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87-1988年环太湖河道水质,水量实测资料以及环湖主要河道的流量和水质的历史资料,结合平原水网地区的水情特征,提出了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的计算方法,并分析探讨了不同设计水情下环太湖河道污染物负荷量及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污染物负荷量与水情关系密切,枯水年的河道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大于丰水年。环湖22条主要河道的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占全部河道入湖总量的72%-91%,且不同污染物入湖负荷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太湖平原第四纪古地理环境演变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平原第四纪沉积可划分出两个海相层及海陆过渡相及湖相、河湖相.其第四纪古地理环境演变大致经历六个阶段:更新世中期古太湖发育阶段、晚更新世中期的太湖湾发育阶段、晚更新世末期“江南湖泊群”发育阶段、全新世中期的太湖湾发展阶段、全新世后期湖泊—泻湖交替演化阶段和现代太湖发育阶段.就目前资料看长江对太湖平原的影响可能仅限于全新世后期.  相似文献   

3.
太湖平原有全新世海侵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多年来对太湖平原上众多湖泊的测量、深钻、浅钻及浅地层剖面仪探测及湖泊沉积物系统分析等,认为这些湖泊皆系冲积平原上的洼地积水,洪水时渲泄不畅所致,并非全新世海侵与潟湖演化而成,也证明广大太湖平原中部在全新世未曾遭受到广泛的海侵。  相似文献   

4.
太湖平原有全新世海侵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顺才 《海洋学报》1992,14(4):69-77
本文通过多年来对太湖平原上众多湖泊的测量、深钻、浅钻及浅地层剖面仪探测及湖泊沉积物系统分析等,认为这些湖泊皆系冲积平原上的洼地积水,洪水时渲泄不畅所致,并非全新世海侵与潟湖演化而成,也证明广大太湖平原中部在全新世未曾遭受到广泛的海侵.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全新世海侵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严钦尚  洪雪晴 《海洋学报》1987,9(6):744-752
本文讨论了全新世海侵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的影响.海进初期,长江、钱塘江谷地首先遭海水浸淹.8000-7500年前的海岸线与古地形-7米等深线相近.7000-6500年前,海平面已与现代海面相当,海进达最大范围;当时长江、钱塘江、东苕溪谷地为河口湾,上海东部地区为浅海,杭嘉湖和洮滆平原有小型海湾和澙湖,太湖周围丘陵区为滨海沼泽和淡水沼泽.7000-4000年前上海西部岗身形成,4000年以来其东侧滨海平原快速向海推进,西太湖区封闭成淡水湖泊.  相似文献   

6.
太湖气温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讨论了定量计算湖泊气温效应的方法,并估算了太湖温效和盛行风对太湖温效的影响。在总结冷、暖空气流经湖面时气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太湖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数学表达式。文中尚为预测太湖湖面上隆冬最低气温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提供了预告图和数学计算式。最后,还分析了太湖温效对双季稻生长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丁氏圆形台风模式,建立了太湖台风风暴流场的准三维数值模式,模型考虑了垂向涡粘系数沿水深变化和动量方程的修正,在对9711号(Winnie)台风影响下太湖各站水位验证的基础上,对太湖台风风暴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式可对湖泊的台风风暴流进行复演和预测计算。从预测研究的角度看,基于台风模式的湖泊台风风暴流计算模式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跨江、浙西省,辖无锡、苏州、湖州三市和无锡、吴县、吴江、长兴、吴兴、宜兴、武进等七县。湖泊资源丰富,是著名风景游览区,并兼有灌溉、水产、航运之利,也是工业及重要的饮用水源。鉴于太湖地位的重要性,已被国家列为一级自然保护区。随着沿湖地区工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湖泊污染因素不断增多,致使太湖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为深入了解太湖水质情况,太湖协作组于1980年对太湖进行了全面水质调查,1981年又作了补点调查。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太湖的水质状况作了初步评价,为太湖水源保  相似文献   

9.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东、西太湖不同湖泊类型的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角度,对东、西太湖沉积物中饱和烃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形式,主峰碳位置、L/H等指标对比,对照西太湖中的主要水生植物蓝藻和东太湖中的主要水生植物的饱和烃的组成特征,同时结合常规指标C/N的分析结果,对东、西太湖湖泊类型进行判识-西太湖为藻型湖泊,东太湖为草型湖泊。  相似文献   

