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后循环梗死中医证候学调查问卷对388 例后循环梗死患者进行发病初期(3 d之内)、14 d、28 d、90 d 4个时间点的证候学调查,收集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证候要素、证候类型等,以得出其4个时间点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各阶段证候要素及主要证候的构成比较高的是:0 d,风痰瘀阻证;14 d,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28 d,痰浊内阻证、气虚血瘀证;90 d,气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转移概率矩阵得出的证候演变规律为:0~14 d,风痰瘀阻证可转变为风痰瘀阻、痰浊内阻证;14~28 d,风痰瘀阻证可转变为痰浊内阻、气虚血瘀等证,气虚血瘀证可转变为气虚血瘀、肾精不足等证;28~90 d,痰浊内阻证可转变为气血亏虚、痰浊内阻等证,气虚血瘀证可转变为肾精不足、气虚血瘀等证。结论:风痰瘀阻证为发病初期常见证候类型,气虚血瘀证自发病中期起为常见证候类型。即发病时实证多见,随着病情恢复虚实夹杂证、虚证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芪补髓汤联合化疗加免疫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气血两虚型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吉西他滨+顺铂)加信迪利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补髓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Karnofsky量表(KPS)评分及骨髓抑制分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分度)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4%(38/45),对照组为57.78%(2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分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补髓汤联合化疗加免疫疗法治疗晚期无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 例气虚血瘀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 例。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胃复春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00%(19/25),对照组为40.00%(10/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25/25),对照组为76.0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AG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止血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止血方治疗。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止血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阴散结法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晚期胃癌阴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养阴散结方。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瘤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PS)评分、化疗毒副作用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指标情况。结果:瘤体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0.00%(15/30),疾病控制率为90.00%(27/30),对照组分别为43.33%(13/30)、86.67%(26/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23/30),对照组为36.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方面,治疗组Ⅲ~Ⅳ级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CA199、CA125、CA724、CEA、NSE、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血清CA199、CA125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散结法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阴虚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痰浊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化浊方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7.5%,对照组为4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有较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合舒络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每组各40 例。对照1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物及营养神经等,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加用舒络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疗法。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定3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分别为80.0%(32/40)、82.5%(33/40),对照1组分别为62.5%(25/40)、62.5%(25/40),对照2组分别为70.0%(28/40)、72.5%(29/40),治疗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神经传导速度、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合舒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乌散寒通络方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40 例使用奥沙利铂化疗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治疗组在化疗时采用双乌散寒通络方浸泡手足,对照组则采用温水浸泡手足。治疗14 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周围神经不良反应分级情况,周围神经不良反应程度[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问卷20(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以及其他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结果:第1个疗程后,2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18/20)、60.00%(12/20);第2个疗程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17/20)、50.00%(10/2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疗程治疗后,2组2级、3级周围感觉性和运动性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2个疗程后,2组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其他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食欲减退,乏力,发热等,均为1~2级。结论:双乌散寒通络方能有效防治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感觉性及运动性神经病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证素、脏腑辨证、证候学、病理分型证候及分期证候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研究其中医证候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关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证候要素进行提取,分析其分布规律及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包括7834 例病例,证候要素以气虚、阴虚、痰湿、血瘀、痰热、气滞为主;本虚证候要素占57.54%,标实证候要素占42.46%;脏腑辨证主要为肺+本虚与脾+本虚分别占35.86%、25.70%;在肺癌发展过程中,气虚证占比逐渐上升,在IV期时达到最大占比为36.50%。结论:肺癌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湿多见,临床除治肺以外还应注意脾的调理。而晚期肺癌患者本虚证比率升高,因此临证可根据病情采用攻补共用等方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胃癌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化疗后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辨证为寒热错杂证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疗法配合香砂泻心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4%(50/51),对照组为83.67%(41/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增高,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胃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统计18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比较中医证候特点,对比不同肿瘤类型、患病年龄、化疗疗程及实验室指标与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主要证候要素频率排名前6位由高到低依次为突然干呕(90.56%)、饥不欲食 (84.44%)、胃脘嘈杂(81.11%)、倦怠乏力(77.78%)、饮食稍多即吐(75.00%)、面色萎黄(72.78%);各中医证型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肝气犯胃证、食滞胃肠证、寒邪犯胃证、痰饮停胃证;各中医证型在癌症类别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在不同年龄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8~57岁年龄阶段发生妇科肿瘤例数较其余年龄阶段要多;中医证型在不同化疗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第1、2、3阶段以胃阴亏虚证为主,在化疗第4阶段以脾胃虚寒证为主,在化疗第5阶段以肝气犯胃证为主;胃阴亏虚证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肌酐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呕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胃阴亏虚证为主,胃虚是贯穿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发展始末的重要致病因素,脾胃虚寒证及肝郁犯胃证是病情进展的关键证候,呕吐后应注意调节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肌酐等指标,加强营养对症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 例冠心病行PCI术成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于围手术期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扶正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及PCI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治疗组为7.5%(3/40),对照组为27.5%(1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围手术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患者气虚血瘀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固本化积方治疗Ⅲ、Ⅳ期气虚毒瘀型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毒瘀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固本化积方加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CRP、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化积方能提高Ⅲ、Ⅳ期气虚毒瘀型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局部炎性微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相关疲乏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 例Ⅲ~IV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 例。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2组进行疲乏评估,同时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PS)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6 例,对照组脱落4 例。治疗后,治疗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积分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情感、躯体及认知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其神疲乏力、自汗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组在提升KPS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有20例发生不良反应,共出现25次不良事件;对照组中有36例发生不良反应,共出现48次不良事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气虚证患者的疲乏症状,改善体力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预测模型,探索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特征对疾病预测的实际意义。方法:本研究使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逻辑回归、K近邻算法等,首先构建标准化的症状、证型获取途径;再分别融合中医治疗数据特征。结果:本文通过对32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的诊疗信息统发现有21个证候类型、99个主观症状、13个中医脉象表现、23个中医舌象、232味中草药、20个中医穴位。其中气阴两虚、口燥咽干、细脉、脾俞穴分别为高频;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算法的评估效果最佳。结论:决策树是预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类的最佳算法。构建包含中医主观症状、舌象、脉象,有助于根据早期症状表现划分中医证候类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治疗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行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健脾消癌方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0.00%(18/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提高,CEA和CAl99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扶正消积法拟定的健脾消癌方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Ⅳ期脾虚瘀毒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并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窍健步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 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健步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1 d,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40/40),对照组为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健步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 例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C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1.00%(41/100),对照组为21.00%(21/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mMRC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RC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可改善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C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振源益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振源益脉汤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8%(38/41),对照组为75.61%(3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源益脉汤可有效提高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水平,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扶正护膜汤对结直肠癌术后应用mFOLFOX6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4 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治疗组采用扶正护膜汤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体力状况、实体瘤改善情况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3%(25/32),高于对照组的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力状况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25%(26/32),高于对照组的40.62%(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瘤总缓解率、总控制率治疗组分别为87.50%(28/32)、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90.62%(29/3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护膜汤在改善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并对术后化疗起着减毒增效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