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太阳活动除了具有公认的11 a周期以外,还存在着一个80~120 a变化的世纪周期,也称为Gleissberg周期.使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700~2008年的年均黑子数世纪周期的变化规律.得到结果:在太阳活动世纪周期的低谷期,所对应11 a太阳周的极大年和极小年的黑子数目都比其他太阳周的低.在这300多年里,世纪周期的周期长度也有变化.由世纪周期的变化趋势,预测第24、25太阳活动周将处于世纪周期的低谷期.通过对以前3个世纪周期的谷期黑子数求平均的方法,得到第24,25太阳周极大年年均黑子数为63.6±21.1,极小年的为2.2±2.1.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当前太阳活动反常宁静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GOES和SDO卫星监测的太阳软X射线耀斑的数据,发现在21~24太阳活动周期间,第1个X级耀斑与第1个高纬黑子都出现在同一半球。与高纬黑子表征的太阳活动南北半球的不对称性一样,一个太阳活动周第1个X级耀斑的出现,很可能预示着首先出现X级耀斑的半球,其太阳活动将比另一半球更剧烈。  相似文献   

3.
日面高纬黑子与太阳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可军  顾啸马 《天文学报》1999,40(4):435-438
利用云南天文台太阳黑子观测资料,对太阳活动第19 周至第22 周日面高纬度( 高于40°) 的黑子群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高纬黑子面积绝大部分小于100 ,平均56 ,寿命大部分为1 ~3 天,平均4 天;黑子分类绝大部分为AXX、HSX、BXO,其中AXX 约占总数的一半.高纬黑子在日面南北半球上的不对称分布可用来预报该太阳周内的太阳活动在南北半球上的主次.由此预报23 周太阳活动将在南半球更活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SMM/ACRIM辐射计测量到的太阳总流量及云南天文台太阳黑子观测的资料,计算了太阳常数与各类黑子投影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太阳辐照度与“活动”黑子投影面积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而和“残留”黑子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两种相关和太阳活动区的年龄、发展状态及磁结构有关。 本文再次验证了JUDIT PAP的发现,同时也说明了云台黑子资料的可靠性及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太阳全日面黑子照相观测系统的基础上对黑子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给出黑子观测的重要数据及相关参数,为太阳物理学家研究太阳活动规律提供和积累最基本的第一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太阳黑子相对数,南北半球太阳黑子的坐标和黑子群数,太阳黑子的圆面积和球面积等。编写了一个程序,对每天的太阳黑子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给出以上物理参数,彻底改变了手工描绘黑子和计算黑子参数的传统方法,同时也提高了黑子资料处理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云南天文台在第22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拍摄到的大太阳黑子群照相资料,太阳黑子目视描资料,以及Nimbus-7卫星上辐射计测量的太阳总辐照度,分别计算了太阳总辐射照度与大黑子群的本影视面积,大黑子群全群视面积和日面上全部黑子的总视面积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20、21太阳活动周的E、F型别黑子群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1.大黑子群日面经度随时间(用太阳自转周表示)的分布呈现“V”和“∧”形状;2.三个活动周大黑子群数按经度分布都有两个峰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云南天文台在第22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拍摄到的大太阳黑子群照相资料,太阳黑子目视描述资料,以及Nimbus—7卫星上辐射计测量的太阳总辐照度,分别计算了太阳总辐射照度与大黑子群的本影视面积,大黑子群全群视面积和日面上全部黑子的总视面积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照度与这三种视面积均存在强的负相关。其中与大黑子群本影视面积的相关最强,其次是与全群视面积的相关,最后是与日面上全部黑子的总视面积的相关。并对以上结果和其它有关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天文台对522个太阳自转周的观测资料统计,在可见日面上新生的黑子,各个太阳活动周出现频数不等。从中筛选出面积CY≥500的228群,以及CY≥1200的29群,它们分别都在经度上呈相对集中性,但又多随时间变化而漂移,在时间分布上无规律性。在可比的太阳第21和22活动周内,新生黑子对应的最强烈活动区只有81200和92 390,另外是82495回转的82533对应在最强烈活区,说明新生大黑子无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天文台对522个太阳自转周的观测资料统计,在可见日面上新生的黑子,各个太阳活动周出现频数不等。从中筛选出面积CY≥500的228群,以及CY≥1200的29群,它们分别都在经度上呈相对集中性,但又多随时间变化而漂移,在时间分布上无规律性。在可比的太阳第21和22活动周内,新生黑子对应的最强烈活动区只有81200和92390,另外是82495回转的82533对应在最强烈活区,说明新生大黑子无固定的活动源。  相似文献   

