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自然金系列的光谱分析方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礼宽 《江苏地质》1997,21(2):86-89
采用光谱分析方法,对几种不同成因类型金矿中自然金进行金、银的测定,计算每粒自然金的金银比值,绘制这些自然金的金银比值连续系列曲线,客观地探讨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条件,为金矿的地质研究和找矿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参与下的自然界金的循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引用比较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微生物参与下自然界金的循环,强调了微生物对砂金和“狗头金”形成的特殊作用,对了解金矿成因、金矿寻找和微生物浸金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金矿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包括岩金、砂金和伴生金三类,主要以岩金为主,砂金和伴生金较少。按矿床类型划分,岩金分为卡林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和红土型金矿。文章介绍了贵州省金矿资源分布特征、金矿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和不同矿床类型金矿资源分布特征。根据贵州省金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划分出册亨—兴仁金矿矿集区、锦屏—天柱金矿矿集区,并提出了贵州省金矿开发利用布局建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徽白岭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岭金矿位于下扬子台坳、长江褶断隆起带中段。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系中统铜头尖组中,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矿石类型主要有以含金褐铁矿为主的氧化矿石和以含金黄铁矿为主的原生矿石两大类。载金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石英、伊利石、黄铜矿等。通过矿相鉴定,单矿物含金分析、物相分析、多点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查明了金的赋存状态。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金的粒度较细,主要为中细粒显微金。金的嵌布类型有包体金、晶隙金、裂隙金。金的成色较高,平均为906.5。金主要呈矿物态存在。  相似文献   

5.
对赤峰西部的红花沟、连花山、索虎沟金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和金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金矿物和寄主硫化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从成矿早阶段至晚阶段、从包体金至裂隙金,金矿物的Au/Ag或金成色逐渐降低。总体来讲,金成色高的金矿物,其Fe和Bi含量也高,但不同温度区段形成的金矿物,其局部规律有所不同。对红花沟金矿与银金矿共生的铋硫盐矿物-针硫铋铅矿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矿床中富含铋矿物的地方往往也富含金,可作为有意义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庞家河微细浸染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庞家河金矿矿石中的主要在金矿物和载金矿物,金然矿石中的配分微型赋存状态矿石中金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铁矿,毒砂和粘土质矿物(含绢云母和少量粉砂质)金主要为次显微金,粒度在0.025~0.1μm之间,呈小圆球状及链状的独立金矿物(自然金)充填在黄铁矿,毒砂的微裂隙度或沉淀在晶面上或吸附在晶体边缘。在氧化或半氧化矿石中,可见到一部分可见金或显微金。  相似文献   

7.
金窝子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找金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窝子矿区内产有石英脉型金窝子金矿和构造蚀变岩型210金矿两座中型金矿床及许多金矿(化)点。金窝子岩体是金窝子金矿床的直接围岩,在金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金窝子岩体的成因、地质特征及含矿性较全面的分析、对比及总结,探讨了矿区及区域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金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晓峰 《地质与勘探》2011,47(6):1018-1025
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第一个达到详查程度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通过对矿床中金矿物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查明了金矿物的类型及赋存状态,划分了成矿阶段。研究表明,金矿物有银-金矿物系列、铜-金矿物系列和少量碲化物类,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铜质金银矿、铜金矿、铜质银金矿和碲金银矿。金矿物主...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在西藏地区某金矿区金异常的追踪和评价工作中,联合应用X荧光法和快金分析法的效果,以X荧光法现场测定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亲铜元素(或亲铜元素组合),发现,追踪含金矿(化)脉(带),以快金分析法及时对矿(化)脉定性,实践表明,这是一种简捷,快速,经济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含铜金矿提金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东会  王贵琴 《陕西地质》2003,21(2):102-106
