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海区智慧气象平台主要是依托数据平台,构建智慧气象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服务平台提供精细化预报数据。该平台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化、分层化和标准化的设计理念;技术采用多层的技术架构来搭建,即用户层、服务层、应用层、支撑层、模型库、大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层。该平台功能主要包括智慧气象大数据中心、基于GIS智慧气象综合业务系统、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智慧气象动态决策支持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统一系统、智慧气象管理门户及支撑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刘乖乖  孙超  曾乐  刘北  顾文静 《气象科技》2023,51(6):907-916
本文通过分析“云+端”模式气候监测预测分析系统(简称:CIPAS3.0)的监控需求,给出基于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简称:天镜)CIPAS3.0监控应用架构和流程设计,详细描述了产品监视流程和数据源异常追溯算法,为下一步建设融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简称:天擎)的业务系统通用监控提供了技术思路。CIPAS3.0监控应用实现了数据源、产品和基础资源的实时监视与告警,并提供数据源异常追溯、产品一键补算等功能,解决了数据源下载传输情况不透明、产品手工补算不方便等问题,减轻了运维人员定位和解决故障的工作量,提高了运维效率。本应用于2021年12月通过专家评审并投入业务化运行,截止目前已实现87种数据源和125种定时产品实时监控,为CIPAS3.0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气象卫星数据是遥感应用的核心基石,遥感业务平台是遥感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利用广东省气象局数据中心分布式NAS存储,分设FY 3D、FY 4A数据资源池,通过数据同步和用户管理技术,设计了面向桌面级业务应用的广东省气象卫星数据资源池V1.0。利用SMART和SWAP两大气象遥感应用系统,各级业务人员可快速制作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评估产品。通过上述“云+端”的遥感业务架构,有效解决气象遥感数据不易获取的难题和遥感应用的技术壁垒,为推进省、市、县级气象卫星遥感业务一体化提供了一定的应用示范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陶淘  侯俊  张晨亮  屈莘  杨挺 《气象科技》2024,52(2):195-204
为提升大数据云平台与移动互联网的耦合气象服务质量,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移动可视化需求,推进新疆气象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开发一款专业气象服务APP。该APP在“云+端”业务模式下充分利用气象业务现有数字化成果,采取多源存储、接口调用、控制反转和数据交互技术,对全疆天气自动站的地面观测、格点实况融合、雷达回波、灾害预警等气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和移动展示。天山气象APP可按用户需求提供疆内基于实时位置的天气实况、精细化预报、预警详情、雷达拼图、实况要素产品和统计值要素产品,同时继承大数据云平台服务接口高额承载能力,实现毫秒级响应,在全疆天气自动站应急保障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业务试运行以来系统运维、业务迁移融入和应用研发经验,以气象预报服务人员的技术视角,给出在客户端开发及系统融入过程中的服务接口应用技巧,包括:采用函数式编程简化服务接口调用实现;引入“重试”机制确保接口调用成功率;运用JSON返回数据方式提高云平台气象要素信息提取和处理效率;掌握规避系统访问限额技巧以提升应用研发体验。结果表明:开源“天擎”云服务算法和系列软件包能够加深应用人员对系统运行机制及其服务理念的理解,促进气象大数据云平台高效安全使用,推动气象业务系统深度融入融合。  相似文献   

6.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架构设计技术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是依托天气雷达数据共享平台工程项目建成的国省统一数据环境,实现各类气象数据的规范管理,直接支撑气象业务应用。该文介绍了CIMISS架构设计及核心内容,结合业务应用效果的实例分析,阐述架构设计如何有效提升数据和应用的集约高效。借鉴企业架构(EA)方法,建立了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体系。采用一系列架构优化设计,包括实现元数据统一管理同步、数据质量控制、统一业务监控、异构数据库统一数据服务、优化信息流程、分层设计和集群技术应用等,满足CIMISS标准性、扩展性、稳定性等需求,获得良好的全流程数据服务时效,核心资料接收入库总耗时均小于3 min,数据访问效率较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提升2~5倍。继承现有CIMISS架构设计成果,正在设计中的气象大数据平台整体技术架构将向云平台、分布式存储等新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巴彦淖尔市气象业务工作需求,利用Microsoft 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建立以预报服务和工作管理为主要功能的业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预报分析、监测预警、气象服务、数据管理、工作管理五大功能模块。介绍了平台的基本框架、功能设计、业务应用等内容,为同类平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余永城  王笑  魏夏潞 《气象科技》2022,50(5):653-659
