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杂鱼组三种规格粗脂肪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总体试验结果表明:育成规格以及饵料对中华绒螯蟹雄蟹可食部分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多年养殖生产经验,并渗考诸多文献,阐述了罗氏沼虾养殖生产中的几个技术关键;必须彻底清塘;加强幼虾放养前的强化培育;争取虾苗在浮游动物高峰期下塘;尽量延长养殖周期;加强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已成为近海水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叶绿素a作为水体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广东省柘林湾为研究区域, 采用2018年9月4日的哨兵2号(Sentinel-2)影像与海水养殖区水体中实测的叶绿素a浓度数据构建了叶绿素a浓度的单波段模型、比值模型、三波段模型与归一化叶绿素a指数模型(Normalized Difference Chlorophyll Index, NDCI)等估算模型; 通过对比评价, 以反演精度高的模型估算了2018年多个月份的叶绿素a浓度, 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1) NDCI模型的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其他模型, 其可决系数R2为0.8, 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9.7, 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为0.99; 利用实测数据对NDCI模型的时间适用性进行检验, 表明NDCI模型能有效地估算出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2) 叶绿素a浓度呈现出从近岸向湾外逐步降低的趋势, 养殖区中叶绿素a浓度的总体趋势为池塘养殖区>滩涂插养区>网箱养殖区>浮筏养殖区; 受到水体交换、降雨及养殖活动的影响, 池塘养殖区中的叶绿素a浓度在投放幼苗期的2月最低, 其变化趋势为2月<4月<6月<12月。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对柘林湾养殖水体的环境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花鲈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花鲈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孵后7~9日龄,卵黄囊消失;36日龄左右,奇鳍膜开始分化;56日龄左右,开始出现鳞片;85日龄左右,鳞片覆盖全身。随着形态特征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习性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