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MAPGIS的地学空间数据库中数据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PGIS作为基础平台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之中,其空间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地学空间数据库的优劣.空间数据的精度,属性数据的正确性与完整性,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正确性是影响空间数据库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践总结,阐述了控制上述3方面数据质量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确保数据质量,满足建立地学空间数据库的要求,建成质量优良的地学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GIS通常包含各种大量的空间信息,空间数据索引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空间数据的存储、检索效率。因此,对空间数据索引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OracleSpatial的R-树和四叉树是索引两种空间数据索引模型和空间数据双层查询模型。在Oracle8i对象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通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结合,利用OracleSpatial提供R-树和四叉树两种空间索引方式,可实现GIS中空间数据索引、检索功能,保证了空间数据查询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GIS的强大空间数据架构功能,将各类水文物探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关联,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综合水文物探系统。水文物探数据量大,而且复杂多变,本系统利用新兴的GIS技术和数据库功能对水文物探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高效地管理空间与属性数据,实现了图形编辑、空间分析、数据的查询与统计、专题图绘制、以及数值模拟等功能。利用本系统可对图形进行空间处理分析,对各类数据进行各种查询,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动,并对所获得的数据制作各种专题图,并且通过数值模拟具体、直观的再现观测实体的空间位置与相应的属性,为综合预测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GIS技术具有建立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关关系的功能,这为其在多个方面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以四川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核心要素)为研究对象,讨论GIS在其更新过程中的应用,对内外业作业方式及数据库建设进行阐述,提出内外业、建设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整个作业流程中,GIS技术贯穿始终,在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MAPGIS组件技术,实现了将隧道施工中采集的多源种类数据信息直接生成MAPGIS支持的平硐图形文件,并且能将平硐的图形信息和隧道采集数据进行连接与同时管理的功能。这充分发挥了GIS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优势,合理管理平硐基础空间信息资料,也解决了由手工矢量化和数字化采集等常规方式获取平硐图形信息工作量较大的缺点,以及平硐图形信息(空间数据)与采集的数据信息(属性数据)不能在一般非GIS系统中实现对应连接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燃煤电厂SO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中国燃煤电厂SO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其污染源数据来自我国100MW以上发电机组的电厂。利用空间数据反映其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利用属性数据反映其自然和环境影响特征,并通过共同关键字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应用SQL语言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利用统计图和专题图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各污染源的SO2排放情况及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7.
GIS空间数据的出版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践,不仅能够满足GIS空间数据的出版要求,同时对于最大限度地利用GIS数据资源、避免基础数据的重复投入和提高地图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论述了地理空间数据的类型、关系、矢量数据结构及其在电子出版系统中共享的制约因素,讨论了GIS空间数据在电子出版系统中可视化技术实现的基本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企业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方一平  王全明 《地质论评》2000,46(Z1):224-229
数据是研究工作之本.应用GIS技术创建地学领域中各类GIS数据库,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存贮、管理、查询、分析,具有传统数据处理方式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而对数据进行组织、维护,直观再现并传播地图与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之间的关系,让使用者从中受到启示并获得有关规划、管理和决策的有用信息是应用GIS的最终目的.本文将PC机上以ARC/INFO平台作为主要支持从而实现的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矿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例,较为详细地阐述和探讨了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采集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唯敏 《地下水》2011,(6):57-59
以西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GIS系统的构建设想为例,根据GIS软件平台的要求采用基于转换器的数据融合,将所搜集到的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通过统一的交换格式转换成为GIS软件平台所能识别的格式,并将所有空间和属性数据导入到统一的关系数据库中,以实现数据库对水文地质空间和属性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调用.通过将GIS控件与其它非GIS...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GIS体系结构和组件式GIS特点,在VisualBasic 6.0开发环境中与MapX组件集成开发了中国煤系高岭岩 (土)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管理,具有二者的快速查询和定位,专题图渲染、鹰眼图浏览等功能。还结合模糊综合评判与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煤系高岭岩(土)矿物品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及图形数据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为多学科提供服务的新兴学科。GIS的应用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五个部分构成,其软件系统应具备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存贮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与输出等五项基本功能。图形数据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光栅扫描矢量化方法,对地质矿产和地物化遥资料及其它地质资料进行数字化,按照图层划分方案建立关系属性表,属性库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从矿产预测角度出发,对有预测意义的属性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2.
面向对象的GIS水文水资源数据模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和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文水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ArcHydro数据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对面向对象的GIS水文水资源数据模型的结构与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面向对象的GIS水文水资源数据模型能够很好地表达水文对象的空间位置、特征属性、时间属性以及对象间的拓扑关系,能完整地描述水文现象在地理空间的运动过程,并在江西省中部清丰山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GIS水文水资源数据模型为设计水文空间数据库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结构框架,有助于推动GIS在水文学研究与水资源管理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庆英  李满环 《世界地质》2003,22(3):290-293
以农安幅1:20万综合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为例,介绍了利用GIS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全过程。讨论了建库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步骤、方法和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着重讨论在图形数据采集及建立空间属性数据库时,如何保证图形的数学精度,如何使拓扑结构合理,以及如何使属性联接正确。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pGIS构建上海及邻近海域地震和新构造活动数据库。该数据库由空间和属性两大数据库组成。其中,空间数据库包括地理底图库及地震、活动断裂、新生代盆地、岩浆岩分布多个专题图库;属性数据库主要针对专题图库而建立,有地震属性库、活动断裂属性库及新生代盆地属性库。通过图形数据结构和属性数据结构共有的标识码实现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之间的连接。为方便查询检索,对重要的属性数据如断裂走向、地震震级等以编码方式表示。该数据库的建立为定量研究和评价本区地震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以及防震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亚洲中部及邻区系列地质图》的编制,详细阐述了应用ArcInfo、MapGis等GIS软件进行数字地质编图的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专业地质空间数据的编制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各种要素制图综合、属性库制作、编码设计、现势资料的补充等.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转换、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投影坐标系统.对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及数据源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明确了各成果资料间固有的联系,建立了基于GIS和RDB技术的勘察资料生成、存储、管理使用模式,并以Geoview为GIS平台开发了地质灾害勘察信息系统--GeoHazard,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当前基于CAD的勘察系统的可视化数据采集存储、图件编绘功能,而且实现了地质灾害勘察过程中的文档、图件、属性记录等的一体化关联存储.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判在拉萨地温开发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拉萨市浅层地温能地质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地质环境背景、第四系及含水层因素、水量环境因素、水质环境因素等四大类,对四大类影响因素及其下一级因子进行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模型的构建,确定其隶属度函数,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值。利用GIS的属性赋值与空间分析,对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区进行网格划分,计算出各网格单元的模糊质量指数值,绘制了模糊质量指数等值线,在此基础上对拉萨市浅层地温能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