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南方东部震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岩出现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白云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重结晶、溶解、充填作用等,经历了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各阶段出现的成岩作用有一定的变化。本区晚震旦世为两个碳酸盐台地和两个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  相似文献   

2.
古海洋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古海洋学汪品先(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上海200092)关键词深海沉积,微体古生物学,稳定同位素,古气候,古海洋学1古海洋学的产生古海洋学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产物,15年(1968~1983年)的钻探不仅证实了板块学说,而且产生了古海洋学这门新学...  相似文献   

3.
冰筏沉积物,是古气候,古地理的有效记录。对冰筏沉积的研究,可用于研究冰川发育时期,范围,重建冰川发史,重塑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通过冰筏沉积物中的砾石和砂级颗粒的成分分析,可了解古冰川发育区母岩的岩性组合。  相似文献   

4.
古洪水平流沉积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古洪水研究依赖古洪水沉积获得古水文信息。古洪水平流沉积是古洪水泛滥于死水断面范围内形成的薄层细颗粒沉积。以长江三峡下段与黄河三门峡以下河段为例,古洪水平流沉积被掩埋保存在部分缓倾斜岸坡平台上,主要的识别标志,在沉积构造方面为发育微薄层理,末端翘起并尖灭,此外还具有特定的粒度结构以及多种重矿物的百分含量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广西晚二叠世合山组中沉积间断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提出在晚二叠世合山组碳酸盐岩含煤岩系发育过程中存在沉积间断,并在其中鉴别出众多的沉积断标志:①灰岩的角砾化现象;②淡水作用下的重结粗大方解石颗粒;③古裂隙;④古溶洞;⑤氧化壳;⑥砾石层;⑦层状晶洞。这些沉积间断标志通常分布在煤层的间接底板楔部或上部。在合山组形成过程中,至少发生了3次沉积间断:4煤形成前,4煤形成期间及2煤形成前。  相似文献   

6.
洋岛,海山碳酸盐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出水面的洋岛和潜伏水下的海山普遍存在于现代地球表面的各大洋中,地质历史中存在的古洋岛和古海山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笔者从地形特征,沉积学特征,成岩作用和生物学特征几个方面对洋岛,海山进行了分析,洋岛,海山通常具有洋岛型火山岩基底和碳酸盐盖层的双层式地层结构,具有低分异度,探讨了古洋岛,古海山的鉴别对于再造古海洋,古地理格局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新生代是地史上生物最为繁茂多样大发展和生物成矿的重要时期,陆相沉积盆地沉积岩中最为系统地保存了各种生物地化作用和过程的信息。研究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古环境及成矿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开展该项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盛章琪  廖莉萍 《贵州地质》2010,27(4):255-258
铝土矿沉积方式为胶体沉积及碎屑沉积,古红土化及沼泽化是形成铝土矿的主要成矿作用,地下潜水面以下200 m不是铝土矿深部找矿的红线。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群沉积时期的古沙漠盆地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基于一个完整的沙漠盆地内,各种地理景观、沉积环境与沉积作用、沉积类型间有机的密切联系,提出并使用沙漠盆地体系和沙漠盆地沉积体系的概念,结合将今论古的原理,在大量实际资料的分析、研究基础上,首次确定了在志丹群洛河组和罗汉洞组上段的沉积期间,有两期不同的古沙漠盆地体系和古沙漠盆地沉积体系的存在。根据各种沉积类型和剖面结构的古环境和古地理意义,对它们的次级环境和沉积体系进行了划分和讨论,重塑了这两期古沙漠盆地体系的古地理环境.依据保存的条件和地表的出露,笔者识别与恢复出洛河期古沙漠盆地体系从现盆地南部向北依次是砾模环境、丘外过渡环境和沙丘环境,而岩漠环境一般是不易被保存的,罗汉洞晚期的古沙漠盆地体系仅保存有沙丘环境和位于其南、北两侧的丘外过渡环境,而岩漠环境和现盆地市部的砾漠环境未被保存,现盆地北部的砾漠环境可能是未出露。对各种环境中的沉积类型和特征、剖面结构等均作了详尽地叙述和讨论。最后,并指出古沙漠相或古风成相的研究在沉积学的理论上和国民经济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南永顺地区早奥陶世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条实测剖面和12个填图观察点资料,阐述区内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的类型和特征,并与现代巴哈马台地进行了对比。早奥陶世时,本区地处中扬子碳酸叶地南缘,沉积了泥晶灰岩、球粒灰岩、鲕粒灰岩、砂屑灰岩、生屑灰岩和礁灰岩。它们分别对应于巴哈地地的在泥相、球粒-灰泥相、鲕粒相、葡萄石相有珊瑚藻相。纵向上,7种岩石相组成了向上变粗和先变粗后变细两种序列。早奥陶世的扬子地台与现代巴哈马台地在沉积背景、古气候和古  相似文献   