为加快推进福建省气象业务系统的集约化、云化转型,需要依托福建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福建”)对业务系统进行融入改造。本文介绍了“天擎·福建”的概况、总体架构和功能,重点阐述了福建气象综合业务平台融入“天擎”的技术方案及实现方法,从平台融入“天擎”、数据源切换至“天擎”、算法纳入加工流水线、数据产品存入“天擎”、系统监控进“天镜”、前端页面改造等6个方面实现了应用融入并投入业务运行,融入后综合业务平台的数据汇聚、加工和服务全流程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系统运行效率和访问速度显著提高,为其他的业务系统融入天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的共享NAS存储,通过省级气象通信系统的文件分发策略,将气象卫星广播数据迁移到共享NAS上进行统一存储。基于B/S系统构架搭建气象数据湖对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的共享NAS存储上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数据湖提供了前端图形界面对目录权限和账户权限统一管理,一方面规范了数据访问权限,保障了数据和账户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解决了因数据反复迁移、多处存储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符合气象业务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天擎”是“数算一体”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具备海量数据存储、全业务贯通、数据应用高效的能力,其支持各类气象应用的“云”化融入,全面支撑“云+端”的气象业务模式。该研究以云南省降水量告警系统为例,分析了应用系统融入“天擎”的全套流程。首先从系统技术架构的设计着手,对照融入要求,确定需要融入的切入点;然后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产品加工、业务监控、业务应用等5个方面对系统融入流程进行了具体研究;最后,针对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作了技术总结,可为后续融入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天擎”的系统融入开发流程较为简洁快速,普通开发人员较易上手,整个融入过程能从系统技术架构的多个层面减少不必要的开发步骤,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pReduce计算模型的气象资料处理调优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计算技术使用分布式的计算技术实现了并行计算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效率,解决了单机服务器计算能力低的问题。基于长序列历史资料所计算得出的气候标准值对于气象领域实时业务、准实时业务及科学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长序列历史资料数据量大、运算逻辑较复杂,在传统单节点计算平台上进行整编计算耗时非常长。该文基于Hadoop分布式计算框架搭建了集群模式的云计算平台,以长序列历史资料作为源数据,基于MapReduce计算模型实现了部分整编算法,提高计算时效。同时,由于数据源本身具有文件个数多、单个文件小等特点,对数据源存储形式及数据文件大小进行改造,分别利用SequenceFile方式及文本文件合并方式对同一种场景进行计算时效对比测试,分别测试了10个文件合并、100个文件合并两种情况,使时效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气象行业的硬件、数据、系统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气象基础设施资源云平台已经成为省级最重要的两个基础平台之一,为了让省级基础设施资源池在气象行业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对传统虚拟化技术与超融合架构两种不同技术构建的资源池开展架构灵活性、扩展性、技术特点、差异性等方面的对比,重点分析在气象行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得出超融合架构在虚拟化存储和安全方面优势明显,为省级基础设施资源池的技术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彬  宗翔  田浩 《应用气象学报》2010,21(5):632-640