11.
史忠先  吴琴娣 《天文学报》1999,40(2):142-148
通过对12-22周((1878-1995年)太阳大黑子群分布南北半球不对称的整体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太阳活动周的长期演化趋势.约定N与S分别表示北南半球大黑子群数之和,BN与BS为北南半球大黑子群的纬度和.由这4个物理量定义了太阳活动周的3个参量:(1)太阳活动不对称指数AS=(N-S)/(N+S);(2)平均纬度BT=(BN+BS)/(N+S),BS取负值;(3)太阳活动带的宽度BW=BN/N-BS/S.对上述11个活动周,得到了有关80年周期的性质及奇偶数周大黑子群数变化的有意义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不少人用统计方法研究太阳黑子数序列或者太阳黑子周本身各参量间的关系,做太阳活动周预报。第21周只有少数这类预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第22周也会有类似的趋势,即预报较实测偏低较多。为改进预报,研究太阳黑子活动的性质是有益的。黑子数是一个缺乏物理意义的统计量,人们已经找到和正在寻找新的太阳活动指标。但是黑子数的观测历史较长,用户广,而且作为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太阳活动的时间变化,所以仍是一个常用的参量。同时,应该看到太阳活动是一个广泛含意的概念,不应把它只与黑子数相联系。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应该用多种太阳活动指标做预报。另外,从SMM卫星和GOES卫星的观测资料分析得出耀斑的152天周期性,地面观测资料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类研究也必然有助于预报工作。本文对与上述问题有关的几点做些简短的讨论。 研究发现,太阳活动周各参量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例如,太阳周黑子数极大值与上升段的关系似乎可以用两条直线表示(图1),极小年均值与起伏之间也象是双线关系(图2)。这种非唯一的关系至少是太阳活动周预报不准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太阳预报提前期越长越不准的原因之一。 太阳活动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可以用多种指标描述太阳活动的不同方面。而且应注意到不同指标之间在  相似文献   

13.
黑子相对数与黑子群在日面纬度上分布的蝴蝶图表征着太阳长期活动演化的特征,本文主要对这二者尤其是后者进行了研究。太阳活动在日面上分布表现为不对称,这是近30年太阳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详细调研,发现太阳活动的南北半球分布不对称性的确存在,是否存在东西半球分布不对称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在日面经度上的分布肯定是不均匀的。本文还利用太阳22周活动极大时期X射线(Imp≥M1.0)耀斑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对称演化特征,发现不对称性并不是事件活动剧烈程度的函数。统计分析表现21周太阳活动既不是已往方面中所述的南半球占优,也不是北半球占优。本文总结了以往对太阳长期活动特征研究的结论,也分析了黑子面积描述的活动周期特征,发现可用一个二参数函数来描述太阳活动周,这个结论对太阳长期活动预防是有用的。本文还详细解剖了蝴蝶图,揭示了其所含的物理信息,同时将不对称研究引入到这种解剖工作中,或是定量再现已有的一些定律,一些效应,或是揭示一些新的长期活动特征。本文最后对太阳长期活动预报方法和预报结构进行了总结,21-23周的预报事例说明前兆因子方法比其它方法要好。本文用Moscow中子监测值对23周作了预报,其峰值为151.1(月平均黑子相对数),对23周事例的总结分析表明其峰值为162.3。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太阳周极小年的性质关系到确定极小值的位置及太阳周的长度,从而与太阳活动周的研究、太阳活动预报及水文、气象等地球物理现象的研究密切相关.当前对第22黑子周特征值的预报相当弥散,第22周起始极小是否已经出现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不同的太阳活动指标达到极值的时间不同,一般以太阳黑子数月均平滑最低值的位置来定义极小年.  相似文献   