10.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对TM各波段辐射率与水质参数进行拟合,分析了TM各波段经6S模型大气校正和未经校正直接拟合在监测内陆湖泊水质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TM波段经6S模型校正后能与太湖水质参教进行较好的匹配,同时通过实验得到了太湖地区水质参数的实用性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1.
太湖水环境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对太湖近二十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及其它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试图对太湖水环境演变作一概括总结,指出太湖近几十年来水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湖泊面积不断减少,滩地发育,防洪调蓄能力下降;水污染日益严重,水华频繁爆发,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等,并对近些年来太湖水环境的研究和治理作一简要总结,提出水环境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肇庆市星湖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出发,提取占总方差的96%的三个主因子,并对主因子做出了合理的解释。结果表明,湖泊富营养化因子、综合污染因子和有机污染因子是星湖水化学特征的三个主要因子,为星湖环境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太湖表面定振波的数值计算和最大熵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勇  濮培民 《海洋与湖沼》1996,27(2):157-162
利用水动力学方程对太湖表面的定振波进行计算,算得定振波周期约为452min,另外,利用1992年8月29-31日在太湖西山观测到的水位资料,采用最大熵谱法,分析太湖表面的定振波,得周期值约为450min。计算和分析的周期值基本吻合,取熵谱分析结果得太湖表面的单节点定振波周期值为450min。  相似文献   

14.
太湖渔业产量和结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太湖渔业和水环境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1952~2006年太湖渔业产量、结构变化以及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52~2006年太湖渔业总产量呈上升趋势;捕捞渔获物组成中,小型鱼类湖鲚为优势种,产量占渔获物比例从1952年的640.5t和15.8%增加至2006年的21130t和60.2%;而银鱼、鮊鱼、鲢鳙等其他鱼类在渔获物中比例大幅度下降,2006年渔获物组成远不及1952年合理.结果表明,太湖的逐渐富营养化、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和过高的捕捞强度,以及太湖受改变的水力学特点等导致了这一变化.1991~2006年东太湖养殖渔业尤其是网围养蟹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后的大量投饵及不合理的水生植被利用方式给东太湖水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东太湖水体现处于富营养状态.因此,需要控制太湖渔业捕捞强度、调整鱼种放流结构、加强鱼类资源繁殖保护,改善养殖渔业方式以及加强对湖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以使太湖渔业与水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水化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湖水化学的特性如何?本文根据1980年~1988年逐月水化学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鄱阳湖水化学在相近条件下的年内变化与地区分布,并对鄱阳湖的水质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现场考察及水质监测,评价了乌伦古湖的水质及污染源状况,还对水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本文认为,湖区面污染源相对严重,湖体内有78.8%的水面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轻污染水域。到本世纪末,该湖污染负荷量将有较大的增长。因此,必须保持充足的湖水贮量,严格控制入湖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7.
氢和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湖泊蒸发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氧稳定同位素被广泛用于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本文观测了2015年太湖湖水H~2HO和H_2~(18)O组分,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子,探讨亚热带大型浅水湖泊的同位素富集机制;基于稳定同位素质量守恒法计算太湖蒸发量;评价了动力分馏学系数的传统湖泊算法与海洋算法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H~2HO和H_2~(18)O示踪湖泊蒸发的效果,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太湖湖水和河水的氢氧同位素在南部特别是东南部较为富集但在北部区域较为贫化,这主要是受水流方向的控制,东南部湖水经历的蒸发时间较长,因此湖水中同位素累积较多;在季节上,冬季湖水同位素较贫化、春夏季较富集。对于2015年太湖的年蒸发量,用氢同位素示踪的结果与观测值较一致,为880mm;氧同位素的示踪结果略低,为690mm。使用传统湖泊研究中对动力学分馏系数的取值,会导致蒸发被显著低估,而氧稳定同位素的示踪结果对动力学分馏系数的取值更为敏感,同时氢稳定同位素在同位素分馏过程中主要是平衡分馏效应占主导,因此H~2HO在动力学分馏系数的参数化方案中影响较小,在实际应用中更为稳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了稳定同位素水文学研究中使用合适的动力学分馏系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论南四湖蓄水位稳定控制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南四湖蓄水位不稳定的原因,论述了稳定控制蓄水位的重要性,这对减灾,满足沿湖工农业供水需求,稳定发展渔湖产养殖业,有成效地综合开发利用南四湖水资源,加速发展济宁市经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太湖水体有机污染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1987-1988年有关研究资料,分析太湖COD,BOD5和TON的时空变化及其与TOC的关系,研究COD出入湖量和水文气象因子对湖体COD的影响。结果表明,COD是太湖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在不同时期和湖区,其含量差异明显,丰水期低,枯水期高。各湖区污染排列为:五里湖>梅梁湖>湖心区>东太湖。进入太湖有机物量的增减,是COD在湖体中消长的主导因素,但水位和温度等条件因子对有机污染程度亦有重要曩  相似文献   

20.
于升松 《海洋与湖沼》1996,27(2):125-131
根据1985-1987年来1989-1991年对青海湖及其水系的考查资料,研究其化学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青海湖及其入湖河流水系在萎缩过程中,水系总矿化度增加,逐渐咸化。除尕海水的Mg^2+;耳海水的K^+,SO^2-4,CO3^2-;人湖河流水的SO4^2-离子浓度减小外,青海湖、尕海及耳海本中Na^+,Cl^-,SO4^2-离子增加速率较大,Ca^2+,Mg^2+等离子增加速率较小。尕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