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Th、K、Rn等核辐射及含量在含金地质体与非含金地质体间的差异是用放射性方法勘查金矿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条件。大量实例表明 ,各种放射性方法都可在一定条件下用于金矿床勘查 ,并能取得良好效果。不同类型的金矿床 ,Au与 U、Th、K、Rn等有不同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发育,岩浆岩出露面积超过13 000 km~2,不同类型、不同成因的岩石均有发育,并以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和皖南地区较为集中。本研究在安徽省不同岩浆岩带共采集159块样品开展岩石密度和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测试,结合前人对安徽省岩浆岩放射性生热元素的测试结果,首次对安徽省岩浆岩开展了系统的放射性生热元素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岩浆岩总体上U、Th、K平均含量相差较大,花岗质岩石及中酸性火山岩的U、Th、K含量较高,基性岩浆岩的U、Th、K含量较低;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放射性生热率相差较大,花岗质岩石和中酸性火山岩生热率相对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宽,基性岩浆岩生热率较低且变化范围较窄;金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花岗岩生热率超过5μW/m~3,为高产热花岗岩;岩浆岩的热贡献主要来自于U和Th的放射性衰变热,K的衰变热贡献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10%。通过本文研究,结合前人对安徽省地质地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岩浆岩放射性生热对安徽省温泉分布、干热岩勘探和U矿床勘探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安徽省后续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航放是航空伽玛能谱测量(又称航空放射性测量)的简称,通过航放测量获取小兴安岭地区航放总计数率(TC)及K、U、Th含量的区域分布信息,通过系统校准换算得到的航放K、U、Th含量,可以反映三核素地表含量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它们与地表岩性、地形、地貌形态等直接相关,不同地貌形态、不同构造单元和不同岩性其放射性元素含量、航放总计数率具有明显差异。1 K、U、Th含量统计分析为了解K、U、Th含量的分布特点,分别对区  相似文献   

4.
陈树军  刘菁华  王祝文 《物探与化探》2007,31(2):110-114,119
不同岩性的岩石,其放射性元素U、Th和K的含量不同,即使是同一岩性的岩石,由于成因不同,形成年代不同,地质演化过程不同,其放射性元素含量也不同.笔者根据放射性元素在岩石中分布的这个特点,利用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动态聚类图,然后再与已有的地质图对比,分析各种岩性放射性元素U、Th和K的含量,为该地区进行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界中以~(238)U,~(235)U和~(232)Th为母体的放射性衰变系列为地质年代学提供了多种测年方法,其中基于~(238)U-~(234)U-~(230)Th衰变不平衡的~(230)Th/U测年法被广泛用于~60万年以来的地质样品(如:钟乳石、珊瑚、动物化石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接收  相似文献   

6.
厦门火烧屿裸露岩石的铀放射系不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厦门火烧屿裸露岩石天然放射性核素^40K、^228Ra、^228Th、^238U、^226Ra和^210Pb含量,对其铀系不平衡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钍系核素^228Ra和^228Th基本上是平衡的,而大部分样品^226Ra相对于^228U、^210Pb相对于^226Ra亏损。由此推论,水体作用下岸边岩石中^226Ra直接进入水体,可以是海水中^226Ra的一个来源;岸边岩石中^222Rn逸出后,衰变^210Pb再进入水体,可以是海水中^210Pb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7.
华阳川铀矿床位于老牛山岩体与华山岩体夹持部位,矿体严格受控于NW—SE向华阳川脆韧性剪切带,赋矿岩石以石英碳酸岩为主,伟晶岩次之。关于华阳川铀矿床的物质来源一直没有较可信的研究成果。系统收集航放、地质、钻探、选冶试验等资料,采用地表放射性物探、地质、锆石U-Pb定年等手段,计算各地质体(单元)的放射性能谱特征、年龄特征,研究岩体、脉岩的构造展布规律和放射性元素的迁移规律,揭示华阳川铀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地表伽玛能谱特征显示,华山岩体翁峪花岗岩U含量为4.82×10-6~6.46×10-6,Th含量为23.03×10-6~31.08×10-6,Th/U值为5.29~6.00;老牛山岩体主要岩石单元U含量为9.27×10-6~11.18×10-6,Th含量为24.39×10-6~27.72×10-6,Th/U值为2.64~3.55,两者均具有高铀、高钍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华山岩体与老牛山岩体均具有埃达克质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铀系等时线法测定腾冲地区火山岩的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238U放射性系列中,^230Th是^238U的子体,其半衰期为75,200年。铀钍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不同,在岩浆作用过程中会发生分馏现象。根据放射性衰变关系,^230Th-^238U体系适用于测定发生在30万年内的地质事件年龄。1965年,E.Cerrai  相似文献   