气象部门内高性能计算资源与支持能力具有地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地方部门与国家级单位相比,在资源丰富程度和开发应用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气象部门国家级、地方单位的资源整合、共享和管理的需求,该文提出了一个国家气象计算网格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采用国家级、区域、省级三级节点布局,通过跨广域范围的气象宽带网互联,基于整合的资源平台设置了资源管理、应用服务和用户接口等功能层模块。利用UNICORE等关键技术,开发实现了气象计算网格软件模块。建成了一个全国分布的6个网格节点,提供网格中间件和定制业务运行两种资源共享服务方式。业务运行以来,为资源匮乏地区的气象用户共享分发预报服务产品,为当地的减灾防灾工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OpenStack架构建立省级云资源管理平台,通过整合省级各类硬件资源,将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纳入统一资源池管理,在此基础上将省级原有的多套虚拟化系统软硬件资源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资源有效利用率大幅提升,实现硬件资源动态、弹性、可回收利用,能够更好地为各业务部门提供硬件资源服务。通过接管省级VMware、OS等虚拟化系统,平台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快速部署交付业务系统,大幅提高对气象业务的服务和支撑能力,提高了系统运维的水平和效率。该平台的建成和应用对省级云计算发展和应用具有示范、服务、探索等多重作用,特别是对带动省级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探寻省级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一种面向气象非结构化数据产品的NoSQL存储方法,综合气象网格化数据产品的结构及其应用场景,设计了NoSQL中的列存储数据库,并通过优化表格存储方式提高存储、访问效率。根据数据产品的类型、时间、预报时效等信息,制定主键列,属性列和数据列,设计数据存储模型。对数据列大网格进行切分,用网格点序号标记数据列名,并制定数据压缩策略,从而提高数据访问的整体效率。以气象数值预报产品为例,利用阿里云的OTS产品进行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NoSQL技术的列存储数据库可以满足产品服务平台的数据支撑要求,为分布式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目前云计算架构下的传输机制,针对网络传输机制中缺少对链路上的任务需求的耦合相关性,提出未来面向云计算的网络体系结构下数据传输机制,分别从网络传输延迟、传输可靠性和云节点存储安全性进行研究,并针对每个瓶颈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法,从而构建了一个支持不同服务质量需求的云架构,该架构支持现有的网络异构融合,满足可控可管可扩展等需求,适用于新型网络通信信息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7.
气象信息决策支撑系统在气象防灾减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单体架构的气象信息决策支撑系统无法满足科学决策和智能减灾的需求,在扩展性和复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架构具有低耦合、易扩展的特点,已经在各大中型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微服务架构中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3种气象信息决策支撑系统架构的重构策略。针对气象信息决策支撑系统局限性,结合微服务架构特点,设计基于微服务的气象信息决策支撑系统架构,分为核心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重点对业务逻辑层进行了重构和实现,并把重构后的业务功能应用到了气象防灾减灾监控管理平台,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重大活动、突发气象灾害以及汛期会商服务等特定时空气象保障过程中,采用各单位逐一汇报及展示专业产品或系统等传统方式,形成的产品及系统深度专业,但无法互动且运行协同不足,影响实时保障服务效益。气象综合指挥平台充分利用现有气象业务数字化成果,面向气象保障服务的时空及可视化需求,采用混合存储、接口服务以及图层组件发布等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功能集约建设以及图层渲染等组件松耦合发布,首次在气象保障服务中接入空间天气、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高分辨率数据、秒级观测以及百米融合实况等数据及产品,实现气象产品全在线服务与中国气象局电视会商、云会商系统音视频信号的同步实时调度,为实时气象保障调度指挥提供服务支撑。该平台集成113种气象产品,发布1106个图层服务,成功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国家重大气象保障工作,未来可为各类气象保障系统开发及专题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支撑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气象计算网格平台资源监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计算网格聚合的计算资源具有地理分布、系统异构、运行状况与使用负载各不相同等特点。气象计算网格平台软件系统的资源监视模块, 涉及了远程气象网格节点、资源状态信息获取、web展示等3个层次。资源状态信息获取层可分为轮询、收集、整理等功能, web展示通过资源地理视图和资源列表栏目实现。基于ARCON客户工具箱技术开发实现了资源信息轮询和收集功能。现已实现对国家级网格节点及北京、成都、广州、沈阳4个区域级中心网格节点和安徽省级网格节点的10个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集中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