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7个近岸海域沉积物226Ra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226Ra含量较高,其余6个近岸海域(黄河口、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厦门湾、大亚湾)的226Ra含量相近.226Ra含量值显示了研究海域沉积物的“亲陆性”,但不同站位226Ra含量受物源区域、水动力作用及其他环境理化诸因素的影响.226Ra在况积物盐酸沥取相的放射性比度及总量均大于残渣相的相应数值,说明陆源物质在风化及向海迁移过程中绝大部分镭进入到水相中.元洪码头附近海域岩心中226Ra的垂直分布表明,镭发生了沉积后的再迁移.所有各相的活度比(226Ra/238U)a.r、(226Ra/230Th)a.r.均小于1.0,进一步证明中国近岸沉积物普遍存在226Ra-238U、226Ra-230Th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陈敏  黄奕普 《热带海洋》1997,16(2):91-103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3个站位层水体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不柱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的比活率,具体讨论各相中^234Th/^234U)A.R。(放射性活度比)比值的垂直分布情况及其与水化学要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东太平洋沉积物U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地矿部“海洋四号”科学考察船1987-1989年在东赤道太平洋CC区所取得的27个深海表层沉积样品进行U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U在深海沉积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沉积的U含量不同,平均值由大至小的次序的含沸石粘土(2.16×10^-6),硅质粘土(1.95×10^-6),硅质软泥(1.65×10^-6),钙质硅质粘土(1.59×10^-6),在同类型沉积中U的分散性较大;U在区域  相似文献   

4.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1992年6月冲绳海槽进行了热水活动和底质调查。从所采岩芯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岩芯6个,对样品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Th、^230Th、^232Th、U、^234U、^238U的测定。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全新世期间沉积物沉积速率比晚更新世期间低,全新世平均沉积速率为2.10-8.50cm/ka,晚更新世平均沉积速度为7.40-20.10cm/ak。这揭示了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期间大量的陆 火山碎屑冲绳海槽,而全  相似文献   

5.
厦门湾水体中^234Th的垂直分布及其时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舟  黄奕普 《台湾海峡》1999,18(3):259-265
1996年9 ̄10月在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定点站连续6个航次测定了水柱中溶解态、颗粒态^234Th(PTh)和溶解态^238U,获得了^234Th的时空分布图象,研究海域水柱中DTh、PTh和总^234Th(TTh)的放射性比度分别在0.80 ̄3.95Bq/m^3、1.93 ̄5.65Bq/m^3和3.47 ̄9.18Bq/m^3之间,整个水柱中DTh、PTh和TTh均与^238U呈不平衡,其特征是^34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近四十年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惠民、滨洲和垦利三站平均的1957-1996年冬季平均气温(^-T),春季平均风速(^-V)和夏季降水量(^-R),表征黄河三角洲的气候变化状态。分析结果显示,近40年来,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以下特征:(1)长期变化趋势变,科季^-T呈明显的增高;春季^-V则呈明显的减少;夏季^-R变化趋势不显著。(2)冬季^-T、夏季^-V、夏季^-R变化存在着转折和跃变。跨变年份是1986年(^-T)和  相似文献   

7.
四种^14C标记农药在某些海洋动物中的积累和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创光  符云 《热带海洋》1998,17(4):51-56
对^14C-六六六、^14C-毒死蜱、^14C-敌百虫和^14C-久效磷在几各海洋动物中的和积累和降解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农药在实验动物中被积累的能力由大至小顺序为:^14C-六六六和^14C-毒死蜱,^14C-敌百虫^14C-久效磷,而实验动物对农药的积累能力由大至小顺序为小:小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实验贝类,褶痕相手蟹Sesarma(Parase  相似文献   

8.
南海表层海水Sr-U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热电离质谱方法分析了取知南海不同海域的现代珊瑚和全新世珊瑚样品的Sr、U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南海珊湖代表的礁区表层海水^87Sr/^86Sr比值介于0.708902-0.709401之间,分布相当不均一,而δ^234U则主要介于170-180之间,明显高于开放大洋144的结果,反映周边大陆物质输入对南海表层海水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精子超温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亚夫  蔡难儿 《海洋与湖沼》1996,27(2):187-193,T001
于1991年11月-1993年5月对中国对虾纳精囊中精子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然海水或人工海水作基础液添加10%DMSO(V/V)及5%-10%的甘油配制成抗冻稀释液,稀释中国对虾精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最有效,存尖率在60%以上;保存94-138d,解冻后作人工授精,受精率最高达59%;稀释液中Mg^2+,K^+,Ca^2+为超低温保存所必需,但Ca^2+浓度过高则不利于精子的保存。光镜及  相似文献   

10.
应用γ-射线能谱仪对台湾北部的海滩砂环境样品进行了监测。^134Cs的浓度较低,在来自天然和其它人工放射性的强烈的干扰下其值为0.2Bq/kg。^134Cs少量的累积来源于附近核电厂的排放物。  相似文献   