9.
以1∶25万化探数据为切入点,在分析全国各城市天然放射性水平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放射性填图评价技术研究了成都平原天然放射性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环境天然放射性核素238 U、232 Th、40 K含量频数均呈正态分布,数值均在正常本底范围内;238 U比活度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2 Th和40 K比活度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区天然放射性辐射水平、γ射线照射量率、吸收剂量率、年有效剂量当量均低于世界和全国的平均水平;研究区γ射线内、外照射指数均在国家限量标准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桐梓煤矿选定区域开展了试验研究,采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方法,研究了被测量地质体的U、Th、K、Qo含量及其比值异常与含煤地层的关系,确立了应用该方法进行煤矿勘探的地球物理标志.通过对该区隐伏煤层的实际勘探工作,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为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新的高效的勘探手段.应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方法,多数情况下Th,U高值为煤层的指示特征,Th/U值可以指示煤层底板界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中国经济更加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特别是一些稀有金属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元素。铌(Nb)、钽(Ta)、锆(Zr)、铪(Hf)金属元素就属此类,它们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核电等高科技领域。目前在国内外矿产市场上是非常紧俏的矿产资源。而铌、钽、锆、铪金属元素与放射性元素铀(U)、钍(Th)、钾(K)密切相关,这就为核工业地质系统的优势-放射性物化探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砂岩铀矿体定位条件的铀、钍含量及其放射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512矿床为例,研究了砂岩铀矿体铀、钍含量及其放射性同位素分布规律,由此讨论铀矿体的定位条件。结果表明:①在整个层间氧化带中岩石的钍含量变化不大,表现出钍化学性质的不易被淋洗、迁移、富集的惰性特征;②铀含量从强氧化带到弱氧化带直至矿化带逐渐升高,由矿化带到还原带逐渐降低,铀含量分带性反映了氧化环境铀溶解迁移、还原环境水解沉淀的过程;③铀含量大于100μg/g是砂岩铀矿体的定位条件;④放射性同位素比值作为铀矿体定位条件因矿体所处时期不同而不同;后期矿体放射性同位素定位条件为1≤234U/238U≤2,0≤230Th/238U≤0·2,234U/230Th>1;前期铀矿体放射性同位素定位的标准为0·75≤234U/238U≤1,0·5≤230Th/238U≤1。  相似文献   

13.
对长约70 km引水工程洞线上进行的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陆地伽马剂量率测量、土壤氡浓度测量、岩石表面氡析出率测量以及钻孔岩芯样品的放射性元素U、Ra、Th、K含量分析的综合放射性地质调查,并对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区引水沿线地质体放射性核素当量含量平均值为:U 1.56×10-6,Th 14.12×10-6,K 2.16×10-2;钻孔岩芯放射性元素分析含量平均值为:U 32.34 Bq/kg,Ra 35.68 Bq/kg,Th 35.29 Bq/kg,K 865.65 Bq/kg。陆地伽马剂量率为90.42 nGy/h;土壤氡浓度平均值为4 272.1 Bq/m3;岩石表面析出率平均值为4.01×10-2 Bq/m2·s。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内照射和外照射辐射剂量计算了对施工人员造成的辐照剂量为0.759 mSv,低于国家对公众的剂量限值1 mSv/a,表明引水工程输水隧洞的施工在安全辐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青岛市1500km^2范围内大密度土壤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和地表γ辐射测量,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其放射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岛市土壤中核素^232Th和咏的放射性比活度偏高,而^238U偏低。地表γ辐射吸收剂量率(平均值91.87nGy·h^-1)略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研究发现地表93.14%的γ辐射来自地面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的.γ辐射,其中^232Th和^40K的贡献占81.21%,是主要的贡献者。地质背景是影响地面γ辐射吸收剂量率的主要因素,燕山期各类花岗岩是导致青岛市区-王哥庄-带γ辐射吸收剂量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同时环境因素(路面材料、地貌景观)对地表γ辐射吸收剂量率也存在一定影响。虽然研究区的γ辐射吸收剂量率较高,但其年有效剂量(0.56 mSv)远低于公众照射年剂量当量限值1.0 mSv,人居环境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因子分析法是研究分类和成因的数学地质方法,在压缩原始数据、指示成因推理方向、分解叠加的地质过程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利用因子分析对下庄矿田的K、U、Th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指出第一主成分反映母体的原始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状况,并利用U在C1上的因子负荷反映铀的原始沉积。  相似文献   

