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具身学习优化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乡土地理教学深化具身学习的发展。本文基于具身学习理论,强调身体与学习环境交互的重要性,通过挖掘乌江流域的乡土地理资源,设计具身学习视角下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地理方法是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方法在认知方面具有思维和行为的双重属性,导致了传统认知理论下地理方法教学的局限:割裂思想和行为、增加提取难度、降低学习自主性。具身认知理论为地理方法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实现了认知与地理方法教学的契合:具身与实践的契合、经验与知识的契合、场域与情境的契合。本文根据地理方法在地理课程中的内隐性及其与具身认知理论的契合性,提出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方法的渗透路径:分析课程内容,把握教学时机;利用课外时间,引导方法实操;依据实操经验,提取方法的新知;再创问题情境,内化地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万龙 《地理教学》2007,(10):10-12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更是获取地理知识以及进行地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应把地图的运用列为培养学生技能的主体要求。”我国现行教材也明确指出:“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掌握阅读、使用地图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表达工具之一。地图在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使用地图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是其他任何文字或图像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在目前全国各版本的地理课本中,地图的数量和比例都有较大的增加,这反映了新课程教材对于地图功能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宗宏伟 《地理教学》2019,(11):33-35,30
在地理课堂中要经常使用地图。地图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地图能化繁为简、概览全局,能展现全球要素的空间分布、时空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助手"。将前沿的地图技术融入地理课堂,不仅能活跃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地理空间思维是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素养。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在“地球公转运动”的学习中,由于空间尺度大、动态性强,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适合学生操作实践的具身空间,认识地球公转现象,再通过空间转化,搭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构建地理空间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一种主要工具,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亲密伙伴。那么,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如何才能全面发挥地图的功能呢?  相似文献   

8.
徐文芬 《地理教学》2021,(12):41-43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知觉和环境的整合,提倡身心融合的认知方式.初中地理教学常囿于传统教学状态,教学双方都期待改革.本文从现状出发提出初中地理"沉浸式教学"的策略,即变纯粹大脑认知为身心投入的体验式理念;利用互动式学习促师生身心融合的生成性学习;创设情境式教学加强身心体验;提出驱动式问题激发学生潜能;开放式评价构建具身观现代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汪卫通 《地理教学》2012,(4):42-44,17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中包括必备的地理知识和一定的地理学习能力。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蕴涵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对于地理教学而言,鉴于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特殊地位,教师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地图学习能力,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相似文献   

10.
地图不仅是教学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工具,而且也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地图,轻松学好地理呢?一般利用地图有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