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蕉霖  董为民 《台湾海峡》1996,15(A00):71-73
1995年分别在邵武欣隆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养殖池和诏安桥东溪雅鳗场对规格110p/kg、72p/kg、72/pk的欧鳗用我公司开发的欧鳗专用饲料-“海马”牌黑仔7^#饲养71d与67d的试验。结果表明,投饵率为1.2%-1.8%;成活率为99%;饵料效率在82.1%-84.5%之间。  相似文献   

2.
僵鳗促长饲料养殖日本僵鳗及欧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诚 《台湾海峡》1998,17(A12):109-111
将僵鳗促长饲料分别按1% ̄2%比例添加于常规鳗鱼配合饲料中进行了养殖日本僵鳗及欧鳗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效率日本僵鳗添加组比对照组提高了31% ̄40%;欧鳗添加组比对照组高出68.9% ̄250%。成活率日本僵鳗添加组高于或等于对照组;欧鳗添加组比对照组高出52% ̄62%。养殖每公斤鳗的饲料成本,日本僵鳗添加组比对照组下降了13% ̄20%,而欧鳗添加组比对照组下降了36% ̄54%。证实了用僵鳗促长饲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合信"牌欧鳗配合饲料精养缓长型欧鳗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饲料效率为48.11%,比对照组提高了10.71%;欧鳗的存活率达99.9%,且有较好的肉质,符合出口烤鳗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潘瑞珍  李利明  曾丽莉 《台湾海峡》2001,20(Z1):138-141
概述大蒜素抑菌防治鱼病的药理及其诱食、促生长,提高罗非鱼和缓长型欧鳗饲料效率的研究成果.推理提示大蒜素刺激增强欧鳗胃肠道蠕动与增进雌激素作用的综合生理效应可能是提高缓长型欧鳗饲料效率的因素之一.建议在海水鱼OMP饲料中添加大蒜素与硫胺素防止海水养殖鱼类的B1缺乏症.大蒜素推荐用量为(80~300)×10  相似文献   

5.
温彩霞  郑小宏  高其文 《台湾海峡》2001,20(Z1):169-171
用不同浓度的无机氮,以水浴和注射两种方法对正常欧鳗进行攻击,抽取其心脏血液测定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所有实验组的血氯离子均比正常组的低,下降幅度为20%~35%,"狂奔病"症欧鳗的血氯离子也比正常鱼的下降了20%~45%.警示欧鳗配合饲料蛋白质效率(PER)和给饲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郑元球 《台湾海峡》1996,15(A00):77-79
本文论述引进欧鳗苗养殖的情况,总结养殖失败的原因及成功者的经验,然后用生态方法对欧鳗黑仔进行养殖。经过2个月养殖,死亡率仅0.1%,平均月增长2倍,饲料效率75.69%。  相似文献   

7.
欧鳗“狂游症”病毒的细胞定位与超微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江华  颜青  方莹  黄印尧  倪子绵  陈信忠 《台湾海峡》2001,20(1):54-56,T001
应用电镜标本制备和观察技术对45尾“狂游症”欧鳗的主要脏器进行系统观察,在脑、心脏、肌肉和皮肤组织中,发现一种致病性病毒,多数病毒定位于细胞的内质网腔,一般为球状或椭圆球状,大小约为50~80nm×100~150nm,具有囊膜,囊膜外附有纤突,可以造成脑细胞的肿胀、空泡变性和心肌细胞线粒体的结构破坏和空泡化等细胞病变.人工感染欧鳗中找到同样病毒,表明该病毒是欧鳗“狂游症”的致病原.  相似文献   

8.
欧洲鳗鲡胃肠道激素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方永强  戴燕玉  陈蕾 《台湾海峡》1999,18(1):83-86,T003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9种哺乳动物胃肠道激素抗体在正常生长欧鳗和僵鳗胃肠道的定位分布,研究结果表明,5-HT,SOM,GAS,α-1-AT和P物质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存在于正常鳗和僵鳗胃肠道中,其余4种抗体显阴性反应,文中讨论了胃肠道激素在僵鳗成因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元球 《台湾海峡》1996,15(A00):117-119
本文从欧鳗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论及饲料的质量,以及投饵前的饲料加工和投饵技术与饲料散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启发 《台湾海峡》1996,15(A00):23-28
本文初步概述饲养欧洲鳗鲡的食性特征,对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和日粮蛋白质的需求量、驯饵、饲料表态、给饲率以及实用的欧鳗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1.
江琴  林世琛 《台湾海峡》1996,15(A00):74-76
研制欧鳗配合饲料是养鳗业之急需。经1994年饲喂试验结果饲料系数为1.01,净增重66.4%,初获成效。通过两年多在省内外50多个鳗场推广使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江琴 《台湾海峡》2001,20(Z1):134-137
本文报道了国产α-淀粉与鱼粉亲和力的试验,以及使用国产a-淀粉与进口α-淀粉的饲料在欧鳗养殖中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国产a-淀粉基本能满足鳗饲料生产对粘弹性的要求;而且,使用国产α-淀粉与进口a-淀粉的饲料,在饲料效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温彩霞  林宗宇 《台湾海峡》2001,20(Z1):60-62
利用组织病理、微生物、血液电解质、寄生虫检查方法对欧鳗"狂奔病"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网箱养殖,病鳗的组织病理变化基本一致,鳃、肠破坏较为明显,肝、脾、肾、心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从微生物学的分析来看,病毒的检出率并不高,形态也不一致,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多样化.病鳗的血液电解质检查结果较为一致,主要以氯离子降低为主,下降幅度在30%~50%之间.由此认为本病不象是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所致.  相似文献   