16.
对钍射气220Rn及其子体的来源、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剂量评价和防治措施作了概括性的介绍与展望。环境中220Rn的来源主要有建材和地质。220Rn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中232Th的含量、建筑材料类别与性状、建筑物的通风条件、离墙和地面距离、季节、地表γ辐射水平等。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220Rn测量可以分为滤膜法、闪烁室法、固体核径迹法、活性炭吸附法、半导体探测法和化学方法等。220Rn子体比220Rn对剂量的贡献更加重要。220Rn防治措施包括:建材选择、增加室内空气的流动、加强通风和阻断地基中的钍射气220Rn来源等。  相似文献   

17.
对青岛市1 500 km 2范围内大密度土壤放射性核素和地表γ 辐射测量,系统深入研究了其放射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岛市土壤中核素232 Th 和40 K 的放射性比活度偏高,而238U 偏低。地表γ 辐射剂量率( 平均值91. 87 nGy /h) 略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研究发现,地表 93. 14%的γ 辐射来自地面放射性核素238U、232 Th 和40K 的γ 辐射,其中232 Th 和40K 的贡献占81. 21%,是主要的贡献者。地质背景决定地面γ 辐射剂量率值,燕山期各类花岗岩是导致青岛市区-王哥庄一带γ 辐射剂量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同时环境因素( 路面材料、地貌景观) 对其剂量率也存在一定影响。虽然研究区的γ 辐射剂量率较高,但其年有效剂量( 0. 56 mSv) 低于公众照射年剂量当量限值 ( 1. 0 mSv) ,人居环境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清白山岩体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11.6±8.2) Ma,为晚古生代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在地球化学组成上,清白山花岗岩体总体呈现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总体分异程度较强,以富集Th,U和K,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岩浆来源为壳幔混合来源。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及区域地质特征,认为清白山花岗岩体是在晚古生代早期古亚洲洋板块向塔里木板块俯冲的同碰撞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外地核中U、Th的分布、核裂变及其对地球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鲍学昭 《地质论评》1999,45(7):82-92
笔者认为地球的外地核中存在大量的生热元素U和Th,它们正是驱动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包括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按照地震波资料,地球内部最热的地区在太平洋中部,地磁资料表明地磁中心及相应的热对流中心也向太平洋板块偏离400km,因此U、Th更多地富集在太平洋之下的外地核中。前寒武纪天然核反应堆的发现及行星质量与光度的研究显示,外地核中的U、Th存在周期性核裂变,太平洋热点火山岩及其包体中富集与U、Th核裂变或衰变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惰性气体也说明了这一点。外地核中的U、Th存在周期性的核裂变可能是地质历史中超静磁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地球上火山活动等地质作用存在节律性及地球膨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浙西石煤产区放射性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惠进 《地质通报》2003,22(9):725-728
浙江西部山区石煤资源丰富,广泛地被应用于石煤制品的生产和用做部分电厂、山区农村的燃料。石煤中U、Th等放射性核素含量高,致使部分石煤及其制品中U、Th等放射性核素含量偏高。U、Th是Rn的母体元素,衰变后不断释放出氡气,导致石煤产区居室内氡浓度和居民年辐射剂量当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在分析该区部分石煤产区、石煤制品、石煤电厂以及居室中的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