11.
几种软体动物对^14C—DDT和^14C—杀灭菊酯的积累和排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几种软件动物:翡翠贻贝、波纹巴非蛤、凸加夫蛤、曲畸心蛤、伊萨伯雪蛤,纵带滩栖螺和珠带拟蟹守螺,对^14C-DDT和^14C-杀灭菊 酯和积累和排泄。结果表明:^14C-DDT能很快地在动物体中积累,翡翠贻贝和波纹巴非蛤积累DDT的能力最高,腹足类的纵带滩栖螺和珠带拟蟹守螺积累DDT的能力较差。^14C-DDT在动物中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在消化腺和珠带拟蟹守螺积累DDT的能  相似文献   

12.
吴瑞敏 《台湾海峡》1994,13(4):367-373
本文报道了植物生长素Q.C.对海带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Q.C.对海带苗的细胞分裂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加速了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其中以0.2×10^-^6(V/V)组的效果最明显,经处理3d后配子体大小达18-20μm,11d后达20-23μm,并已进入了性成熟期,♀体一级突起达22%,而对照组的大小为16-18μm,一级突起仅1%,用Q.C.处理配子体阶段转化而成的幼孢子体或幼孢子体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1989年“H.CrpaxoB院士”号科学考究船第8航次中,从太平洋中美海沟大洋侧坡(测站82-105)采集的样品中发现并综合方法(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衍射结合能谱分析)详细研究了具不匹配Mn^4+-Mn^3+层的无序混层矿物钴土矿-布塞浆 矿的新结构变种。  相似文献   

14.
大亚湾不同介质中137Cs和90Sr的含量及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山  周彩芸 《台湾海峡》2000,19(3):261-268
分别用HPGeγ谱方法和放化分离β计数方法测量了大亚湾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样品的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和^90Sr。计算了海洋生物对^137Cs和^90Sr的浓集因子及其在沉积物和海水中的分配系数,对^137Cs和^90Sr的含量水平,^137Cs和^90Sr及其与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关性,海洋生物对^137Cs和^90Sr的浓集,以及^137Cs和^90Sr的地球化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合浦珠母贝幼虫,幼苗的摄食率和摄食节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黎辉  金启增 《热带海洋》1997,16(3):41-48
1994年9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展开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幼虫和幼苗摄食率和摄食节律的研究。通过对该贝幼虫和幼苗摄食率与生物饵料浓度的关系的模拟分析,得到了二次多项式方程:FR=α+βC-γC^-2。在该方程中建立了 育苗时的生物饵料藻最适抽以喂浓度(Copt),Copt=-β/2γ。在最适饵料藻投喂浓度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海洋大气气溶胶的离子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远辉  黄自强 《台湾海峡》1994,13(2):144-150
对分析方法如采样滤膜的均匀性,滤膜上阴,阳离子的萑萃取率,方法的精密度和检出限等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厦门海域大气中的Cl^-,F^-,SO^2-4,NO^-3,NH^+4和Na^+。本文法有较高的灵敏度,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多种无机离子,适用于海洋大气气溶胶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铁辉  李军 《海洋与湖沼》1997,28(1):1-6,T001
于1994年5月-1995年7月,根据已克隆的草鱼出现血病病毒GCHV-861株cDNA的部分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PCR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GCHV-861GCHV-873两病毒株的dsR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两对引物仅能特异地检测了GCHV-861病毒株核素的存在,而不能对GCHV-873病毒株的核酸进行特异扩增,该方法是最小可检测出0.1pg纯化的GCHV-861病毒dsRNA,采用  相似文献   

18.
王瑁 《海洋科学》1999,23(2):23-25
自1967年Warren和Davis提出鱼类的生物能量收支式C=F+U+SDA+Rs+Ra+G以来,鱼类能量学的研究迅速开展并成为国内鱼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式中的C,F,U,SDA,Rs,Ra,G分别指摄食、排粪、排泄、特殊动力作用、标准代谢、活动代谢和生长。崔奕波1989年已对各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谢小军等1989年,1991年,对SDA及影响鱼类代谢的主要生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而活动代谢由于测定比较困难,以及是否把它作为鱼类能量收支中的一个恒定的组分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9.
于升松 《海洋与湖沼》1996,27(2):125-131
根据1985-1987年来1989-1991年对青海湖及其水系的考查资料,研究其化学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青海湖及其入湖河流水系在萎缩过程中,水系总矿化度增加,逐渐咸化。除尕海水的Mg^2+;耳海水的K^+,SO^2-4,CO3^2-;人湖河流水的SO4^2-离子浓度减小外,青海湖、尕海及耳海本中Na^+,Cl^-,SO4^2-离子增加速率较大,Ca^2+,Mg^2+等离子增加速率较小。尕海  相似文献   

20.
杭州湾溶解态的Ca2+,Mg2+,SO4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杭州湾河口海水地区性水化学特征,于1994年5月和1993年8月在杭州湾14个大面站和两个连续站采集表层海水水样,对Ca^2+、Mg^2+、SO4^2-及S,Cl等化学要素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黄河口长江口一样,杭州湾中溶解态Ca^2+、Mg^2+、SO4^2-主要受陆源径流与外海水物理混合稀释的影响,与C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由于受北岸工业排废水的影响,Ca^2+与Cl线性相关比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