14.
5种海鱼的生态生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常温下进行星鳗、蛹、黑鳗、厚头平You和皱唇鲨等五种鱼类的生长实验,得出这5种鱼类摄食巢沙蚕、火枪乌贼、斑Ji(碎块)、带鱼(碎块)和玉筋鱼的生态生长效率波动于3.8 ̄33.6%范围内,平均为16.0%,相对平均日摄食量处于1.6 ̄11.5%之间,另外,对饵料系数、平均日摄食量及平均体重日增长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初步概述饲养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的食性特征,对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和日粮蛋白质的需求量、驯饵、饲料形态、给饲率以及实用的欧鳗配合饲料。建议采用膨化颗粒饲料,制订欧级饲料实验方法和条件的规范。  相似文献   

16.
大菱鲆病原鳗利斯顿氏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从大菱鲆(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L.)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死)鱼中分离到并经鉴定的病原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进行了对常用抗菌类药物及弧菌抑制剂 O / 129 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 20 株鳗利斯顿氏菌均对所测定的 37 种抗菌类药物中的头孢噻肟等 18 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 G 等 6 种药物耐药、对头孢唑啉等 10 种药物耐药性菌株间有差异;2 株(S010610-3 和 S010610-4)对弧菌抑制剂 O / 129 具抗性,余 18 株均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17.
对鱼源4种病原弧菌(鳗弧菌、哈氏弧菌、鱼肠道弧菌、秦皇岛弧菌)进行了对常用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鳗弧菌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6种常用药物耐药;哈氏弧菌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杆菌肽等4种常用药物耐药;鱼肠道弧菌对苯唑青霉素和杆菌肽等2种耐药;秦皇岛弧菌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杆菌肽等5种耐药.根据已知的弧菌外膜蛋白OmpK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4种病原弧菌总DNA中均扩增外膜蛋白OmpK的基因片断,结果鳗弧菌、哈氏弧菌、秦皇岛弧菌及鱼肠道弧菌均扩增得到约800bp DNA片段,但鱼肠道弧菌扩增的片段较模糊.  相似文献   

18.
欧鳗冬季饲料饲养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琴  郑志雄 《台湾海峡》1998,17(A12):153-156
本试验在平均水温13.3℃的冬季低水温条件下进行,试验期间平均日投饵率为0.73%,饲料效率达50%左右。试验结果表明欧鳗在冬季低水温条件下养殖,通过加强饲料是可行的,从而进一步降低加温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生长阶段的澳洲鳗鲡为对象,研究澳洲鳗鲡白仔、黑仔、幼鳗和成鳗的耗氧率、窒息点、对水温、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的耐受性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白仔、黑仔、幼鳗和成鳗的昼间与夜间耗氧率都随体质量增大而下降。但昼夜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15—30°C,耗氧率与水温呈正相关。并得到了白仔、黑仔、幼鳗和成鳗的耗氧率和水温回归方程。在水温25°C,白仔、黑仔、幼鳗和成鳗的窒息点溶解氧浓度随体质量增大而下降。14—29°C为澳洲鳗鲡适温范围。具体来说,25—29°C为白仔和黑仔最适生长温度, 23—29°C为幼鳗和成鳗最适生长温度,随体质量增加对水温的耐受性增强。水中非离子氨对白仔、黑仔、幼鳗和成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35、7.96、2.94和2.62 mg/L,安全浓度为0.24、0.80、0.29和0.26 mg/L,可见黑仔的耐受性最强。亚硝酸盐对白仔、黑仔、幼鳗和成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07、63.80、691.89和885.12 mg/L,安全浓度为5.21、6.38、69.19和88.51 mg/L。因此,随体质量的增加,澳洲鳗鲡对亚硝酸盐的耐受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乔永亮  徐少春  周毅  贾小平 《海洋科学》2022,46(12):103-114
为全面了解我国黄渤海鳗草(Zostera marina L.)床重金属污染水平, 本研究以大连林阳北海、葫芦岛兴城、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四处鳗草床为研究对象。于夏季采集鳗草、海水和沉积物样品并分析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以此分析海草的重金属富集特征, 并对比评估不同鳗草床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 夏季四处鳗草床海水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Zn > Cu > Pb > Cd, 均低于国家一级水质标准; 对沉积物来说, 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Zn > Pb > Cu > Cd, 均低于国家一级沉积物质量标准。鳗草对重金属的富集因重金属种类和海草积累部位而异, 其地上组织对Cu、Zn、Cd的富集能力高于地下组织。研究区域海水中Cu、Zn、Pb和Cd潜在风险等级均处于低风险水平。而对沉积物而言, 葫芦岛兴城鳗草床Cd的潜在风险等级处于较高风险水平(Ei值为156.9)。唐山乐亭-曹妃甸和青岛湾鳗草床的地质累积指数(Igeo)由大到小依次为: Cd > Pb > Zn > Cu。综合所有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 葫芦岛兴城鳗草床的潜在生态风险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