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竺可桢文集》1979年即将在北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文集选载了竺可桢同志著作79篇,反映了他近六十年的教育和科学活动;收集了竺可桢公开发表的271篇论文目录。文集还以“竺可桢生平与贡献”为题概述了他一生对于推动和组织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竺可桢先生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年,竺可桢先生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著名论文。这是他在文化革命动乱年代发表的唯一的论文,也是他的最后一篇论文,然而却又是他最为光彩影响最大的学术论文之一。竺可桢先生在一九六六年就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初稿,并在他参加的罗马尼亚科学院一百周年纪念会上散发。回国后,他又进一步补充、修改。  相似文献   

3.
沙漠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成长与发展是和竺可桢教授的指导与关怀分不开的,至今我们沙漠科学工作者十分怀念他。竺可桢教授在沙漠科学研究中的主要贡献有四个方面: 一、明确指出了"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25年来沙漠研究的实践证明了他的论断。沙漠科学要发展就必须要密切连系国家经济建设,要和沙漠治理的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宋粤华 《盐湖研究》2000,8(4):78-79
“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是为纪念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已故副院长竺可桢在野外科学工作方面的业绩 ,继承和发扬竺可桢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 ,深入实际 ,亲自观测 ,长期积累 ,不断提高的治学精神 ,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野外科学考察和试验研究工作而设立的。该奖项专门用于奖励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野外科学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科技工作者。郑喜玉先生于 2 0 0 0年 4月获第七届“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郑喜玉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 40多年来 ,他以无私奉献的精神 ,工作勤勤恳恳 …  相似文献   

5.
南高、东大时期的竺可桢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雅风 《地理研究》1987,6(2):57-63
1920—1925年,竺可桢教授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在此,他创办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地学系,培养训练了老一辈的许多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繁衍出现代许多地理和气象机构。本文记述了他这一时期的活动,并介绍了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活动等。  相似文献   

6.
李玉海 《地理研究》1984,3(1):41-46
竺可桢副院长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纪念他逝世十周年之际,我们广大地理工作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他对发展我国地理科学所做出的丰功伟绩。竺可桢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回国后在高等学府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成为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启蒙者和播种者。  相似文献   

7.
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研究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他研究物候学可分为三个时期:(1)研究古今物候学,个人开始物候观测时期(1921—1931年);(2)领导组织中国物候观测时期(1931—1940年);(3)领导建立物候观测网,开展中国物候学研究,并完成北京24年物候观测记录时期(1950—1973年)。本文详述了他对物候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竺可桢研究会业已成立。为了开展对竺老各方面的研究,包括目前正在着手的他的年谱和传记的编写,亟需调查研究有关竺老生平的各种史实,征集有关他的手迹照相等文物。  相似文献   

9.
《地理科学进展》1984,3(4):64-64
竺可桢研究会业已成立。为了开展对竺老各方面的研究,包括目前正在着手的他的年谱和传记的编写,丞需调查研究有关竺老生平的各种史实,征集有关他的手迹照相等文物。  相似文献   

10.
竺可桢同志关于发展地理学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可桢同志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科研前沿,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科学事业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之一。竺老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在科学事业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竺可桢研究会业已成立。为了开展对竺老各方面的研究,包括目前正在着手编写的他的年谱和传记,亟需调查研究有关竺老生平的各种史实,征集有关他的手迹照相等文物。为此,恳请:  相似文献   

12.
历届主编谈《地理学报》任美锷,黄秉维,吴传钧任美锷《地理学报》创刊至今已经60周年了,这60年时间过得真快。回忆60年前《学报》在南京创刊时,我还是中央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当时读到《学报》创刊号,第一篇论文就是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之季风》,那是中国地理科...  相似文献   

13.
竺可桢同志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地理工作的现状和任务,阐明了分工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措施。竺可桢同志的报告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但现在看起来,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刊特予以刊登,供大家学习参考。虽然报告中有些提法是针对当时情况的,地理研究机构和名称也有调整和变动,但为了保持这个历史性文件的完整,本刊未加更动。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报》2000,55(3):328
20 0 0年 3月 7日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诞辰 1 1 0周年纪念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浙江大学共同发起的“纪念竺可桢诞辰 1 1 0周年座谈会”于 3月 2 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主持了座谈会。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曾庆存、学会部部长马阳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钱文藻、资环局局长秦大河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书孟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领导 ,以及叶笃正、黄秉维等 1 0多位院士和地学界的专家、学者和竺可桢生前故旧、亲属等 1 0 0余人出席了座…  相似文献   

15.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对我国近代的科学与教育,有卓越的贡献。在科学方面,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成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还创立和领导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的研究机构,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方面,他亲自讲课,编写教材,创立了我国高等学校最早的地理系。在浙大  相似文献   

16.
陈传康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自然地理学家和综合地理学的开拓者。他出生于1931年,广东省潮州市庵埠镇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随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地理著作(包括合著)4种,主编(包括编辑)地理文集6部。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城市与环境科学系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和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沿海开发地区研究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和地学哲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竺可桢与我国自然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长江 《地理研究》1984,3(1):34-40
竺可桢同志做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于1956年兼任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第一任主任,我们就一直在他所领导的考察队中工作,倍受他的关怀与教益。他是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奠基人,在他的领导与指导下,开拓了自然资源研究这一新兴的科学园地。值此纪念竺老诞生九十四周年和他离开我们十周年的时候,更加缅怀他为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激励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他的科学思想,为使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多采的自然条件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84年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联合召开了“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对竺可桢教授的学术贡献作了全面的评价。 竺可桢教授(1890—1974年)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地理学术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 1.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性科学。 2.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即研究地球外壳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制约。 3.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都很重要。 4.地理学家必须对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有一定了解,对其某一部门要有深入的研究。 5.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地理学的宝库,要十分重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组织编写的《城钩岁月、环翔天地: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建立65周年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建院10周年纪念文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11月出版。该书收录了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历届师生撰写的54篇回忆文章以及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回忆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了北京大学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1)对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纪念文集的许多作者是在北京大学从事  相似文献   

20.
英明领袖华主席于1978年3月24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出重大贡献的许多科学家,包括已故的李四光、竺可桢等同志,人民是怀着深深的敬意的”。前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付院长竺可桢同志,逝世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