15.
太阳活动区强磁场图的照相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子群的强磁场结构及其演化特点对于太阳活动预报和活动区物理研究都是一项基本的观测资料。从1975年底起,我们参考了资料(1)的经验,着手对本台现有太阳光谱仪(2)进行部份的改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附加电路,将原Hδ波段的落片架置横,换上橙色的滤光片OG5,用Fel6173谱线进行黑子群强磁场的扫描照相试验。目前已参加了我国黑子极大磁场资料的常规发布项目。一年的观测日数约285天。  相似文献   

16.
太阳黑子的佛耳夫相对数存在平均11年的周期变化,这个周期称为太阳活动周。黑子磁场长期观测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活动周内,太阳南北两半球上的黑子群,其极性分布是稳定的,但前导和后随的磁场排列刚好相反。到了下一个活动周,这种黑子群极性的分布将完全颠倒过来。这就是所谓“太阳黑子磁周期”,磁周期平均22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太阳活动区强磁场的扫描照像资料计算出总磁场和纵向磁场强度,再推出横场强度值,结合黑子半影的形态定出横场的方向,从而推算黑子区域的矢量磁场。这种综合测定法的优点是只需要简单的观测设备,使用计算机归算资料,就能很容易地得到矢量磁图。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所得的矢量磁场仅限于黑子区域。但是由于多数的太阳耀斑的触发点都发生在结构复杂的黑子区域内,因此用本方法得到的矢量磁图仍然是很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例子,我们对Hale No.17906(YN No.81547)黑子群的矢量磁场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黑子相对数与黑子群在日面纬度上分布的蝴蝶图表征着太阳长期活动演化的特征 ,本文主要对这二者尤其是后者进行了研究。太阳活动在日面上分布表现为不对称 ,这是近 30年太阳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详细调研 ,发现太阳活动的南北半球分布不对称性的确存在 ,是否存在东西半球分布不对称性目前还没有定论 ,但在日面经度上的分布肯定是不均匀的。本文还利用太阳 2 2周活动极大时期X射线 (Imp≥M1 .0 )耀斑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给出了不对称演化特征 ,发现不对称性并不是事件活动剧烈程度的函数。统计分析表现 2 1周太阳活动既不是已往文献中所述的南半球占优 ,也不是北半球占优。本文总结了以往对太阳长期活动特征研究的结论 ,也分析了黑子面积描述的活动周特征 ,发现可用一个二参数函数来描述太阳活动周 ,这个结论对太阳长期活动预报是有用的。本文还详细解剖了蝴蝶图 ,揭示了其所含的物理信息 ,同时将不对称研究引入到这种解剖工作中 ,或是定量再现已有的一些定律 ,一些效应 ,或是揭示一些新的长期活动特征。本文最后对太阳长期活动预报方法和预报结论进行了总结 ,2 1~ 2 3周的预报事例说明前兆因子方法比其它方法要好。本文用Moscow中子监测值对 2 3周作了预报 ,其峰值为 1 51 .1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最新的太阳黑子观测资料和线性相关统计模式,对第23太阳活动周的极大月平滑黑子相对数和黑子数的极大年均值进行预测.预报因子分别是每个太阳周上升相第26个月的月平滑黑子相对数和第三年的黑子数年均值.预测结果表明,第23周太阳黑子数的极大值不会高,极大月平滑黑子相对数为115.4±14.9,极大年均值为118.9±11.6.平滑黑子数极大不会出现在1999年,很可能出现在2000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已知的22个完整太阳活动周平滑月平均黑子数的记录,对正在进行的太阳周发展趋势给出了预测方法,并应用于第23周,同时与其他预报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