铜金矿提金的二种工艺,即分步浸取和选择性浸金。文中详细介绍了每种工艺的基本方法、优缺点和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金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其属陕西的优势矿产之一。金矿产地主要分布于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和商洛等市所辖之陕南秦巴山区。以近年来完成的《陕西省潜在矿产资源评价报告》为基础,笔者系统收集和整理了陕西已有金矿地质资料,总结了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时空分布规律;采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和方法,对金矿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划分预测工作区11个,圈定金矿找矿远景区56个、重点找矿靶区45个,预测2 000 m以浅潜在金矿产资源4 477 918 kg,可利用潜在矿产资源2 248 102 kg。其研究成果和认识可作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金矿勘查工作部署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陕川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区金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野外及镜下研究,初步查明了丁家林一太阳坪金矿区所含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及含银自然金。丁家林金矿区以包裹体金为主,太阳坪金矿区则以裂隙金为主,粒数及面积统计显示两矿区均以中、细粒金为主。两矿区的矿石中常见明金,为粗粒金,巨粒金及块状金。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石英,偶见方铅矿、黄铜矿及闪锌矿,金的矿化与富集以富黄铁矿,贫多金属硫化物为特征。两矿区金的赋存状态既有共同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魏绍六 《湖南地质》2001,20(3):177-178,210
原生矿床中金的主要性状有自然金与金的碲化物,自然金可分为“明金”和“微细粒金”,“明金”的次生作用,使金的成色得到提高,粒度更大,往往有利于残坡积型砂金矿床的形成,“微细粒金”的次生作用,常形成卡林型氧化金矿或红土型金矿和铁帽型金矿,显然,以“明金”为主的矿床及金的重砂异常区,不存在找红土型金矿的可能,应寻找脉金矿床,而在有低值金的重砂异常叠加的化探Au异常区,有望找到中小型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张永奎  宋航 《矿物岩石》2003,23(4):80-84
四川某金矿是一种难浸金矿,因为矿石中的金被包裹于含铁硫化矿物中,而且含有机炭质物。细菌Hst能有效氧化金矿中的硫化矿物以提高金的浸出率。如果细菌氧化矿石中铁的浸出率大于90%,金几乎完全解离,金的氰化浸出率大于90%。研究表明,该金矿的难浸特性是因为金包裹于含铁硫化矿物中,有机炭质物和粘土矿物对金浸出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5.
李达  韩雪梅 《贵金属地质》1995,4(2):109-117
排山楼金矿赋存于排山楼-侯其营子韧性剪切带内,发育有与金矿有密切成生联系的围岩蚀变带。金矿物在矿石内以晶隙金、裂隙金为主,极少量的包裹金。从矿液的形成至矿体的定位,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的韧性变形阶段和晚期的脆-韧性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16.
广西难处理金矿固化焙烧氰化提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六梅金矿、明山金矿、金牙金矿含高砷高硫难浸金矿石进行固化焙烧-氰化提金的试验研究,获得了砷、硫固定率分别为99.03%、97.04%、97.04%,金浸出率92.35%的较好指标,为这类难浸金矿的开发,展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川西北地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系列的矿床类型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重点阐述了川西北地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系列所经历的四个主要成矿阶段,即金的初始沉积预富集阶段,金的改造预富集阶段、金的叠加改造工业富集阶段和金的剥蚀氧化阶段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提出了拉日玛式、东北寨式、丘洛式和大水式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分类方案与划分依据;探讨了区域金矿的层控规律、时控规律、岩控规律与构造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大平掌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为系统地对比研究矿区16号勘探线新发现两类金矿体,即V1块状硫化物矿体中顺层产出的层状金矿体、穿层断裂带中的网脉状金矿体中金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类型,探讨金的沉淀机制。文章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合电子探针(EPMA)分析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类金矿体矿石中可见金为金的独立矿物(银金矿、碲金矿、碲金银矿),以裂隙金形式赋存,层状金矿体矿石中还可见晶隙金;热液型黄铁矿是两类金矿体矿石的主要载金矿物,其中“不可见金”均以固溶体金(Au+)为主,存在极少数的纳米金(Au0)。两类金矿体金的成矿均受后期东西向断裂带影响,为后期具有较高碲逸度的成矿热液充填成矿提供有利空间,金的独立矿物颗粒细小且分布不均,是由流体的沸腾和混合作用以及不平衡、不稳定的流体体系造成;两类金矿体中固溶体金(Au+)均由Au+占据黄铁矿晶格空位或缺陷等畸变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前人资料基础上,评述了豫西金矿生成的三种主要成因观点并运用较新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区金矿再认识,初步揭示了本区金矿的多源、多期、多成因及其叠加的成矿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金牙金矿载金矿物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福春  叶荣 《矿产与地质》1996,10(5):300-305
应用电子探针、电子衍射、电子顺磁共振和化学分析等多种现代方法和手段,综合研究载金矿物的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认为金牙金矿中载金矿物主要是毒砂和黄铁矿,金的主要赋存形式是超显微包体金,为解决金芽金矿床难处理的原生矿石提供了科学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