11.
林贞培 《福建地质》1994,13(2):99-105
本文详细研究了福建省早二叠世童子岩期含煤岩系中风暴沉积的分布层位及沉积相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童子岩组风暴沉积的古地理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南沙综合考察队有关海洋沉积学十年科考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现代沉积作用过程,沉积地球化学,礁碳酸盐地质学,盆地分析,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青海囊谦第三纪盆地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谦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研究程度较低,倘处于地层格架建立阶段。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叙述了地层的岩相特征、沉积体系、古流向等。指出盆地沉积环境为近源、快速堆积环境,沉积体系不对称分布且相变迅速,物源区单一性,古流向的变化表明了盆地的不断加大及控制盆地的扎曲断裂的持续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构造活动是控制沉积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准确厘定的构造活动的时间对于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非常关键的,利用不整合,时间明确的地层厚度,沉积相,古水深,浊顶层序,生长指数,断裂分布特征及其之间的交切和终止关系,构造沉降模拟,页岩压实变化,热史模拟,裂变径迹,以及其它一些如古地震表现,岩浆岩的放射性测年,构造运动学标志,叠前速度等综合阐述了构造活动时间的厘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侏罗世为直罗组下段沉积期,辫状河道为有利的铀储层砂体,铀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辫状河砂体中,受沉积古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在低洼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中新世是砂岩型铀成矿期,古地貌控制了地下古水流的流向,控制着氧化还原带的分布和铀矿的富集:晚侏罗世铀预成矿期,古隆起区受到潜水淋滤,含铀物质向斜坡和低洼区迁移;早白垩世-古新世铀主成矿期,古地貌控制了含氧含铀水的水流方向,氧化还原带主要分布在古地貌斜坡区。  相似文献   

16.
古洪水平流沉积与水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洪水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古洪水信息的载体-古洪水平流沉积提供古水水位及流量,而如何确定古洪水沉积顶面高程与其洪峰水位的关系是河床演变学至今尚水解决的难题。经过长江,黄河,黄河和淮河古洪水研究之后,对此问题获得了新的认识, 水平流沉积物尖灭点高程与共洪峰水位之间一致的关系,给古洪水研究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位于极端干旱区的额济纳盆地,是我国内陆地区代表性的盆地之一。这里不仅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脆弱的生态系统,而且在平缓的戈壁滩下面,沉积有厚达200-400余米的古湖相地层。盆地东南与最高达近500m沙丘的巴丹吉林沙漠比邻,构成了特征性的盆地-沙漠系统,是世界少有的自然景观,也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考察研究工作揭示,巴丹吉林沙漠在蹑今30000a左右存在一湿润时期(Wunnemann等,1998;杨小平,2002;杨小平等,2003),并与临区腾格里沙漠相应时期发育的大湖期可以对比(Zhang等,2002,2004)。 新近的考察工作发现,在盆地东南部古日乃与巴丹吉林沙漠过渡区,存在有多级古沙丘被水夷平的、高度不等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之上,保存有水体快速蒸发环境条件下沙粒物质被钙质胶结的坚硬、类似砂岩的顶盖,其高度在大范围内可以对比,同时伴有湖相碳酸盐沉积、根管等。这些地貌、沉积与盆地北部沙砾石层中大量出现的贝壳化石和湖相地层,构成了古湖泊存在的地质证据。 14C测年结果表明,分布于第二级平台上的碳酸盐结核其形成年代为距今25000a前(25630±270a、25530±230a、25640±220a,半衰期5568a,下同),掰鳃类贝壳化石的年代为距今28000a(28530±430a、28630±320a、28780±340a、28560±280a)。 对这两组样品进行87Sr/86Sr分析结果表明(表1),碳酸盐沉积的87Sr/86Sr比值变化较为显著而贝壳化石的87Sr/86Sr比值变化相对较小,且贝壳化石的87Sr/86Sr比值的平均值小于碳酸盐沉积的87Sr/86Sr比值。 由于贝壳化石和碳酸盐沉积的87Sr/86Sr比值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古湖水的锶同位素比值,而87Sr/86Sr比值又与湖泊水体盐度相关(刘秀明等,2000),因此可以推测,贝壳化石所代表的古湖泊发育时期的水体较碳酸盐结核形成时期的盐度要低,也就是说古湖泊发育早期的为淡水,后期水体盐度有所增高。这是与贝壳化石本身代表的淡水种属相一致。由于后期湖泊水拉的快速下降和水体的快速蒸发,使得碳酸盐结核沉积的87Sr/86Sr比值增高,而这种古湖泊水位的快速下降和结核的形成是直接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反映了该时期额济纳盆地古湖泊高湖面的存在和气候快速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海相生烃碎屑岩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泰俊 《沉积学报》1997,15(2):14-18
湖相与海相生烃岩的沉积环境不完全相同。文章根据国内外有关海相生烃岩沉积环境的资料,探讨了富含有机质泥岩的沉积模式。古海洋学、地层层系及浮游有孔虫的研究成果表明环北大平洋地区生烃岩出现的层位及沉积时的古气候有相似性。笔者还应用层序地层学及有机地化资料,讨论了有机质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田晓四  朱诚  尹茜  孙智彬 《沉积学报》2007,25(2):261-266
通过对三峡库区中坝遗址1981年洪水沉积和疑似古洪水沉积的粒度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峰度和众值粒径都在同一值域范围内;频率分布曲线相似,呈单峰态;概率累积曲线都呈明显的三段式。从而推断出中坝遗址的文化间隙层为古洪水沉积。在考古断代和AMS14C测年基础上,对洪水沉积环境研究发现,中坝遗址洪水沉积大多发生在我国的暖期,但周朝和宋代的洪水沉积发生在我国冷期,这与我国气候小循环和当地独特的地貌特征有关。清代以后,沉积物平均粒径明显变大,表明当地植被已经退化;沉积物平均粒径和峰度变化幅度大,说明人类活动使当地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气候多变。  相似文献   

20.
谷白湮  周义平 《地质论评》1994,40(5):466-475
同沉积构造和盆缘古地貌,控制沉积盆地的分布与沉积物的性质。先锋盆地的同沉积断裂与盆内的冲积扇,控制褐煤与硅藻土的分布,也决定着煤与硅藻土的矿物质含量与组分。古气体和水体营养程度的变化,导致出现不属种的硅藻组合带,进一步影响硅藻土的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